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继续教育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定位研究

继续教育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定位研究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包含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现代大学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哈佛大学每年接收继续教育学员的人数,是正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总和的三倍。

继续教育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定位研究

陈 鹏

摘 要:现代大学正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包含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维系和改善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关键。现代大学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继续教育应被纳入现代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成为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并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一,并且应该成为现代大学重塑自身形象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继续教育 现代大学 大学制度 定位 社会中心 社会服务

一、现代大学正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和其他人类社会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中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它是时代的表现。”现代大学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当然,国内外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存在诸多范式,“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则是其中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国外“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的观点以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为代表。他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知识经济对大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的功能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英国教育学家纽曼的古典大学、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的传统大学相区别,新型大学是一种多元化的巨型大学,已经从原来的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地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化的巨型大学制度就是现代大学制度。”

在我国,“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的观点以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为代表。他撰文指出:“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大学走进社会中心是历史的必然;进入社会中心的大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知识产业的孵化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迫切需要改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从政府计划指令的间接联系,转变为大学直接面向社会建立联系。有学者从实践出发,以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存在的弊端为诉求点,设计理想大学的发展模式——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既不是19世纪的德国大学制度,也不是20世纪的美国大学制度,而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现实使命,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的积弊,建立新的大学制度。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现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在2000年曾撰文指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表现为处理以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大学和教师、学生的关系,大学和大学的关系;大学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必须为国家服务,对政府负责;面向社会,主要就是面向现代化建设。”

二、继续教育是现代大学维系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关键

现代大学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继续教育是关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继续教育进行了明确定位:“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赋予大学新的使命,也为现代大学建立、维系和改善社会关系提供了契机。大学应当成为面向全民的学习场所、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大学职能发展到今日,第一职能是教学,第二职能是科研,第三职能就是社会服务。大学与社会的发展愈密切,就会衍生出愈多的职能。可以说,继续教育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各项活动(即产、学、研)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社会和大学的发展呼唤继续教育;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进步。这既是社会和大学本身的需要,也是人们自身的需要。

三、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合理定位继续教育

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如何合理定位继续教育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刘献君教授在《论高等学校定位》中指出:“做任何事情,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即定位,是基础和前提。”但在我国,继续教育往往被轻视和忽略,存在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重全日制教育、轻业余教育,重一次性教育、轻继续教育的现象。很多大学仅仅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创收产业”,可有可无,缺乏远景规划和合理定位。

(一)继续教育应被纳入现代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教高[2007]号)中明确规定:“各校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充分认识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把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发展。”因此,继续教育首先应被视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现代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继续教育的办学类型和层次。

(二)继续教育应成为现代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一

在国外,继续教育已经和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大学人才培养结构。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大学都开设继续教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哈佛大学每年接收继续教育学员的人数,是正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总和的三倍。早在1987年,我国原国家教委就曾明确提出,大学后的专业培训、实践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与研究生教育并行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条基本途径。但在现实中,继续教育往往是滞后于其他形式的人才培养形式的。

继续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成人学历教育,它应该属于学校的延伸层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它往往需要多种学科或专业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更新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注重智力开发与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由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三部分组成,形成“本科教育重基础,研究生教育重科研,继续教育重活力”的新兴格局。

(三)继续教育应成为现代大学重塑自身形象的标志之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大学形象是“大学客观现实的外化,是大学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中介与折射,是大学客观现实与人们主观需求的统一体”。建设良好的现代大学形象是基于大学自身的发展,更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现代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社会大众对大学的关注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也从客观上要求大学必须规范学校的各种行为,塑造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学者指出,大学除了建立自由开放、自尊独立、自省批判的形象之外,还应该建立社会责任的形象。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频繁出现,大学需要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曾将继续教育比喻为“一体两翼”,清华大学的主体任务是培养一流的精英人才,而科技产业和继续教育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两只重要的侧翼和力量,与主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继续教育并没有损害清华大学的社会形象,反而为其赢得了声誉;不仅没有挤占资源,反而创造了资源。通过对农村教育扶贫工作、高层次政府干部、科技人才、部队干部、企业领导等的培训,清华大学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这样的理念也是值得我国所有高校学习的。

(四)结语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曾指出,“大学应超越象牙塔,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的,大学应为社会培养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通过培养合格的、受过良好训练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服务”,他还告诫美国的高校,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提倡“以地方和创业发展为中心”。现代大学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需要主动适应开放的社会要求和趋势,以开放的姿态投入社会,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良性合作。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一种主要教育方式,继续教育事业正方兴未艾,它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现代大学制度中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会不断延伸。

参考文献

[1]Derek Bok.Beyond the Ivory Tower: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Clark Kerr.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Cambridge:Harvard Uni-

versity Press,1963.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大学制度.现代大学教育,2001(3).

[5]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3(1).

[6]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0(3).

[7]冯琳,张爱文.定位与发展的启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访谈录.中国远程教育,2005(6).

[8]尚琳琳,王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定位和发展方向研究.继续教育,2007(4).

[9]张峰,任红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突破发展困境的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7(1).

[10]杜君英.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和解决对策.继续教育,2004(11).

[11]徐韶瑛.浅谈综合性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定位与走向.继续教育,2004(10).

[12]夏建如,路正南,陈志刚.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路.江苏高教,2006(5).

[13]陈喜波,姜春林.刍议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继续教育研究,2003(2).

[14]陈孟森.现代大学制度新探.教育评论,2008(4).

[15]李亚春.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定位与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9(9).

[16]江畅.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17]肖贻滨,段芳.浅谈继续教育在普通高校扩展服务职能中的作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