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不同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一些小型的社会调查、专题活动,或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

三、不同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1.大学生适应期的社会实践

大学新生刚从中学跨入神圣的高等学府,高校的神秘感使大家主要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应围绕如何促进大学生尽早进入正常生活而开展,所以大学一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军训、丰富的校园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能力的活动以及与专业联系较紧的“第二课堂”活动等。

2.大学生发展期的社会实践

进入二年级的大学生,已接触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二年级是思想品德和理论知识充分发展的时期,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认识国情社情,还要争取初级的实践机会,从而促进人格的正确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认真完成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各类实习与实践活动,如安排一个月左右的专业实习活动和生产劳动,了解本专业发展状况,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一些小型的社会调查、专题活动,或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锻炼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大学生定格期的社会实践

三年级是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参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以后人格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社会调查、实地见习为主,辅之以科技服务、挂职服务、参与管理等活动。结合专业培养要求,一方面积极接触社会现实,向实践学习,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另一方面让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体察国情社情,在感性体验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4.大学生转折期的社会实践

进入四年级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出路的选择,自己选择工作,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挑选。步入社会后,又将面临一次社会角色、生活模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实践活动应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适应训练、角色培养、就业指导等。对专科学生,这些活动应安排在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缩短社会适应期。

5.完善期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健全的社会人格,但所有这些还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充实与发展。作为社会实践教育系统工作的配套部分,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还应重视基层见习期的社会实践环节。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能适应社会要求,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待提高。有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走向社会后,其思维仍然很幼稚、单纯,而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搞些脱离社会的“自我设计”,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成熟造成的。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要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实用专业技能培训,以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参加一些有利于社会性人格和开放心态发展的活动,以在适应期内尽快找到社会定位和心理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