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观的历史演变与班级组织_班级管理

组织观的历史演变与班级组织_班级管理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具体论述这三大组织观并以此分别对班级这个特殊的组织予以介绍。(二)科学主义组织观视野下的班级组织科学主义组织观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引入教育管理中,引导着人们对教育系统、如何进行教育系统管理的认识,一直延续至今。在科学主义组织观的视野之下,班级组织呈现出以下特征。

组织观的历史演变与班级组织_班级管理

第一节 组织观的历史演变与班级组织

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产生至今,人们对组织的认识一直受三大理论思潮——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以及两者的整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种相互区别而又相互影响的组织观:科学主义组织观、人文主义组织观以及整合的组织观。这三大组织观影响着人们对组织的认识和管理。它们很快也走入了教育领域,影响着教师对班级组织的认识。由于不同的组织观对班级组织的性质及其各要素作用的强调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组织观的审视之下,班级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便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将最终影响教师对班级组织的管理。我们将具体论述这三大组织观并以此分别对班级这个特殊的组织予以介绍。

一、科学主义组织观与班级组织

在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利益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上帝、神从人们的思维中渐渐逝去,理性代替了它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和思维的主要特征。人们运用理性,并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以往由神学所笼罩的一切事物。“科学”、“理性”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人们相信科学的力量,企图用科学来解决一切社会和生活问题。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科学主义”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思潮。以“科学主义”为出发点,科学主义组织观在管理领域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尽管在班级管理理论中没有系统的阐述,但在教师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中却反映出此组织观的影响。我们接下来将对科学主义组织观及其视野下的班级组织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科学主义组织观(www.guayunfan.com)

科学主义组织观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科学管理理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管理不善,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人们“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对物质资源的浪费,而对人的活动的不熟练、低效率和错误的指挥所造成的浪费却看不见摸不着”。[1]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实现组织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科学管理者找到“科学”、“理性”这一途径。他们企图用科学、理性的方法来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雷德里克·泰勒首先开展时间和动作研究,以探究工人在组织中最大效率工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管理理论,完成《科学管理原理》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其核心观点便是用标准化的方法和标准化的制度追求组织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该书标志着西方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根本转变。因此,他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同样追求组织管理的理性,和泰勒从具体操作方法着手不同,法约尔从行政管理原则着手,试图建立一套由上而下的理性管理体系。之后,古利克和厄威克对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所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科学管理理论越来越完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例如很多学者认为它无视组织中个人的力量和需要。

当代社会,很多学者在坚持科学主义组织观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摒弃了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有失偏颇的观点,使科学主义组织观得以继续和深化。和古典组织理论强调科学方法、科学行政原则不同,当代科学主义组织观强调的是通过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和理性化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个人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因此,清晰、具体的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形式化对于当代理性系统观理论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组织目标是组织得以形成的根本动力,而组织则是实现其目标的工具。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作用,组织必须具有清晰的目标。具体、清晰的目标能够指导管理者的决策、组织的劳动分工、细化组织成员的工作以及对成员工作成效的客观评价,它是组织理性化的首要条件。而模糊的目标则会妨碍组织的理性化,因为没有清晰的目标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明确的指导以及可靠的评价。其次,是组织的形式化。它体现为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理性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形式化产生了组织的工作绩效标准和规章制度。明确的组织制度有利于确定组织成员的工作,有利于规定组织成员的行为,有利于清晰地评价组织成员的工作。形式化是组织根据标准化和制度化而做出行为预测的工具。除此之外,这还可以使组织的正常运行更少地依赖于个人,而更多地依赖于组织的纪律和制度,从而也保证了组织的稳定性。

总体来说,尽管科学组织观在如何实现管理理性化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但他们却都认为组织是实现具体组织目标的正式工具,它强调组织效率的最大化,理性是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组织管理首要原则。

(二)科学主义组织观视野下的班级组织

科学主义组织观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引入教育管理中,引导着人们对教育系统、如何进行教育系统管理的认识,一直延续至今。其理性方法、理性行政原则以及理性组织结构都在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着影响。而在班级管理层面上,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阐述和反思,但在实践层面我们却不难看到科学主义组织观的影响,这背后反映的是在科学主义组织观影响下教师对班级组织的认识。在科学主义组织观的视野之下,班级组织呈现出以下特征。

1.明确的班级目标

班级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实在性,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班级目标是班级组织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班级组织制订一切工作计划的纲领。班级目标的制订对班级组织的形成和运行具有关键的作用。由于班级组织的整体实在性,班级目标相对于学生个体目标在地位和作用上更具有优势,它必须以个体目标为基础又高于各个个体目标,班级目标高于学生个体目标而存在。

作为班级组织的整体目标,班级目标需要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明确性,明确的班级目标才能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班级组织的成员才能更具目的性地进行工作;第二,针对性,班级目标需要体现班级组织的“个性”,这样的班级目标更具有生命力,也更容易发挥它的作用;第三,整体性,作为班级组织的整体目标,要高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目标,同时,其本身也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目标整体;第四,激励性,班级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具有“实现性”,这样,班级目标才会产生驱动作用。

2.严格的班级制度

追求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很多教师认识到建立严格的、系统的班级制度是很重要的。他们认为,为了更有效地达成班级组织的目标,班级组织必须具有严格的、明确的纪律和制度。明确的规章制度是班级组织管理的依据,也是班级组织成员的行为依据。只有班级制度“才能使班级管理精确化、科学化,有效克服教师在操行评定中凭印象和感觉的模糊化管理现象”。[2]因此,班级制度的建立是班级管理工作形式化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也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任务。

为此,班级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目的性,班级规章制度必须始终围绕班级目标,成为实现班级目标的工具;第二,可行性,班级规章制度必须符合班级组织的实际情况,必须是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三,简明性,班级规章制度不能太繁杂,否则起不到实际效果;第四,严肃性,班级规章制度一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可朝令夕改。

3.量化的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班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班级必须具有一套明确的学生评价体系。受科学主义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追求学生评价的科学化,采用量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他们认为,由于各个学校针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定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带有很大的人为性和模糊性,从而导致各校学生综合素质很难纵向或横向比较,从而学生管理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套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它更能有效、客观、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量化的学生考核方式一度在很多学校中使用,至今,这种方法仍然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存在。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行为都可以量化为分数,而每个学生的最后分数都能代表这个学生一学期的行为质量。

总体而言,从理性系统观的视角予以审视,班级组织是一个整体性的实在,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是这一整体的三个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学生作为个体在班级组织运行中的作用是渺小的,他必须服从于班级这个整体性的存在。

二、人文主义组织观与班级组织

伴随着科学主义思想发展,科学主义组织观给工厂的效率带来了极大提高,但也给管理实践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不足为许多学者日益关注。作为“科学主义”的对立面,“人文主义”作为一支重要的理论思潮诞生并不断发展。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人文主义组织观应运而生并在当代不断发展。很快,它的影响走出工厂,来到教育领域中,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班级以及班级管理的认识。

(一)人文主义组织观

和科学主义组织观一样,人文主义也努力于追求组织效率的提高;然而,它并不认为组织的正式目标和结构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人文主义组织观认为组织中个体成员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对提高组织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组织管理就是要满足组织成员的合理需要。

人文主义组织观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际关系研究。当时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管理实践中,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但却遭到了许多工人的反抗。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梅奥等人在霍桑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通过试验,梅奥发现,生产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之上,梅奥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形成了人际关系理论并被誉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人”在这次试验中被发现,“人的需要”成为后来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有三点:第一,“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梅奥认为人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人”。人并非只是从物质和金钱中获得满足感,人是受社会需要的激励并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满足感、意义和价值,同来自外部刺激和管理控制相比较,个人更容易对来自所在集体的社会压力作出反应;第二,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满足工人的社会需要。梅奥认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工人的“士气”。所谓士气,指的是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工人安全感、归属等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程度决定工人的士气,满足程度越高、士气也越高;士气越高,则生产效率也越高。可以说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要;第三,非正式组织的发现。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与正式的工作规范不吻合,组织中出现了影响工作校绩的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自然形成的,它不仅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它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梅奥之后,很多学者发现他的人际关系理论将组织生活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并不能完全满足管理中的复杂需要。然而,他调和了科学管理者对组织结构的过分关注,使其转移一部分至组织中的人,这一思维视角被后来的学者所延续。从而也使人文主义组织观不断完善。首先,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按照高低分为五大类: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类需要互相联系,按照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形成一个需要的等级。组织管理的重点就在于了解和满足工人的不同需要;其次,麦戈雷戈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人性观,形成X理论、Y理论。X理论认为人生而好逸恶劳,不求上进;不愿负责,宁愿听命于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内,漠视组织需要;缺乏理性,容易受骗;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具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Y理论正好相反,它认为人具有要求工作的本能;人的追求是满足欲望的需要,与组织的需要没有矛盾;人们能使用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来使二者协调;一般人都具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两个理论中,麦戈雷戈认为Y理论更适合于作为管理思想的基础,强调人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方面。最后,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形成了“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个:一种是保健因素,即工作环境、工作关系的因素;另一种是激励因素,即工作本身、工作内容的因素。赫茨伯格认为这两种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动机,但影响方式不一样,保健因素是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激励因素是引起人们满意的因素。如果处理好保健因素,可以防止人们产生不满的情绪,但仍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处理好激励因素,就能使人产生满足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要把这两种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

总之,人文主义组织观强调非正式组织,而不是正式组织;强调人而不是结构;强调人的需要而不是组织的要求。“人”在组织中处于中心地位,正式的目标与结构在组织中并不会真正发挥多少作用。

(二)人文主义组织观视野下的班级组织

科学主义组织观指导教育管理尽管提高了教育的效率、秩序和稳定性,然而,它却忽视了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学生在其中是不被重视的,这给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人文主义组织观对组织中“人”的关注很快就引起了教育管理者的注意,他们企图以此来解决理性系统观带来的一些问题。这样,人文主义组织观便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引导着教师对班级组织以及班级管理的理解。在人文主义组织观的视野之中,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成为班级组织的三个重要要素。

1.学生的需要

人文主义组织观之下,学生从班级组织中“走”出来,成为班级组织的“中心”和“主体”。班级组织并非一个实体存在,真正存在的是每一个学生。因此,在班级组织中,学生并不是一个“被管理者”,他们都带着自己的需要在班级组织中生存,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目的行动。可以说,班级组织发展的动因并非是班级的正式目标,而更大程度上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不同需要。因此,班级组织管理的中心便是学生的需要。这样,“围绕学生需要”也就成为大多数教师的理论共识。

然而,根据马斯洛等行为科学理论者的观点,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类型的需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等级的需要,其中有的学生的需要和班级组织目标是相一致的,而有的则是不相一致的。教师的管理工作并非是以班级组织目标去压制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把班级组织目标作为管理的中心。相反,教师需要去研究、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合理需要。

2.学生的参与

人文主义组织观在教师对班级组织以及班级管理的认识中也有很明显的影响。有老师提出,“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在当代社会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得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性的人的多种需要……这些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则表现为班主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让学生参与管理,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体现。”[3]“学生参与管理”、“学生自主管理”一度成为教育实践和理论讨论中的热点

和科学主义组织观不同,人文主义组织观下的学生并非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并非只能被别人领导;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的“被管理者”。相反,他们拥有自己的能动性,他们有能力协调自己的需要和班级组织目标,他们拥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和需要。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也是班级组织管理过程中满足学生需要的必要条件。因此,班级组织管理的重心就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组织管理的主体,成为自我管理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形成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3.学生的自我评价

既然在班级组织中,学生是管理的主体,那自然他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受自然系统观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意识到学生有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和需要,他们不应该仅仅是教师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样,学生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从评价的客体地位转变成评价的主体,既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评价成为学生的需要;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另外,它还有利于学生更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主动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消除外部评价的消极影响。可以说,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只能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产生,因为学生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内部刺激,而教师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只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外部刺激,它们只能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自我评价应成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而其他方式是次要的,甚至可以丢弃。

概括来说,在人文主义组织观之下,班级组织只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工具,只有学生才是真正的存在。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组织存在的依据,学生应成为班级组织的主体。班级组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每一个学生存在。这样,强调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便成为这一系统观下班级组织的特点。

三、整合的组织观与班级组织

科学主义组织观和人文主义组织观两者各执一端,前者强调结构比个体重要,而后者强调个体比结构重要。可以说,科学主义组织观关注的是“无人之结构”,而人文主义组织观关注的则是“无组织之人”。很明显地,这两者都存在着无可置疑的理论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很多学者企图综合科学主义观和人文主义组织观,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组织和组织管理。这种新的组织观也影响到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组织的管理,影响着教师对班级组织的认识。我们将对整合的组织观及其视野下的班级组织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整合的组织观

整合的组织观认为组织生活中正式的、理性的要素与非正式的、自然的要素是相互依赖和融合的。科学主义组织观,尤其是科学管理理论忽视了个体的个人和社会需要;人文主义组织观,尤其是人际关系理论却忽视了正式结构的作用;显然,这两者都是有局限的,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组织结构还是人,对于理解组织和组织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者的结合是整合的组织观所提供的理论视角。

切斯特·I.巴纳德(Barnard)最先将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他的《经理人员的智能》一书被管理学界称为美国管理学文献中的经典。在这本书中,巴纳德便是用这两种观点来分析组织、讨论组织管理的。在书中,他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进行了定义,并综合地证明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他认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共同的目标;而个人对是否参加组织的活动具有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来自于个人的目标和愿望,即个人的动机。因此,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个体都是组织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组织动态平衡系统的要素。管理者的职能便在于协调这些要素以使其保持平衡的状态,为此管理人员必须要研究组织中个人的特征和需要,从而协调好其与组织目标的关系。西蒙(Simmen)以巴纳德的理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发展了巴纳德的理论,在《管理行为》一书中,他认为组织是一个交易系统,其中,各种工作诱因相互进行交易。组织成员只有在认为诱惑大于劳动贡献时才会继续留在组织中。另外,尽管组织能为理性决策提供框架、信息和价值导向,但它收集处理信息、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却都是有限的。因此,西蒙更重视获取信息的非正式渠道,认为非正式渠道在获取信息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整合的组织观将科学主义组织观与人文主义组织观结合起来。在整合的组织观持有者看来,组织是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组织拥有正式结构,以实现各种具体目标,但是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这些组织中的人有着各自的特殊需求、利益和信念,这些需求、利益和信念往往与组织期望相冲突。因此,组织具有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的特征、理性与非理性的特征,有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在所有的组织中,理性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存于一个系统之中。

(二)整合的组织观下的班级组织

与科学主义组织观以及人文主义组织观不同,人文主义组织观中的班级组织既是制度性的结构,也是学生的集合;它既具有正式组织的要素,也具有非正式组织的要素;这两种要素在班级组织中相互依持而存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自然系统观的关照下,班级组织便体现出以下的特征:

1.学生需要与集体需要共存

对学生需要在班级组织中地位的过分强调给班级管理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很多老师意识到,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无视班级集体的需要是不合适的。作为班级组织,学生是其中的主要成员,学生的需要应成为班级组织的重要要素;但同时,班级组织又是学校中的制度性组织,它必须有自己的组织目标和需要;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这两者同样重要。学生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班级组织的需要同样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这两者在班级组织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学生的需要和班级组织的需要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它们有的是一致的,而有的时候会是相互冲突的。在两者相互冲突时,过分压制其中的一方都是不合适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便是努力协调这两者的关系,使其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而其中任何一方地位过高都是班级组织系统失衡的体现,也是班级组织不健康的表现。

2.教师管理与学生参与共存

整合的组织观下,班级组织成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结构与个体的结合。当然,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成为班级组织管理的参与者。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放任态度,让学生完全自主管理,这是不明智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他在班级组织中担任的是“统筹者”的角色,在经验和能力上要比学生拥有一定的优势;也只有教师能够传达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要求,发挥班级作为正式组织的功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任何外部的刺激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与吸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班级组织作为培养学生的机构,其组织成员——学生——必须发挥占据主体地位。然而,这两者并非处于矛盾之中,它们两者是可以共处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到班级组织的管理中来,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统筹者”,他的管理任务的中心在于协调教师和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让学生有机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并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统筹”。

3.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共存

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班级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员,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成为学生评价的两个不可或缺的主体。人文主义组织观对教师评价的抵制以及对学生自我评价的片面强调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如果没有教师的评价,完全放任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必然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起不到评价所拥有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然而,没有学生的评价,只有教师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有时更会带来错误的评价。同时,这样的评价不仅排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动性,而且不能发挥其促进发展的作用。

从整合的组织观视角来看,教师在班级组织的管理中应该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使两者共同成为学生评价的主体。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达成两者的互动,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成为教师评价的依据之一,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给予反馈;而学生也要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给予反馈。这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才能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发挥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综合而言,在整合的组织观视野之下,作为正式组织的班级以及作为班级重要个体的学生在班级组织中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教师管理与学生参与以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共存是开放系统观中班级组织的重要特征。因此,班级管理就是要协调这些要素,使它们处于平衡状态中。

当代,科学主义组织观、人文主义组织观以及整合的组织观相互对立地存在着,而同时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共同影响着当今教师对班级组织的认识。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整合的组织观由于融合了前面两者的观点,抹去了它们之中偏激的要素,因而它对班级组织的认识显得更全面、更合理。更为重要的是,班级组织是一个育人的组织,它同时强调班级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育人功能以及班级组织中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因而,整合的组织观在对班级组织的分析中拥有着更多的优势。因此,在本章中我们主要运用整合的组织观来分析班级组织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