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育信息化

浅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加强,教师应该克服学科背景的限制、经费不足等困难,加强专业研究与教育信息化的联系,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浅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育信息化

浅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育信息化[1]

张晓静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新闻传播专业与教育信息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当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加强,教师应该克服学科背景的限制、经费不足等困难,加强专业研究与教育信息化的联系,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教师 教育信息化 信息素养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of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Teachers

Zhang Xiaojing

(School of Media &Communicat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Hubei Wuhan 430074)

Abstract:There is some natural relation between the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teachers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these teachers shoul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limitation and short of founds.There are some measures that strengthen contracts between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and connect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losely.

Key Words: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teachers;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information literacy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直接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术和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一、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1.信息素养是大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大学教师作为社会建设人才的主要引导者和塑造者,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此同时,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其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对学习过程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控制,进而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

基本的信息素养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事务的能力。(2)利用信息技术交流的能力,涉及信息交流的模式、内容、方法、途径等。(3)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信息时代的一系列新问题,是信息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涵盖: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办公应用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应用计算机对教学系统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制作多媒体课件、参与校园网资源建设等等。

2.新闻传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渊源

20世纪20~40年代,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电影、广播等引入中国,并将这类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称为“电化教育”。这种“电化教育”引入中国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最优效果,她所采用的幻灯、电影、广播等手段比较先进,适合对当时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的国人进行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电化教育与现代媒体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美国,从20年代到40年代,各种媒体技术不断被用于教学过程,研究者热衷于从媒介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教育过程。40年代传播学的兴起,又使人们把利用媒介进行教育和传播过程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视听教育协会建议采用“视听传播”这一术语代替原来的“视听教育”。到70年代初,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邀请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播学教授余也鲁讲学,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怎样选择教学媒体、怎样制作教学课件、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等。随后,他们出版了一本书《传媒·教育·现代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汇集了他们有关教学媒体应用、教育传播思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深化,形成了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困局

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对象就是媒体和传播,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服务对象也是媒体和新闻传播业;虽然专业与信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但是在专业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相当多的障碍

1.教师学科背景的限制

国内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虽然学科背景各异,有学新闻传播学的,也有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但是大多数都是纯文科的学术背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理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是不够的;在教学中如果遇到这些方面的技术问题,很难独立解决或者在短期内克服。

2.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经费不足

一些高校对新闻传播院系重视不够,认为文科院系需要的实验条件、技术设备不高,每年在新闻传播院系投入的经费非常有限;这些紧张的经费往往用来维持院系的日常运作,实验室设备和办公条件的更新难以跟上现实的需要和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高校,每年对新闻专业的投入极为有限,教师们的办公条件相对落后,几个教研室共用一个办公室,一个教研室只有两三台办公电脑;再加上一些老师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的教学;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也让部分老师认为技术问题更多的跟实验室和教学技能类课程的教师相关,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加强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信息化的措施

1.进行有专业针对性的培训。

教师接受培训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举办7天左右的研修班,聘请校内教育技术部门的专家,分批分次为教师讲解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教师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在教师掌握了基础的信息化理论知识了以后,可以请校内或者兄弟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技能方面比较突出的教师讲授与本专业结合紧密的媒体技术;这种培训的目的不是让每个专业老师都成为教育技术的专家或者新闻实践技能较强的教师,而在于让每个教师对媒体技术方面有最基本的了解,在理论讲授过程中不至于和实践脱节。

2.教师应结合专业积极进行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教研活动。

仅就教学领域而言,新闻传播专业更应该走在其他专业前面,利用多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获取知识和增长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尤其是设计到各种媒体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形象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实际状态;在教学实验及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多种媒体综合制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发展教育思想、完善教学制度、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等提出一系列科研课题,从新闻传播专业领域中发掘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

3.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利用本校的教育技术部门的资源,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信息化实习基地。所谓信息化实习环境,是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来模拟新闻媒体的运行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媒体运转机制,从而获得新闻业务锻炼的一种数字化的局域媒体系统。

与传统媒体实习基地相比,建立信息化实习基地,所需资金较少,运行成本低。例如,要在一个广电新闻专业点建立一整套传统的电子化的广电制作设备,至少需要几百万元的资金投入,而一整套能够满足一个专业所有学生同时实习的低端数字化制作设备,只要投入几十万元资金就可以了。同样,校园报纸如果使用传统的纸媒介,如周报,每年的制版、印刷费用不菲,但是,如果制作成电子报纸,制作费用就少多了。由于信息化实习基地建立在学校里,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随时随地实习,减少了理论应用用于实践的延迟时间,也加强了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践过程,还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也可以在信息化实习基地得到实践技能的养成和提高,反过来增强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信息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如果运行比较成熟的话还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

参考文献

[1] Project o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1984):Planning for curricular change:a report of the project o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R].Eugene:University of Oregon.8.

[2] Ziff Howard,M Pulitzer.The closing of the journalistic mind[J].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New York.Jan 1992,30(5).49.

[3] Geimann,S.(2000).Task force on the professions in the new millennium,AEJMC: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education:2001and beyond[R].22.

[4] Dickson,T.,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ransition: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59.

【注释】

[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新闻传播类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2009A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