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试论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

试论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

时间:2022-05-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根植于当代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坚定大学生个体化体验的理论定位,正视大学生以主体视野看待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基本事实,在二者张力中把握认同的切入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价值观争鸣和争夺日趋激烈,尊重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对接个体主体的接受视域已经成为思想共识。

试论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

何海兵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富有实践性。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理解、体验、体悟、反思、超越、创造融合了个体自身生命的独特历程。个体是在实践中感知、理解、评价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处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域之中。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设计、价值旨趣、国家认同和政党认同。实践教学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探索和新趋势。根植于当代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坚定大学生个体化体验的理论定位,正视大学生以主体视野看待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基本事实,在二者张力中把握认同的切入点。

关键词:实践;主流意识形态;个体;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旗帜和方向。使青年大学生主动接触、主动认同、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这个阵地以课程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式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由于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富有实践性,大学生本身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他们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处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域之中,因此,加强实践课教学,使得大学生将概念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和认知与自身的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体化体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在这个意义上,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进程中,要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心中扎下根,并助力他们人生发展就需要深入到生命主体的实践之中。(www.guayunfan.com)

一、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的理论基础

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品格是高校实践课教学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主流意识完善自身的实践品格,才使得我们在坚持课程化、体系化、规范化的传播路径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主流意识形态并非一个纯粹的概念,而是有其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互动、交叉、交融,三个层面之间不是互相割裂、互相对立、互相对峙的,三个层面构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张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独立的民族品格、鲜明的时代精神,既回答了中国从何处来的问题,也回应了向何处去的问题。

主流意识形态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引领实践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现实品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是“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进程中的价值观自觉、自立和自主的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实践基础与生活基础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这就是深刻阐明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定的价值观总是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是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对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社会情势的创造性把握。这种考察方法的立足点在于,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自我改变乃是一种“革命的实践”。理论的分歧、概念的变化,其根源在于现实世俗基础及其革命性变化。“对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任何一个主体都是现实的个体,现实的个体及其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存在条件、家庭、境遇、阅历等问题的差异,建构的自我意识自然存在差异,从而呈现出一致与冲突的价值观的嬗变和成长轨迹。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层次性。

正因为如此,个体主体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现实的主体视域和层次性。“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理解、体验、体悟、反思、超越、创造融合了个体自身生命的独特历程。个体在实践中感知、理解、评价主流意识形态。个体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展开的。实践是自主的、开放的、多元的。个体通过自身的职业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实践,不断形成对世界、国家、社会、家庭、自我的理解和体悟,基于自身的主体选择、接受、认同他们所蕴含的价值观。这个过程并非一次性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交织着反复、反问、反思的精神旅程与实践历程。任何价值观的弘扬要实现深入人心,没有经过主体的自主感知、内化、外化,就会流于表层和表面,既不能成为主体自觉的价值意识和价值概念,也不能夯实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需要时代体验的支撑和验证,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的支撑。面向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一种直接切入大学生的思想症结的生命价值追问和体验的支持,如此,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是在受众的主体意识中、在时代脉搏中有着根源性或始源性的基础,否则就只是一些抽象的学术化术语甚至标签。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价值观争鸣和争夺日趋激烈,尊重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对接个体主体的接受视域已经成为思想共识。然而,问题深入至此并非终点。事实上,如果只是把受众当成主体,寻求核心价值观传播与认同主体的思想共鸣点、利益交汇点,做到对象化和接地气,这是必要的和必须的。然而,这依然是一种外在的主体性。只有当我们将公民个体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深入到主体的人生历程和主题中去,从对象的主体生命的实践追求和价值旨趣的脉络出发,把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公民个体生命自我发展的一个变量,看其如何影响公民自身的主体生命的发展时,我们所说的主体性才是彻底的,由此,我们才得以在核心价值观传播与主体自身的生命生长的深度互联、互动中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体化、生活化的理论自觉才是彻底的,思想彻底才能征服人,才会变成人的实践力量。

二、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的理论定位

主流意识形态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从概念范畴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的理论定位,既要保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同时又要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二者缺一不可。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战略选择。以专门的马克思主义课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定专门教材、师资、课时、检查与评估,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课程化,这是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机制和基本经验。大学是培养国家后备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青年的晴雨表,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马克思主义课程化传播积累宝贵的经验,也正与时俱进,深化学术修炼和思想自觉,通过自主的变革与升级,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目标定位,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进思想深度,强化政治担当,优化效果。

首先,反思和拓展实践教学的价值目标,大力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思维和反思能力。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大学生的理想存在差异和变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的变化发展,思想文化的发育和繁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事业发展压力,理想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求知、求乐、求变、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个性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识越来越明显,他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在信息文明的催动下,他们关注社会的渠道障碍的日趋减少,对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的关注度、参与度不断提高,参与改革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马克思主义课程化传播的最高目标当然是使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然而,马克思主义课程化传播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独白式的而是对话式的,不是单纯知识接受而是思想接受。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特性之一。批判能力的塑造会有助于大学生成为社会变革与创新的推动者。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观,还是从当代中国人才素养结构来说,我们都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理论反思能力。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无法对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变化进行深入把握和洞察的,没有批判性的思考以及相应的批判思维,就会失去思想主心骨。理论反思能力是识别潜伏在当代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外衣下的某些负面的价值倾向的核心武器。一个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难以成为勇于创新的、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其次,正视大学生看待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和视角,注重以社会问题和时代问题为契机引领大学生的思维路向。课程教学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关系,教师在相当程度上是自主的。囿于经验和价值的差异,传播者容易进入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和偏好,这容易导致对学生看待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角和方式的漠视和冷淡。与课程从概念出发、从理论发展史出发不同,实践教学主要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当代大学生以讲实际、讲理论、讲表达、讲理想的视角看待主流意识形态,他们从他们自身关心的问题入手。只有我们关心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才会关心我们关心的问题。因此,只有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我们才能切中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兴奋点,提升价值引导力,为主流意识形态入耳、入脑、入心打下基础。

再次,从课堂情境入手,把大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问题意识的核心来源和时代触摸屏。实践教学与课程化教学不是“两张皮”,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一旦教师把自己带入课堂情境中,在自我、学生和问题之间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和社会关系,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和编剧,既是传播者又是调研者。教师由此获得一种鲜活的现场感。大学生思想禁锢少,思维活跃,激情充沛,信息多元,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他们的困惑、反诘、质疑往往是需要研究的真问题。学生的问题或许就是真正需要探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意识来自课堂的真实接触和了解,而不仅仅来自二手渠道。如果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来自学生的问题、苦恼、困惑,视为理论上应该予以探究和辨析的问题,从而在实践教学予以适度的定位和引导,这样,问题就具有生命感受、感悟的底色,能激起热情和探索的兴致。对这样的问题的追问与回答,对学生来说是一段生命的历程,是思想的历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历程。在思想与实践探索和验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也有利于自身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最后,要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组织化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化、课程化是党中央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课程化传播提供了学理支撑和制度保障。这种学科建设进行的是一种“超学科”的设计,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高端性和综合性,着眼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机构建设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精神家园,为教师的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精神支撑。这对于实践课的开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三、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的实践自觉

实践教学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个体化体验的实践路向,进行科学定位,在保持思想自觉的同时积极推进实践自觉。

第一,提升问题意识,把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体验的独特境遇。人的思想始终受到现实的物质生活纠缠。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大学生不是在真空中认识主流意识形态。学业问题、交往问题、社会锻炼问题,专业意义的追问、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反思,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个体化体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维度。他们需要主流意识形态鼓舞信心,需要传递力量。这就是大学生体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切入点。你以学生之心为心,关心他们的问题,他们才真正关心你们的问题,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体认。

第二,给大学生自我价值观表达创造更多机会。他们关注思想动态,关注政治,关注历史事件的评价,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关注、期待与困惑交织在一起,希望自己关切的这些问题能够引起讨论,使困惑得到解答,价值概念得到印证和矫正,寻求在思想多元和思想竞争中站稳自己的脚跟。这种表达的需要是自主的、直接的、积极的,更是独立自主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这是对国家和社会而言的,同样对于个体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性,所谓的学习就会变成照抄照搬、不加辨别,变成收集箱而不是处理器。实践教学要增进开放度,推动各种对话、讨论,使得实践教学成为大学生呈现思想困惑、寻求思想指导和帮助的平台。如果价值诉求得不到合理的、科学的、正式的表达,就会寻求其他途径,风险和成本也会加大。因此,学校需要从立足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和重视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的表达和回应问题。

第三,把握大学生的理想主题。实践教学本质上是服务于大学生对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的。我们不能离开大学生的成长主题来谈论实践教学。当代大学生不得不在社会变革和自主发展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挑战,为建构更好的国家观、社会观、自我观,获取更佳的社会资源、保持更独立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保持更理性的、客观的和自我批判思维所应该掌握的价值观品质。实践教学中,面对尝试,我们积极鼓励;面对失败,我们要给予宽容、呵护和爱护。大学生是国家最为宝贵的后备资源和创新力量。在大学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体化体验面临三重超越或称三重扬弃:首先是扬弃自我的视域。其实质内涵在于超越大学生个体无规范、无约束的始源性追求。个体是自主的,同时生活于社会网络之中,必须遵守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其次是扬弃片面的理想视域,其实质内涵在于超越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抽象分离,个体只有把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得更快更有意义,发挥自我价值的辐射意义。最后,超越理想的虚无化视域,其实质表现为在国家社会与个体互动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在更高的个体实现过程中重建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统一,在实现大学生自我理想的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的反思、自我批判与超越。这三重超越彰显的恰恰是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正基于此,理解和看待大学生个体理想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的指向则是理想原则与政治原则的统一,由此才能真正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大学生理想的重建与实现“护航”。

第四,助推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一个国家要独立思考,一个个体同样要独立思考,以自己的理想为中心,兼收并蓄,走自己的路。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亲身见证、参与和建设“两个一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将是富有里程碑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90后”大学生将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国家的主力军,是名副其实的建设者、见证者、评价者。他们将见证和参与这个国家未来三十多年的发展,见证和参与现代中国和人民是如何蹚深水区的、如何啃改革这块“硬骨头”的。这一代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史将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倒计时交汇在一起。在这样的历史情势下,青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将在未来三十年中得到实践、检验、评价与升华。

综上所述,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设计、价值旨趣、国家认同和政党认同。课程化、学科化、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党和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机制和基本经验。实践教学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探索和新趋势。根植于当代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坚定大学生个体化体验的理论定位,正视大学生以主体视野看待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基本事实,在二者张力中把握认同的切入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转折点上,思想多元、多变、多样。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只有切中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以此进行有效沟通、对话、引导、教育,助推他们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全面发展,助推他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理解、体验、体悟、升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形成自我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把个体需要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