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滇西抗战的遗迹

滇西抗战的遗迹

时间:2022-08-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此后,日军多次自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下山来袭,均被中国远征军江防部队击退。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即依此地形呈放射状布设。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为防止日军从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一线向东渡江,曾由远征军预备2师在此设防驻守。为确保安全,在独立工兵团的配合下,抽调当地汶上镇数百民工修建了该江防阵地。

自北向南纵贯云南西部怒江保山两州市的怒江峡谷,北接西藏、南通缅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从大理、保山前往腾冲、龙陵、德宏乃至缅甸、印度的必经之地。千万年的地壳挫动和水流切割,造就了该区域巨大的地形落差——河谷海拔高程仅600余米,而两岸的陡峭山脊海拔则往往在3000米以上,高差悬殊达2000多米,素被世人称作是“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的险绝之地。1942年5月初,首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日军先头部队乘势侵入我国国境,从德宏、龙陵沿滇缅公路一路东进,兵锋直指滇西重镇保山,大有一举踏平我西南大后方的势头。危急时刻,我滇西前线守军奉命于5月5日炸毁滇缅公路上的惠通桥,将疯狂进攻之敌阻隔于怒江西岸。之后,为了有效遏止日军的大面积进攻态势,确保西南大后方不致崩溃,遂由当时驻防云南的国民党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率所统第71军、第6军等部数万人沿江设防,与敌形成长达两年多的隔江对峙之势。这条防线,北起今怒江州府六库镇,南迄今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的罕拐渡,全长250余公里。在该防线上,大凡可由西向东通行的桥梁渡口和山口要隘,均派重兵防守,并组织当地民工抢修了大量的碉楼暗堡和战壕掩体等防御工事,使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坚固屏障。据当时留下的诸多史料记载,在这条防线上修建的作战防御设施,大小共有20余组(群)之多。此后,虽历经6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至今仍有一部分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了解滇西抗战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证。为了弄清这些遗迹的分布保存情况,推动相关保护研究工作的有效展开,笔者在近年的野外工作中,着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的调查采访,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查结果综合整理如下,不当之处,还请有关专家同人批评指正。

(一)孙足河口—栗柴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保山隆阳、大理云龙及怒江泸水三县(区)交界的怒江东岸孙足河口至栗柴坝一带江边台地上。台地沿江岸呈长条状布局,地势东高西低,东靠险峻的栗柴大山,居高临下,可直俯江湾上的孙足河及栗柴坝渡口。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分筑成前后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江东滩头的台地上,分别利用几处突出的高地筑有3座六边形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战壕掩体,直接对渡口上下数百米江面形成交叉控制之势;第二道防线位于台地后方的栗柴山山梁上,依山形作北—南向布局。北端设一很深的地下掩蔽部,向南沿山梁筑成一条长约500米的战壕工事,设有大量机枪掩体和近射炮台,可配合第一线滩头阵地对渡口上下江面及对岸的下山古道实施更大范围的控制和封锁。据史料记载,栗柴渡系因地处隆阳瓦马栗柴坝而得名,渡口最早开辟于汉晋之前,元明时期设为官渡,是古代著名云(龙)腾(冲)盐运商道从云龙经漕涧、瓦马过怒江,翻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前往腾冲的必经要隘。1942年5月中旬腾冲沦陷,侵腾日军一个大队从界头越高黎贡山追杀我数百华侨难民,于5月19日在渡口西岸江滩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栗柴坝大屠杀”惨案。为阻敌东渡,先是由从腾冲撤退的原滇西边区护路营在此设防。后改由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71军骑兵团驻守,并于当年6月在独立工兵团一营配合下,组织当地瓦马乡数百民工修建了该江防阵地。此后,日军多次自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下山来袭,均被中国远征军江防部队击退。1944年5月大反攻开始前,该江防阵地交由右翼北线反攻主力第20集团军第54军接管,并在这里组建临时造船厂,抽派当地数百木工伐木解料,赶造大小木船10余艘,分供上下各渡口渡军使用,为各路大军顺利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库栗柴坝渡口及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

位于隆阳瓦马与云龙漕涧交界处的孙足河口远征军碉堡

位于隆阳芒宽与泸水上江交界处的勐古渡口

(二)勐古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东岸的勐古坝一带台地上。台地范围略呈弯月形,东西最宽约l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从东、北、南三面对渡口江湾形成俯控之势。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即依此地形呈放射状布设。其中,北南两端拔地而起并向前突出的3个墩子和鬃布岭岗山梁上各设有一个六边形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土石炮台;东边内凹的花山山麓,则按不同的视角分别筑有多个钢筋混凝土碉堡和相连的暗道掩体,使之与两端山上的碉堡群形成交叉火力,对渡口上下江面及对岸下山古道形成全面封锁。据史料记载,勐古渡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汉晋以来长期为官方经营,素为我国著名南方丝绸之路北线从保山经瓦房、汶上过怒江,翻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前往腾冲的必经要隘。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为防止日军从高黎贡山北斋公房一线向东渡江,曾由远征军预备2师在此设防驻守。同年6月,预备2师奉命前往腾冲开展游击战,该阵地交由第71军骑兵团接防。为确保安全,在独立工兵团的配合下,抽调当地汶上镇数百民工修建了该江防阵地。1943年2月,驻腾冲日军148联队组织黑风突击队从高黎贡山大塘子沿江向芒宽、西亚一带扫荡,曾在这里遭中国远征军江防部队俯射阻击,造成了较大伤亡。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实施滇西大反攻,该江防阵地交由右翼北线反攻主力第54军接管,并在东岸勐古坝中部赛马场一带开设临时军用机场和物资仓库后勤保障设施,为确保部队顺利过江反攻高黎贡山,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隆阳芒宽康朗坝西侧的康朗渡口

(三)康朗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东岸的康朗坝一带台地上。台地范围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地势东高西低,背靠万丈悬崖马吃水和堵头梁子。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依地形筑成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于坝西南的江边地带,由多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和一条连贯各碉堡的战壕工事组成,可对渡口江面和对岸江滩形成直接控制,目前在坝南端马鹿塘山嘴上尚存完整的碉堡一座;第二道防线分别设在台地后侧的马吃水和堵头梁子山脊上,分别筑有多个观察哨位和各长数百米的战壕掩体,对渡口上下江面和对岸古道经过的开阔地形成密集的俯射交叉火网。据史料记载,康朗渡系因地处康朗坝而得名,最早形成于元明时期,清代设为官渡,素为地方官府从保山经瓦房、打郎前往江西管理上江(芒宽)等地的通行要隘。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为防止日军从该处渡江东犯,由远征军第7l军骑兵团一部前来驻防,于当年6月在独立工兵团配合下,抽调当地瓦房乡数百民工修筑了这些江防阵地。1943年2月,侵腾日军148联队黑风队从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东下沿江扫荡,曾多次派员到江边偷渡骚扰,都因遭到我东岸守军的猛烈阻击而败退。1944年5月大反攻前夕,该江防阵地交由第54军36师接管,成为该师第593团李定陆部渡江反攻芒宽及以西地区的主要通道和基地。

(四)勐赖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东岸的勐赖河口一带台地上。台地范围约0.5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北、南两侧为小瓦山和马鞍山两山夹峙。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就分设在这南北两山的山顶上。其中,北山上设有一前沿观察所和多处机枪阵地,南山建有一钢筋混凝土碉堡和若干迫击炮炮台。两山相向,可对渡口江面及对岸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势。据调查,勐赖渡系因地处勐赖河口而得名,开辟于元明时期,素为地方商旅从保山经瓦房、勐林过江前往吾来、芒宽等地的通行要道之一。1942年5月日军入侵滇西,为防止敌人从这里渡江东犯,由远征军第7l军骑兵团一部在此设防,组织当地数百民工在山顶上分别修筑了上述两处阵地。1943年2月,日军148联队黑风队自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下双虹桥转北向敢顶、芒宽一带实施扫荡,曾在这里遭远征军江防部队俯射侧击,造成较大的伤亡。1944年5月大反攻开始后,该阵地交由右翼反攻部队第36师接管,成为该师108团渡江向西反攻的基地及第54军军部、腾冲抗日政府等军政机关过江西进的主要通道。

位于隆阳芒宽勐赖坝西侧的勐赖渡口

(五)缅戛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芒宽乡敢顶村怒江东岸的缅戛坝台地一带。台地呈条形,地势东高西低,背靠伟岸的红崖山,范围约1平方公里。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依山势布设为前后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台地中前端的沙燕沟、大腰山和水塘洼三个地点,各设有多个土石地堡和数百米战壕掩体,可对渡口江面和对岸江滩形成直接控制;第二道防线设在台地后侧的红岩山、崖子头和哨房等山梁上,分别设有钢筋混凝土碉堡2座和前沿观察哨所1座,可对渡口上下数公里江面和对岸的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势。据调查得知,缅戛渡最早形成于元明时期,是古代民间商旅从保山经瓦房、打郎过江前往芒宽空广、敢顶一带的通行要道之一。1942年5月滇西沦陷后,远征军第71军骑兵团一部奉命驻守该地,为阻止日军过江东侵,遂在当地瓦房打朗村数百民工的配合下构筑了这一江防阵地。1943年2月,驻腾日军148联队黑风队自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下双虹桥转北向敢顶、芒宽一带实施大扫荡,曾企图在此偷渡过江,经我守军全力阻击,日军死伤累累,被迫放弃进攻。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前夕,该阵地交由20集团军所部36师接管,并在其地增设军民合作站和弹粮交付所等设施,为确保该师第106团等部顺利渡江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瓦房打郎村与芒宽敢顶村交界处的缅戛渡口

(六)大沙坝渡—双虹桥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杨柳乡联合村双虹桥东岸的白崖山西坡一带。地形东高西低,山势陡峻。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依山势呈纵向分布,北起江边的大沙坝缓坡,南迄双虹桥下游的江湾台地,纵长约3公里。阵地具体设有前后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岸边江滩台地上,分别设有上、中、下3个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可对上游的大沙坝渡口和双虹桥西岸的古道路口形成直接控制,目前上下两端的碉堡已毁,仅有中段大沙坝东南侧的癞子塘一碉尚存;第二道防线位于双虹桥东后侧的白崖山山梁上,分别设有一座前沿观察所及大量的交通壕和机炮工事,可对山下数公里的江面和对岸自大塘子东下江边的两条古道形成交叉俯控之势。据史料记载,双虹桥原称潞江渡,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南诏大理国时期开设官渡,素为我国著名南方丝绸之路中线从保山经杨柳、大塘子翻高黎贡山南斋公房至腾冲的过江要隘。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改设为双孔铁索吊桥,长期沿用下来。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为防止日军过江东侵,远征军71军88师一部奉命到此断桥固守,于当年6月组织当地杨柳乡数百民工修建了该处江防阵地。1943年2月,驻腾冲日军148联队组建黑风突击队越过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东下大塘子对远征军双虹桥防地实施攻击,遭到远征军交叉火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乃被迫放弃东渡计划,收缩兵力在大塘子一带构筑阵地与我方隔江对峙,并不时派兵对我江西敢顶、芒宽一带游击区实施大扫荡,以图长期固守。1944年5月大反攻前夕,该阵地交由远征军第54军第36师接管,经紧急抢修,双虹桥于当月下旬恢复通行,成为我右翼南线主力——第53军反攻高黎贡山大塘子、南斋公房的主要行军大道和物资转运枢纽。

位于杨柳鱼塘村与芒宽烫习村之间的古道双虹桥

(七)龙潭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杨柳乡白崖村怒江东岸的龙潭坝一带台地上。台地为东北—西南走向,前临龙潭渡江湾,背依白崖大山,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依地形分设为前后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渡口以东约500米的山腰台地上,现存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少量战壕工事,可对渡口江面及对岸江滩形成直接控制;第二道防线位于白崖山山梁西侧,设有数百米战壕掩体和若干土石炮台,可对渡口上下江面及对岸数公里山脚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势。据调查,龙潭渡系因当地江湾上有一常年积水的深潭而得名,最早开辟于元明时期,素为民间商旅由杨柳经罗明坝前往江西岗胆、芒核等地的过江通道之一。1942年5月滇西沦陷,远征军第71军第88师一部奉命驻守该地,为确保安全,于当年6月组织当地民工抢修了该江防工事,并在次年2月日军扫荡芒核一带时与之发生多次枪战,使之不敢越雷池一步。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组织滇西大反攻,该阵地交由右翼南线主力——第53军第116师接管,成为该师所部第346团渡江反攻芒核、岗胆及大塘子等地的重要起点和基地。

位于杨柳罗明村与芒宽芒核村交界处的龙潭渡口

位于潞江江东村与章贡村之间的白崖渡口

(八)白崖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潞江镇江东村与章贡村交界的白崖渡两岸山坡上,具体分设为江东的白崖脚及江西的琨蚌河崖子头和章贡大坡三个点。其中,江东白岩脚台地设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l座和土石掩体若干,由东向西控制白崖渡江面;西岸琨蚌河崖子头设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和土石地堡各1座,主要控制由潞江坝向北通往芒宽的琨珙段古道;章贡大坡设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由北向南侧控制从高黎贡山东下白崖渡的一段古道。据调查,白崖渡形成于元明时期,是古代保山至腾冲古道章贡支线从杨柳经白崖脚过江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通道。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到腾北游击作战,曾以该地为主要往来通道。为确保安全,于当年6月组织当地民工抢修了该渡口阵地。1943年2月,日军派大部队扫荡潞江坝,该阵地的江西部分被日军偷袭拔除,远征军剩余守军被迫撤回江东固守。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开始后,该渡口交由远征军左翼北线反攻主力——第6军新39师接管,成为该师渡江反攻潞江坝上段长青山、跑马山各日军据点的主要过江通道。

(九)惠人桥—道街渡江防阵地群。该阵地群位于隆阳区潞江镇道街村惠人桥东岸至下游老渡口一带江岸台地上。台地呈北南走向,东连道街村,北靠白崖大山,东南为地势低缓的道街坝,西南侧临江一面谷深流急,地势险要。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即依此地形呈倒三角形布设。其中,一线阵地两处,分别位于惠人桥东岸的悬崖顶上和以南2公里的老渡口东岸台地上,现存完整的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机炮工事若干,可对上下数公里的江面及西岸各古道路口形成交叉俯控之势;二线阵地一处,位于老渡口以东约1.5公里的道街马鞍山缓坡上,现存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一座,可对老渡口及以下数百米江面形成俯射控制之势。据史料记载,惠人桥原为道街渡,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元代征缅时设为官渡,是著名南方丝绸之路南线从保山经蒲缥、道街分路前往腾冲、龙陵等地的主要过江通道。清代道光年间,由腾越厅组织绅商捐资改建为双孔铁索吊桥,取名“惠人桥”。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中国远征军第7l军第88师奉命断桥固守,为阻止日军从潞江坝东渡保山,遂于当年6月组织当地数百民工择地修建了该江防阵地。在此后近两年时间里,尽管日军有时派便衣偷渡,有时派大军来袭,均遭我江防守军迎头痛击。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组织滇西大反攻,该阵地交由左翼北线主力第11集团军第6军新39师接管,在原有工事基础上增设了远射程山炮阵地和弹粮交付所等设施,同时派工兵对惠人桥进行紧急抢修,使之在短期内恢复通行,从而为大部队迅速过江反攻坝湾、新城和高黎贡山红木树、象脖子等处敌阵,提供了有利条件。

位于道街渡东岸豆地坪的远征军碉堡

(十)石头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区潞江镇三达地村原石头渡以东的石头寨—三达地一带江边台地上。台地南北纵长约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靠石头山麓的石头寨,西临开阔平缓的怒江江面。当年的远征军江防阵地依地形分设为南北两个点,现各存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其中,北端1座在石头寨村西500米的渡口江滩上,为不规则六边形,前端正面封闭,左前和右前两侧各设一斗状射孔,可对渡口上下数百米的江面形成近射控制之势;南端一座在下游1公里的三达地村西崖顶上,为横长状六边形,前端射孔设置与石头渡碉堡相同,分别对上游的石头渡和下游的白花渡口形成侧射控制之势。据调查,石头渡系因地近石头寨而得名,是历来民间商旅从蒲缥核桃村等地经道街石头寨前往潞江土司老城、新城一带的主要过江通道。1942年5月日军占领潞江坝,远征军第71军第88师奉命沿江设防,乃组织当地民工修建该江防阵地,长期驻兵监视对岸日军的一举一动,并不时派人过江侦察敌情,配合潞江土司自卫队对前来扫荡抢掠的日军进行有效打击,保障了沿岸各族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位于潞江石头渡东岸的大塘坡远征军碉堡

位于潞江石头渡东岸三达地的远征军碉堡

(十一)白花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隆阳潞江三达地村与施甸太平东蚌村交界的麻柳河口一带高地上。地形东高西低,东靠陡峻的太平鱼塘山,西临低缓的潞江白花渡谷地。阵地分前后两级布设:第一级有两个点,分别位于河口东北约400米的三达地黑龙井山和东南约300米的东蚌鱼塘山麓,两点各设有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相连的战壕掩体若干,可对渡口上下数百米江面形成交叉控制之势;第二级在小黑龙井东后侧约300米处的山梁上,现存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土石炮台1组,可配合一线阵地对渡口江面及对岸下山道路形成俯射控制之势。据调查,白花渡系因地近潞江白花村而得名,最早形成于元明时期,是历代民间商旅从施甸太平经道街三达地前往潞江坝及龙陵帮迈、镇安、龙江一带的主要过江通道。1942年5月日军占领潞江坝,远征军第71军第88师奉命沿江设防,为阻止日军东侵,乃组织当地民众修筑该阵地,长期派兵入驻坚守。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曾多次打退日军的偷渡渗透。1944年5月远征军渡江反攻,曾有多支小部队从这里渡江直插敌后的龙陵镇安、龙江等地,为配合主力部队围攻松山和穿插龙陵县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百花渡东岸黑龙井的远征军碉堡

(十二)惠通桥—腊勐渡江防阵地群。该阵地群位于施甸县太平镇以西十余公里的怒江惠通桥东岸海婆山、大山头一带山坡上,为抗战期间整个远征军怒江防线的核心阵地之一。阵地地势东高西低,东靠老鹿田—等子铺大山,西、南两面凭临渊深万丈的惠通桥峡谷。阵地按依山形地势布设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江边的滩头阵地,包括位于惠通桥东岸的小团山滩头阵地和上游约2公里的老腊勐渡东岸滩头阵地两处。均在突出位置设有土石暗堡数座和相连的战壕掩体多处,可分别对桥址和渡口所在江面及对岸的山脚公路形成近距离俯射控制。第二层为中间的主体防御阵地,分别由海婆山中心阵地和左右两边的侧翼阵地三部分组成。其中,海婆山中心阵地为一在江边高地上独立凸起的椭圆形山梁,山顶海拔1400余米,临江一面筑有一圈长约500米的环形战壕,壕前突出位置分设数十组射击掩体和土石炮台,可对惠通桥以上至老渡口约2公里的江面及西岸的环山公路形成全方位的俯射控制;右翼阵地位于海婆山右前侧的三座山和更北边的大蜂子窝山嘴上,分别设有1座六边形钢筋混混凝土碉堡和与之相连的部分战壕掩体,可对老渡口以上数公里江面及对岸腊勐岭岗寨一带的下山道路形成交叉控制之势;左翼阵地位于海婆山左后侧约3公里的大山头公路下侧望江台上,现存完整的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可对惠通桥及以下数公里的江面形成俯射控制之势。第三层为后面的炮兵支援阵地。位于海婆山东后侧约3公里的大山头上,山梁为东西走势,最高海拔1600余米,前方俯瞰海婆山及惠通桥峡谷,并与对岸的腊勐松山遥遥相对。山顶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次形成三个面积在1000~3000平方米之间的平台,后侧有弹石炮车路与山腰的滇缅公路相接。平台上各有10余座用石块围砌的长方形炮台和相关的射击观测所、弹药库、掩蔽部等设施,可配合前沿的海婆山阵地对山下的惠通桥河谷乃至当年日军主要盘踞的腊勐、松山等地形成远程控制之势。据史料记载,惠通桥原为腊勐渡,系因地处龙陵县腊勐乡境而得名。渡口最早开辟于元明时期,是历代永昌官营驿道从保山经施甸前往龙陵、芒市乃至缅甸的主要过江通道。清代道光年间,曾由潞江土司线如伦筹资修建铁索吊桥,几经周折,至光绪年间始由龙陵厅同知谭克正组织完成,史称“腊勐江桥”。民国中期,随着交通规模的日益扩大,乃由龙陵县长杨醒苍、邱天培先后约请保山旅缅华侨梁金山捐资改建为新式钢缆吊桥,并正式定名“惠通桥”。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修建滇缅公路,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加固扩修,使成当时滇缅路上地势最险、规模最大的公路吊桥,人称“东方直布罗陀”。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日军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我滇西国境,危急时刻,守桥部队奉命炸桥阻敌,并在第11集团军36师支援下对部分强渡过江的日军展开全面围剿,及时阻止了日军的东进步伐。之后,为确保安全,由第36师于当年6月组织工兵和当地民工依地形逐层修建了上述阵地设施,与对岸腊勐松山的日军阵地形成长期对峙之势。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组织滇西大反攻,该阵地先后交由第11集团军第71军及长官部直属第8军负责。期间,随着惠通桥的抢修通车,又在这里增设小团山美军高炮阵地、惠通桥弹粮交付所、等子铺军民合作站等设施,为反攻大军顺利过江攻克松山,打开大反攻的前进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俯控腊勐渡上游江面的大蜂子窝远征军碉堡

俯控惠通桥的望江台远征军碉堡

位于乌木渡东岸小乌木的远征军碉堡

(十三)乌木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施甸太平乡乌木村乌木渡东岸一带高地上,北距惠通桥约6公里。阵地地势东高西低,东靠乌木村,西临陡峻的乌木渡深谷。阵地依地形布设为南北对应的两个点,一个在乌木村西侧的小金刚园山,一个在村西南的小乌木山,各有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一座和附属的战壕掩体若干,分别对山下的乌木渡江面和对岸腊勐杨柳树、大龙等地的下山道路形成交叉俯控之势。据调查,乌木渡系因地近乌木村而得名,最早形成于清代中期,素为两岸民间往来交流的主要过江通道。1942年5月惠通桥激战后,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36师一部奉命驻守乌木村,为防止日军从惠通桥南下乌木渡江,乃于当年6月组织当地民工抢修了该江防阵地。之后不久,第36师换防,该阵地交由第71军第87师接守。此后两年,日军虽屡派小股部队骚扰偷袭,但均被击退,直到1944年5月远征军渡江反攻后才最终被废弃。

(十四)攀枝花渡江防阵地。该阵地位于施甸何元乡王家庄村攀枝花渡口东岸一带山坡上。山坡地势东高西低,东靠攀枝花自然村,西临危崖耸峙的渡口谷地。当年的远征军阵地,依地形分设为前后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渡口东面约300米的二台坡高地上,设施有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碉堡1座和与之相连的战壕掩体若干,可对渡口江面形成直接的俯射控制;第二道防线位于二台坡以东约500米的山梁上,沿山脊棱线筑有100余米的环形战壕和众多射击掩体,当地称“机枪洞”,可对渡口江面及对岸龙陵毕寨椅子山一带的下山道路形成更大范围的俯射控制。据调查,攀枝花渡口系因地处攀枝花村而得名,最早开辟于元明时期,素为民间商旅从施甸往西经何元前往龙陵毕寨、腊勐、勐冒等地的主要过江通道。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为了防止日军从勐冒、腊勐等地东下过江进攻,遂由第11集团军指派第71军第87师一部驻守何元乡,组织当地民工协同修筑了该渡口防御工事。之后两年,虽时有日军小股部队前来骚扰,但均遭远征军江防守军迎头痛击,有效保证了东岸的安全。1945年5月,中国远征军组织滇西大反攻,该渡口以其独有的隐蔽性被选为左翼第11集团军总部及所属第71军各部队的主要过江通道,先后设置了总部后勤管理站、弹粮交付所和军民合作站等设施,为确保大军顺利渡江收复毕寨—勐冒一线,对日军的龙陵核心据点实施穿插包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施甸何元与龙陵毕寨之间的攀枝花渡口

(十五)打黑渡—酒房街—姚关镇江防阵地群。该阵地群位于施甸县西南部的酒房打黑渡—姚关富阳村一带50余公里的古道线上,为滇西抗战期间除惠通桥之外另一处重要的远征军江防阵地群。阵地按不同的地形沿古道自南向北分设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打黑渡东岸营盘山、三家村一带的马鞍山、大红梁子等江边高地上,现存有残损的钢筋混凝土碉堡2座和与之相连的战壕掩体若干处,可从北、中、南三向对渡口上下数公里江面及对岸龙陵勐糯大田坝等地的下山古道形成交叉俯射控制;第二道防线位于渡口东北约30公里的酒房街周围的崖子头、黑山门、鸡肠水一带陡坡高地上,分设有钢筋混凝土碉堡3座、土石暗堡7座和相关的战壕工事数段,可对由打黑渡上山进入酒房街和由酒房街上山前往姚关镇的古道隘路实施交叉俯射控制;第三道防线位于酒房街东北20余公里的姚关坝边杨家山山梁上,沿山布设南北走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2座、土石暗堡2座以及连接各堡的战壕工事1000余米,可对由东南湾甸方向、正南旧城方向和西南酒房方向进入姚关坝子的三条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势。据史料记载,打黑渡最早形成于元明时期,素为民间商旅从施甸经姚关、酒房过江前往龙陵勐糯、平达等地的交通要隘。明末邓子龙征缅,曾在这一带设刺竹关拒止缅夷叛军的进攻。1942年5月滇西沦陷,中国远征军第71军第87师一部奉命驻守该地,曾在当地民众配合下设置营盘山、三家村等多处江防工事,为我远征军便衣队和龙潞游击队赴敌后开展游击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1943年11月16日,驻平达日军146联队一部300多人在汉奸蒋三元等人带领下偷渡过江,对远征军江东的营盘山、三家村阵地实施突袭,引起整个怒江江防的极大震动。为了确保安全,远征军总部在及时调集各路大军全力反击,彻底驱除敌寇的基础上,相继组织大批民力,沿路增设了酒房和姚关两道后援防线,有效强化了该渡口通道的安全防范能力。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实施滇西大反攻,该渡口交由左翼南线主力第2军接管,又先后在这里增设炮兵掩护阵地、弹粮交付所和军民合作站等设施,为大军顺利过江反攻平达、象达乃至龙陵、芒市等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位于施甸酒房乡与龙陵勐糯镇之间的打黑渡口

滇西怒江河谷的远征军江防阵地,是二战期间整个中印缅抗日战场上设置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和坚守时间最长的战略防线之一,在当时就被人们誉为是攻不破的“东方马其诺防线”。该战略防线的形成,对有效遏止日本法西斯军队对我国西南后方实施闪电袭击的攻势,粉碎其早日灭亡中国的野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2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的重组和训练赢得了时间,为日后中美盟军在滇西缅北大反攻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目前在这一区域尚存的大量阵地设施遗迹,为我们全面了解该战略防线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整个战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我们深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些长期隐匿在怒江沿岸陡坡悬崖间的珍贵抗战史迹,必将得到各级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成为我们今后开展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