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滇西军民敌后抗战遗址遗迹

滇西军民敌后抗战遗址遗迹

时间:2022-08-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呈书云南省主席龙云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将腾冲沦陷经过及临时县务委员会的工作作了及时通报,为日后争取各级各界支持,有效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滇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千百年来持续不断的边境纷争和几次外族入侵,曾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饱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辛酸,也造就了他们爱国爱乡、坚强不屈的性格。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数万日军利用手中的先进武器一路烧杀,仅一个星期就夺占了我怒江以西的腾冲、龙陵、德宏等大片国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素有反帝爱国传统的滇西各族人民不甘奴役,纷纷组织起来与日寇进行斗争。在腾冲,以张问德、刘楚湘为代表的爱国人士先后组成临时县务委员会和抗日县政府,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斗争,长期坚守腾北,日寇的金钱诱惑与残酷扫荡均未动摇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在龙陵、潞西一带,以朱家锡、常绍群为代表的热血青年,主动请缨组建龙潞游击队,冒险深入敌后打击日寇,两年中先后毙伤日伪军达800余人;在德宏边境各土司辖地,先后形成数支以各族青年为骨干的民众自卫队,在当地土司头人的支持带领下,经常据险伏击下乡抢掠的日军,使敌人损兵折将。除此之外,在各地民间,还有众多爱国志士如腾冲勐连镇长杨绍贵、潞西救亡团长杨思敬、保山滇剧玉林班武生张辅廷、碗町公路段长余在海、龙陵黄草坝农妇赵押凤等,都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与敌周旋,时时动摇着日军的黑暗统治。

上述各族军民的敌后抗日活动,不仅为加速侵滇日军的覆灭和滇西国土的光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值得珍视和承传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弄清这些遗址遗迹的分布和保存情况,笔者在近年的实际工作中做了深入的调查,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现按地域分别加以介绍,以为今后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一、腾冲军民敌后抗战遗址遗迹

腾冲军民敌后抗战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当年抗日军民活动较为频繁的腾北界头、曲石、明光、固东和腾东南的芒棒、五合、勐连一带。经实地调查,目前尚可寻的遗迹主要有八处:

(一)江苴文昌宫腾冲抗日县务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该旧址位于曲石乡江苴老街子北端,为江苴古镇现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39′08.41″、北纬25°16′15.39″,海拔高程1598米。宫址坐北向南,建筑布局为三进两院,由山门、过厅、正殿及相应的左右厢房共5幢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样式为普通穿斗式硬山顶楼房,布局严谨、结构简洁。据调查,江苴文昌宫所在的江苴街,是著名南方丝路保山至腾冲段古道中线的重要驿站,素来人员往来频繁。明代中期,地方绅商为倡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在这里捐资修建了文昌宫。清代以来,曾多次组织维修扩建,形成一定的规模。宫内除供奉文昌帝君和孔子、魁星等神位外,还长期延请名师开办义学,供地方子弟入学就读。民国初年,改为江苴小学长期使用,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文化教育设施。1942年5月日军入侵腾冲,时任腾龙边区监督龙绳武、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危难之际,从腾冲县城撤至曲石的爱国乡绅刘楚湘、张问德等人先于5月下旬在江苴秧草塘碰面商讨抗敌事宜。之后,在远征军预备2师洪行副师长的协调组织下,于6月5日在江苴文昌宫召开军民大会,成立以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赵宝贤、董友芹、徐宗稚、谢树楷、封维德等20余人为委员的“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全县政务,招募各界爱国人士1000余人,就组织开展武装抗敌和抢运沦陷区物资等抗战事务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时呈书云南省主席龙云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将腾冲沦陷经过及临时县务委员会的工作作了及时通报,为日后争取各级各界支持,有效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苴文昌宫

(二)界头刘家大院腾冲抗日政府驻地旧址。该旧址位于腾冲界头老街子北栏308号刘姓宅院内,是滇西抗战期间腾冲县长张问德在腾北坚持抗战的主要驻地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39′14.2″、北纬25°25′45.0″,海拔高程1615米。旧址坐东向西,由一正两厢加面楼组成一个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247平方米。房屋均为穿斗式硬山顶瓦屋,其中,正房为平房,其余三幢为楼房。据了解,该房屋系刘姓祖人刘金平于清末至民国初年建盖,是当地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私家宅院之一。1942年5月日军入侵腾冲,时任腾龙边区监督龙绳武、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危难之际,张问德(腾冲城关人)先是与爱国人士刘楚湘等人在曲石江苴组建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之后,又于6月下旬正式受命担任腾冲县长,在界头组织成立腾冲县抗日政府,以原龙川江县佐(今界头乡政府)为驻地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斗争。当年9月,日军大举扫荡腾北,张问德率部撤往保山,县府驻地遭日军放火烧毁。扫荡过后,张问德返回界头,为了便于政府开展工作,乃商得房主同意,将县政府改在界头街北刘金平户的私宅内办公,前后一年多时间,为有效组织全县各族人民开展敌后斗争,打击消耗日伪在腾冲的统治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该建筑归原房主及后人长期使用,除南厢房和大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兄弟分家时被局部拆迁改建外,其余基本保持原状,现为刘金平之孙刘家昌、刘家荣两户共同使用。

界头腾冲抗日政府旧址正房

(三)界头三元宫抗日游击队基地旧址。该旧址位于界头乡大营村东约2公里的高黎贡山山麓。地理坐标:东经98°42′40.5″、北纬25°29′45.6″,海拔高程1896米。三元宫东靠高山、西临龙川江河谷,北距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古道不到3公里,素为腾北界头古道沿线知名的道教院观之一。宫址依地形布设为上、下两台共三个院落,现有大小建筑共七幢,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中,下台左院为山门和客堂,右院正面为观音殿、前面为三元宫、左厢为僧舍;上台正面为玉皇阁、右厢为关圣殿。建筑样式除玉皇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外,其余均为普通穿斗式硬山顶楼房。据现存碑刻记载,三元宫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康熙年间正式落成,以供奉道教“三元”(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间,有大理剑川游僧继昌前来布道,因见院观缺少管理,殿宇倾颓,乃在当地乡绅陆品茂等人的支持下广施募化,鸠工备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扩建。并根据当地信众的要求,增设了玉皇阁、关圣殿、观音殿等设施,使其成一个以道教为主体、兼具佛、儒两教的综合性院观,并从此延续下来,长盛不衰。1942年5月滇西抗战爆发后,以张问德为代表的腾冲爱国人士成立敌后抗日政府,长期在界头一带组织民众开展斗争。期间,为了有效配合中国远征军游击队打击日军,曾利用这里地处山脚且接近古道,易于隐蔽转移的有利地形,派员在此开设后方基地,囤积部分粮秣物资,作为游击队抗敌活动的据点和中转基地。并在日军扫荡腾北时,多次来此居住办公,指挥调度各级军政机构和广大民众与日军展开周旋,推动了整个腾冲敌后抗战的蓬勃发展。另据乡耆黄申良回忆,先生(张问德)在住寺期间,曾写下一幅对联:“一官如苦行,芒鞋竹杖,踏破域西,时去时来,挂单于此;三元成帷帐,炮火枪声,支撑腾北,再捷载励,化险为夷。”真实描述了当年在腾北开展敌后斗争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

界头三元宫主宫

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碉堡

(四)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游击队碉堡。碉堡位于腾冲曲石乡江苴村东约25公里的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西侧,为目前腾冲县内保存最完整的远征军碉堡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44′07.4″、北纬25°17′28.0″,海拔高程3149米。碉堡依地形坐东向西,东靠南斋公房垭口、西临雪冲洼槽谷,南北两侧为陡坡夹峙,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碉堡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成六边形,高2.13米、边长各1.2米、壁厚0.4米,后侧设门与古道相连,前侧设斗状射孔对山下的雪冲洼古道实施俯射控制。 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游击队为阻止日军翻越南斋公房向东进攻,乃从保山运来水泥和钢筋修建此碉堡,派一个排长期驻扎防守,多次给攻山日军以沉重打击。1943年初,日军派大部队扫荡腾北,为夺取该天险要隘,在组织正面佯攻的同时,还抓来当地民夫带路,从垭口西北侧的犁头尖后抄小路上山,对我守军实施前后夹击,我数十官兵后路被截,宁死不屈,最终全部阵亡。现存的南斋公房碉堡,见证了这些爱国将士的不朽业绩。历经60多年的风雨,碉堡目前基本保存完整,现已被高黎贡山保护区开辟为古道游路上重要的观光和凭吊景点。

(五)凤头山—铁匠房伏击战遗址。该遗址位于界头黄家寨村高黎贡山西麓的凤头山—铁匠房一带山坡上。地理坐标:东经98°43′11.8″、北纬25°31′36.6″,海拔高程2115米。遗址地处古道沿线,东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约20公里,西经黄泥坎、关口、桥头街至界头约15公里。山顶略呈圆形,直径约100米。地势北高南低,对从黄泥坎东上高黎贡山的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势。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进入腾北开展游击战,曾在这里修筑工事作为控制上山古道的据点。1942年9月初日军集中数千兵力扫荡腾北,尾追以张问德为首的腾冲抗日政府进入高黎贡山,在这里遭到预备2师的迎头痛击,双方激战数日,死伤累累,日军黑风部队指挥官金刚少佐当场被击毙,在当地民间留下了“金刚司令过不了铁匠房”的传说。解放后,山梁被黄泥坎一带村民开垦为耕地,山上原有的作战设施多被挖毁填平,现仅在西南侧的边坡一带尚可见到零星的战壕工事和弹坑等遗迹。

(六)马站双山伏击战遗址。该遗址位于马站乡北3公里的碗窑盆地东侧双山山坡上,现为马站村茶子园社林地。地理坐标:东经98°28′29.42″、北纬25°14′06.47″,海拔高程1873米。山梁由东西两座并列的小包组成,故名双山。其地东接空山火山群,西、南两面为腾(冲)板(瓦)公路环绕,自古以来就是腾北古道从腾冲城向北经马站前往固东、明光、滇滩等地的必经之地。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入腾开展敌后游击战,这里一度成为游击队防守腾北根据地的门户之一。1942年9月17日,侵腾日军大队人马北上扫荡腾北游击区,时驻马站碗窑村的预备2师第4团第1连黄文连长得讯后,即率部在双山一带构筑阵地准备进行伏击。次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200余人从马站沿大路进入伏击圈,随着黄连长一声令下,我伏击部队从正面双山阵地及左右两侧的小茶园、豹子洞等地同时开火,日军猝不及防,纷纷倒地毙命。战斗仅进行了半个小时,就消灭日军三井大队长以下官兵100余人及战马40余匹,取得了腾北反扫荡的首战胜利。之后,我第1连甩开赶来增援的日军主力,及时向大河头方向转移。现在双山山坡上,仍可看到当年伏击战的部分遗迹。其中,最明显的是一条自东南转西北环绕山腰的远征军战壕。壕长约100米,完整段宽0.9米、深1.2米,西南面对公路一侧可见5个完整的机步枪射击掩体。掩体平面均为长方形,横长1.1米、纵宽0.9米、深1.1米,构筑方式和形状与当地常见的日军半圆形射击掩体明显不同。

凤头山伏击战战场远景

马站双山伏击战战场远景

双山山腰现存的游击队射击掩体

界头石墙抗日战士冢

(七)归化寺抗日战士冢。该遗址位于界头永安街北归化寺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37′30.8″、北纬25°21′25.8″,海拔高程1617米。墓居山顶平地上,以石块砌成圆堆形,高1.8米,直径2.3米,墓顶封土上长有一株香果树,常年绿荫覆盖。墓前立碑两方,一为“战士冢”题名,一为阵亡烈士名录,均为乡贤李根源先生题写。墓内合葬滇西抗战前期在归化寺战斗中牺牲的护路营战士及地方自卫队员46人。护路营为原腾龙边区监督署所属的地方交通治安部队,1942年5月9日日军入侵腾冲,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和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护路营长李从善率部退守界头。5月16日,一队日军由县城经打苴向腾北进犯。李从善得讯后与瓦甸区长孙成孝联系组织军民准备迎敌。5月18日李、孙二人率部行至石墙归化寺,得知日军百余人由瓦甸街列队北上,乃于寺前山上实施阻击。战斗开始,我军利用有利地形先发制人,一举将骑在马上的日军指挥官牧野中尉打下马来。之后,日军迅速散开实施反击,双方激战半日,先后有44名日军被击毙。我方也因战斗经验不足加之武器落后,先后有护路营排长纳其中、李炳仁和瓦甸区长孙成孝等46人壮烈牺牲。此役打响了腾冲抗战的第一枪。为了铭记这些烈士的业绩,当地群众于战后自发组织起来将其遗骨集中收葬于归化寺前。1945年滇西抗战胜利后,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于“七七”事变纪念日亲赴归化寺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并筹资重修墓冢,亲笔题字立碑以示褒奖。墓冢于1988年被公布为腾冲县文物保护单位。

(八)勐连东山伏击战遗址和杨绍贵墓。勐连东山伏击战遗址位于腾越镇勐连村南约2公里的香柏嘴山梁北麓一凸起的小山包上,当地称勐连东山,现为勐连下寨杉木林地。地理坐标:东经98°34′41.41″、北纬24°54′23.60″,海拔高程1743米。山包范围约1500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前俯勐连坝尾,自古以来就是腾(冲)龙(陵)古道从龙陵经勐连前往腾冲的交通要隘。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龙后,时任勐连镇长杨绍贵出于民族大义,及时组织地方民众与敌斗争。5月27日,一队日军从龙陵向腾冲运送武器弹药,杨绍贵探知情况后,迅速带领乡丁配合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游击队彭营长部在勐连东山实施伏击。我方居高临下一阵急射,100余日军瞬间有半数倒地毙命,剩余人员迅速散开与我方对射,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残敌不支,扔下大量驮马物资溃逃。此役,我方利用有利地形实施突袭,一次击毙日军83人,缴获军用物品100余驮及部分重要文件,重挫了日军的锐气。我方也牺牲杨绍贵、朱开祥等爱国将士20余人。据实地调查,目前在该山台杉林中,仍可见到当年伏击战的战壕、弹坑等部分遗迹。

腾冲勐连东山伏击战战场远景

杨绍贵墓位于勐连上寨东北侧的榜岔坡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35′11.87″、北纬24°53′51.14″,海拔高程1782米。1942年5月杨绍贵在勐连东山伏击战中牺牲后由乡人修建。时因兵荒马乱,仅以土石堆成墓冢,1990年由其子杨世蔚、杨世崇等重修改为石砌虎座坟。坟堆长2.7米、高2.7米、宽1.85米,墓门为两叠牌坊样式。门内主碑直书“抗日烈士显考讳绍贵杨公墓”1行12字,门额书“永垂青史”4个大字,两侧柱墙分刻“忠勇击倭寇,生死献丹心”一幅对联和李根源题赞杨绍贵的“勐连万里山,破市照斜曛。赤心杨绍贵,乡长亦将军” “云南乡长百千辈,报国凭君血一腔。难得元戎旌典重,春秋祠祀在龙江”两首挽诗。墓主杨绍贵字健和,勐连上寨人,1903年生于乡贤之家,从小就有良好的教养和品行。成年后,因为人忠勇正直而望重乡里。抗战期间被推为勐连镇长,屡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激励自己。1942年5月9日日军侵入腾冲,杨绍贵以民族大义组织乡民展开斗争。5月25日,一队日军由龙陵往腾冲运送武器弹药,杨绍贵带乡丁配合远征军游击队在勐连东山实施伏击,一举消灭日军83人。战斗中,杨绍贵杀敌心切,冲锋在前,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9岁。他的事迹被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广泛震动,国民政府授予其“忠义之士”称号,专电准在死难地建祠纪念。

在勐连东山伏击战中牺牲的勐连镇长杨绍贵墓

二、龙潞游击队敌后抗战遗址遗迹

龙潞游击队抗战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龙陵县南部的象达、平达、木城和相邻的潞西(芒市)城郊、中山、勐戛等当年游击队活动较多的地方。经实地调查,目前保存较好的遗迹主要有两处:

龙潞游击队司令部旧址——张剑秋故居内院

(一)象达张家坡头龙潞游击队司令部旧址。该旧址位于象达乡象达街东北3公里的张家坡头张剑秋故居内,由原房主张德明于民国初期修建。宅院地处村中高地上,依地形坐西向东,占地约1亩,由一正两厢及面楼组成一封闭式四合院。宅院布局严谨、设计精湛,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观赏性,是当地颇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梁檐门窗均以本地特产的楠木雕刻装饰,诸多龙凤、松鹤、福寿、垂莲等装饰工艺精到、形象鲜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房主张德明、张剑秋父子,为象达近世有名的书香人家。父亲张德明民国前期主持创办象达小学,得到云南革命军政府的封赏,人称“张新爷”。其子张剑秋早年曾赴武汉、延安等地寻求真理。1942年滇西抗战爆后,与同乡朱家锡回龙陵组织龙潞游击队抗击日寇,任游击队政治部主任。1943年初,游击队在平达蒋家宗祠的司令部遭到日军扫荡焚毁,司令朱家锡率部转移象达活动。张剑秋出于部队安全考虑,主动将地形隐蔽、设施齐全的自家宅院腾出来供司令部办公使用,前后一年多时间,为有效地组织当地民众开展敌后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该宅院由张剑秋之子张玉山一家长期使用。由于主人的悉心管理,现院内仍保留有较多制作精美的家具,还有原省主席龙云为张家先祖母题写的寿联“百岁人鹤算萱龄褒荣凤诰,重阳节星辉婺焕瑞蔼蟠桃” “获画熊丸果尔闺中无恭,松龄鹤算真然世上难逢”及张德明先生自家题写的门联“两铭世泽流芳远,百忍家风衍庆长”,横批“百忍家声”等珍贵遗物。旧址于2012年被公布为保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潞游击队联络站旧址——象达朱家锡故居外景

(二)龙潞游击队象达联络站旧址。该旧址位于象达街东1公里朱家庄原龙潞游击队司令朱嘉锡故居内。这里也是朱嘉锡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国前期朱嘉锡之父朱晓东先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99师师长兼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时曾做过局部扩修。房屋占地900平方米,依地势坐北向南,建筑样式为当地常见的木结构中式瓦房,由正房、两厢和面楼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1942年滇西抗战爆发后,旅居昆明的朱家锡变卖在昆家产,组织龙潞游击队回乡抗日。期间,住在象达老家的朱嘉锡生母梅连娣(朱晓东先生发妻)为支持儿子的抗战大业,冒着被日军杀头的危险将宅院用作游击队联络站传递情报信息,并主动捐出大部分钱粮供给游击队,为推动当地抗敌斗争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朱嘉锡的家人多数移居外地,故居曾一度归学校使用。之后,又转卖给当地王姓人家居住。现存建筑除东厢被拆除外,尚有一正一厢和一间面楼,建筑风貌大致完好。

三、盈江各族人民抗敌斗争遗址遗迹

盈江县各族人民抗敌斗争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当年各族民众自卫队活动比较活跃的旧城、芒允、昔马等地。经实地调查,目前可见的遗迹主要有两处:

(一)旧城浑水沟伏击战遗址。该旧址位于旧城乡龙塘村北浑水沟与大盈江交汇的谷口台地上。地理坐标:东经98°11′32.10″、北纬24°46′48.20″,海拔高程1004米。台地坐东北、向西南,范围约3000平方米。大盈江自北而南从台地前穿过,北接梁河葫芦口窄谷、南临浑水沟深箐,山高坡陡,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腾冲至缅甸八莫古道从梁河前往盈江的咽喉之地,1942年9月,占领滇西的日军一部300余人从中缅边境的陇川一带开进盈江,准备北上腾冲参加扫荡腾北游击区的行动。干崖土司兼自卫队司令刀京版得到情报后,及时联络南甸(梁河)自卫队赵宝中部和时在附近的远征军预备2师游击队在浑水沟周围高地实施伏击。9月25日,日军从盈江旧城沿古道溯江而上进入浑水沟,埋伏在浑水沟南北两山的刀京版部和赵宝中部同时开火,日军大队人马进退不得,乃分散隐入深谷崖壁间拼命抵抗,双方激战终日,不分胜负。深夜,日军利用黑幕掩护,从北山攀崖突破赵宝中部防线,于次日拂晓过江突入西岸葫芦口预备2师游击队防线,游击队阻击半日后,因兵力不足被迫撤出阵地,日军乘势突围,丢下数十具尸体逃往腾冲。此役,我方利用有利地形实施伏击,虽因各方协调配合不力,未能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但也使日军领略了我方军民同仇敌忾的威力,从此不敢随意前来骚扰。由于近期兴建的梁(河)盈(江)公路从中间穿过,目前在台地上已难找到当年战场遗迹,所幸有当地州县政协竖立的战地纪念碑对此做了明显的标识。

盈江浑水沟伏击战遗址

浑水沟伏击战遗址标志碑

盈江芒允保卫战战场

(二)芒允保卫战遗址和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芒允保卫战遗址位于芒允镇北8公里拉丙寨边一凸起的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7°48′02.13″、北纬24°35′06.16″,海拔高程810米。山梁自拉丙西山山麓向东延伸至大盈江边,长约300米、宽约100米,高于左右两边的田坝约30米,盈江县城至芒允的边境公路从中上部截山而过,素为腾冲至缅甸八莫古道上的通行要隘之一。1943年3月初,占领腾冲的日军为打通腾冲与八莫之间的地面联系,派部队从腾冲沿古道一路南下,突破我南甸(梁河)、干崖(盈江旧城)、盏达(盈江莲山)土司防区,于3月12日从莲山经太平向芒允推进。面对日军入侵,芒允自卫大队队长许本和迅速调集所部3个分队数百乡丁于该地实施阻击。敌我双方激战半日,日军地处山梁下方,地势低洼,无处藏身,被歼达150余人;我方则因人员装备和经验不足,死15人、伤7人。此役为抗战期间继浑水沟伏击战之后盈江境内又一次规模较大的敌后伏击战,对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激发地方军民的抗日斗志产生了重要作用。现山梁上仍可看到少量当年敌我双方激战的战壕、弹坑等遗迹,并有当地州县政协近期修建的纪念标志可供凭吊。

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位于芒允镇西500米的户宋河北岸缓坡上,系1995年当地乡村为纪念芒允保卫战中牺牲的芒允自卫队战士而筹资修建。地理坐标:东经97°45′00.96″、北纬24°32′20.19″,海拔高程813米。碑塔用火山石砌筑于四边形高台上,塔体通高6.7米,上段塔身为方尖锥形,四面分刻“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一行大字。塔座为方须弥座样式,上嵌大小碑铭8块,记述了当年芒允保卫战的经过、意义及阵亡自卫队员名单。整塔犹如一柄直插蓝天的宝剑,象征抗日烈士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