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新余孔庙文化_“三孔”的济世人生

新余孔庙文化_“三孔”的济世人生

时间:2022-08-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新余孔庙文化_“三孔”的济世人生一、孔庙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江西省新余孔庙,属于庙学性质。在众多的孔庙中,曲阜孔庙可谓是最杰出的代表。这表明孔庙的管理已经由孔子后裔的个人行为转变为统治者政府行为。进一步巩固了曲阜孔庙的“国庙”地位。到了北朝,孔庙发生了一个历史性转折。孔庙开始被称为“文庙”。

新余孔庙文化_“三孔”的济世人生

一、孔庙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孔庙根据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中国历史上有两座,曲阜孔府内家庙和浙江衢州家庙。二是国庙,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两座,他们与学校没有关系,是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三是学庙,也叫庙学,就是以办学为宗旨,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除了作为国庙和家庙的那四座孔庙外,全国其他的孔庙都属庙学性质,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江西省新余孔庙,属于庙学性质。

孔庙发端于公元前478年,至清末全国已有1800多所。在众多的孔庙中,曲阜孔庙可谓是最杰出的代表。提到孔庙,人们立刻就会脱口而出——山东曲阜。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孔庙的存在,只是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孔庙建筑已不复存在了。

公元前479年,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鲁城去世,享年73岁。次年,鲁哀公把孔子的三间旧居改作了庙堂,“立庙旧宅,置卒守,岁时奉祀”。在庙中,收集和保留了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物品,同时奉祀着孔子及其母亲和妻子的神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并且是影响最大的曲阜孔庙,但在当时还只是“家庙”性质。(www.guayunfan.com)

水经注》中有记录这座家庙的情况:“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物也。”当时的“庙屋三间”,也就是不足100平方米的门厅建筑,规模不大,陈设也很简朴。但鲁哀公设立的这“三间”祭孔庙屋,确是开创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为平民立庙的先河。

尽管在当时的鲁国,建庙之风很盛,但封建等级制度也是很严格的。

汉初,统治者意识到“以马上得天下,而不能以马上治之”。因此,崇尚文治,推崇儒术,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曾一度中断的崇孔活动又兴盛起来。《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猪、牛、羊各一)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从此曲阜孔庙由家庙逐步演变为“国庙”。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桓帝亲自下诏,修建孔庙,并设立守庙官,“立碑于庙”。这表明孔庙的管理已经由孔子后裔的个人行为转变为统治者政府行为。

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石吏卒以守卫。又于其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进一步巩固了曲阜孔庙的“国庙”地位。到了北朝,孔庙发生了一个历史性转折。北魏孝文帝太和初,下诏郡县各立学祀孔子、祀周公,从而确立了国家在学校内祀孔的礼制,也为孔庙与学校的合而为一奠定了基础。太和十三年(489),孝文帝“立先圣庙于京师”,这里的京师即指平城(今山西大同)。此后孔庙逐步遍及中华大地。

到唐代,各地孔庙有了进一步发展。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诏令国学国子监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此后,“庙学合一”成为定制。唐贞观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诏令“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后来又停周公祀,专祀孔子,尊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630),又诏“州县皆特立孔子庙,四时致祭,以左丘明等廿二人从祀”。各州县由此开始纷纷建立孔庙,而诸儒名流从此也被纳入孔庙,与孔子一道被祭。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服王者章服,祭典时使用“八佾舞”。孔子因此又享受了王者待遇。孔庙开始被称为“文庙”。

两宋时期,对孔子的封谥进一步升级。孔庙也得到了大的发展。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加谥封孔子曰“玄圣文宣王”,大中祥符五年(1012),又改谥“至圣文宣王”。由于对孔子的推崇,两宋产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如程颢程颐兄弟,朱熹陆九渊等。一些崇尚儒家思想的政治家,如北宋王安石,也被列入文庙先贤先儒从祀。《宋史》卷十九记载:“六月壬寅朔,图熙宁、元丰功臣于显谟阁。癸酉,以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宋徽宗将政治家王安石与先儒同祭,这当然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相关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曲阜孔庙的基本格局为:文宣王庙(文庙)——祭祀孔子,文庙前有“十六戟”(戟门),有泮池、泮桥(学宫建筑);叔梁纥堂(启圣堂)——祭祀孔子的父亲;厢房(庑)——祭祀先贤先儒。这些建筑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来看,都已经大大超过了前朝的式样,大体形成了中国孔庙的基本礼制和建筑模式。今天人们所看到孔庙建筑样式大致如此。

宋代不仅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大修孔庙,而且下诏由官府出资修葺各地孔庙,这客观上刺激了孔庙的发展。江西地区,当时包括江南东路的一部分,江南西路的大部分,所辖九州四军六十九县共计82处。

而在地方志中记载,宋代江西有孔庙82处,除去洪州州学、丰城县学、袁州州学等11处为宋前建造,其余71所孔庙均为两宋时期修建。我们不难得到一个数据,就江西而言,宋代建造的孔庙数几乎是唐代的7倍。

北宋末年,金兵入主中原,孔子四十八世衍圣公孔端友及其叔父等携带吴道子所绘孔子像和子贡手摹的孔子夫妇楷木像,随朝廷南渡,避难于浙江衢州,又新建立了家庙,从此孔氏家族分为南北两宗。这在中国孔庙发展史上是一件非比寻常的大事。

元代尊孔也如火如荼。元大德十一年(1307),大都(北京)建造了专供帝王祭孔的庙宇,即今天的北京孔庙。成宗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封号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后世大多习惯了对孔子的这一封号。

明代前期,尊孔有加,祭祀乐舞、祭物升用天子之仪。明嘉靖九年(1530)世宗根据吴沉文章所提出的孔子不能称“王”的意见,下诏改孔子封号为“至圣先师”,以此显现君权。明末农民起义运动,在沉重打击封建统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使各地孔庙也遭受了损失。在一些地方县志的记述中,文庙均毁于明末兵燹。

与明代相比,有清一代更加尊崇孔子,孔庙发展也进入鼎盛时期。现在全国现存的孔庙建筑几乎在清朝都经过大规模的维修、扩建或重建。清顺治世祖二年(1645)对孔子加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于是,清顺治时期所有孔庙的孔子牌位都由明嘉靖九年以后的“至圣先师孔子”改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顺治十四年(1657)又复称“至圣先师”。此后全国各地孔庙的孔子牌位均沿用此制。自顺治以后,各朝皇帝均在曲阜孔庙或北京孔庙题写匾额,如“万世师表”(康熙)、“生民未有”(雍正)、“与天地参”(乾隆)、“圣集大成”(嘉庆)、“圣协时中”(道光)、“德齐帱载”(咸丰)、“圣神天纵”(同治)、“斯文在兹”(光绪)。

辛亥革命之后,在清代形成的遍及各地的孔庙建筑在战火中走向衰败。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保存完整的孔庙已经为数不多了。在新中国成立初除了曲阜孔庙还得到了修护,大多数孔庙早已失去了作为祭祀或纪念孔子的功能。紧接着全国又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一些本已经残破的孔庙建筑再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个破坏是“史无前例”的。这场浩劫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还能被称为孔庙的建筑已经凤毛麟角了。

二、孔庙主要建筑

宋代孔庙建筑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泮池泮桥、棂星门、十六戟(戟门或大成门)、大成殿(先师殿)、东西庑、叔梁纥堂(启圣殿或崇圣祠)等。

江西孔庙建筑按纵向顺序,一般有以下:

1.泮池、泮桥

泮池泮桥是学宫建筑。泮池,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孔庙型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门外,是一个外圆内直的半圆形水池,它是地方官学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具有庄严性和神圣性。泮池的起源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它是随着地方官学孔庙型制的发展而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清代学者许绳武在萍乡文庙的《学宫记》中说:“宋熙宁时芙蓉花开,一本三花。”有人认为,芙蓉花开在文庙的泮池中,也就是说在宋代就有了泮池。这一推断在后来的宋代《嘉定县修学记》碑中得到了证实。赣县县志所载赣州文庙清代图例显示,古时赣州文庙广场中央有半圆形水池,曰“泮池”。“泮池”中央正对文庙中轴线有一石拱桥,名“泮桥”。按专业人士的说法,在我国自孔子时始,学府前一般都有“泮池”,这也是古时入仕称“入泮”的来由。“泮桥”古时被称作“状元桥”,蟾宫摘桂者方许步履其上。

2.棂星门

棂星门是孔庙建筑中表彰孔子事迹与昭示孔子地位的建筑,起源于宋代。据史书记载,棂星即天田星。《景定建康志》中提到,早在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就有“筑郊台外垣,置棂星门”的记载,仁宗在都城南郊筑天坛,在祭处垣上置棂星门。后来为坛庙等祭祀场所专用。棂星门用于孔庙始于南宋,因为天田星为天上的文星,文星“主得士之庆”,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所以在孔庙设棂星门则是尊孔如尊天。

3.十六戟

十六戟是孔庙的门厅,又名“戟门”,后大都称大成门。据《兖州志》记载,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下诏在孔庙前立十六戟(戟是古代兵器,柄头上有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刀,后成为礼器,用于仪仗),此为立戟之始。到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改立二十四戟,俨然太庙之制,以后各地孔庙大成门中均有二十四戟,才有了这“戟门”之名。后来又据孟子赞“孔子之谓集大成”得名“大成门”,意思是说孔子达到了集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4.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正殿,主祭孔子,也是孔庙的核心。宋代孔庙殿内供奉孔子、四配、十哲塑像,殿前的月台为祭孔活动之处。唐代时称为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明嘉靖年间改额为“先师殿”,清顺治年间又改为“大成殿”。

5.东、西庑

东、西庑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大成殿左右的两列厢房,又叫“东庑”“西庑”。古代祭祀孔子,并以“先贤先儒”从祀。东汉明帝十五年(72)到孔子故乡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首次把七十二弟子作为从祀。此后,历代皇帝将“先贤先儒”陆续增添或更换,至民国时孔庙配享从祀的“先贤先儒”已达172人,其名目有“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四配十二哲16人在大成殿从祀,其他先贤先儒在东、西两庑从祀。

6.叔梁纥堂

叔梁纥堂是祭祀孔子父亲叔梁纥之所,又称“启圣祠”,位于大成殿的正后方。《晋江志书·学校志》载,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改封圣父为启圣公,诏令各地孔庙修建启圣祠,用以供奉祭祀孔子的父母。清雍正元年(1723)时,因谕封孔子五代祖先配享王爵尊号,并谕准入祀,所以皇帝诏令将“启圣祠”改为“崇圣祠”。除了主祀孔子五代祖先外,并配祀孔鲤等十位先贤先儒。

7.魁星阁

大成门与魁星阁交相辉映

魁星阁是藏书楼,以前又叫奎星阁,是孔庙古建筑群中著名的古迹之一,又名文星阁。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据古书载,“奎星”是天上28宿之一,在《孝经纬·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孔庙里置有藏书楼,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的各种书籍和墨迹,此后又改名“奎星阁”。在衡文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后又把“奎”化为“魁”。

今日新余孔庙仍保存有魁星阁,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阁之顶层设魁星术雕像,右执硃笔,左端木斗,以为点斗之势,意谓用以点定中式者的姓名。在科举时代,当地应试者均携香烛、供果前来,以求灵验。清末瀛州书院(今在江西新余虎瞰山)山长赵辉有“魁星阁联”:揽胜赋长吟,每当晓来江气,雨后山光,凭斯楼坐收诸景;凌虚聊纵步,若要手抉云章,胸罗宿海,与群英更上一层。

三、江西省新余孔庙

新余孔庙,位于新余市城南虎瞰山上,二中校园内,南临袁水,东邻魁星阁,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庙堂建筑。

唐大历间(766—779),知县杜臻创建,“左庙右学,大成殿五间,中虚八楹”。此后屡有兴废,为崇学尊孔,宋至清共十九次维修,李大有、谢谔、章颖等十二人先后有记。孔庙包括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廨舍、魁星阁等建筑,环以宫墙。基信体建筑大成殿,前置牌匾,中揭“大成殿”三字,殿中楣高悬康熙至同治七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神天纵”七匾。宫墙两门,分挂“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二匾。清末以来,孔庙日趋朽败,1982年文物普查时,除大成殿、大成门、魁星阁及两庑残存外,其他附属建筑及文物毁灭殆尽!为使孔庙免于泯灭,1984年3月1日到9月20日,江西省及新余市拨专款维修,使古老的魁星阁焕发了青春。1987年4月,开始维修孔庙。修复后的孔庙通面阔21.5米,通进深60.25米,通高14.6米,其主体建筑大成殿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孔庙建筑的特征。

四、布局:坐北向南中轴对称

新余孔庙与新余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与新余的教育紧密相关。杜臻创建孔庙时,它的西面紧挨着县学,原建筑规模是五开间,修建时为了扩大空间,采取了减柱造法,故有“中虚八楹”之说。新余孔庙规模最大时包括棂星门、大成门、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廨舍,四周环以宫墙。清顺治丁亥年(1647年)因虎瞰山开裂坍塌,棂星门与城墙一起坠入袁水之中。康熙丁酉年(1717年),知县张景苍重建棂星门,由于虎瞰山不断在袁水冲刷下坍塌,以致棂星门和宫墙不复存在。

后来修复的新余孔庙是根据文物普查时的孔庙现状,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修复的。比起最盛时的新余孔庙,面积已经大为缩减。它包含了大成门、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廨舍和院墙。其中,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北面的廨舍都在一根中轴线上,呈现出中国庙堂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整个孔庙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769平方米,长61.2米,宽28.75米,通高为15米。

大成殿是孔庙中规格最高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含有回廊和内殿。整个大成殿面阔22米,进深17.5米,面积396平方米。大成殿内殿南面为方胜纹槅扇门窗,槅扇的槅心用木棂条做成方胜的形状。方胜寓意吉祥,与古钱、玉磬、犀角、银锭、珊瑚、如意等合称八宝。大成殿内殿地盘采用的是唐宋以来最为多见的“金厢斗底槽”的平面形式,共有明间、左次间、右次间、左梢间、右梢间五开间,中间的明间最宽,面阔5.25米;左右次间、左右梢间面阔皆是3米。殿中柱子的排列情况是横列6柱,纵列5柱,本该有30柱,但为了扩大殿堂中部的空间,采取减柱造法,减去了2柱,所以实际上只有28柱,这28根柱子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正好对应。如果加上大成殿的回廊,整个大成殿则是纵列7柱、横列8柱,本该是56柱,同样由于使用减柱造法减去了2柱,实际上是54柱,这与太阳、月亮2个天体和一年的52周正好对应。

另据县志记载,大成殿中楣原来悬有清康熙、雍正等七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等七匾。殿内设有孔子、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正中供奉的是孔子的牌位,北位南向;殿东配享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东位西向;殿西配享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西位东向。接着是十二哲分列东西,东位西向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然而随着新余孔庙的衰落与朽败,这些题匾与牌位早已荡然无存。

如今,大成殿设立了孔子彩色塑像,孔子像端立于黄色帷幕之中,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手合抱成拱形,手中拿着向外呈弧形弯曲的笏板,表现了孔子谦恭好学的神态。

东西两庑是孔庙的配殿,为孔庙除四配之外的配享之位的安放之处。两庑与孔庙中轴线上南北向的建筑不同,为两两相对的东西向三开间建筑。它高8.2米,面阔11.5米,进深3.3米。由于西庑残破,它的进深只有2米。从开间的面阔看,明间面阔4.5米,南北次间为3.5米。两庑皆带回廊。据县志记载:东西两庑供奉的都是先贤先儒的木主(牌位),东庑供奉有公孙侨等40位先贤、公羊高等31位先儒共71个牌位;西庑供奉有蘧瑗等39位先贤、谷梁赤等31位先儒共70个牌位。

新余魁星阁仍保存,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阁之顶层设魁星术雕像,右执硃笔,左端木斗,以为点斗之势,意谓用以点定中式者的姓名。在科举时代,当地应试者均携香烛、供果前来,以求灵验。清末瀛州书院(今在江西新余虎瞰山)山长赵辉有“魁星阁联”:揽胜赋长吟,每当晓来江气,雨后山光,凭斯楼坐收诸景;凌虚聊纵步,若要手抉云章,胸罗宿海,与群英更上一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五、新余的孔庙祭祀

孔子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为中国、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孔庙作为庙堂建筑,除具有权威性和庄严性外,还是祭祀孔子或祭祀与地方学馆合一的地方。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京师和各地孔庙虽然被列入国家礼仪和庆典活动场所,但它们又是官府修建的庙堂与学馆合一的设施,其特点是庙堂依附于学馆之中,其功能是祭祀先圣孔子和培养地方人才。

在世界各地大同小异的祭孔大典中,共有六段礼赞,分别是迎神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礼和送神礼。每段均有乐章与唱诗,而在三献礼中加入八佾舞或六佾舞。所谓“佾”,是指舞的纵横行列。它又依地位身份的不同,所排成队伍有人数上不同。如天子地位为八佾,故乐舞时,一佾是8人,八佾是64人,成方阵形。至于次要地位为诸侯,用六佾,一佾是6人,六佾则是36人。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祭孔大典上跳的是“八佾舞”呢?那是因为孔子的德行操守,远远超过天子。祭孔大典的三献礼中,佾舞生会在佾生长的演示及导引下,配合诗乐的节奏而起舞,每一个献礼有32个舞姿,构成了一个章节,舞姿之间没有连贯动作,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代表一个字,每个动作完了都要回复姿势,以等待下一个动作,乐曲演奏完一节,佾生正好完成一组动作。三章节共90个舞姿,以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赞颂之意。

祭孔大典通常在农历八月廿七日、二月(仲春)和八月(仲秋)的“上丁日”(上旬的丁日)举行。八月廿七日是孔子的生日,即中国古代的圣诞节,后又将此日设定于公历9月28日,作为孔子纪念日。

自古以来,新余崇孔尚儒,历代祭孔大典不断举行,然而最详细的、见著于文献记载的祭孔大典是清代的典仪。新余每年举行两次祭孔大典,分别是在农历二月(仲春)和八月(仲秋)的“上丁日”举行,祭文采用的也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颁行的祭文。新余祭孔大典举行时,音乐和仪仗道具相伴于整个过程,其用于演奏音乐的乐器和仪仗器械有338件之多。

六、宋代江西新余儒学人物

随着孔庙的发展兴旺,新余文运昌盛,人才辈出,尤以宋、明两代为盛。宋仁宗时,吴孝宗曾经说过:“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东、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可见,在宋代,江西文化教育异军突起,这与孔庙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礼记·文王世子》中记载:“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唐以后,州县莫不有学,则学莫不有先圣庙。兴学立庙,培养了良好的士风、学风;兴学立庙,以庙学为载体,凝聚学人,传播儒家思想,促进文化交流;兴学立庙,培养了大批人才,宋代江西新余人才辈出。自唐代至清代,新余进士及第者有350多名,其中官至三品及以上者有50多名,位居宰辅者7名。梁寅、“三刘”、“三孔”、卢肇、王钦若、欧阳玄、严嵩等更是在不同领域各领风骚。

七、新余魁星阁

自新余市城南魁星桥、三叠完回首北望,可以发现一座四重檐歇山顶式楼阁建筑,它就是闻名赣西的魁星阁。魁星阁位于新余孔庙的东面,也在古代学宫的范围内。

1.魁星阁名称的由来

据文献记载:魁星阁,初名采芹阁。相传该阁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为临江军教授叶师中所创,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刘尧诲重建,亦有刘尧诲即阁创建者的说法。

之所以魁星阁叫采芹阁,是因为“采芹”一词源于《诗经》中的《鲁颂·泮水》篇,诗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泮水”是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古人因此说学宫为“泮宫”,称入学为“入泮”。据说这首诗是歌颂鲁僖公重视“教化”,“能修泮宫”,以后芹藻便用来比喻贡士或有才学之士。此阁开始称之为“采芹”的原因,是因为建于新喻学宫东面,表示紫气东来,鼓励后生晚辈们努力学习,以便能在省试、京考中一举中式。采芹阁建成后,上面设置有梓潼帝君像。元至正四年(1344年),本地人赵埙准备应试,到采芹阁来祈梦,梦见一个老人击鼓。不久,赵埙参加考试,“乃‘鼍鼓逢逢,朦瞍奏公’,果中选”(《新喻县志》卷二《古迹》)。除此之外,宋代黄伯枢也曾有诗吟涌采芹阁:“数椽古屋对云沙,小语空梁燕作家。冠盖不来庭户悄,东风随意长芹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因战火焚烧,或因风雨侵蚀,该阁终于塌毁。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刘尧诲重建,改名为“东瀛阁”。到清康熙十年(1671年)七月,知府王抚民、知县符执桓、训导蔡幼倡率重建,改名“文昌阁”。知县符执桓在《重建文昌阁记》中说:“文昌阁系渝水文运,不可不建。”把阁之兴废,视为全县人文之盛衰。故阁之顶层再塑梓潼真君像,以供文人祭祀。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张景苍重修,上下三层,重檐飞桷,高达三十八尺,并改名“在兹阁”,意为文运昌盛,全在此阁。道光元年(1821年)例贡生傅昭捐资增高一层,使阁变为四层,阁的外形更加雄伟壮观。

自此之后,魁星阁的建筑形制已经定型,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同治九年(1870年),狂风大作,又将阁吹倒。次年,知县详安率全县士民捐资按原貌修复,绅士周作义、胡拱辰、罗亨玉自备修建经费、生活用品等,现场监督重建。楼阁建成后,遂改名“魁星阁”,此后,魁星阁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魁星阁的顶层设有魁星木质雕像,魁星右手拿着硃笔,左手端着木斗,作为点斗之势,神气十足,栩栩如生,寓意是用硃笔点中考试过关者的姓名。所以在科举时代,应试之前的学子,纷纷携香烛、供果前来朝拜魁星,希望考试名列前茅。平时文人墨士,登临古阁,诗词唱和,讲经述史,谈天说地,成为我县文化活动的中心。故古人称誉此阁为“一邑之文峰也”,大大促进了当时的文风。

2.魁星阁建筑

魁星阁,是一座四重檐歇的山式建筑,阁基由灰白色麻条石铺砌,四周高0.7米、宽1.8米。底层,即第一层,除四根大柱顶着柱础石外,还有八根檐柱与梁、枋穿插扣紧,围成方形里外“明间”“次间”。四围砌以青砖、砖墙表面粉以紫红,拱门西向,东、南、北三面各开琉璃九凤窗两扇,室内面积110.25平方米。阁身包括第二至第四层,按相应比例依次缩小,其结构与底层稍异,为井框式木架结构,仅四柱与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楼梯、楼面采用杉木企口接缝,四面围以花格隔扇窗,窗外四檐皆覆以琉璃瓦,其中,每个翘挺的角檐之下都垂悬铜铃,清风拂来,响铃阵阵,别有一番雅趣。阁盖飞檐凤吻,饰有贴金图案的牡丹镶花屋脊,两端鳌鱼翘尾,中间耸立黄色瓷质葫芦宝瓶,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3.魁星阁之魁星

汉族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也被并称为“斗魁”。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魁星信仰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七月七日为魁星诞生之日。

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没见过魁星像的人也许会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一定充满书生气。可是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

4.魁星故事

魁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话说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字已不可考。此人聪慧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可就是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屡屡面试时落第。他长相丑陋,满脸麻子,一只脚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是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文才,看到他的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悦,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回答:“回圣上,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又问:“那朕问一个问题,要如实回答: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的才学、智慧和发奋,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功名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

据说从此开始,皇宫正殿台阶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图案,一只魁斗放在旁边,殿试完毕发榜时,应试者都聚到皇宫门前,进士们站在台阶下迎榜,状元则一手持魁斗,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表示“一举夺魁”、“独占鳌头”。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如明朝时,科举要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崇奉的五部经书。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称之为“经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故又称“五经魁”或“五经魁首”。此外,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