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性

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性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践活动中,人与其他的存在物联系起来,体现了其自身的特征,并展示了人存在的价值。其次,在实践活动中,人体现了自身的社 会性本质,因为实践活动往往要求他人的共同参与,要求个体建立起与他人的协作关系,即交往关系。再次,实践活动将个人与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由此展现了个体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劳动的解放蕴涵着政治的解放,劳动的自由蕴涵着政治的自由,这在马克思那里是不言而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凝聚在劳动之中,其他领域的活动也由此开显出来,这也是从马克思的逻辑中可以自然推得的。”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1页。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性体现了人的生命本质,因此,劳动就是人自己的目的,也是其生命本身的目的,而不是他人的手段或工具,由此,他将劳动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使其成为以自身为目的的行为。在他看来,生产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内容,劳动的生产性恰恰代表了实践活动的普遍属性;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类丰富了其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加深了与他人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由此获得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彻底解放,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人与其他的存在物联系起来,体现了其自身的特征,并展示了人存在的价值。具体地讲,首先,人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起了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关联。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必须积极发挥已有的天赋和才能,进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其间,人充分展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然而人的实践活动同样是受动的、受限的,离不开其他自然存在物的支持,这也同样证明了人以外的客观世界存在的重要性。其次,在实践活动中,人体现了自身的社 会性本质,因为实践活动往往要求他人的共同参与,要求个体建立起与他人的协作关系,即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关系中,个体将自己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与他人的主体间交流和合作关系,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所说: “自我,作为可成为他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产生于社会经验。”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 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再次,实践活动将个人与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由此展现了个体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马克思赋予了劳动前所未有的地位与高度,既注意到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充分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实现自由解放的目标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为人类社会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此实现人类充分自由和全面民主的伟大理想: 在这一自由王国中,理论、生产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将不复存在,而劳动的目的性、生产性和自由自觉性也将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在这一理想的国度里,劳动不再是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被迫进行的活动,而是成为人发展其生命本质的第一需要,并且劳动的异化问题也将随之得到解决。

一般地讲,实践和理论的区别在于: 理论的本性是求知,实践的本性是求好(good,即善);理论的特点是沉思,实践的特点是行动;理论的求知只能通过对普遍性的沉思来获得,实践的求好只能通过对特殊性的操作来达到;理论科学的意义在于提供知识,实践科学虽也提供知识,但根本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使人们实际地变好。深一层讲,理论求知的最终根据也在价值上,因为最高的存在也是价值上最好的存在,即神,人求知最高的存在目的在于分有它的好。在这个意义上,理论跟实践的区别在于: 理论是知自然和神的好,而实践是行人自己的好。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可见,理论关涉的是存在的问题,实践则关涉善的问题,二者各有分工,是相互分离的。而问题在于: 如若实践领域不具有普遍性,那么人类生活就没有共同的价值基础。马克思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揭示实践的生产性: 实践不仅生产了新的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形成了新的政治形式、法律形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还体现了个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历史性存在。在他看来,只是采用理论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实践的方式去改变世界。这里的“理论的方式”是一种静观、思辨的方式,指人在世界的外部对其进行思考、探索和分析,试图通过观念性的思维活动去掌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实践的方式则要求主体主动地投身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在尊重事物自在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人的需要(实践目的)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成形式与规定,创造出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统一、从而真善美统一的新客体。”倪志安 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1—192页。 一方面,事物都有一些本质与规律,它们是先在的、客观的和固定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要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达成自己的目标,必须能够认识并遵循这些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合规律性。译者要完成翻译实践活动,必须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及其转换规律,否则这一活动是难以完成的。另一方面,要将理论观念转化为实践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了解主体的目的和需要,这就是合目的性,而这也是我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一部作品是否值得译介,主要还是看它能否对现实世界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否满足一部分读者的目的和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审美、道德等方面的。不难看出,马克思重置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的先后地位: 他“将理论与实践内在关联起来,并且通过把理论看作实践的一种品质和一个环节而确立了实践对于理论的优先地位。”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