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孔武仲诗歌及赏析_“三孔”的济世人生

孔武仲诗歌及赏析_“三孔”的济世人生

时间:2022-08-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孔武仲诗歌及赏析_“三孔”的济世人生武仲所存诗作数量可观,现存诗七卷,其中古体诗一百八十首,今体诗四百三十八首,共计六百一十八首。从诗歌体裁来看,武仲之诗有古体与今体之分。武仲古体诗不事雕琢、平易自然,苏辙评为“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其中的“乐府精神”,概指武仲的现实主义文学力作。然武仲之诗除“幽峭”之外,风格多样。

孔武仲诗歌及赏析_“三孔”的济世人生

武仲所存诗作数量可观,现存诗七卷,其中古体诗一百八十首,今体诗四百三十八首,共计六百一十八首。其题材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师友赠答寄送之诗、羁旅行役之诗、写景咏物之诗、抒情诗、纪事诗、题画诗等。从诗歌体裁来看,武仲之诗有古体与今体之分。武仲古体诗不事雕琢、平易自然,苏辙评为“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其中的“乐府精神”,概指武仲的现实主义文学力作。武仲的今体诗比古体诗数量多,且亦有较高造诣,尤以七绝七律出色,构思新颖,想象奇丽,笔墨雄健,意境壮美。今人梁昆认为武仲诗“以幽峭胜”,概指武仲羁旅行役、即景抒情之作,在语言运用及意境创造等方面,有幽静、奇峭之特色。武仲《宿天池》中有“幽林穿蒙笼,青峰上崄峭”诗句,句首之“幽”,句尾之“峭”,恰也说明自己诗歌的艺术特色之所在,冥冥中的巧合,很是耐人寻味。

武仲有《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

半掩船篷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北风投晓渐雄豪,椎鼓车帆十丈高。枕底洞庭三百里,卧听天乐响丛嘈。(www.guayunfan.com)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想象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却上丛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此诗大概为元祐元年(1086),武仲自湘潭令赴秘书省正字途中所作。据《丙寅赴阙诗稿序》云:“元祐丙寅春,余自湘潭令为秘书省正字,以力之不足陆也,乃谋舟行。盖自长沙至于京师,……有至于经月而踌躇,风起乎冥冥之间,拔山而贯天,大声虽息而郁云未解……岁月之奔驰耶,舟居逼迫无以自娱,……摹写风云一时之情状则有诗赋若干篇在。”此诗开篇云“飞帆已背岳阳城”,结尾云“荆云隐隐尚朝晖”,可见武仲当时是由水路离湖南往湖北,夜间途经洞庭湖,遂将所历记录在案。历朝历代描摹洞庭之情状者不在少数,然多以洞庭风景之壮观见长。而于武仲笔下,洞庭湖不再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平静与壮大,而是月色昏沉、北风呼啸之时,风起云涌,波浪滔天,孤帆飘荡,空闻嚎响。“卧听银潢泻月声”之幽谧,南津瀺灂、湖灵发机之奇诡,“逡巡波浪匝天围”之惊崛,用语奇峭,意境深幽。视觉、听觉的巨大冲击使诗人浮想联翩,三湘路上的两舸帆,终在隐隐的朝晖之中,似乎又归于了平淡。

再如《卧龙潭》一诗:

已登卧龙庵,更看卧龙瀑。来从不尽山,奔入无底谷。谷中鸣百雷,林外漱寒玉。雄豪与清泚,上下相接续。阳崖发幽花,阴壑偃乔木。两崖天划开,万古神潜伏。我来坐潭上,俯仰清耳目。神骨倍潇洒,衣襟仍霡霂。名山到能几,好景看不足。殷勤莫思归,更共潭边宿。

此诗大概作于元祐时期。卧龙潭位于河南南阳,传为诸葛亮躬耕陇亩、浴身濯足、洗涤乘凉之处。此潭距离京师开封不算远,诗人元祐时期恰在京为官,且仕途顺遂,直迁为中书舍人。诗人概于彼时游历于此。全诗描绘一幅幽谷深潭、林荫郁郁、乔木幽花、崖壑耸立的幽静奇秀之境。诗人身临卧龙潭中,仰慕先贤圣哲,沐浴德化,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从感情基调来说,诗人此时应是心情朗悦、精神昂扬的,“官守京师”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武仲还有很多诗也都运用奇峭之语。武仲的这种诗歌风格有点类似于黄庭坚早年诗歌所追求的奇崛瘦硬之美。而这大概与二人诗文唱和、来往甚密有关。二人同出江西,且为僚友,于诗歌赠答中不免有对诗艺的切磋与琢磨。黄庭坚曾有《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虽武仲答诗今不存,然黄庭坚的此首次韵诗中“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任渊注曰:“老杜诗:‘唤人看騕褭,不嫁惜娉婷。’岭表录异曰:昔梁氏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即绿珠也。此句以答绿珠之戏,用韵极工。”诗句对答中已显诗艺比仲之意。武仲的“杨柳沟塍雁鹜池”与黄庭坚《寄黄几复》中“江湖夜雨十年灯”在写作手法上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足见二人在诗歌技艺上的相互砥砺。

然武仲之诗除“幽峭”之外,风格多样。如《鄂州》诗云:“绿柳阴阴蔽武昌,汀州如画引帆樯。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此诗写武昌秋景,明丽如画。《九华山》《登齐山》等诗,写景亦佳。《张秉叔出紫云回銮阁以示坐客因为赋之》诗,以题画诗的形式作游仙诗,想象丰富,寄托深远。

附:孔武仲诗赏析

橙 子[1]

秋露[2]凝浆细,朝阳[3]入色深。冰齑[4]不须[5]捣,恐碎袅蹄[6]金。

【注释】

[1]橙子:橙树的果实。

[2]秋露:秋天的露水。

[3]朝阳:初升的太阳。

[4]不须:不用,不必。

[5]齑(jī):姜、蒜或韭菜碎末儿,借指生活贫苦。

[6]袅蹄:铸金成马蹄形,因借指金银。

【简评】

本诗描述了诗人在早晨吃橙子的场景。深秋的露水凝结在橙子的表面,汇聚成细细的水流,早晨的阳光照在橙子上,(露水蒸发)橙子的颜色变深了。我不愿意捣碎橙子里面像冰屑一样的一小瓣一小瓣的果肉,担心捣碎了手里的橙子(像马蹄金)啊。

(评注:肖世琴)

至赵庄镇舍轿乘马[1]二首其二

晴郊漠漠[2]翠烟[3]浮,乘兴[4]闲登枣下[5]骝。风色斗回[6]成凛冽[7],却添貂帽[8]拥驼裘[9]。

【注释】

[1]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2]漠漠:茂盛、浓郁貌。

[3]翠烟:青烟;烟霭。

[4]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5]枣下: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

[6]风色:风势,风向。斗回:即筌,古时的捕鱼器。形容风势很强。

[7]凛冽:极为寒冷。

[8]貂帽:用貂皮制的帽子。

[9]驼裘:用驼绒制成的衣裳。

【简评】

此诗写诗人舍轿乘马沿途看到景色,由此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晴天乘马至郊外,林木茂盛,青烟飘浮,趁着闲情逸致在枣树下停歇;哪知大风吹来,极为寒冷,诗人戴了貂帽还披上了驼裘。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深感世态炎凉的苦闷无奈之情。

(评注:肖世琴)

新安铺三首其二

薄云斜日[1]乱山川[2],投得[3]荒亭晚息肩[4]。地僻谁知藏好景[5],庭前花数[6]折金钱[7]。

【注释】

[1]斜日: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2]山川:山岳、江河。

[3]投得:投至。

[4]息肩:栖止休息。

[5]好景:好的景色。

[6]庭前花数:《永乐大典》作庭花数朵。

[7]金钱:草名,金钱花。

【简评】

薄云笼罩,夕阳洒下的余晖迷乱了山川,在这样的美景下,疲惫的诗人在一个荒凉的亭子中卸下包袱休息。没想到,在这偏远僻静的地方却藏着令诗人惊喜的好景,原来那庭前的花丛里竟生长着金钱花,内心的喜悦之情不禁流露出来。

(评注:肖世琴)

新安铺三首其三

簟如秋水[1]憩回廊[2],素月[3]分辉百倍[4]凉。山木[5]交加[6]无意[7]绪,故欺疏影[8]到人床。

【注释】

[1]簟(diàn)如秋水:簟,竹席。秋水,秋天的雨水。形容竹席如秋水那样明净冰冷。

[2]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3]素月:皓月,明月。

[4]百倍: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

[5]山木:山中的树木。

[6]交加:错杂。

[7]无意:引申为无心,非故意的。

[8]疏影:疏朗的影子。

【简评】

整首诗是以哀景衬哀情。冰冷的竹席,空荡的走廊,连明月所散发出来的光辉都让人感到十分凄凉;山中错杂的林木,在月光的映射下,投出的疏影却落在了诗人的床上。通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当时的心境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哀伤。

(评注:肖世琴)

广济道中[1]其二

南北[2]驱驰[3]不少休,人生何处足优游。去年立马[4]龟峰[5]道,亦是春泉绕舍流。

【注释】

[1]道中:路途中。

[2]南北: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3]驱驰:策马奔跑。

[4]立马:驻马。

[5]龟峰:龟山。

【简评】

全诗写出了诗人厌倦了劳累奔波的日子,希望能找到一个悠闲自得的地方生活。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他的愿望;后两句通过回想起去年在龟峰道看到的春景——清澈的泉水环绕着村舍静静地流淌。这种怡然舒适的生活怎么不令人向往呢?

(评注:肖世琴)

故县遇风二首

狂风[1]奔屋似輣车[2],旅枕[3]清寒[4]一倍加[5]。半夜[6]雨声收拾[7]尽,晓来[8]飞雪不成花。

【注释】

[1]狂风:猛烈的风。

[2]輣(péng)车:古代有望楼的战车。

[3]旅枕:旅途夜卧。

[4]清寒:寒冷,寒凉。

[5]倍加:加倍,更加。

[6]半夜:泛指深夜。

[7]收拾:收集,收聚。

[8]晓来:天亮时。

【简评】

本诗描写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感受。在故县突遇狂风,天气骤寒,让诗人倍感凄凉。滴滴答答的雨声直到深夜才停止,看来诗人是彻夜难眠啊!天刚亮时竟然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天气转变如此之快,难怪诗人会被狂风、雨声、飞雪扰乱心绪。

(评注:肖世琴)

故县遇风其二

积雨[1]成湖客路[2]长,春风[3]掀搅[4]意何狂。残云[5]吹尽真天力,乞我晴明[6]入帝乡。

【注释】

[1]积雨:犹久雨。

[2]客路:指旅途。

[3]春风:春天的风。

[4]掀搅:翻腾搅扰;折腾。

[5]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6]晴明:晴朗,明朗。

【简评】

本诗描写了身在异乡为客的思乡愁绪。长时间的雨天耽误了漫漫的回乡之路,春风本应该是和煦的,而近日却狂风大作,吹走了稀疏的云朵。诗人乞求能有一个晴朗的日子,尽早回到自己的家乡,浓浓的思乡之情流露出来了。

(评注:肖世琴)

关山[1]路三首

朝来[2]晴色颇鲜妍[3],最爱群峰雪皓然[4]。驻马[5]折梅看皎洁[6],临流照影弄潺湲[7]。

【注释】

[1]关山:关隘山岭。

[2]朝来:早晨。

[3]鲜妍:鲜艳美好。

[4]皓然:洁白的样子。

[5]驻马:使马停下不走。

[6]皎洁:明亮洁白。

[7]潺湲:流水。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美丽的冬景所抒发的感受。和煦的阳光使得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连绵的雪山白茫茫一片,洁白无瑕。下马折下梅花凝视,梅花也洁白得发亮,在光辉照射下的花影投射于流淌着的流水中。全诗即景而作,喜悦之情融于景中。

(评注:肖世琴)

关山路其二

晨朝[1]马匹[2]涉崎岖[3],映水梅花尚一株。旬日[4]山川[5]历千里[6],江南[7]雪蕊已全无。

【注释】

[1]晨朝:清晨。

[2]马匹:马的总称。

[3]崎岖: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4]旬日: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5]山川:山岳、江河。

[6]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7]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简评】

全诗描写了清晨诗人骑着马匹跋涉曲折的山间小路,欣赏到了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倒映水中的梅花只有一枝了,这些时日历经千里看到了许多美景,不知不觉中,江南地区的雪景已经消失了,似乎暗含着时间飞逝、美好事物存在短暂的无奈之意。

(评注:肖世琴)

关山路其三

马力[1]虺隤[2]苦不禁[3],仆夫[4]流汗亦沾襟[5]。抱琴来写非无意[6],爱此山高涧水[7]深。

【注释】

[1]马力:马的力量。

[2]虺隤(huītuí):疲极致病貌。

[3]不禁:经受不住。

[4]仆夫:驾驭车马之人。

[5]沾襟:浸湿衣襟。

[6]无意:无心。

[7]涧水:山谷中的溪水。

【简评】

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山水,喜爱过平淡惬意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前两句描写了路途的艰辛,为情感的抒发做铺垫。崎岖的山路不仅让马儿都疲惫不堪,更使仆夫累得汗流浃背,湿透了衣衫。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诗人抱琴来的真正目的是因为太爱这山谷中的溪水,热爱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啊!

(评注:肖世琴)

七里驿遇叶振卿秘校[1]南归三首其一

系马[2]邮亭[3]寂寞[4]中,远沙乔木[5]暮号风。今宵[6]不作江南[7]梦,赖有之人笑语[8]同。

【注释】

[1]秘校:古官职名。原指秘书省校书郎。后沿用指新擢第者。

[2]系马:拴马。

[3]邮亭:驿馆。

[4]寂寞:冷清;孤单。

[5]乔木:高大的树木。

[6]今宵:今夜。

[7]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8]笑语:谈笑,说笑。

【简评】

本诗叙述了诗人夜宿七里驿偶遇好友叶振卿的内心感受。冷清的驿馆,呼号的大风吹得乔木叶沙沙作响,渲染了夜晚的凄清寂寥,不过这没有使诗人感到失落;相反,由于有友人的陪伴,谈笑风生,今晚就不用在梦中寻求慰藉了!

(评注:肖世琴)

七里驿遇叶振卿秘校南归三首其二

雪霰[1]飘灯春夜长,相逢[2]旅琐[3]莫悲伤[4]。朱颜绿发[5]输君少,正好[6]驱车[7]上太行。

【注释】

[1]雪霰(xiàn):雪和霰。亦偏指雪。

[2]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3]旅琐:旅居困顿。

[4]悲伤:悲痛忧伤。

[5]朱颜绿发:指青春年少。

[6]正好:正宜;正应。

[7]驱车:赶车;驾驶车辆。

【简评】

本诗体现了一种积极豁达的乐观心态。雪霰纷飞,春夜漫长,与好友相逢旅馆还有什么悲痛忧伤呢。诗人安慰友人——你比我青春年少,正宜驱车上太行啊!诗人鼓励友人把握年华,施展抱负,从侧面可以看出诗人不能完成自己的壮志而感到无奈。

七里驿遇叶振卿秘校南归三首其三

湘水[1]秦山此路分[2],更持杯酒劝行人。马头[3]便作天涯[4]别,好到江南[5]看早春[6]。

【注释】

[1]湘水:指湘江。

[2]路分:犹路子。

[3]马头:船只停泊处。即码头。

[4]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5]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6]早春:初春。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要与友人分离的场面。就在这湘水流淌、秦川延绵的路上分离,诗人拿着酒杯劝慰即将远行的朋友。船只停泊的码头便是两人分隔天涯的地方,“好到江南看早春”,是诗人对朋友的安慰,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评注:肖世琴)

暖 轿[1]

垂帘[2]为户竹为舆,千里[3]征行[4]似宴居[5]。达摩[6]无心[7]惟稳坐,倪宽已老更耽书[8]。

【注释】

[1]暖轿:有帷幔遮蔽的轿子。

[2]垂帘:指垂下的帘子。

[3]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4]征行:远行,旅行。

[5]宴居:闲居。

[6]达摩:菩提达摩的省称,天竺高僧,本名菩提多罗。

[7]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8]耽书:酷嗜书籍。

【简评】

全诗描写了坐暖轿的经历引发了诗人无限感慨。首句描绘了暖轿的外观,给人一种舒适感;下句就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了——“千里征行似宴居”。后两句借用了两位名人的事迹来抒发内心的感情,诗人希望自己如他们一样不违背真心,随心生活。

(评注:肖世琴)

至新息[1]寄信州王守

熙熙[2]乐国[3]似登台[4],北圃南亭春事[5]催。惆怅[6]音尘[7]难再会[8],瑞香[9]应已绕檐开。

【注释】

[1]新息:古县名。

[2]熙熙:和乐貌。

[3]乐国:犹乐土。

[4]登台:登上高台;登上舞台。

[5]春事:春耕之事。

[6]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7]音尘:音信,消息。

[8]再会:再次聚会或相见。

[9]瑞香:植物名。也称睡香。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寄语给信州王守,短暂相聚后快乐无忧,只恐不能再次相会而感到十分惆怅的心情。诗人所到之地繁华热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耕在催发,但这些好事并没有让他心情愉悦;此时的他担心“音尘难再会”,猜想那边的瑞香已经围绕着屋檐开放了吧!前后两种景象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惆怅。

(评注:肖世琴)

从太守黄公登西湖待月台[1]

星斗[2]垂天[3]月淡明,九衢[4]歌鼓[5]乐升平[6]。当时[7]常侍[8]传呼[9]处,只有荒陂[10]凫雁[11]声。

【注释】

[1]月台:赏月的露天平台。

[2]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3]垂天:犹蔽天,笼罩天空。

[4]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5]歌鼓:歌唱并击鼓。亦指歌声和鼓声。

[6]升平:太平。

[7]当时: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8]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9]传呼:传声呼喊。

[10]荒陂:荒芜的坡地。

[11]凫雁: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

【简评】

本诗抒发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怀古之情。前两句描写了繁星满天月光暗淡的夜晚,繁华的街市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当时常侍传呼的地方如今成为了野鸭与大雁栖息的荒芜之地。古今盛衰的变化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评注:肖世琴)

书 怀

昨寄家书[1]道苦长,南州[2]山迥水茫茫[3]。细将驿堠[4]从头数,准拟[5]今朝[6]到故乡。

【注释】

[1]家书:书信。

[2]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3]茫茫:广大而辽阔。

[4]驿堠:古时筑在驿道旁用以计里程的土坛。

[5]准拟:料想;打算;希望。

[6]今朝:今日。

【简评】

本诗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都在诉说想念故乡、回家心切的情怀。昨日寄出的家书道说路途的漫长与艰辛,山水相阻;细数一路上经过的驿堠,希望今朝就能回到故乡。整首诗把诗人的羁旅之苦以及回乡之切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评注:肖世琴)

书事二首其一

路逢行客[1]向江州,勒马[2]荒郊[3]为少留。家事[4]满怀[5]无纸写,好将言语[6]付苍头[7]。

【注释】

[1]行客:过客;旅客。

[2]勒马:拉紧马缰绳,缓步徐行。

[3]荒郊:荒凉的郊野。

[4]家事:古代指大夫家族内部的事务,后渐渐用以泛指家庭事务。

[5]满怀:犹满腔,心中充满。

[6]言语:言辞;话。

[7]苍头:指奴仆。

【简评】

本诗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件简单的事情:作者在路上碰到了前往江州的人,连忙勒马问候家乡信息,心中有万语千言想和家人却没带纸和笔,只好拜托奴仆来简单地说几句了。后两句和王维《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评注:肖世琴)

书事二首其二

北来烟爨[1]苦凄凉[2],金灶[3]峥嵘[4]突尾长。满箧香粳[5]无处[6]用,邮亭[7]一饱待桄榔[8]。

【注释】

[1]烟爨(cuàn):炉灶。

[2]凄凉:寂寞冷落。

[3]金灶:道士炼丹用的灶。

[4]峥嵘:高峻貌。

[5]香粳:亦作“香秔”。一种有香味的粳米。产于江浙一带。

[6]无处: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7]邮亭: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8]桄榔:木名。俗称砂糖椰子、糖树。

【简评】

本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贪官污吏无所作为的嘲讽与批判。诗中的意象“烟爨”“金灶”都是做饭用的器皿,但在诗中它们却显得那么凄凉、峥嵘,间接地说明了百姓贫苦的生活;后两句诗句表明了原因,满箧的粳米没有发放给百姓,而是被像“邮亭”这样的官府里的官吏给中饱私囊了。

(评注:肖世琴)

凤凰陂

长陂寂寞[1]断鸱鸦,浩浩[2]春风马鬣[3]斜。待得[4]春霖[5]添水满,只应从此却还家。

【注释】

[1]寂寞:寂静无声;沉寂。

[2]浩浩:风势强劲貌。

[3]马鬣:马鬃。

[4]待得:等到。

[5]春霖:连绵的春雨。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途径凤凰陂,看到眼前景象,从而发出感叹。凤凰陂寂静荒凉,偶有鸱鸦飞过,迎面而来的春风吹得马鬃斜乱了。等到连绵的春雨完结,这个时候诗人就要返回家中了。回家本应该是高高兴兴的,可此诗却流露出诗人的忧伤之情。

(评注:肖世琴)

入鄢陵界

马蹄腾踏[1]去如流,雨止车尘[2]凝不浮。驿道[3]夷平[4]桑柘[5]美,人言从此属皇州[6]。

【注释】

[1]腾踏:指高抬腿行进;奔腾。

[2]车尘:车行扬起的尘埃。喻奔走的辛苦。

[3]驿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4]夷平:平坦。

[5]桑柘:桑木与柘木。

[6]皇州:帝都;京城。

【简评】

此诗表达了诗人越过鄢陵界抵达帝都的喜悦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旅途奔走的辛苦。急马奔驰,尘土因为雨的缘故才没有到处飞扬;平坦的驿道再加上桑树与柘树的点缀,美丽的风景的确令人陶醉!听闻这里好像已属于帝都的范畴了。

(评注:肖世琴)

折县道中二首其一

柳堤[1]桃坞未怡融,浣濯[2]新梢[3]上浅红。一段春光[4]来逼眼[5],枣骝嘶入柏林中。

【注释】

[1]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2]浣濯:洗涤。

[3]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4]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5]逼眼:犹耀眼。

【简评】

本诗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桃树新长出来的树梢抽出了浅红色的嫩芽,这样的春光逼入人眼,连在枣树下停歇的马儿也欢快地嘶叫着跑入柏树林中。本诗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

(评注:肖世琴)

折县道中其二

紫沙随马细如筛,虎阜[1]龙冈尽此驰。正望长安[2]不回[3]首,行人[4]休赋灞陵[5]诗。

【注释】

[1]虎阜:山名,即虎丘。

[2]长安:古都城名。

[3]不回:正直,不行邪僻。

[4]行人:出行的人。

[5]灞陵:古地名。本作霸陵。

【简评】

诗人跃马扬鞭,在山上尽情奔驰。跑了许久,长安城已经在远方了。可是诗人意犹未尽,仍欲继续奔向远方,而对于那些在灞陵和友人恋恋不舍、儿女情长的人,诗人则不屑一顾。作者纵马长奔意气飞扬之状跃然纸上。

(评注:肖世琴)

道中[1]观荷花

放棹[2]东南去,正值[3]荷花荣。玉质[4]不待染,仙香无限清。朱朱[5]仍白白,脉脉[6]复盈盈[7]。迢递[8]天风[9]起,谁怜舞态轻。

【注释】

[1]道中:路上。

[2]放棹:乘船。

[3]正值:适逢。

[4]玉质:形容质美如玉。

[5]朱朱:形容花开得红盛。白白:形容颜色很白。唐韩愈《感春》诗之三:“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6]脉脉:连绵不断貌。

[7]盈盈:清澈貌;晶莹貌。

[8]迢递(tiáodì):连绵不绝。

[9]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

【简评】

本诗描绘了一幅生意峥嵘、玉质仙香的荷花图。诗人在乘船游玩的道中看到开得正好的荷花,对那片朱朱白白的荷花忽生怜爱赞美之意。荷花质美如玉不容污染,荷香更是清新无限,诗中用“朱朱”“白白”“脉脉”“盈盈”四个叠词展现荷花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开得正荣,连绵不绝的天风吹起时,荷花那轻盈的舞态惹人怜爱。全诗用了通感的手法来表现荷花的美,嗅觉、视觉、触觉这几个感官的描写一气呵成,自然之作,诗意清丽。

(评注:李健清)

竹径桃花

辟地[1]不盈[2]亩,点缀成阻修[3]。相招[4]竹林[5]逸,更作桃源[6]游。绰约[7]新饮露,琅玕[8]曾倚秋。春风荡人意,此境独清幽。

【注释】

[1]辟地:开垦土地。

[2]不盈:不满。《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3]阻修:路途阻隔遥远。

[4]相招:邀请。

[5]竹林:“竹林七贤”的简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然子夏无亏于名儒,浚冲不尘乎竹林者,名崇而讥减也。”子夏,孔光字;浚冲,王戎字。宋苏轼《和拟古》之二:“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由来竹林人,不数涛(山涛)与戎(王戎)。”清祝洵文《夜集汤仁侯宅赠王元倩》诗:“怀旧竹林余向秀,山阳邻笛意凄然。”

[6]桃源:“桃花源”的简称。

[7]绰约:柔婉美好。

[8]琅玕: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简评】

全诗叙述了游玩园林欣赏竹径桃花的日常小事,因赏竹径桃花想到竹林七贤与桃花源的隐逸生活,不禁生起清幽的心境。诗的开头提到园林因开辟的土地不多,而正是路途的阻隔遥远,才有幸赏到竹径桃花。邀请竹林七贤共赏此景,更似桃花源一游,桃花开得柔婉美好,竹子倚秋仍青翠。春风吹起时,物境清幽,人意舒心。用典自然得当,毫无雕琢之意,借用竹林七贤与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亲近自然这种生活方式的憧憬,心中更是充满了对竹径桃花一景的喜爱。

(评注:李健清)

籍田[1]观荷花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偷香[2]一霎风,逞响无边[3]雨。波间的皪[4]笑,竹里婵娟[5]舞。异境[6]看仙姿,萧然[7]失烦暑[8]。

【注释】

[1]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诗·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2]偷香:晋贾充女午悦韩寿,其婢为致意,韩乃逾墙与之私通。午偷武帝赐充异香赠韩。此香著体,数月不散,终被充发觉,遂以午嫁韩。见《世说新语·惑溺》《晋书·贾充传》。后以“偷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妇女私通。

[3]无边:无数,无穷。

[4]的皪(lì):光亮、鲜明貌。《后汉书·张衡传》:“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礰以遗光。”李贤注:“的礰,明也。”参见“的礰”。

[5]婵娟:形容花木秀美动人。这里指荷花。

[6]异境:奇妙的境界。

[7]萧然:潇洒;悠闲。

[8]烦暑:闷热;暑热。

【简评】

本诗叙述诗人在籍田上悠闲地观赏荷花,最后消解烦暑,深得舒适心情。夏雨无边,荷塘绿水都溢满了郊野,荷花一片片更显幽然。夏风吹过好像要把荷香带走,同时用了拟人和用典两种手法,在诗人眼里,荷花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自己与荷花私通幽会。荷花在水波间笑得尤其光亮抢眼,在荷径丛中妖艳起舞,在奇妙的境界里赏得如此仙姿,诗人立生潇洒悠然心境,烦暑顿时消失。全诗运用拟人手法,风格清丽飘然,诗人乐趣和盘托出。

(评注:李健清)

戊辰雪其一

初腊气亦佳,穷冬[1]雪还虐。晚风淅沥[2]响,暮势联翩[3]作。余寒[4]逼觥斝[5],远景[6]明池阁[7]。想像[8]山阴[9]人,扁舟[10]在寥廓[11]。

【注释】

[1]穷冬:隆冬;深冬。

[2]淅沥:象声词。形容雪霰、风雨、落叶、机梭等的声音。

[3]联翩:.形容连续不断。

[4]余寒: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时的寒气;残余的寒气。

[5]觥斝(gōngjiǎ):泛指宴饮用的酒器。

[6]远景:指太阳。汉孔融《杂诗》之一:“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7]池阁:池苑楼阁。

[8]想像:缅怀;回忆。

[9]山阴:王羲之的代称。王羲之曾居会稽山阴,故以代指。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文徵仲得笔法于巙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10]扁舟:小船。

[11]寥廓:指虚无之境。

【简评】

本诗描写深冬下雪天,寒意逼人,太阳照明池阁,见此景回忆起山阴人王羲之,表达对其的缅怀之情。天气虽佳,雪依旧肆虐在天地间,晚风淅沥作响,因势连续不断吟作,残余的寒气紧逼觥斝,阳照池阁,缅怀起山阴人,心境也随着扁舟到了虚无之境。全诗由开始的恶劣天气,到因势吟作,直至最后两句透露出喜悦的情绪,整首诗的思绪由阴转晴,体悟到在雪天之势吟诗创作的惊喜与欢乐。

(评注:李健清)

馆中竹影

绿竹带斜晖,猗猗[1]有余态。微风到帘栊[2],舞影入图绘[3]。更无余声[4]杂,直与妙意[5]会。掩卷[6]罢吟哦[7],谁同此三昧[8]。

【注释】

[1]猗猗:美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2]帘栊(liánlóng):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3]图绘:图画。

[4]余声:其他声响。

[5]妙意:深奥的意义。妙,通“眇”,深远。

[6]掩卷:合上书本。

[7]吟哦:有节奏地诵读。

[8]三昧:奥妙;诀窍。

【简评】

全诗叙述了诗人在馆中诵读诗作无意瞥见窗外的竹子,从而悟得妙意的一件趣事。斜辉掩映,绿竹猗猗,微风吹起了窗帘,竹子舞动的姿态似绘在画中,诗人将此物延伸到彼物描绘,具体的物象写成抽象的图绘,拉远距离,从而形成一种朦胧美。馆中并无其他声响,这种宁静的心境直至领悟其中深远的意义,陷入顿悟奥妙的乐趣中,便掩卷不再吟诵,却也懊恼无人能懂其中的理趣。全诗既表现了生活乐趣,也表现了理趣,借竹影透露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慰藉,诗人活得自在,却也因无人相知而感到郁闷,诗的最后透露了诗人的孤独。

(评注:李健清)

早起趁朝[1]

山房[2]客梦[3]惊,槐厅[4]雨清绝[5]。蕙炉香寂寞,半挂北窗月。重城[6]车马动,起坐[7]候明发[8]。华盖[9]望宸居[10],烟飞隔双阙[11]。

【注释】

[1]趁朝:上朝。

[2]山房:山中的房舍。

[3]客梦:异乡游子的梦。

[4]槐厅:唐、宋时学士院中的厅名。

[5]清绝:凄清至极。

[6]重城:指宫城、都城。

[7]起坐:起身;坐起。

[8]明发:黎明;平明。

[9]华盖: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10]宸居:指帝王居住。

[11]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

【简评】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早起上朝过程中的种种场景,表现了作者的生活乐趣和灵敏的感知能力。诗人因梦归而惊醒,早起准备上朝,虽有淡淡愁思,却不忘超越自我的审美,对自然美景、平常琐事保持着独有的领悟。槐厅下雨后更显凄清,香炉也散发着寂寞,北窗外还挂着月,京城里的车马已有动静,大臣君王也都准备上朝,只我念故地心思深重,却因双阙阻隔。全诗的情节完整,实景实写,日常情景、日常小事却有着独特审美与情感,保持了作者独立的人格。

(评注:李健清)

渡 江

扁舟临朝阳,匹马[1]渡江北[2]。志士[3]岂怀居[4],征夫[5]乐行役[6]。东风[7]吹高原,生意[8]密如织。早晚卸尘鞍[9],皇州[10]正春色[11]。

【注释】

[1]匹马: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2]江北:指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古代一般用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境域较广;近代多专指江苏、安徽两省中位于长江北岸的地区。

[3]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

[4]怀居:留恋安逸;怀念故居。

[5]征夫:远行的人。

[6]行役:泛称行旅,出行。

[7]东方:指春风。

[8]生意:生机,生命力。

[9]尘鞍:落满尘土的马鞍。亦代指车马。

[10]皇州:帝都;京城。

[11]春色:春天的景色。

【简评】

这首诗写了诗人单身一人离乡乘船渡江北,表达了对自身生命力旺盛及踌躇满志、国家繁荣安定的满足与庆幸。诗人孤身渡江发起志士不能留恋安逸、怀念故居的感慨,而应该如征夫一样乐于远行。作者由春风吹起,万物生机勃勃,想到自己生命力正好,实现壮志还是得回归故土,又想到了国家也正是向上的旺盛景象。全诗的由此及彼、远近的交替描写都过渡得极其妥当,作者的壮志豪情也通过渡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评注:李健清)

和竹元珍寒食[1]次韵[2]

羁旅[3]看春色,清明客帝乡[4]。花开禁苑[5]密,柳袅御沟[6]长。玉勒[7]无余地,钿车[8]有剩香。尘埃[9]不可久,归梦[10]楚山[11]傍。

【注释】

[1]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2]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

[3]羁旅:寄居异乡。

[4]帝乡: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5]禁苑:指宫廷。帝王的园林。

[6]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7]玉勒:玉饰的马衔。

[8]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9]尘埃:犹尘俗。

[10]归梦:归乡之梦。

[11]楚山:泛指楚地之山。

【简评】

本诗叙述了作者寄居异乡的愁思,虽在京城做官,享尽荣华富贵,但志向却盼着早日远离尘俗,返归故地。寒食日客乡春色峥嵘,百花开满了禁苑,袅娜青柳也垂满河沟。作者借用玉勒钿车等数不尽的尊荣来说明“醉翁之意”不在此,反而表述出不愿在尘俗中久待,归乡之梦亟不可待的心愿。全诗看似写了满园春色的乐景,实则表达了作者内心久久无法归乡的惆怅。

(评注:李健清)

旅 枕[1]

旅枕春风底,倏然[2]一梦惊。漏移清禁[3]远,天入小窗明。桂玉[4]梁园[5]费,山椒[6]楚客[7]情。萧条过百五[8],犹有卖花声[9]。

【注释】

[1]旅枕:旅途夜卧。

[2]倏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

[3]清禁:指皇宫。皇宫中清静严肃,故称。

[4]桂玉:喻昂贵的柴米。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5]梁园:即梁苑。西汉梁孝王的东苑。

[6]山椒:山顶。

[7]楚客: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8]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9]卖花:犹卖笑。

【简评】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在寒食日旅途夜卧中,因梦惊醒的浓浓愁思和对故地的赤子之情。皇宫中清静严肃,天光也从窗外流进来了,京城生活雍容安逸,诗人内心的楚客情却波涛汹涌。诗人描绘了那时那景,却写现感现情,诗的最后两句把作者的感情推到了高潮,与以往写乡愁有所不同,作者从回忆中的静景中毫不掩饰地过渡到了心中动情。心中愁闷过了百五就能听到故地的卖花声了,可见诗人急切回到故乡的心情已按捺不住了,真情流露。

(评注:李健清)

送郑无欲改官[1]知合江县二首其一

晓辟未央宫[2],千袍拥赭红[3]。分班百寮[4]底,得邑万山中。丽笔元摛锦[5],新章更绾铜。定应随驿召[6],不久滞巴东。

【注释】

[1]改官:旧时官员晋升调任的一种制度。

[2]未央宫: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新莽末毁。东汉末董卓复葺未央殿。唐未央宫在禁苑中,至唐末毁。

[3]赭红:红褐色。

[4]百寮:百官。

[5]摛锦:铺陈锦绣。

[6]驿召:以驿马传召。

【简评】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晋升调任的祝贺及喜悦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天初亮,去未央宫的群臣穿着赭红袍,诗人丽笔描绘友人锦绣前程,作文换得更华美精致的绾铜。“元摛锦”“更绾铜”是作者对友人的恭贺,同时也是此诗的目的。驿马传召,友人不久就到达巴东上任。整首诗的用词洋洋洒洒很豪情,与其他诗歌明丽的风格有明显的不同。

(评注:李健清)

家居三首其二

晓色[1]夺灯焰[2],秋寒侵薄帷。漏冲吟思断,风从魂梦归。万虑[3]不婴抱,一心初息机[4]。都忘尘土[5]上,裘马[6]斗轻肥[7]。

【注释】

[1]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晨曦,拂晓。

[2]灯焰:灯烛的火焰。

[3]万虑:反复思考。

[4]息机:息灭机心。

[5]尘土:指尘世;尘事。

[6]裘马: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语出《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7]轻肥:“轻裘肥马”的略语。

【简评】

本诗描写家居闲适又无聊的生活,隐约流露些许无奈感受。诗的开头借灯焰说明黎明将晓,深层也暗含了烛光因黎明而失去价值。寒意侵袭暖帐,时间慢慢打断思绪,寒风使人从梦中醒来。诗人反复思考想要忘却那尘世间的繁华,远离裘马轻肥,无心再关心打理国家政务,居家过着悠闲的生活。全诗尽管没有直接写出诗人那种闲居在家的无奈,可依然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还能一展抱负,老骥伏枥,也体现了诗人不愿碌碌无为的无奈心理。这首诗看似用词简明,实则反复推敲,且话中有话,隐含哲理。

(评注:李健清)

榴花分题[1](得开字)

东京[2]石榴好,几处照楼台。秀色[3]裙难学,幽香[4]蝶不来[5]。连枝[6]成幄幕,著子尽琼瑰[7]。乞取[8]当窗种,年年四季开。

【注释】

[1]分题: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谓之分题。又称探题。

[2]东京:古都名,指洛阳。

[3]秀色:优美的景色。

[4]幽香:清淡的香气。亦谓香气清淡。

[5]不来: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6]连枝:比喻恩爱夫妇。

[7]琼瑰:喻美好的诗文。

[8]乞取:求得。

【简评】

本诗描写诗人与朋友聚会分题赋诗的活动,全诗表达了对榴花的赞赏,同时也隐射了对分题赋诗这种有趣的活动的喜爱及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洛阳城的榴花开得正好,照得几处楼台景色优美,清淡香气招得蝴蝶不愿归家。榴花连枝围成帷幕,比喻了诗人与朋友的感情,“琼瑰”二字也道出了诗人对聚会朋友诗文的赞美。诗人乞求能在窗边种石榴,年年都能赏到美艳幽香的榴花,实则希望能经常举行分题赋诗这样有乐趣的活动。整首诗一方面描绘了榴花,另一方面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含沙射影,一语双关。

(评注:李健清)

筠州张氏追远[1]堂

惨淡[2]佳城[3]侧,穹隆[4]百尺[5]堂。岁时[6]如过隙[7],松柏已成行。玉笋[8]登盘[9]美,琼醅入奠香。英灵[10]似明月,时到此山傍。

【注释】

[1]追远: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

[2]惨淡:暗淡;悲惨凄凉。

[3]佳城:喻指墓地。

[4]穹隆:中间隆起,四周下垂貌。常用以形容天的形状。

[5]百尺:十丈。喻高、长或深。

[6]岁时:岁月;时间。

[7]过隙: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

[8]玉笋:笋的美称。

[9]登盘:登上舞盘。

[10]英灵: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张氏追远堂所见之景,借景表达了作者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的心境。“惨淡”一词真实地表露了追远堂人来稀少,冷清之境在墓地侧漏,年年岁岁如一日,松柏却已长成大树,雨笋也出落得很有生机,奠堂也充溢了琼酒浓香,这一系列景物都将追远堂渲染得极其庄重、凄冷。“英灵似明月”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崇敬和赞美。全诗写景集中,“穹隆”“登盘美”“入奠香”这几个词将静景动态化,整首诗的基调是凄清的,但诗人的用词却是生动活泼的,反向衬托,别具一格。

(评注:李健清)

同赋李梦符酒斗

酒斗公家[1]物,规摹[2]取自然。无时[3]挹香酎,有象挂高天[4]。绿玉[5]烧为撇,黄金打作船。何如学嘉量[6],深注瓦樽前[7]。

【注释】

[1]公家:犹公室。指诸侯王国。

[2]规摹:模仿;取法。

[3]无时:不逢时会。

[4]高天:上天,上苍。

[5]绿玉:绿色的玉。

[6]嘉量:古代标准量器。有鬴、豆、升三量。汉王莽改制,始建国元年颁新嘉量,合斛、斗、升、合、龠为一器。器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见《汉书·律历志上》。

[7]瓦樽:陶制的注酒器,可作礼器。

【简评】

本诗描述了酒斗制作原则与过程,诗人将酒斗象征自身身世,由酒斗制作联想到自身的境遇,可见诗人想象力非凡。诗的开头表明了酒斗是公室之物,但制作原材则取自于自然之物,没有聚会之时则“挹香酎”“挂高天”。绿玉、黄金这些珍宝则用作“撇”“船”这些普通之物。“何如学嘉量,深注瓦樽前”这两句则写出了整首诗的哲理,要有所成就,须抓住关键。全诗巧妙地用了象征这一艺术手法,诗的深层含义则表明了自身身世并非贵族,但只要自己把握时机,创造机会,也能一展身手,仕途不可限量。

(评注:李健清)

早食铁佛寺

破壁[1]题名[2]满,往还[3]如置邮[4]。山河[5]万里道,车马[6]片时[7]休。白日[8]初腾晓,凉蝉[9]已唤秋。便添山野[10]兴,咫尺[11]帝王州[12]。

【注释】

[1]破壁:破损颓坏的墙壁。

[2]题名: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

[3]往还:交游;交往。

[4]置邮: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5]山河:指江山,国土。

[6]车马:谓驰骋游乐。

[7]片时:片刻。

[8]白日:白昼;白天。

[9]凉蝉:秋蝉。

[10]山野:喻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11]咫尺:形容距离近。

[12]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

【简评】

本诗描述了诗人在铁佛寺所看之景、所感之情,诗人因铁佛寺破壁的题名引发了对身世与政事的感慨。看到破壁满墙的题名,当年自己收到诏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诗中借“白日初晓”“凉蝉唤秋”暗示自己已不再是当年英气飒爽,诗的最后两句“便添山野兴,咫尺帝王州”却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即将辞官居住人间仍关心政事的心境。全诗的感情是层层递增的,诗的结尾则是情感的高潮。诗的设置非常巧妙,由所见之景回顾当年之事,诗人的感情奔涌而出,可见情绪高涨。

(评注:李健清)

寄林次中

晓踏朱仙月,还思昨日诗。尚携漫刺[1]谒,不爽[2]故人[3]期。宫阙[4]觚棱[5]失,山河向背[6]移。悠悠[7]芳草[8]路,恰似别家时。

【注释】

[1]漫刺:《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因以“漫刺”指名刺。

[2]不爽:不差;没有差错。

[3]故人:旧交;老友。

[4]宫阙: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

[5]觚棱:棱角。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锋芒。

[6]向背:谓拥护与反对。

[7]悠悠:辽阔无际;遥远。

[8]芳草:香草。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

【简评】

本诗描述了诗人在京城际遇的失望和愁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与友人期约的企盼,对昔日生活的感慨。晓月还未落下,早起踏步依旧念着昨日如诗岁月,每每的聚会都如约而至。而今在宫阙廷中诗人自己际遇不淑,无法展露自身才能,更难展其锋芒,对朝政向背更是举棋不定,“悠悠芳草”长成良才美质之路遥遥无期,象征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猜测,诗的最后一句“恰似别家时”更是道出了天下贤德之人为官仕途大抵如此的慨叹。整首诗的基调是沉重的,字字句句都显露了诗人内心的愁闷与不安,而诗人的眼光不仅停留在对自身际遇的抱怨,而是对整个士人前途的思考,可见其心志雄博。

(评注:李健清)

鄢陵界中

古县居人少,归轩喜气[1]多。连天[2]皆秫黍[3],盖水有莲荷。宿雨[4]云容薄,微风日气和。征行[5]不辞远,所得是吟哦[6]。

【注释】

[1]喜气:指欢乐的气氛。

[2]连天:与天际相连。

[3]秫黍:高粱。

[4]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

[5]征行:远行,旅行。

[6]吟哦: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简评】

本诗描写了鄢陵古县的生活场面以及日常景物,表现了闲适朴素也不失情趣的生活方式。古县人家少,但轩屋却充盈着喜气和人气。古县的高粱多得与天际相接,水池的莲荷也婀娜多姿,夜雨过后的云格外地薄,云淡风轻。诗人连续用了四句来写古县的日常景物,将一个古色古香、风光璞真的小城描绘得尽善尽美。诗的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远行不辞,留下的是吟哦诗作般的情感。诗的语言清淡自然,语有尽而意无穷。

(评注:李健清)

晚 行

客子[1]念家意,远行[2]投驿[3]心。乱鸦争噪晚,宿鸟[4]已归林[5]。渐觉残阳[6]尽,更忧前港深。云师[7]颇知足[8],久久困狂霖[9]。

【注释】

[1]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2]远行:出远门。

[3]投驿:投宿驿站。

[4]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5]归林:谓辞官回乡。

[6]残阳:犹夕阳。

[7]云师:黄帝时的官名。

[8]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

[9]狂霖:接连不断的暴雨;连下几天的大雨。

【简评】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归家远行的期盼以及念家的执意,也表达了对辞官还家的知足。诗的首句就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客子念家的情感,天色已晚,驿站外的乌鸦也在争噪,归巢栖息的鸟也已回到林子,诗人将自己比作宿鸟,十分贴切。“残阳尽”指时候已晚,意指诗人自身也已年老体衰、仕途已尽;“前港深”表指归家路途的艰险,却巧妙地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诗的最后两句虽是宽慰之语,作者的心境依旧如久困狂霖般愁苦。整首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节的描述,而景物与情节却都是为了诗人心境与情感的铺陈,情感在其自然流露。

(评注:李健清)

过 淮

积雨[1]虽收霁,清淮[2]更渺茫。地形真水[3]府,波面似钱塘[4]。云日[5]侵衣淡,天风入袖凉。轻舆[6]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注释】

[1]积雨:犹久雨。

[2]清淮:酒名。宋梅尧臣《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

[3]真水:指道家炼丹所用的水银。

[4]钱塘:亦作“钱唐江”。

[5]云日:有时偏指日光。

[6]轻舆:轻车。

【简评】

本诗描写了诗人归家路过淮河雨后江景,也表达了自己归家的急切心情。下雨时间过长,云霁未开,清淮酒也难酿得浓香。“真水府”的地形,诗人将淮河的地形形容得实为有趣,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类比,“似钱塘”的波面,诗人又将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这样的手法使得雨后淮河的情景描绘得夸张又不失真实。日光因久雨变得薄,风也吹得人消瘦。诗的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迫切心情,“转觉近家乡”更是透露了诗人对看到家乡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既有夸张的想象,也有朴实的白描,诗人将两种手法平衡运用,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评注:李健清)

西 江[1]

滟滟[2]西江水,朝朝[3]伴我行。云天[4]初散豁[5],秋色[6]正分明。鱼逝应相得,鸥来故不惊。烟波[7]聊寄适,南北[8]久忘情[9]。

【注释】

[1]西江:古人长江中下游为西江。

[2]滟滟:水光貌。

[3]朝朝:天天;每天。

[4]云天:高空。

[5]散豁:犹开朗。

[6]秋色:秋日的景色、气象。

[7]烟波:指避世隐居的江湖。

[8]南北: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9]忘情: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简评】

本诗描写了西江秋景及诗人避世隐居生活的闲适。诗人的生活朝朝有滟滟西江水相伴,云天开朗,秋色分明,鱼水相得,连鸥都在水面嬉耍不惊。在西江度日,悠悠畅聊隐居生活的情趣,与自然为伍,时间久了便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清新自然的,虽已避世,诗的内容却是西江自然美景,毫无愁闷之感,用词精致密丽,写景自然,西江悠然宁静的画面和盘托出。

(评注:李健清)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一瑞香槛子

异国携来看愈新,移当樽俎[1]会嘉宾。虽无绝艳惊流俗[2],为有清香得近人。烛下更宜观态度,酒阑[3]尤觉醒精神[4]。湖南莫作淹留[5]叹,已见浔阳二月春。

【注释】

[1]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流俗:世俗之人。

[3]酒阑:谓酒筵将尽。《史记·高祖本纪》:“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4]精神:精力。

[5]淹留:隐退;屈居下位。《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简评】

本诗是诗人游徐成之园时所作,写客人来访主人宴请时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和友人在宴席上的种种情态,觥筹交错。之后两句是隐喻,赞美的是美酒佳肴的清香,实际是写自己的高尚品格。接下来两句是写诗人与友人喝酒正酣,早已忘记了时间,但酒不醉人反而诗人更觉精神百倍,意犹未尽。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情,虽然自己现在怀才不遇,但诗人坚定地相信春天已经不远了。全诗文字清新朴实,给人一种简单真挚之感。

(评注:崔晓滢)

加禄道中

仆夫[1]疲踬[2]复小休,晴云澹澹[3]更悠悠。村陂[4]无人鸟声乐,涧草不动春风柔。长道[5]此去星斗近,后期[6]南来桑柘[7]稠。怀哉吾祖不温席[8],老矣长卿今倦游[9]。

【注释】

[1]仆夫:驾驭马车之人。

[2]踬(zhì):被东西绊倒。

[3]澹(dàn)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

[4]陂(bēi):山坡,斜坡。

[5]长道:远路。

[6]后期:指后会之期。

[7]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

[8]温席:亦作“温被”。冬日严寒时,以身温暖床上席被,以待父母就寝。为古代事亲之孝行。

[9]引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长卿故倦游”。长卿是司马相如的字。此句表达自己厌倦游宦生涯的心情。

【简评】

本诗是诗人在去加禄的途中休息时所作。前半篇交代了诗人在路中停下小憩的原因以及路中的景色,白云在晴朗的天空上飘荡着,小山坡上传来了优美的鸟鸣声,山涧里的青草随着春风的吹过而轻轻摇曳,描绘出一幅美丽闲适的山间风光图,给人以宁静、清新之美感。后半部分主要是抒情。路途依旧遥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这样繁盛的树木。诗人感慨自己不曾好好侍奉先祖,没有尽孝道,借汉代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现在老了才厌倦仕宦生活的愧疚之情。

(评注:崔晓滢)

发浔阳

西游[1]不敢避残年,兄弟分携[2]楚水边。浩荡东风[3]回草木,曚曈[4]晓色满山川。却穿梅径花争落,久憩邮亭[5]日未偏。安佚[6]竟非儒者事,虺隤[7]我马亦须鞭。

【注释】

[1]西游:指诗人在熙宁七年被调为江州(今九江)军事推官西行赴任一事。

[2]分携:分离。

[3]东风:春风。

[4]曚曈渊méngtóng):初日渐明貌。

[5]邮亭: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6]安佚:安乐舒适。

[7]虺隤(huītuí):疲极致病貌。

【简评】

本诗是诗人在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被贬江州发往浔阳时所作。首句便抒发了诗人被贬的无奈之情和兄弟离别之悲,为全诗奠定了总的感情基调。诗人接下来描绘路上的景,以景抒情,春风使万物复苏,但清高的梅花却纷纷坠落,诗人在这里以梅花自况,是刚正清高的自己被贬的写照。最后一句是诗人虽遭贬谪但不会就此沉沦,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而是要更加坚定地为国效力尽忠的决心的表露。全诗虽写被贬的悲情,但又不失希望,无论身居何职诗人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有不论穷达都会兼济天下之豪迈,令读者肃然起敬。

(评注:崔晓滢)

至白湖驿寄四弟[1]

江头言别颇匆匆,暮止荒陂破屋中。散尽烟云无夜雨,唤惊凫雁[2]有春风。却思僧舍[3]一少会,坐卷香醪[4]百盏[5]空。薄禄[6]牵人非得已,相望秋思[7]浩无穷。

【注释】

[1]白湖:今安徽省庐江县。四弟:指孔平仲。

[2]凫(fú)雁: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

[3]僧舍:寺院。

[4]香醪(láo):美酒。

[5]百盏:极言饮酒杯数之多。

[6]薄禄:福薄,福分少。

[7]秋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简评】

诗的首句写出了诗人写此诗的原因及目的,离别时太仓促,没有来得及和四弟好好告别,因此作这首诗与四弟告别。接着诗人渲染了一幅初春山水图,江面上的烟雾刚刚消散,诗人在船上看到远处的野鸭三三两两在水中嬉戏,好不快乐。但诗人回想起在寺中与四弟相聚的时候,饮酒论诗,痛饮千杯,一抒胸怀。末尾一句“非得已”“浩无穷”更是表达了诗人兄弟分离的万分无奈和无限凄凉寂寞。不仅写出了兄弟间的深情,也是写景诗的佳作之一。

(评注:崔晓滢)

广济道中[1]其一

荦确[2]山坡瘦马行,年朝春色未分明[3]。蔫黄犹是旧时叶,格磔[4]稍闻新岁声。强涉远涂非我好,亦逢佳景得心平。寒威[5]斗起终豪横[6],更取村酤[7]独自倾。

【注释】

[1]广济:今湖北黄冈市。道中:半途,中途。

[2]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

[3]分明:显然。

[4]格磔(zhé):鸟鸣声。

[5]寒威:严寒的威力。

[6]豪横:强暴蛮横。

[7]村酤(gū):亦作村沽,村酒。

【简评】

本诗应该是诗人在北渡长江的途中所作。冬末春初,沿途景色萧条冷落,瘦马怪石、枯枝落叶,身边又无亲友相伴,孤身一人,更觉寂寞孤独。诗开篇便渲染了一种凄凉荒芜的气氛,让人完全感受不到春天的来临,但偶然传来的鸟叫声却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气和活力,感受到了新一年的新气象。长途跋涉的辛劳因此也烟消云散了。末句写严冬的寒冷让人受不了,诗人只能去村里的酒家要些酒水取暖抗寒,而即使是喝酒诗人也只能一个人独饮。全诗从景到情无处不透露出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给人一种无限悲伤之感。

(评注:崔晓滢)

过巴河寄经父[1]

当时联盖[2]入东都,回首推迁[3]二纪[4]余。此地山川终不改,浮生光景[5]半成虚。清谈[6]剧饮[7]梦寐[8]隔,断羽沉鳞[9]音信疏。谁道丰城双宝剑[10],紫烟长绕斗牛墟[11]。

【注释】

[1]巴河:属今湖北黄冈市。经父:是孔武仲的兄长孔文仲的字。

[2]联盖:一起,指当年兄弟两个一起到东都。盖:古时车上的伞称为盖。

[3]推迁:推移变迁。

[4]二纪:24年,指20余年。

[5]光景:指生命、岁月。

[6]断羽沉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7]清谈:泛指一般的闲谈。

[8]剧饮:豪饮,痛饮。

[9]梦寐:睡梦。

[10]双宝剑: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故事。吴王阖闾令干将三月之内炼出两把雌雄宝剑。双宝剑剁铁不卷口,杀生不见血,吹毛触刃即两折,一把叫干将,一把莫邪。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

[11]紫烟长绕斗牛墟:传说晋初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照射,雷焕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斗牛指代宝剑,亦泛指剑。

【简评】

本诗是诗人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有感而作。诗人回想当时和哥哥文仲初入东都之事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山川河流依旧如从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诗人自己的半生光阴已经匆匆走过,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年诗人和兄长饮酒论阔的美好时光早已成梦,甚至现在兄弟间的联系都非常少了。诗人与兄弟别离不能相见的悲伤痛苦之情跃然纸上。最后诗人以双宝剑喻自己和兄长,从侧面写出了诗人兄弟情深和兄弟二人的高尚品格。

(评注:崔晓滢)

黄冈道中[1]

悠悠[2]驱马历山川,石火[3]光中又度年。狼藉[4]冷梅初著地,玲珑[5]幽涧已通泉。静思客子[6]万里道,那及山人[7]一觉眠。香饭可添茶可试,回头乡国两茫然[8]。

【注释】

[1]黄冈:今湖北省黄冈市。道中:半途,中途。

[2]悠悠:闲适貌。

[3]石火: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其闪现极为短暂。

[4]狼藉:指多而散乱堆积。

[5]玲珑:诗词中用以指梅花或雪。唐韩愈《春雪间早梅》诗:“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6]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7]山人:隐藏在山中的士人。

[8]茫然:失意迷惑的样子。

【简评】

本诗抒发的是诗人在旅途的所见所感。路途漫漫,光阴似箭,转眼间又是一年。高傲冷艳的梅花纷纷坠落,一片狼藉,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不难读出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感伤之情。山间泉水上的冰也已经消融,泉水淙淙,动静结合,给读者一种动态美的享受。诗人借客子和山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失望,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自己退隐之后过着“香饭可添茶可试”的闲适生活,但诗人却又担心着国家安危,不能放下自己的国家百姓。全诗文字真挚感人,流露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人敬佩不已。

(评注:崔晓滢)

题光山[1]驿壁

跨县连州[2]几叠山,为君题作小潼关。江湖不得长耕钓[3],尘土胡为[4]屡往还[5]。渐入长郊趋坦荡[6],却从平地望孱颜[7]。何当[8]轻骑重登险,指点[9]湓城[10]夕照间。

【注释】

[1]光山:属今河南省信阳市。

[2]连州:一州又一州。

[3]耕钓:相传商伊尹未仕时耕于莘野,周吕尚未仕时钓于渭水,后常以“耕钓”喻隐居不仕。

[4]胡为:为何,为什么。

[5]往还:往返,来回。

[6]坦荡:平坦宽阔。

[7]孱(chán)颜:指高峻的山岭。

[8]何当:何妨。

[9]指点:评说,指责。

[10]湓城:属江西省九江市。

【简评】

本诗写诗人对仕途生活的犹豫,但最后诗人还是下定决心在仕途中有所作为。“江湖不得长耕钓,尘土胡为屡往还”一句抒发了诗人徘徊于入世和出世之间的彷徨。但诗人作诗的目的不是表露自己的忧郁彷徨,而是要解决问题,诗人看到自己将来的仕途将会和前方的路途一样越来越平坦顺利。诗人并不甘心于现在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能登上高峰,有一番大作为。即使路途中有各种艰难险阻,诗人也无所畏惧。

(评注:崔晓滢)

发王务[1]二首其一

晓随灯火背千家,落尽疏星见远霞。一饷[2]春声回宿鸟[3],半天寒色在啼鸦。临陂弱柳[4]犹藏叶,当路[5]残梅[6]已尽花。赖值时光正妍润,稳看风物[7]到京华[8]。

【注释】

[1]王务:即王务镇,在今河南潢州县境内。

[2]一饷:片刻。

[3]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4]弱柳:柳条柔弱,故称弱柳。

[5]当路:路上,路中间。

[6]残梅:凋零的梅花。

[7]风物:风光景物。

[8]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简评】

本诗是诗人为朝廷办事出差时在路上所作。诗人披星而出,远处朝霞才刚刚出现。冬末春初,鸟儿北回,乌鸦还在一旁啼叫。山坡上的柳树已经发芽,梅花早已落尽,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来临。沿途的景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十分美丽,也为诗人漫漫旅途打发了时间,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了。“稳看风物到京华”一句,更是把诗人内心的快乐明朗描绘了出来。全诗细腻地描绘了初春的景致,是写景诗中的佳作之一。

(评注:崔晓滢)

发王务二首其二

春水沟塍[1]绿渐回,喧阗[2]凫雁[3]作群来。新年风物[4]动人意,薄宦[5]驱驰[6]岂自媒[7]。未解骖[8]龙追渺莽[9],何妨[10]乘蹇[11]历崔嵬[12]。田间亦有人闲逸,门掩柴荆昼未开。

【注释】

[1]沟塍(chéng):沟渠和田埂。

[2]喧阗(tián):喧哗,热闹。

[3]凫雁:野鸭与大雁。

[4]风物:风光景物。

[5]薄宦:卑微的官职。

[6]驱驰:辛苦勤劳。

[7]自媒:自荐。

[8]骖(cān):古代架在车前两侧的马。

[9]渺茫:烟波辽阔无际貌。

[10]何妨:不妨,无碍。

[11]蹇(jiǎn):形容行动迟缓或钝,困苦。

[12]崔嵬(wéi):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

【简评】

本诗是诗人为朝廷办事出差时在路上所作,全诗寓情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地里绿意盎然,一片生机,田地旁小溪流水淙淙,动静结合。再抬头看,天空上成群的喧闹的雁子飞过,融视觉、听觉于一体,一派新春景象,让人欢喜不胜。诗人虽然现在身份卑微,前途渺茫,但“又何妨乘蹇历崔嵬”,诗人清楚地表达出自己不畏艰险,并将始终坚持原则的决心和信心。诗的末尾诗人写乡村中人的安逸闲适生活,流露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

(评注:崔晓滢)

发蔡州[1]

悠悠[2]清晓历长陂,杨柳沟塍[3]雁鹜[4]池。风色[5]著人寒料峭[6],日光生野暖融怡。鹤归云海心空在,雁度湖天力已疲。客路[7]驰驱[8]元不定,西游应有再来时。

【注释】

[1]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2]悠悠:闲适貌。

[3]沟塍:沟渠和田埂。

[4]雁鹜:鹅和鸭。

[5]风色:风势。

[6]料峭: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7]客路:旅途。

[8]驰驱:策马疾驰。

【简评】

本诗是诗人在去往蔡州的路上所写的一首游历诗。暮色朦胧的早晨诗人早已开始了行程,“杨柳沟塍雁鹜池”,一步一景,给人一种空间转换的动态感。寒风吹过让人瑟瑟发抖,但温馨的阳光又使人心生暖意。鹤驾云而去,独留不舍;大雁飞到湖的那一边,早已筋疲力尽。而诗人在漫漫旅途中策马驱驰更是疲惫不已。“西游应有再来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全诗寓情于景,将鹤、雁和自己相比,抒发了旅途的疲倦和对这里的喜爱留恋之情。全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体。

(评注:崔晓滢)

题上蔡[1]驿

驻马东门已夕阳,淡云衰草[2]意何长。当年公子牵黄犬[3],此地春风吹白杨。千岁只疑经旦暮,一城犹可鉴兴亡。我来不独[4]嗟[5]行役[6],览古[7]依然[8]为闵伤[9]。

【注释】

[1]上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于驻马店市。

[2]衰草:枯草。

[3]牵黄犬:《史记·李斯列传》:“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4]不独:不仅,不但。

[5]嗟:文言叹词。

[6]行役:泛称行旅,出行。

[7]览古:游览古籍。

[8]依然:依旧。

[9]闵伤:哀怜伤悼。

【简评】

本诗是诗人到达上蔡时所做的一篇题咏诗。诗人来到上蔡时已是夕阳西下,一路奔波劳累,下马后又看到“淡云衰草”的惨淡景象不免心生孤寂凄凉之感。当年李斯和儿子在蔡东门打猎娱乐何等热闹,而现在这里已经又是一年春天景象了。今昔的巨大反差让诗人感慨万千。历史走过了千年,而在诗人看来像是一朝一夕那么短。诗人借古讽今,以史为鉴,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最后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作此诗的目的和情感。全诗以史为鉴,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历史兴替的哀悼。

(评注:崔晓滢)

寄张端父[1]

与君生世[2]共飘蓬[3],会面荒陂寂寞中。芳酒一樽留夜语,旅程千里倦春风。追思荐鹗[4]门阑旧,默感[5]跳丸[6]岁月空。闻道[7]束书[8]游帝阙[9],偷闲应肯访衰翁[10]。

【注释】

[1]张端父:孔氏兄弟好友。

[2]生世:一生一世,一辈子。

[3]飘蓬:比喻漂泊无定。

[4]荐鹗: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后因以“荐鹗”指推荐贤人。

[5]默感:暗中感受。

[6]跳丸:比喻日月运行。谓时间过得很快。

[7]闻道:听说。

[8]束书: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9]帝阙:京城。

[10]衰翁:老翁。

【简评】

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张端父的一首怀旧送别诗。诗人开篇便点出自己和张端父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与君生世共飘蓬”,也表现出二人仕途的坎坷和命运的曲折。两人在荒凉的山坡上送别,诗人挽留友人再饮一杯,一同聊天到天明,但漫漫旅途消融了初春的喜悦心情。回想以前在官场被友人推荐的日子,诗人不禁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发出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后诗人嘱咐友人不要忘记自己,有空的时候来看看自己。言辞恳切,真挚动人,生动地表现了两人感情之深厚。

(评注:崔晓滢)

过紫极宫感道士卓玘遗迹因赋诗以续诸公哀辞之后[1]

武库[2]精兵[3]接混茫[4],挥犀[5]余论[6]意何长。丹台[7]此日归仙籍[8],紫极[9]他年[10]记道场[11]。暂别鬓毛[12]浑老大[13],再来风月[14]愈凄凉。不须陨涕悲邻笛[15],亦对松筠[16]为感伤[17]。

【注释】

[1]紫极宫:唐代宫观名,在长安(今西安附近)。玘,读qǐ。

[2]武库:储藏兵器的仓库。

[3]精兵:精良的武器。

[4]混茫:指广大无边的境界。

[5]挥犀:清谈。

[6]余论:前人留下来的言论。

[7]丹台:道教指神仙的居处。

[8]紫极:指紫极宫。

[9]他年:往年,以前。

[10]道场:成道修道之所。

[11]鬓毛:鬓发。

[12]老大:指年纪大。

[13]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14]不须:不必。陨涕:流泪。悲邻笛:三国魏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他们的好友向秀过嵇的旧居山阳,听到邻人的笛声,怀亡友感音而叹,于是写了一篇《思旧赋》。后用为哀念亡友的典故。

[15]松筠:松树和竹子。

[16]感伤:有所感触而悲伤。

【简评】

本诗是诗人在经过紫极宫听说道士卓玘之事后有感而作的一首哀悼诗。诗人在开篇便用“武库”“精兵”“混茫”三个词描绘出紫极宫的壮阔豪迈的气象。接着诗人又借用前人的议论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紫阳宫遗迹的敬佩之情。“丹台”“仙籍”“紫极”“道场”都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敬仰。一别数年,诗人再次回来已是满头白发,当年美好的景色早已不在,心中更觉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安慰自己不必再为友人的离去而伤心流泪,但即使是这样,诗人也会触景生情,伤心不已。诗人引用古人“悲邻笛”的典故再次强调自己的悲伤之情。

(评注:崔晓滢)

淮西道中[1]

曾历光黄岭百寻[2],悲伤仆马[3]在岖嵚[4]。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5]深。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6]。荒陂杳杳[7]无人语,坐拥[8]华貂只苦吟[9]。

【注释】

[1]淮西:即淮右,一般指今安徽省的江淮地区。道中:半途,中途。

[2]仆马:仆从和乘马。

[3]百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4]岖嵚(qīn):形容山势峻险,道路险阻不平。

[5]车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6]轻阴:微阴的天色。

[7]杳杳:幽远的样子。

[8]坐拥:安坐而拥有。

[9]苦吟: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作诗极为认真。

【简评】

本诗是诗人在去淮西的途中所作的一首羁旅诗。诗人开篇以仆从和乘马的“悲伤”侧面描写了途经光黄时山势的险峻和道路的崎岖。接着又和前日在光黄行进时的艰难做对比,突出现在的道路更加艰险,难以前行。诗人担心突然下起暴雨,使道路泥泞,更加难走,幸好只是天阴下来,并没有下雨。走在荒芜的山坡上也没有一个说话的人,诗人只能作诗消遣,排解寂寞。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路途的艰险,又用凄凉的景象强调了诗人旅途的寂寞孤单,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感人。

(评注:崔晓滢)

答元珍见赠[1]

汴柳毵毵[2]绿蔽河,春城旅舍[3]数相过[4]。一闻高论[5]烦襟[6]豁[7],更捧新诗雅贶[8]多。清鉴[9]欲回荆玉[10]价,芜音[11]难断郢人[12]歌。儒林[13]志业[14]期千古[15],旧事惭君话决科[16]。

【注释】

[1]元珍:即丁宝臣,字元珍,北宋官员,诗人,孔氏兄弟好友。见赠:赠送给我。

[2]毵(sān)毵:垂拂纷披貌。

[3]旅舍:成列成片的民居。

[4]相过:互相往来。

[5]高论:见解高明的议论。

[6]烦襟:烦闷的心怀。豁:派遣;消散。

[7]豁:派遣;消散。

[8]雅贶(kuàng):敬辞,称对方的赠予。

[9]鉴:原作釜,据豫章本改。清鉴:请对方鉴查的敬语。

[10]荆玉:即和氏璧。

[11]芜音:繁杂之音。

[12]郢(yǐng)人:指善歌者,歌手。

[13]儒林:泛指儒生、读书人。

[14]志业:志向与事业。

[15]千古: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

[16]决科:谓参加射策,决定科第。后指参加科举考试。

【简评】

本诗是诗人回赠友人元珍的一首诗。首句写景,河边的柳枝弯弯垂下来,郁郁葱葱,因为春天的到来,城里的人们来往也更加频繁密切,生机盎然。诗人在看完友人的来信后烦恼郁结的心情也已消散。和氏璧在经历多次的鉴定后才发现它的价值,即使是善歌的人演唱繁杂之音也很难判定好坏。读书人的志向是千古永存,为后世所用。诗歌表达了对以前只为功名考取科举的行为的惭愧之感。全诗以景入诗,又用和氏璧、郢人歌来衬托儒林的志向,实际是说明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无处不有对友人点拨的感激之情,诗句通俗易懂,言浅意深。

(评注:崔晓滢)

和竹元珍夜雨[1]

帝城尘土热如汤,喜有残宵雨送凉。旅枕[2]梦云[3]萦宋玉[4],空阶诗思[5]感何郎[6]。香迷旧径烟初断,灯倚轻寒[7]焰不长。明日御沟[8]应更好,一番晴色弄垂杨[9]。

【注释】

[1]竹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北宋官员,诗人。孔氏兄弟好友。

[2]旅枕:旅途夜卧。

[3]梦云: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后因以“梦云”指美女。亦指幽会之事。

[4]宋玉:战国时楚人,辞赋家。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5]诗思:作诗的思路、情致。

[6]何郎: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何逊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7]轻寒:微寒。

[8]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9]垂杨:即垂柳。

【简评】

诗人先用天气引入,原本酷热难耐的京城,今晚也因雨水的浇灌而变得凉爽宜人了。后又用宋玉、何郎分别代表美貌和才华,言辞间流露出诗人对前人的崇敬与向往。青石小路上寒烟朦胧,烛灯红焰忽长忽短,创造出一个朦胧迷幻的意境,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最后一句“明日御沟应更好,一番晴色弄垂杨”,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望。

(评注:崔晓滢)

和竹元珍[1]僧舍[2]牡丹次韵[3]

知到东邻赏牡丹,高僧防客颇艰难。鲜妍[4]自是[5]天花[6]种,僻静应无俗眼[7]看。叶似蟠桃相隐覆,蕊随飞蝶渐凋残[8]。新诗清苦[9]如郊岛[10],肯羡侯家[11]一醉欢。

【注释】

[1]竹元珍:即丁宝臣,字元珍,北宋官员,诗人。孔氏兄弟好友。

[2]僧舍:寺院。

[3]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4]鲜妍:鲜艳美好。

[5]自是:自然是;原来是。

[6]天花:佛教语,天界鲜花。

[7]俗眼: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8]凋残:衰落;残败;减损。

[9]清苦:指诗文清峻寒苦。

[10]郊岛:唐诗人孟郊、贾岛的并称。

[11]侯家:犹侯门,指显贵人家。

【简评】

本诗是诗人和友人元珍到寺庙赏牡丹所作的一首韵作诗。首句写寺中高僧拒绝访客的境况,从侧面写出拜访牡丹之人的数量之多,更是强调了牡丹的富贵娇艳之美。诗人赞美牡丹应该是天界的仙花,所以到这样偏僻清静的地方来赏花的人应该都不是凡夫俗子之类,以此也说明了诗人和友人品格的高尚。牡丹花的叶子像蟠桃一样相互隐藏遮盖,蝴蝶在牡丹花上翩翩飞舞,花蕊因此也有些许的减损。新的诗作文风似孟郊、贾岛那样清峻苦寒,诗人哪肯像侯门显贵人家那样夜夜享受美酒宴饮的欢愉。诗人将牡丹比作天界仙花,就连牡丹的叶子也比作仙桃,无不流露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

(评注:崔晓滢)

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1]

禁园[2]灵沼[3]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4]。天上仙葩[5]迷阆苑[6],月中清气[7]泻银潢[8]。觞浮曲水[9]青春[10]暮,人在瀛洲[11]白日[12]长。却望[13]宜秋指归路,觚棱[14]金碧[15]正斜阳。

【注释】

[1]上巳: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2]禁园:帝王的园林。

[3]灵沼:池沼的美称。

[4]醉乡: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5]仙葩:仙界的异草奇花。

[6]阆苑(làngyuàn):阆风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

[7]清气:原作清风,据豫章本改补。天空中清明之气。

[8]银潢(huáng):天河,银河。

[9]曲水: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10]青春:年龄,年岁。

[11]瀛(yíng)洲:传说中的仙山。

[12]白日:时间,光阴。

[13]却望:回头远看。

[14]觚(gū)棱:指京城。

[15]金碧: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简评】

本诗是诗人和友人江梅叔上巳节到城西郊游时所作的一首写景诗。诗人把郊外的池沼比成帝王园林里的灵池,诗人同友人如同进入醉乡般飘飘然,可见城西景色之美丽,游人心情之愉悦。似乎诗人觉得皇家园林也不能与此时此景相媲美,只有天上仙人居住的地方才有这种美景。诗人又联想到仙人在仙岛上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不禁感慨时光易老,生命短暂,唏嘘不已。不知不觉夕阳西下,虽然与友人郊游乐趣无限,但也是回家的时候了,回头看看归家的路,京城笼罩在斜阳的照耀下,又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全篇文字清新,语言流畅,情感自然。

(评注:崔晓滢)

送郑无欲改官[1]知[2]合江县[3]二首其二

马踏榆阴[4]出汉关[5],邦人[6]欣见锦衣[7]还。东川[8]却指旧游处,北阙[9]犹萦旅梦[10]间。神女[11]断云[12]低楚峡[13],子规啼月惨巴山[14]。知君利刃曾磨试,囹圄[15]应从到日闲。

【注释】

[1]改官:旧时官员晋升调任的一种制度。

[2]知:管理,主管。

[3]合江县:隶属今四川省泸州。

[4]榆阴:榆树下的树荫。

[5]汉关:泛指边关。

[6]邦人:乡人,同乡。

[7]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

[8]东川:古代益州东部。

[9]北阙: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10]旅梦:旅人思乡之梦。

[11]神女:谓巫山神女。

[12]断云:片云。

[13]楚峡:指巫峡。

[14]巴山:大巴山,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15]囹圄(língyǔ):监狱。

【简评】

本诗是诗人送友人郑无欲上任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作为同乡看到友人晋升十分高兴,但千里送行终须一别。诗人与友人曾在东川一起游玩,往事还历历在目,就连睡梦中也会常常梦到在京城时的事。神女、白云、巫峡、杜鹃、夜月、巴山,诗人寓情于景,离别的伤悲之情溢于言表。末尾诗人叮嘱好友要做个好官,把自己的才能都发挥出来,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偷盗之事少发生一些。全诗在开阔的气势中见清新自然之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自然。

(评注:崔晓滢)

胡人走马行

天街[1]极目如平水,胡人走马[2]天街里。南宫[3]宴罢晚色深,宿雨[4]初乾尘不起。胡巾满插汉京花,雕鞍[5]一簇[6]浓如霞。千蹄撇过在顷刻,闪电飞星不留迹。路旁看者如堵墙,街使传呼俱辟易[7]。朝家和戎[8]七十年,只矢不射胡中天。尔曹不必夸驰骋,官家无意窥幽燕。稳将金帛[9]北归去,万岁千秋祝明主。毡车[10]满野春草长,任尔祁连山下住。

【注释】

[1]天街:城中的街道。

[2]走马:骑马疾走;驰逐。

[3]南宫:南面的住室或宫。

[4]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殿。

[5]雕鞍:刻饰花纹的马鞍。

[6]一簇:表数量。用于聚集之物或人。

[7]辟易:退避;避开。

[8]和戎: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

[9]金帛:黄金和丝绸。泛指钱物。

[10]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简评】

本诗描写了胡人在天朝街道骑马疾走的场景,主要是通过胡人在城中的蛮横行径以及朝中官员歌舞升平的荒淫生活来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愤慨之情。胡人戴着汉京花在京城内策马急速飞驰,并且疾呼百姓纷纷退让。而朝廷对胡人一直是以求和为上,从未发动战争,如此一来,胡人更加嚣张。“尔曹不必夸驰骋,官家无意窥幽燕”一句展现了诗人想要抵御胡人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写出了现实的无奈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悲慨。

(评注:邓珊珊)

昨日之日行

昨日之日嗟可忧,群山积雨漫溪流。行人两两[1]相负过,虽有桥梁如拍浮[2]。南归童仆皆贾勇[3],阔步岂顾川无舟。狂澜[4]更与人争力,一跌性命甘长休[5]。乘险徼幸[6]乃无患,作客[7]如此真何求。今日之日却优游[8],青天[9]挂幕阴霾收。朝阳透射鸟乌[10]乐,宿潦平帖蛟龙愁。新花芳草色鲜莹,时而殷红垂石榴。风景清旷亦可嘉,旅衣酸寒马足羞。冈原渐高沮[11]洳少,此行应快无迟留。

【注释】

[1]两两:犹言稀稀落落。

[2]拍浮:浮游;游泳。

[3]贾勇:鼓足勇气的意思,语本《左传·成公二年》。

[4]狂澜:汹涌的波浪。

[5]长休:死亡的婉辞。

[6]徼幸:徼,通“侥”。作非分企求。

[7]作客:谓寄居异地。

[8]优游:悠闲自得。

[9]青天: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

[10]鸟乌:乌鸦。

[11]高沮:低湿之地。

【简评】

全诗描写了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的遭遇,首句“忧”统领昨日的心情,大雨滂沱漫过溪流,桥梁也宛若浮游般,漂在水面上,来往的童仆鼓足了勇气,阔步向前行走,即便是波涛汹涌、险象环生也毫不犹豫。后半部分的今日之日以“优游“为主,天朗气清,雾霾全无,乌鸦享受太阳带来的欢乐,花草石榴,处处充满着生机。放眼望去,风景迷人,惠风和畅,给诗人以悠然欢快之感,最后一句“此行应快无迟留”展现了诗人继续赶路的愿景。孔武仲的这首昨日之日行以轻松愉悦的笔调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乐观情绪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无限向往之情。

(评注:邓珊珊)

题鲍家铺

邮亭[1]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陇头[2]客饥欲噤口[3],屋底人闲犹鼾眠[4]。敲门得薪感相济[5],征衫[6]如洗赖火燃。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7]。

【注释】

[1]邮亭: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2]陇头:陇山。借指边塞。

[3]噤口:闭口不言、不叫。

[4]鼾眠:犹鼾睡。

[5]相济:互相帮助、促成。

[6]征衫:旅人之衣。

[7]稳住:犹安顿停当。

【简评】

这首诗歌写的是旅途中的艰辛,通过邮亭、秣马、雪云、征衫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漂泊在外的旅客的凄凉伤感,其中的客饥、噤口、敲门、却羡等一系列活动的刻画更进一步地传达出旅途的奔波与无依无靠的无奈,最后一句“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是全诗情感表达的集中句,看起来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孔武仲内心对身心漂泊的厌恶以及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之情。

(评注:邓珊珊)

发光山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1]。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忆昨北走关山[2]中,下坂还登百千尺。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3]。今朝驿道[4]千里平,而况六幕[5]俱空明[6]。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7]岂天意。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啮[8]辔鸣萧萧[9]。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10]者同游遨。相与驰君之乐郊[11],从此不嗟冲涉劳。

【注释】

[1]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2]关山:关隘山岭。

[3]巾帻:头巾,以幅巾制成的帽子。

[4]驿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5]六幕:指天地四方。

[6]空明:空旷澄澈

[7]荣枯: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8]啮(niè)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9]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10]相好:彼此友善;相互交好。

[11]乐郊:犹乐土。

【简评】

这首诗歌主要是通过昨与今、昔与此情景的不同来抒发作者的愉悦之情。上半部分借早晨之景春霜白了草头和今日的风和日丽来回忆昨天的凄风苦雨,走光山,狂风、破碎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昨日路途中的艰难遭遇,而“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则显示出面对险恶环境毫不退缩地大无畏精神气质。下半部分描写了今朝天地四方空旷澄澈,大路宽广平坦,到处一派祥和景象,于是诗人不禁发出“付予荣枯岂天意”的感慨,这是在经历昨日之坎坷与今日之坦途后最真实的情绪写照。最后,诗人由生活写到人生追求,但愿与好友赏山玩水、归于乐土、不问世事的理想追求。

(评注:邓珊珊)

至赵庄镇舍轿乘马二首其一

淮康望夷门,驿舍[1]犹六七。我车嗟已劳,我马亦太逸。朝来天色好,辉焕川上日[2]。郊原莽而苍,生意[3]密如栉。农飧颇顺适,昼气更盈溢[4]。抠衣[5]就鞍鞯[6],前引以一卒。驰提历湾纡,林木荣枣栗。豁然[7]就平旷,天壤[8]合为一。稍过王务陂,陂长水波阔。惊风摇澎湃,凫鸭[9]语啾唧。却思在江湖,双橹更轻疾[10]。川陆虽不同,吾心两无必[11]。匆匆背乡井,琐琐[12]干禄秩。功名未及试,行役[13]甘于蜜。安得摆羁牵,优游老蓬荜。

【注释】

[1]驿舍:传舍;旅店。

[2]川上日:朔日,即农历初一。

[3]生意:生机,生命力。

[4]盈溢:水满而溢出。

[5]抠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

[6]鞍鞯: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7]豁然:开阔貌;开朗貌。

[8]天壤:天地;天地之间。

[9]凫鸭:水鸭。

[10]轻疾:轻捷。

[11]无必:谓没有成见。

[12]琐琐: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

[13]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简评】

这首诗是诗人在外跋涉至赵庄镇时所感而发。前半部分主要是写了行至夷门时,犹见旅店有六七家,此时车劳而马逸。早晨便是光辉四溢好天气,远远望去,原野宽广苍茫并充满生机。农家的晚饭顺心适意,白天的气象也更为饱满充溢。卒人掀起前衣襟引路,野外枣树和栗树繁荣茂密的景象,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乡村和谐融洽生活的欣羡之情。后半部分则是由景入情,通过前面的景物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奔波在外,至今仍然是人品卑微,求取功名不得志,碌碌无为。但是即便这样,也把这一切的苦难形如蜜般甘甜;最后一句“安得摆羁牵,优游老蓬荜”又表现了诗人想要摆脱对功名利禄的追逐,做个悠然自得的闲云野鹤的愿景。孔武仲的这种情感并不矛盾,恰恰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挣扎。

(评注:邓珊珊)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多而萧骚可爱因赠之诗

忆昨在江都[1],联君城一曲。我家百色无,唯有数竿竹。琅玕[2]净相倚,萧洒[3]意常足。君亦时见过,笑语伴幽独。别来七见春,屡送光景[4]速。京师车马烦,高尘[5]蔽华屋[6]。僧室日闭关[7],静若在岩谷。忽闻剥啄[8]声,把手[9]叙寒燠[10]。嵌空叠石畔,亦有双筠绿。动君青云兴,赏眄不移目。爱其萧骚[11]风,摇此苍翠玉。有如嗜脍炙,久矣虚其腹。一旦逢割鲜,欣然喜如沃。乃知物外适,可以傲流俗。奉常官事简,佳集时可卜。轩窗辟深邃,冠带[12]脱拘束。文枰稍拂拭,白黑[13]看驰逐。更设茶两旗,何须酒百斛。

【注释】

[1]江都:扬州的别名。

[2]琅玕: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3]萧洒:姿态自然,不呆板。

[4]光景:光阴;时光。

[5]高尘:崇高的风范。

[6]华屋: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7]闭关:谓佛教徒闭居一室,静修佛法。

[8]剥啄: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9]把手:握手。

[10]寒燠:指问候冷暖的应酬话。

[11]萧骚: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12]冠带:比喻封爵,官职。

[13]白黑: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物。

【简评】

这首诗是写江晦叔在兴国寺访问孔武仲时,看见庭院中竹子修长而惹人喜爱,所以诗人写了这首诗送给友人。全诗整体清新风雅,将竹子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潇洒自如。首先借往事写到家中并无各种式样的玩物,只有几根竹子挺立在前。它们苍翠且相互依偎,清高脱俗又心意显满足。相别都已经七年了,只是时间在不停地加速前进。朝廷功利琐碎,但有崇高的风范庇荫。寺院中的僧人避居一室,精修佛法,那份宁静如若在幽深的岩谷中一般。忽然听到敲门的声音,于是前去握手嘘寒问暖。这些主要是写竹子的风韵和寺庙的宁静致远。后半部分则是从竹子的高风伟岸写到自己“乃知物外适”的人生追求,即超然物外,不为名利官场所累。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心声,管它是非、善恶、贤愚、清浊……且行且看,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评注:邓珊珊)

招竹元珍赏江洲新茶

我生世味薄,所好唯真茶。江南隔浮云,庐岳[1]望苦赊。煎烹逐风土,白水和脂麻[2]。有客自远至,开缄得新芽。乍见真邂逅,失喜成欢哗。掬视未及饮,清香破昏邪。堂堂京邑[3]雄,万货来天涯。念此至灵草,崎岖亦随车。小磨元自携,莹白无纤瑕[4]。玉尘[5]渐委积,鹰嘴犹交加。汲泉方污埃,上以密叶遮。蟹眼[6]已鸣沸,君来何晚耶。相呼共一啜,如到神仙家。烦襟[7]得浣濯[8],两目袪昏花。闲居无他乐,赖有此趣佳。煌煌金张门,酒肉争豪奢。冷淡不辄饮,千金赏筝琶。一醒又五斗,颜角[9]如烘霞。蔗浆爽肺肝,金椀嗽齿牙。坐觇吾曹[10]癖,往往笑以嗟。人生乐不同,未用相矜夸。吟罢腹饥吼,空庭[11]噪昏鸦。

【注释】

[1]庐岳:庐山。

[2]脂麻:即芝麻。

[3]京邑:京都。

[4]纤瑕: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过失。

[5]玉尘:指茶叶粉末

[6]蟹眼:茶的一种。

[7]烦襟:烦闷的心怀。

[8]浣濯:洗涤。

[9]颜角:额角。

[10]吾曹:犹我辈;我们

[11]空庭:幽寂的庭院。

【简评】

这首诗主要是写了一件小事:诗人与朋友元珍赏茶,由此引发了“人生乐不同,未用相矜夸”的人生感慨。前半部分从品茶写到煎茶,孔武仲对世间其他事物兴趣甚寡,唯有喜好饮茶。在江南之地,所煮之茶,尽随此地风土人情。客人到来时,正好碰上茶叶开始长出新芽;如此的不期而遇,心情也欢快不已,那茶还来不及饮下,幽幽清香就弥散开来。住在京都的王侯,所有货物都是来自天涯海角,但想到这茶叶,即便是历经崎岖路途也驾车前来。自己带着磨茶叶的器皿,茶叶末也逐渐堆积起来,惹得飞鹰尖嘴盘旋。通过对江都茶叶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茶的珍贵。下半部分则着重写到情感寄托,与好友一起啜饮美茶,就宛如神仙般快活自在,所有的烦恼得到涤清,耳目清明,神清气爽。人生的乐趣也只在于此,管它酒肉豪奢,千金筝琶,只要活得自在。最后四句是整首诗歌感情的深化,诗人写腹中饥饿,昏鸦声穿透整个幽深的庭院,这是最质朴的生活的体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评注:邓珊珊)

广津仓检视斛斗

长渠西来拟天汉,千里清阴绿杨岸。高墉杰屋如屯云[1],碧瓦参差插天半[2]。小楼三尺偷晨光,山低堆积白与黄。千艘一卸须臾了,江湖极目[3]来帆樯。国家税法拟前古,还以养人[4]非自富。连云习射皆貔貅[5],月禀[6]太仓急风雨。岁深敝积如鼠穴,检视之官缘此设。我初受牒颇激昂,匹马[7]朝朝[8]踏残月[9]。千筹簇簇来如林,袍靴兀坐[10]清槐阴。秋毫增损必拘送[11],莫怨小官持法[12]深。吾概视此平如水,运量[13]四海亦如此。今朝且佐大司农,他时敢献明天子。

【注释】

[1]屯云:积聚的云气。

[2]天半:犹言半空中。

[3]极目:挂帆的桅杆。

[4]养人:供给人民生活所需

[5]貔貅:古籍中的两种猛兽。

[6]月禀: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

[7]匹马: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8]朝朝:天天;每天。

[9]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10]兀坐:独自端坐。

[11]拘送:捕送。

[12]持法:执法。

[13]运量:犹言承载容纳。

【简评】

这首诗歌主要是写检视民间粮食时所引起诗人的感想。自汉朝始,长渠幅员辽阔,绿树清阴。那高大的房子如积聚的云气直上半空之中。而小楼却只有三尺映着晨光,低矮的山地聚集成堆呈现白和黄两种色泽;那千艘船装卸也只要片刻罢了,从四面八方用尽目力远望是船帆飘荡。如今朝廷的赋税法律都是按照前人的规定,仍然是以供养人民所需为主,根本不是求富。从高远处射下来的都是猛兽,从谷仓发给官吏的俸禄都是风雨一般急促。通过这几句的描绘,渲染出朝廷依旧是苛捐杂税,法效前朝,没有惠利民生的政策。下半部分着重呵斥了当今朝廷官员不管百姓疾苦,“岁深敝积如鼠穴,检视之官缘此设”,只知道一味收取人民的粮食。孔武仲身系百姓苍生,“踏残月”拘送“持法深……”这些词的使用,表现了诗人的正义凛然,同时也表达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评注:邓珊珊)

送元珍赴官合州

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颀然[1]八尺长,玉质[2]文理[3]温。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仑。余波[4]濯我热,挹取不计盆。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傲兀[5]足真趣,不随车马喧。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6]源。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滔滔蜀天漏,沉沉[7]山月昏。到官[8]复何时,清秋禾黍翻。冷局[9]自少责,读书勿忘餐。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鱼雁[10]若可托,篇诗寄湘沅。

【注释】

[1]颀然:挺立修长貌。

[2]玉质:形容质美如玉。

[3]文理:文辞义理;文章条理。

[4]余波:犹馀泽。比喻前人的流风遗泽。

[5]傲兀:犹傲岸。

[6]岷江:长江上游支流。

[7]沉沉:形容深沉。

[8]到官:犹到任,上任。

[9]冷局:冷落的衙门。

[10]鱼雁: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简评】

这首诗是送友人上任之时所作。首句从对京都生活的厌倦开始写到挚友前来探望。竹王孙身长八尺,文质彬彬,温润如玉。他饱读诗书,心胸宏大辽阔。诗人朝朝暮暮沐浴着前人的风骨遗泽,与友人在一起,其中的傲岸趣味,不是街头巷尾的车马喧哗,无论动静,志趣相投。这些点滴的记录,都深刻反映了诗人与元珍之间的深厚友谊与高山流水的相知。后半段则描绘了蜀川地势的险要,重叠的山岭,滔滔的江水,滂沱的大雨……一句“到官复何时”写出了对挚友旅途的担心与牵挂。最后写到即便是冷落的衙门也不要自责,读书的时候别忘了吃饭等,更表现了对元珍深切的关心和不舍,唯有书信寄托这份情谊。全诗仅围绕友人即将去外地上任这件事情来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元珍的不舍,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评注:邓珊珊)

送李大夫管勾[1]太平宫居袁州

康定庆历[2]披群英,公为布衣歌太平。熙宁元丰[3]王道兴,公作太守逢休明[4]。四十年间走四海,崛然[5]不肯干公卿。峨峨正议天柱[6]壮,皎皎素节[7]冰壶清。胸中慨慷外间易,年高未见白发生。罢节巴陵归意锐,奈何去就[8]不敢轻。驰归天宠乞闲避,诸郎惜禄犹屡争。毅然不与儿女[9]计,飞章[10]丹扆[11]论赤诚。明朝果得琳宫[12]去,匡庐山色遥相迎。玉溪气象自潇洒,新磨古镜当霄横。修篁[13]万竿饱霜雪,枯棋一局酒满觥。时邀宾朋叙野史,间拥雪鹤登岩扃[14]。妄排丹鼎夜不寐,邂逅黄金烧可成。未应谢傅入沧海,行见卢敖朝玉京。

【注释】

[1]管勾:亦作“管句”,管理之意。

[2]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4]休明: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

[5]崛然:挺立貌。

[6]天柱:比喻负重任者。

[7]素节:清白的操守。

[8]去就:去留不定。常有离去之意。

[9]儿女:妇人;女子。

[10]飞章: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

[11]丹扆:丹屏。亦借指君王。

[12]琳宫: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

[13]修篁:修竹,长竹。

[14]岩扃:山洞的门,借指隐居之处。

【简评】

这是一首送友之作,叙写了李大夫为官的前后之事。上半段主要是通过对今朝野政治清明的歌颂,说明此时天下太平是友人出世的大好时机。过去的四十年游走五湖四海,从未想过走上仕途,那清白的节操像盛冰的玉壶一般纯洁透明。胸襟慷慨,即使年事已高也没看见白发,原本归去之意已定,无奈去留也不敢轻视。但仕途之中为争天子重视,往往愈显黑暗;想想还是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以一片赤诚之心面对圣上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立场和清高的气节。下半段则是集中渲染诗人眼中之景,琳宫、庐山、玉溪……这些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所居之地江西的美貌。最后四句借道观场面来抒发内心超然物外的情感世界,也流露出对道家精神的追求。

(评注:邓珊珊)

代简别林次中

常思洞庭湖,梦想[1]东南游。浩渺七百里,控带[2]三五州。霪霖[3]稍开霁[4],万顷涵新秋。此时登临势,并在岳阳楼。水天两琉璃,莹阔相沉浮[5]。爽气动林木,无风亦飕飗[6]。愿言追壮观,两桨推轻舟。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7]。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8]不。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9]遒。好在更加飧,行子[10]不可留。

【注释】

[1]梦想:梦中怀想。

[2]控带:萦带。

[3]霪霖:久雨。

[4]开霁:放晴。

[5]沉浮: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也指随波逐流。

[6]飕飗:象声词,风雨声。

[7]绸缪:情意殷切。

[8]河梁:桥梁。

[9]风义:犹情谊。

[10]行子:出行的人。

【简评】

这是一首甄别之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初秋气象。诗人站在洞庭湖上,湖景一览无余,表现了诗人面对别离的淡淡感伤和“行子不可留”的豁然开朗。诗歌的上半段通过眼前之景,写了洞庭湖地域的宽广辽阔、阴雨天晴的气象万千,渲染了新秋时节湖水、山林、轻舟等构成的湖光山色图。下半段着重描摹与友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了友谊的可贵和即将分开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一生多在行役中颠沛流离,此诗写于湖南即将远行之时,可谓“自古多情伤离别”。

(评注:邓珊珊)

代简答次中见留

诗夸洞庭湖,盖举其粗尔。自此稍南行,更有潇湘水[1]。潇湘如此流,浅深清见底。吾邑在其旁,桑麻百余里。民经南巡后,淳庞[2]犹可喜。白酒日相沽,鲈鱼夜成市。念方从吏隐,小官不为耻。先期[3]了赋租,随时[4]用鞭箠。此外无余事,看山聊隐几[5]。还作小诗篇,寄声[6]前御史。御史吾故人,风义[7]今为伟。超迁[8]未复甚,久仆行复起。但使交期在,不须论远迩[9]。今夕宿朱仙,相望月明里。

【注释】

[1]潇湘水: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2]淳庞:亦作“湻庞”。淳厚。

[3]先期: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

[4]随时:跟随时俗。

[5]隐几: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

[6]寄声:托人传话。

[7]风义:风操。

[8]超迁:越级升迁。

[9]远迩:远近。

【简评】

这是一首简答之诗,主要写了诗人在湖南一个小邑任职时期的事情。上半部分主要写历来夸赞洞庭湖的诗歌居多,但诗人这次南下之后,甚觉湘江更为动人,流水顺畅,江流的深浅亦可以看得见。诗人所在的乡里桑麻种植面积广阔,通过对白酒、鲈鱼、夜市的描绘,表现了乡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下半部分是从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起,除了按时收取赋税,鼓励农民劳作外没有其他的事情,偶尔伏在案台,作作诗,与故人相约,可谓闲情逸致,悠然自得。诗歌语言明白晓畅,清新雅丽,抒发了诗人南行的愉悦之情。

(评注:邓珊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