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

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从近代教育开始,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美国有些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也有一些面向高中的合作项目,这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一章已有介绍,比如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夏季面向高中学生召开新闻夏令营,特别招募少数民族学生。日本的大众新闻教育颇具特色,社会整个大环境都在引导民众从事终身的新闻教育活动。

第五节 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

从近代教育开始,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34]要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要建立一个全时空的大教育观念。在时间上,教育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的学习机会;在空间上,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且还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这就要建立终身教育思想。[35]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词始于1919年的英国,这一概念的系统阐述者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1965年,他任联合国教科文局局长时,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会上具体阐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保尔·朗格朗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是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1970年保尔·朗格朗发表了《终身教育引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于1972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明天和今天》,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自此,终身教育日益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广泛接受。法国、美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立法的形式,确认“终身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据此重新构建教育体系。[36]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终身教育不但使教育成为有效、公正、人道的事业,而且引发和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指导和促进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969年,瑞典教育部长帕尔梅在巴黎举行的一次欧洲教育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回归教育”的新概念,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回归教育———为终身学习的策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回归教育的特征是“以回归的方式即教育和劳动交叉进行的方式,把教育分散在个人的一生”。[37]这些教育文献都清晰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国目前大约在5000所中学开设新闻学课程,选修学生每年约17.5万名。高中和初中的校刊、杂志和年鉴有4.5万种,多半定期出版,有100万以上的学生为这些刊物工作,每年活动经费5000万美元。学生们还通过教学和课余俱乐部活动,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原理。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在中学传授传播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操作过程以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美国有些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也有一些面向高中的合作项目,这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一章已有介绍,比如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夏季面向高中学生召开新闻夏令营,特别招募少数民族学生。科罗大学波尔德分校每年夏季向本地少数民族高中开展活动,学院开设一门课程叫做“新闻学基础”,面向即将加入该学院的约15名高中学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每年暑假在学院内进行两项高中生新闻集训活动,都是为期两周的高强度、职业化的新闻制作。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也有针对本地高中学生的活动,经费由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承担,在乔治·华盛顿高级中学开设一门课程叫“学校教育的新闻课实践”,非白人的学生可以每周一次来这里接受新闻课教学和指导。

日本的大众新闻教育颇具特色,社会整个大环境都在引导民众从事终身的新闻教育活动。在日本的小学生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报纸》;日本一些名牌大学如东京筑波大学、广岛大学等新闻学科的一部分毕业生也在从事中小学的新闻教育工作,日本各新闻机构也非常重视和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日本的报社、电台、电视台还经常公开地向读者传授新闻采编知识,《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新闻机构都向读者开放并主动服务以增进感情。大阪的朝日新闻社有一个相当大的读者室,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来这里体验报纸从写作、编排到印刷的全过程,室内摆放的设备与编辑部使用的一样,只是印刷机是按1/4缩小比例制造的。读者们有朋友聚会或结婚等活动,常常来这里自己动手编上一份纪念版报纸。[38]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伦伯格传播学院是美国典型的职业教育学院,拥有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坚持职业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供职业再教育,有许多专业是为职业新闻人设立的,分为短期的研讨班、工作坊及短期课程。美国致力于职业新闻教育比较突出的几所院校还包括哥伦比亚、密苏里、伯克利、马里兰及西北大学梅尔森学院。

英、法、德、日等国的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在第六章中我们已经做了具体阐述。

我国大众新闻传播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85年1月5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简称学通社)。当时,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以及丰台、西城、东城、宣武、朝阳等区的校办企业公司给予了经济上的资助;安岗、杜导正、王立行、许文、郭梅尼等新闻界知名人士担任了顾问。时过不久,北京市委宣传部正式下发文件,确认学通社是北京青年报社领导下的北京中学生课余新闻组织。《北京青年报》因创办学通社而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创新活动奖”。各省市纷纷效仿,学通社遍布全国。学通社的记者以敢想敢闯而闻名,凭着一张小小的记者证,采写过许多国际著名人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通社把目光和触角更深地投向宏大的社会背景层面。90年代中期,学通社由《北京青年报》和《中学时事报》编辑部管理,除北京分社之外,又新建了天津分社和塘沽分社,每一届成员达五六百人之多。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03年12月28日开播,其中有一档栏目名字叫《新闻袋袋裤》,这是一档每天15分钟,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儿童新闻栏目。它的宗旨是“新闻时事的解读者、少儿活动的发布站、了解世界的窗口”,节目的主持人都是青少年

方汉奇教授谈到新闻工作与新闻教育时说:“因为新闻工作者要面对众多的新事物,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新闻工作者尤其需要学习。新闻工作这个职业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39]

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指出:“知识是一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贫困的病根。”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呈现出整体性、前瞻性、硬保障等特点:[40]整体性,是指许多国家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规划,以改革促发展,而且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列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使教育与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密切结合,协调发展;前瞻性,是指一些发达国家在制订教育改革和发展联系计划时,重点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并全面分析未来社会的背景;硬保障,其要义有二,一是以立法形式颁发教改计划,作为国家意志,强行实施,二是现有财政上的保障,教改幅度的大小,一般都以财政的支付能力为依据。

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也体现出以上特点,尤其是“硬保障”这方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充分认识到教改计划、教学评估及资金投入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本书前面的相关章节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注释】

[1]顾明远总主编:《比较教育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2]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教育研究》1996年第12期。陈学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比较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外国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章于炎、钟新、王波:《保持老牌学院的持久魅力———专访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斯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4]李红梅:《新闻学院的吸引力在于职业教育———专访美国南加州大学安伦伯格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迈克·帕克斯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5]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6]〔美〕乔伊·马礼逊:《转变中的俄罗斯新闻教育》,《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

[7]王岚岚、钟新:《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一次彻底的讨论———专访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唐娜·洛根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8]《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方汉奇谈新闻教育与记者素质》,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 35928/36353/3468932.html)。

[9]〔澳〕约翰·泰伯特:《澳大利亚的大学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0]元佑铉(韩国高丽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重塑韩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11]李明文:《新闻教育的功利化误区》,《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

[12]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大学校长书记谈办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1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1页。

[14]李五一、邢永富:《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15]郑贞铭:《新闻专业化与新闻教育》,《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16]《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方汉奇谈新闻教育与记者素质》,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 35928/36353/3468932.html)。

[17]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台北《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18]陈栋、王丽明:《吴廷俊:惟真是命惟真至尊》,中国广告网(http://www.cnad.com/html/Article/ 2009/0323/20090323133824159_2.shtml),原载于《今传媒》(学术版)2007年第12期。

[19]本节部分内容参见陈昌凤:《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汇流:世界新闻传播教育走向研究》,中华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 4171),原载于“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编:《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264页。

[20]钟新、陆佳怡:《传播研究者需要充满激情并且坚持不懈———专访议程设置理论之父、美国北卡大学唐纳德·肖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21]周树华、徐洁:《传播与教育是天生的颠覆性活动———专访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卡尔佩奇·克拉克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5页。

[22]钟新、王波:《影响公共政策是媒介研究的至高境界———专访美国丹佛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迈克·沃斯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23]邹从清:《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4]周青、姚林娜、杨辉祥等:《批判性思维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25]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7]周树华、叶银娇:《走近这所黑人为主的学院———专访美国霍华德大学约翰·约翰逊传播学院院长詹妮斯·戴特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28]程斯辉、涂桂辛:《美国高等学校改革新动向及其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

[29]王岚岚、钟新:《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一次彻底的讨论———专访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唐娜·洛根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30]李静波、黄圣伦主编:《大学校长书记谈办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31]周树华、杜英:《教学、研究和服务并重———专访美国北卡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理查德·科尔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3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化的新闻教育机构》,http://news.163.com/05/1110/18/227GRAHC0001124T.html。

[33]周逵、钟新、采访:《新闻学府要向一线工作者敞开大门———专访韩国首尔大学康贤斗教授》,载钟新、周树华主编:《传媒镜鉴》,中国传媒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34]顾明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35]顾明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36]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37]顾明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20页。

[38]胡连利:《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比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6月。原内容参见李小冬:《日本三大报的公关意识》,《新闻学》1992年第2期;刘明华:《日本的新闻教育》,《国际新闻界》1983年第1期。

[39]《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方汉奇谈新闻教育与记者素质》,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 35928/36353/3468932.html)。

[40]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