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日报》社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

《人民日报》社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前的《人民日报》社论,至少从数量上讲,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应该是充分和及时的。这并不代表《人民日报》社论在“文革”中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减弱了,只是作用的重点不同了。可见《人民日报》社论对主流意识形态各领域的反映是全面而丰富的。
人民日报》社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_中国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的建构与变迁 ———以1949—2008 年《人民日报》社论为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人民日报》社论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如下:

一、数量分布较均衡,对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充分

本研究从1949—2008年的《人民日报》社论中,按每周抽取一篇社论的方法,隔年抽取样本社论,如一周内没有社论发表,即为空缺周。空缺周数的分布见图2-7。

按上述抽样方法,共得到样本社论1 196篇。隔年抽取样本,如果每周都有样本抽中,每年按52周计,应该抽得1 560篇样本社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30年中共计有439个周,《人民日报》没有发表社论。因此,《人民日报》社论对整个研究时段的覆盖率为71.9%,应该说,从总体上看,《人民日报》社论覆盖了大部分研究时段。

图2-7社论样本中空缺周数分布

从社论样本空缺周的分布看,1966年前均在10周以下,1954—1960年空缺周数为0,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段内,《人民日报》几乎每周都有社论发表,有时1天发多篇社论。

表2-2 1958—1960年《人民日报》日发2篇以上社论天数

从表2-2可知,在1958年,《人民日报》有89天发2篇以上社论;在1959年,《人民日报》有45天发2篇以上社论;在1960年,《人民日报》更有93天发2篇以上社论。可见在“文革”前,《人民日报》一天发2篇社论是司空见惯的,更有甚者,1958年有一天竟发了5篇社论。“文革”前的《人民日报》社论,至少从数量上讲,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应该是充分和及时的。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空缺周数明显增加。这并不代表《人民日报》社论在“文革”中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减弱了,只是作用的重点不同了。《人民日报》社论对“文革”的发动起了重要作用,但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只使用《人民日报》社论对重大问题发声,对一些“大批判”、“大辩论”主题比较喜欢使用写作组署名文章的方式。

改革开放后,空缺周数量的平均水平比较高,这也并不代表《人民日报》社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应不充分、不及时。此时的《人民日报》社论改变了过去对各领域、各主题平均用力的方式,只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社论。因此,虽然社论绝对数量减少了,但单篇社论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更为集中了。

从社论样本空缺周的整体分布看,可能略嫌分散,但按不同历史时期分段来看,各个时期空缺周的分布是比较均衡的,从而可以推测,虽然《人民日报》社论分期分布的数量水平相差较大,但每个分期的社论数量分布还是比较均衡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应该是比较充分的。

二、主题覆盖范围广,涉及主流意识形态各领域

本研究抽样所得的1 196篇社论,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法治等诸多领域。其中外交主题社论最多,有373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31.2%,其次是经济主题的社论,共276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23.1%。政治主题的社论数量居第三,达256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23.1%。上述3个主题的社论数量约占全部样本社论的3/4,但社论主题覆盖面远不止这3个主题。文化教育主题的社论有113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9.4%。为各重要纪念日配发的社论有90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7.5%。法治主题的社论有21篇,占全部样本社论的1.8%。其他还有环保、体育、医药卫生、人物等主题的社论,由于数量相对较少,不必一一列出。

每个主题的社论内容也不是单一的,可以分成多个子类别。政治主题的社论涉及两会、党的建设、政权行政、港澳台事务等子类别。经济主题的社论包括经济综合、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子类别。外交主题的社论涉及中外建交、中国领导人出访、外国领导人来访、国际问题等子类别。文化教育主题的社论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分子等子类别。每个子类别中的内容又是丰富多样的,以经济主题下农业类社论为例,社论内容不仅涉及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意见等重大主题,而且对水土保持、农业劳动竞赛、油料作物生产、田间管理、养猪、肥料、种子、防治病虫害等具体问题都有专门论及。可见《人民日报》社论对主流意识形态各领域的反映是全面而丰富的。

《人民日报》社论主题的丰富性程度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异。大体上以改革开放为界,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革”前17年,《人民日报》社论主题范围最广,内容最为丰富,这个时期的社论可以说论及各行各业各领域。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社论的主题范围开始收缩,主要集中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主题,但社论主题涉及面仍然较广。

三、具有指导功能,甚至直接发起政治运动

《人民日报》社论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而且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功能。中国曾经普遍实行政治学习制度,直到今天,有些机关单位还存在这样的制度。政治学习一般每周学习半天,“文革”时期更为频繁,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人民日报》重要社论或文章。因此,在严格实行政治学习制度的年代,《人民日报》社论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很大。

近年来,政治学习制度在许多企事业、机关单位已经被废止,就是在那些仍然保留这个制度的单位,执行起来也没以前严格,基本上是摆摆样子,名不副实了。政治学习制度的式微使社会大众接触《人民日报》社论的机会减少了,但这并不代表《人民日报》社论从此不被关注。只是关注《人民日报》社论的群体从社会大众转变为专门群体,比如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通过《人民日报》社论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商业、企业家通过《人民日报》社论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动向;其他国家通过《人民日报》社论了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走向等。这些专门群体对《人民日报》社论的关注往往带有功利性,他们企图以社论获得的信息动向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日报》社论不仅具有指导功能,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能直接发起政治运动。比较典型的是,《人民日报》从1966年6月1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起,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社论,把当时还没公开发表的“五·一六通知”内容捅向全国,随后“文革”全面爆发。这一系列社论可以说是全面发动“文革”的最后总动员,其后《人民日报》社论在“文革”中的功能虽然有所改变,但它传达最高指示,阐释“文革”路线,其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丝毫没有改变。《人民日报》社论有时还被用作党内斗争的工具。1959年夏,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江西庐山召开,彭德怀向毛泽东上“万言书”,毛泽东转而批判彭德怀是“右倾机会主义”。在随后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通过决议将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被定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得不偿失”论可以休矣》的社论,不点名地批判彭德怀对大炼钢铁群众运动的“污蔑”。“文革”爆发后,当时的领导人并没有忘记对彭德怀的批判,1967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刊登了1959年庐山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摘要)》,并转载了《红旗》杂志的社论《从彭德怀的失败到中国赫鲁晓夫的破产》。当天的《人民日报》还专门在第2版配发了题为《彭德怀及其后台罪责难逃》的社论,批判彭德怀:“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带着‘入股’的投机心理,混入党内、军内的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大军阀,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几十年来,他一贯坚持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反对毛主席,反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长期以来,他利用自己在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中所窃取的地位,进行了一系列篡军的阴谋活动,成为以中国赫鲁晓夫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军内的代理人。”[17]在《人民日报》社论的鼓动下,全国掀起了批彭的高潮。军内外各大单位争先恐后押走彭德怀批斗,在北京,批斗、公审彭德怀的万人大会竟开了12次。彭德怀的经历绝非个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党内斗争中,《人民日报》社论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成为名副其实的批判的武器。《人民日报》社论对党内政治斗争的深度参与,使之一直位于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因此在所有媒体中,《人民日报》社论应该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最集中、最充分的反映。

【注释】

[1]〔美〕贝戈蒂克安:《媒体垄断》,吴靖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法〕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的说明》,《美术馆》2008年总第十二期。

[3]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主编:《人民日报回忆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

[5]薄一波:《〈人民日报〉的名称和报头的由来》,《新闻战线》1981年第7期。

[6]《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http://www.people.com.cn/item/dongtai/ newfils/jiang.html。

[7]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http://media.people.com.cn/ GB/40606/7409348.html。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9]辞海编辑委员会主编:《辞海(198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10]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钱江:《〈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来龙去脉》,《百年潮》2010年第3期。

[12]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主编:《人民日报回忆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13]李庄:《李庄文集·回忆录编(上)》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余焕椿:《〈横扫〉出笼日灾难降临时——人民日报“6.1社论”出笼前后》,《同舟共进》2004年第6期。

[1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

[16]廖沫沙等:《忆邓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

[17]《彭德怀及其后台罪责难逃》,《人民日报》1967年8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