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我校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于我校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我校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1]一、几个原则性意见吾校同济,百年名校,1949年前为国立大学,声誉卓著,解放后备受重创;20世纪80年代后又未能充分把握发展良机,尤其是在高校合并大潮中未获提升,目前在国内的地位显得有点不上不下,差不多给人“枉得虚名”的感觉了。有鉴于此,我校应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绝大部分学科的培养体系的构造。正是在此意义上,博士学位的设置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抓手”。

关于我校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1]

一、几个原则性意见

吾校同济,百年名校,1949年前为国立大学,声誉卓著,解放后备受重创;20世纪80年代后又未能充分把握发展良机,尤其是在高校合并大潮中未获提升,目前在国内的地位显得有点不上不下,差不多给人“枉得虚名”的感觉了。怎么办?怎么走?大家都很关心。本人调入同济工作已十年有余,也算是老同济了,对于学校的发展多有忧思关切,向来又以好事和革命著称,终于逮一机会,特向各位呈报一点个人见解。

首先我认为我们要有信心。信心何来?来自“同济”两字。想当年本人受命担任同济文科学报主编,一年内把这份学报的全国转载率排名从625名提升至25名,令人刮目相看(但未受校方嘉奖)。何故有此惊人飞跃呀?本人用心用力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根本的原因却在“同济”两字。“同济”配得上伟大。因此之故,不久前有关大学章程开会,有人提出可以“同济天下”四字为校训,本人极表赞成,以为是一个好主意。“同济”既为名词又为动词,同济学子遍布天下,故为“同济天下”;同济人同“济”天下,效力于国家社会,贡献于人类大同文化,故又可谓“同济天下”。——“同济天下”气魄非凡,可设为吾校校训。在此重申这个主张。

然以“同济天下”来要求同济的事业,则同济同仁必得具备更豪迈的精神,更宏伟的理想。同济人向来低调务实,心气不高,志向不远,以致多项事业进展缓慢。而今中共十八大后再启重要领域改革,“欠改革的”中国高等教育(这是我对中国高教事业的基本判断)必将成为重点,此时同济若再不思改进,难免再次错失伟大时机。窃以为,改革事业的关键点在于要有“务虚”精神,具体一点来讲,就是:一、要解放思想;二、要发挥想象力;三、要制度创新。下面仅就我校学科发展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供各位参考。

首先我们得假定和确认几个原则性意见:

第一、作为综合性大学,同济大学必须把基础科学中的至少半数以上建设成为优势/强势学科。也即说,我校必须把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九大基础科学当中五个左右的学科做成优势学科(国内一流学科)。基础科学是大学之根本,是人类知识的尊严所在。发展基础科学是大学之本质的必然要求,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第二、作为目前以工科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同济大学必须维持半数以上的工科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同时要做强若干个新兴学科和应用文科专业。工科是我校目前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自然不能放弃这个优势;今日世界科技和多元文化快速变化,大学需要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现实有适应和反应的能力,故必须发展和强化若干面向社会的应用科学,也须有指向未来的学科意识,及时调整和组织新兴交叉学科。

第三、作为国内名校,同济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科应该有完整的培养体系,而且最终要拥有自主设置和调整完全培养体系的机制和权力。同济的学科建设要有高要求,不能没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即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级,这就是说,我校的学科不应该仅仅培养“半成品”。有鉴于此,我校应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绝大部分学科的培养体系的构造。

第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属于欠改革的或者未完成改革的“重要领域”,而改革的目标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获得以及作为自由研究场所的大学之本质的确立。确认国内大学在体制和管理上大有改进空间,这同时也就提醒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味拘泥于现行的体系和规定,而要依照大学的理想本质来要求和设计我们的事业。就学科点的设置和布局来说,我校不应受限于本身就不合理的博士点评审和审批制度,要按照同济自身的逻辑来构造我校的学科点。

以上四点中,第一、第二点为学校在学科顶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第三点为学科建设工作的目标要求;第四点强调了包括学科制度在内的高教改革的时机和重启改革的必要性。

二、我校学科现状分析

在教育部新制订的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中,我校目前拥有10大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缺历史学、农学和军事学。——顺便再提一下,教育部公布的目录是有逻辑秩序的,而我校目前在各类资料中发布的现有学科门类排序法十分搞笑,排作: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艺术、教育学。这叫什么秩序?什么逻辑?大概取的是“谁力气大谁排在前面”的“强盗逻辑”。

在我校现有10大学科门类中,除教育学和艺术学外的8个门类具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所有10大门类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49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55个。这就是说,我校目前还有24个一级学科只有硕士点而没有博士点,接近全部学科的半数!这个数据令人气馁也令人伤心。据我所知,作为门类(也是一级学科)的哲学属于我校最后设立的学科(哲学本科设立于2004年,但现在已经有了一级博士点),这就表明我校不少于20个一级学科是在2004年以前成立的,但一直处于低水准的折腾阶段。

没有博士点,一方面意味着我们没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只能培养“半拉子”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把学科做强、做大,因为在今天国内高校学科布局基本成型和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学科体系不完善就无法吸引真正高端的人才。正是在此意义上,博士学位的设置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抓手”。而我校现有10大门类虽然有8大门类设置了一级博士点,但现有55个一级学科却有24个没有博士点(27个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我校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几点建议

如何克服上述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我认为首先仍旧是要解放思想,发挥想象力,创新制度。上面我已经讲了四个原则性的意见,基于这四点考虑,我目前愿意进一步提出如下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其一,尽快完成我校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如上所述,目前我校尚有27个一级学科没有一级博士点(虽然从门类上讲只有教育学和艺术学没有博士点),这些学科的存留和发展就成了问题,十分被动。哪些是必须发展的(特别是有未来指向的),哪些是可以归并的,哪些是可以停办的(停办专业需要特别慎重,既然已经设置了本、硕士点,你要停止它就难了),我们得有一个总体规划和方案,尤其是需要确认未设博士点的学科的发展重点。放任自流总归是不对的。学校要把学科规划、学科点布局的权力用好用足,要充分发挥校方资源统筹和调配的作用,坚决反对在学位点和学科建设上的本位主义,鼓励相关学科的联合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其二,解放思想,尽快完成我校博士点的全面布局工作。建议校方解放思想(多学学兄弟院校的大胆经验),尽快从同一门类下增设相邻学科的博士点;实在没法增设的,要力争通过申报渠道尽早解决博士点设置问题。重复一遍:同济大学的学科不应该没有博士点;而且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全面布局的条件。如上所述,我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门类已有8个,表明大部分没有博士点的一级学科都有已设一级博士点的相邻学科(同一门类下的学科)。在此情况下,学校应整体统筹,以自行增设的方式为同一门类下还没有一级博士点的学科设置博士点,并且最好让所增设的博士点独立招生和管理。原则上,除了艺术学和教育学之外,其他学科应全面布点。

举例说来:我校管理学门类早就有一级博士点,但同一门类(甚至同一学院)下的公共管理学竟然至今没有博士点,实在匪夷所思!建议自行增设“公共管理学”(或类似名称)的博士点。再比如,我校已经设有经济学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但却没有理论经济学的博士点。建议自行增设“理论经济学”(或类似名称)的博士点。再比如,我校文学门类下已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但同属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却没有博士点,建议在中文学科自行增设“中西比较文学”(或类似名称)博士点,在新闻传播学内自行增设“跨文化交际与媒体学”(或类似名称)博士点。

学科点的规划和设置工作必须由校方(研究生院)统筹处理,而不是在学院之间或者在学院内部扯皮。研究生院去年推出以一级学科大类招生的方案为我上面提出的布点工作提供了支持。研究生院现在的做法是:在一级学科下自设研究方向,这就给学科点比较大的灵活度和改革可能性。比如哲学一级学科,原先只有4个二级博士点招生(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上共有8个二级学科),而在2013年的招生方案中我们自设了九大方向(相当于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有3个研究方向(古典学、哲学心理学和文化哲学)是教育部目录上没有的,但它们可体现同济哲学的特色。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两个自设博士点的指标让给其他学科了。

原则上,按教育部的规定,我们现有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可以增设50个二级博士点,因此,要为经过论证、确认要发展的不超过24个没有博士点的一级学科增设博士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建议学校限制、甚至停止已有一级博士点的一级学科自行设置新点,把所有增设资格让出来,由学校统筹,用于解决没有博士点的学科的博士点。建议学校在最多三年时间内完成新增点的布局工作。

对于目前还没有博士点的两大门类(教育学和艺术学),建议采取交叉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办法解决博士点问题。比如,可以从哲学的美学博士点引申出“艺术理论”博士点研究方向;可从管理学博士点扩展出“教育管理”博士点研究方向。或者更直接些,可以借助于哲学一级学科自行设置“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博士点,借助于管理学一级学科自行设置“教育管理学”博士点。如此等等。

其三,要把博士点的布局与引进人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我上面提出的建议,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好大喜功”嘛!我当然不会承认。若需要补充解释的话,我会说:凡确认需要发展的我校学科,我们就必须下力气把它们搞好,就必须设置完整的培养体系,反正要做的事,迟做当然不如早做。然而要做好一个学科,关键还在于人才。如若没有人才,即便设置了博士点,也是基本白搭,弄不好还会误人子弟。而反过来也必须说,如果没有学科点,若再加上也没有良好的物质待遇,那么要吸引优秀的人才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得把学科点(博士点)的布局与引进人才的工作结合起来。我的建议是:对于新增设的博士点或博士点方向,若本院相关学科目前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议学校面向全球招聘。此项工作大致可以在三年内完成,即:每年向外招聘10名左右新设博士点或博士点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四、结语

总结一下,其实我要说的只有三句话:1、百年同济应该解放思想,放眼未来,积极改革,冲破现行学科制度的消极限制,不必为没有博士点而苦恼;2、全校统筹,以学科门类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全面布局我校确认需要发展的学科的博士点;3、筑巢引凤,引进一批新设博士点或博士点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如此,我校一些弱势学科方能得到发展,我校的整体学科实力方能得到提升。

【注释】

[1]2013年1月15日记于同济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