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中意识形态的变迁

《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中意识形态的变迁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相加所占的比例为59.5%,可见超过一半的经济类社论是专论工农业的。“文革十年”期间,样本社论中经济类社论只有10篇,可见“文革”期间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问题的忽视。《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出现两极趋势,经济综合和农业主题社论以2∶1的比例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97.1%。这个时期《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主题结构的单一化,说明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和三农问题。
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中意识形态的变迁_中国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的建构与变迁 ———以1949—2008 年《人民日报》社论为例

样本社论中以“经济”为主题的社论共有276篇,这些社论的年代分布、字数分布,以及版面分布与总体趋势基本相似。

一、《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变迁

考察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分布(见表4-14),“农业”方面的社论有123篇,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44.6%;工业方面的社论有41篇,占14.9%。两者相加所占的比例为59.5%,可见超过一半的经济类社论是专论工农业的。“经济综合”类社论主要从宏观经济层面论述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和政策,此类社论有69篇,占全部经济类社论1/4。有关商业与交通运输方面的社论有27篇,占9.8%。

表4-14《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分布

分析各个时期《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分布(见表4-15),可以发现各时期社论的主题分布与总体趋势略有不同。改革开放前,农业主题的社论占全部经济类数论的一半以上,改革开放后农业主题社论的比例最多只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1/3左右。与此相对比,改革开放前,经济综合类社论的比例约10%左右,而改革开放后这个比例超过50%。可见改革开放前后,经济类社论关注的重点从农业转向宏观综合经济问题。

表4-15各时期《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分布(%)

在“建国初期”,《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涵盖工业、农业、商业与交通运输等多个经济领域,其中农业主题的社论最多,占54.5%,内容大到农村工作纲要,小到防治病虫害,事无巨细,都要专门发社论。这个时期经济类社论的特点是数量多,涉及面广,却流于松散,重点不突出。

文革十年”期间,样本社论中经济类社论只有10篇,可见“文革”期间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问题的忽视。在这10篇社论中,农业主题的有6篇,工业主题的有3篇,除了工农业主题外,没有对其他经济领域的问题发表社论。

“改革开放”时期,上述情况发生了变化,《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除继续以工农业主题为重点外,恢复对其他经济领域的关注。工农业主题社论的比例已不像“建国初期”和“文革十年”那样占绝对优势。此时期工农业主题社论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1/3,而经济综合类社论占51.5%,这说明《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已经改变了改革开放前专注于对专门领域具体问题的琐碎阐述,将重点放在对宏观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问题的分析和阐释上。

深化改革”时期,上述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期经济综合类社论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比例提高到了62.9%,农业主题的社论占34.3%,而工业、商业与交通运输的主题已经不在样本社论中出现。《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出现两极趋势,经济综合和农业主题社论以2∶1的比例占全部经济类社论的97.1%。这个时期《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主题结构的单一化,说明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和三农问题。

二、《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中意识形态的观念史分析

根据第一章所述的关键词选择方法,选择《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频次较高、对经济领域意识形态有代表性的关键词,根据相关性分成若干组,然后对每组关键词1950—2008年间频数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的变迁情况,以及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

1.“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样本社论中“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出现的频数分布如图4-9。我们不难发现,“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在《人民日报》社论中最早出现的时间不一。“市场经济”在《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最晚,出现的总次数却最多,达146次,“商品经济”在《人民日报》社论中早于“市场经济”、晚于“计划经济”出现,出现的总次数居其次,达64次,“计划经济”由来已久,出现的总次数却最少,仅45次。

从频数分布趋势看,“计划经济”从1952年开始在样本社论中出现,直到1998年后消失,在3个关键词中出现最早、历时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在经济领域就是模仿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952年,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随后的20年中,这个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其弊端也日益明显。

图4-9“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出现次数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长期以来,在经济领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公有制与私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商品)经济的对立。“文革”期间更是把商品经济说成是资本主义的,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改革开放初期,要一次性地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显然是不可能的,从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看,这种转变是渐进的。“商品经济”一词1980年开始在样本社论中出现,而此时中国经济改革刚刚开始,指导方针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很明显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与市场(商品)经济对立的窠臼,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只是加入了市场调节的因素,因此1980—1982年的样本社论中,“计划经济”出现的次数要明显多于“商品经济”出现的次数。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式突破了以往将计划经济与市场(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强调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功能,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从图4-9的频数分布趋势看,1984年“商品经济”出现的次数猛增,而“计划经济”出现的次数在1984年后大跌,并且在1984—1992年时段内,“商品经济”出现的次数要明显多于“计划经济”出现的次数。这说明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商品经济”已经被认可,并逐渐取代“计划经济”。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邓小平的讲话放弃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手段,而非目的,这样就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排除了理论障碍。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从图4-9的频数分布趋势看,“市场经济”一词从1992年开始进入样本社论,而且“市场经济”刚出现,次数就多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1992年后从样本社论中消失,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过渡使命,“市场经济”代替了它的位置。“计划经济”也在1998年后从样本社论中消失,1998年后,上述3个关键词中只有“市场经济”还在《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这说明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抛弃了“计划经济”,而“市场经济”处于主流地位。

2.“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

样本社论中“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出现的频数分布如图4-10。“经济体制”出现的总次数较多,达185次,“政治体制”出现的总次数明显较少,只有26次。1952年,“政治体制”样本社论中出现1次,其后直到1982年都没有出现,而“经济体制”在1982年前没有出现,所以图4-10忽略了这个点,时间坐标从1982年开始。

图4-10“经济体制”、“政治经济”的出现次数

从频数分布趋势看,1990年前,“经济体制”的频数变化趋势与“政治体制”基本相同,可见1982—1990年时段内,“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出现可能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在社论中往往作为一对相关概念提出。这说明在1982—1990年,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给予了适当关注。

1990年后,上述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经济体制”的关注一如既往,而对“政治体制”很少提及,样本社论中1992—2004年没有出现“政治体制”。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改革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相应跟上。

2004年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同步趋势似乎重现了,但趋势尚不明显,有待进一步验证。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5]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能否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实在是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3.“工业化”与“现代化

样本社论中“工业化”与“现代化”出现的频数分布如图4-11。“现代化”出现的总次数达885次,远远多于“工业化”出现总次数16次。“现代化”整个研究时段内出现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而“工业化”的出现断断续续,有很多空当。

图4-11“现代化”、“工业化”的出现次数

从频数分布趋势看,1960年前,样本社论中“工业化”出现的次数多于“现代化”出现的次数。1960年后,“现代化”出现的次数不但远多于“工业化”,而且在“工业化”出现断档的时段,“现代化”基本都有出现。以上对比可见,1960年前,“工业化”是主流意识形态关注的重点,而1960年以后,“现代化”逐渐取代了“工业化”的位置。这是因为1953年初,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时期“工业化”被主流意识形态关注不足为怪。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以工业化为目标显然已经不够了。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6]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同尼泊尔首相的谈话中,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至此,“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从而进入主流意识形态。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陷于停顿,样本社论中“现代化”与“工业化”几乎销声匿迹。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现代化”出现的次数陡然增加,而“工业化”仍然只有零星出现。这更加说明“工业化”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已经过时,而“现代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中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