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的继续教育

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的继续教育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的继续教育 ——兼论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与转型杜晓成摘要: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开展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而且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尽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里继续教育占有什么位置呢?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的继续教育
——兼论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与转型

杜晓成

摘 要: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开展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而且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开展继续教育具有科研、师资、品牌和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综合性重点大学在建立现代和完善大学制度,开展继续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与特色。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结合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实际,分析和探讨现代大学制度下继续教育定位与发展,探讨了继续教育与学科建设、与本科生教育研究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大学 综合型大学 继续教育

大学从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肩负着引领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水平,取决于核心生产力和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中国大学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大学提出的时代要求。但我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政府行政干预过多,一方面内部还没有形成高效的治理结构,难以在促进国家与社会发展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要激活高校自身的主动性,使高校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历史使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使大学成为真正的大学,才能真正使高校成为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面向社会自身发展的实体。大学的职能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拓展和完善的,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其功能的完善和强大而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尽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里继续教育占有什么位置呢?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试论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中国特色”。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保持高等教育活力的基本源泉。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保证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当然,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现代大学制度的终极样本,不同国家的大学,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大学,其具体的现代大学制度可以拥有各自的特点,建立大学制度要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综合性大学步入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发展轨道的必然选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成为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继续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了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三大板块,继续教育越来越成为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也越来越体现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方面。

综观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有一流的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成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展示大学办学实体与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开源创收、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我国继续教育在过去(精英教育阶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补充,满足人们对知识和学历的追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现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共同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既有从前的“补充功能”,即满足社会人士对知识和学历的追求,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精英人士对能力和素质的追求,姑且称之为“培训功能”。

随着继续教育功能的延伸,“成人高等教育”概念演变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功能”在逐步体现,非学历教育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高端培训仍然体现的是精英教育理念,继续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服务方面看,继续教育过去是完全面向社会,供不应求坐收其利;现在是既面向社会又面向市场,主动服务强调质量,参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过去是兼具公益性和经济性,现在是兼具服务性、公益性和市场性,既要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成本核算、收支平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习、储备的知识能源已经不可能支持一个人一生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产生,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成果在生产中的直接应用,必然要求通过接受再教育的途径,增强个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正是这种变化,使以更新、增补、拓展、提高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推动继续教育全面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继续教育事业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已成为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形式。我国继续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和个人的普遍重视。社会把继续教育看做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个人则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继续教育是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更多的成人渴望重新学习,提高学历层次,获取新的知识。

随着科学研究方向从“S”(科学)型向“STS”(科学、技术、社会结合)型转变,科学研究导向从单一的科研方向向兼顾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综合方向转变,继续教育发展也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校继续教育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确立和坚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继续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传统学历继续教育与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现继续教育转型的关系,全面推进我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科学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深化改革继续教育各项工作实现继续教育事业继续和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2007年5月20日校长顾海良教授在全校继续教育管理培训班上作的题为《推进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思考》的报告和2009年11月4日在“第十届海峡两岸继续教育论坛”上作的题为《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关于当前继续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以及分管继续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周创兵教授关于继续教育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从武汉大学校情出发,积极转型,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尤其是干部培训、行业培训、高端培训;挖掘潜力,积极发展传统成人教育;规范管理,平稳推进网络教育和考试工作;自尊自信,坚忍不拔,尽快形成与武汉大学地位相适应的继续教育新格局,为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发展也应坚持以人为本。“十二五”时期是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关键期,也是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我们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支持,逐步统一思想认识,活用学校资源,努力创造绩效,争取一年内扭转创收下滑趋势,两年内建成培训基地,三年内初步形成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继续教育办学风格与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与武汉大学地位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

坚持科学发展指导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重在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办学模式、拓展办学渠道。

引入市场机制给继续教育增活力。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在继续教育体系的不同环节上,促进继续教育综合功能的充分发挥;将“市场机制”引入继续教育,注重开拓市场,拓宽继续教育办学渠道,加快继续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坚持在培训形式上“短、平、快”并举,在培训内容上“高、新、尖”齐驱,在培训方法上“产、学、研”结合,在绩效管理上“针对性、适应性、效益性”兼顾,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为主线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挖潜办学渠道给继续教育拓展空间。从一定程度上说,继续教育非常需要学校加大对办学的财政资助力度,但从我校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仅仅依靠学校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创新继续教育投融资体制,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树立“经营继续教育”的理念,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或共同开展继续教育;还要想方设法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继续教育的成本管理,科学成本核算,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

优化管理模式推进继续教育创新。科学发展必然要有新的发展模式,继续教育也不例外。要针对继续教育对象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特点,突出“以人为本”,推进继续教育方法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共享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手段创新;借助高校在师资力量、学科结构和办学经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开发继续教育的教学资源,依托科研力量和教师资源,开展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宏观监控,增强“自律”精神,建立与完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树立“培训者先受训”的理念,加强教师能力修养和业务培训,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深受学生欢迎的专兼职结合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三、用强力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

推动我校继续教育办学转型,就是让办学学院从成人高等教育领域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利用学科优势加强开展高层次的培训。

科学把握学校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增强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实现学校继续教育事业新发展。我校继续教育实现转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习对象需求为主体,教育动因上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教育对象上重点拓展已经获得一定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教育内容上要体现适应于各类在职人员需要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学习内容,使这些人员在发展、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完善、更新、提高和拓展。

强力推进继续教育方式转变。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建立非学历教育发展基金和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为继续教育实现转型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改革和优化非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与创新机制,想方设法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渠道与发展空间,从资源融合、项目研发和政策优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与扶持,给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增动力、加压力

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与特色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我校继续教育事业,强力推进转型要着力依托于我校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团队,依托于我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创新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适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争创高端培训品牌,重点面向干部、区域和行业开拓培训市场。

着力支持和发展继续教育专门办学实体,推动全校继续教育转型。武汉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是武汉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机构,在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上能更快适应培训市场化运作的要求,通过教育培训中心的快速发展,促进全校办学学院继续教育转型。

实现继续教育转型要体现继续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多类别、国际化特点,要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规范办学行为,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四、始终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强化继续教育质量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我国实现人力资本优化的重要手段。

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的总和,教学质量就是教学活动或现象满足明显或隐含需要的特征。继续教育的质量体现在向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和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成果——人才的质量上。继续教育既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又要适应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机构既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又向社会提供了教育成果——人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教育质量的检验者,因此,提高继续教育质量贵在以人为本。

发展我校继续教育事业,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必须始终坚持以规范管理、质量为重,树立质量文化意识、质量生命意识。规范化管理是积极推进继续教育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办学水平、丰富内涵、形成特色的需要,是改变目前学校继续教育粗放管理现状的需要。我们在推进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扎实地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制定和落实优化的工作流程、办事程序,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上质量,将规范化管理当成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要始终不懈地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以我为主、以法为准”的原则,加大继续教育规范管理、规范办学的力度,确保我校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与武汉大学在全国的地位、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匹配、相适应。

加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是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办学机构应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监控渠道。加强学科管理水平和课程质量控制,对继续教育学科进行管理和课程设计时,增加实践环节,多开展最新应用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站在本学科工作领域应用的前沿,投身于以后的业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继续教育达到贡献社会、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教育形式,同时还要强化教学环节的组织与监督。

要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质量,须从考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根据市场需求、继续教育战略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经过各项教学管理环节,通过知识的加工与教授活动提供教育服务,进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加工”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体力、能力、素质等,将教育服务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向社会提供人才。

继续教育发展强调质量,既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又要适应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机构既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又向社会提供了教育成果;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教育质量的检验者。可见,继续教育的质量体现在向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和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成果(人才)的质量上。

以完善绩效评价为导向,有效规范继续教育管理。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工作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规范化评估细则,注重对继续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切合实际找准发展突破点,创建特色项目、优质品牌,推动继续教育向重内涵、重特色的高位平台迈进。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时时、事事、处处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始终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推动继续教育工作上台阶。

五、正确处理继续教育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一)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注重特色,突出创新。武汉大学的学科建设坚持突出重点、优化资源、鼓励交叉、开拓创新、重在绩效,这与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武汉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已经形成了拓展学科建设的外延,改革学科点建设的模式,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的大学科建设理念,实施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研究基地建设等诸多要素捆绑式建设的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条件建设为保障,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建设格局。武汉大学学科建设思想在实现继续教育转型与继续教育多元化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推动继续教育学历专业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大格局为继续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学术交流上提供了广阔的拓展和创新的空间及平台。一批高水平的、享誉海内外的优势特色学科是开展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

依托学科建设,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要以教学科研力量为依托,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发挥武汉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和发展特点,深化继续教育内容,提升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把继续教育与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学进步和科研深入;借助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加强继续教育项目研发,注重实效性、前瞻性,打造精品化、品牌化的培训项目,以学科内涵的发展带动和提高高层次培训的规模;以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继续教育的整体全面发展;加强继续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品牌形象一体化、监督管理一体化、质量标准一体化和学员服务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推进继续教育多元化发展,“办学主体多元、学科优势多元、市场渠道多元、办学模式多元、学员群体多元、教学方法多元”;处理好“一体多元”的辩证统一关系,发挥一体化建设的综合性优势、规模效益和质量品牌效应,突出面向需求与学科优势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特色。

(二)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已建立起一套学科门类齐全、优势与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健全、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培养质量得到很好保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明确将“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这些做法为全力打造继续教育“质量工程”和发展高端培训、学位课程培训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与管理创新为学历继续教育后续人才培训提供了发展平台,为非学历教育培训也提供了前沿的研究案例与多元化的研究模式,特别是专业研究教育和MBA教育的培训模式与教学方法为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了很多优良的师资与教学管理典范。

继续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和高端培训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战略、质量为本战略、特色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生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是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为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生源支撑,而继续教育市场化、国际化、职业化的发展前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支持。

(三)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

继续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较强的教育,它应该比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有更多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生教育与继续教育二者相融合可以实现继续教育和院校本科教育之间的学历互认关系。继续教育不同于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职业特点和本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应急式”和“充电式”的教育,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或者获得适应新的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学历教育的“缺陷”,本科教育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也将走向工作岗位,在考虑节约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参考继续教育中所设置的相同专业的职业和岗位能力分析,依此来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样,在培养适应岗位能力需要的人才的条件下,本科生教育就为继续教育提供了高素质的生源,实现了继续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随着两者之间的不断联系,就可以实现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学历的相互衔接与互认,这样本科生教育的相同层次的本科专业就可以在继续教育专业中不设置,节约了教育资源。

继续教育可以依托本科生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良办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条件远远不如本科教育的办学条件,许多继续教育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专业优势,也就缺乏吸引力,继续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可借鉴其优势专业的教育资源,确立自己的办学方向,质量是继续教育的生命线,要以质量求生存就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继续教育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各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机会,缩短本科毕业生与实践工作岗位素质要求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本科生教育办学声誉。

本科生教育为提高接受继续教育者的再学习能力提供教育条件。继续教育部门要对市场和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办学方向,并且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的动向,确定灵活的办学思路,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以质量求发展,加强对证书、各种资格证书的授予管理,依法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条件。只有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了,实现本科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学历证书相互承认,继续教育的本质性功能有所体现,才能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信息,更进一步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四)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础。解决好发展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

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全日制在校生教育,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的特点,如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学习规律等,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有区别。一些教师在知识层次、教学经验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基础,但缺乏针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技巧,课程框架“套用、平移”现象明显,与行业实际联系不紧密,应用性不强;特别是一些行业性较强的培训,需要授课教师深入行业内部,了解行业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和学科理论体系去准备课程内容,要求授课教师尽快熟悉行业背景,使教师讲课更有针对性。

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要求在聘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是提高继续教育和高端培训授课质量的保证。通过成立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质量保证机构、教学督导机构、师资开发与管理机构等,通过建立试用、试讲、培训、培养、评估等机制,规范了教师授课考核的流程。继续教育特别是高端培训项目对继续教育师资的高标准要求和面向全国甚至全球选拔师资的运作模式,对提高和促进武汉大学自身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多学科、多门类、高水平专家教授团队为继续教育师资库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因此,继续教育高端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大力发展对建设和推动我校师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继续教育发展战略高度和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以学员为本的课程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是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师资队伍是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要加大继续教育教师培训选拔工作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的授课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满足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等各个方面的要求。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要,积极收集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信息,从校外大量聘请优秀企业家,知名企业的管理、技术、业务等方面的骨干,高级政府官员等各种类型的师资参与授课,组成高质量的教师与专家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前沿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对于继续教育来说,更具特殊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公开、开放、择优的原则,注重有效利用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培训质量的核心,在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通过严格的选聘程序、规范的考核机制、合理的激励措施、优质的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保证培训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2001.

[2]顾海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国高等教育,2010(3).

[3]张松德.对构建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庞桂义.继续教育的质量与质量保证.继续教育,2008(1).

[5]成银牛.继续教育的全球视野.继续教育,2004(4).

[6]来茂德.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探索:浙江大学的思考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巧林,王章豹,龙巨东.试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顾德学.学习型社会与我国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人教育,2007(9).

[9]闫海军.美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及其启示.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6(1).

[10]张义.高校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继续教育,200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