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建设以人为本,以科学真理为本

学科建设以人为本,以科学真理为本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建设以人为本以科学真理为本刁承湘[1]1989年8月,时年54岁的王正敏教授在广州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医科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会。耳鼻咽喉科学极为重视手术护士的培养,该学科有1名手术护士在护理方面获得了两项成果奖。因此,学科建设的最终成效是以学术水平的提升来衡量的。

学科建设以人为本 以科学真理为本

刁承湘[1]

1989年8月,时年54岁的王正敏教授在广州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医科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会。当年全国医科共评出53个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医科大学入选13个,王正敏教授所在的耳鼻咽喉科学是其中之一。他为此感到十分高兴,但又感到学科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回到上海,他找到研究生院的领导,谈了自己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一些想法。可以这样说,这次会议以后,王正敏教授逐步从吴学愚、黄鹤年等教授、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使耳鼻咽喉科学的学科建设走上了快车道。经过10多年的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居全国领先地位,某些研究领域跃居国际先进行列;学科形成了4个相对稳定、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设有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临床听觉医学中心;2005年第二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整个学科人才济济,实现了住院医师学位化,现有正高职称人员14名,副高职称人员26名,其中2名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王正敏教授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底笔者走访了王正敏院士,他在百忙中接待了我,在与他的坦诚交谈中,让我进一步感受到这10多年来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倾注的心血,感悟到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体会到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一、注重人才培养,将此放于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

“学科建设以人为本”,王教授如是说,“现在我们学科的技术骨干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我注意到王教授在讲这句话时显得特别高兴,接着他如数家珍,迟放鲁、李华伟、张天宇、戴春富、王德辉、王宇澄……一一介绍他们的成长和成就:迟放鲁博士现在为医院副院长,医教研第一线骨干,“十五”、“十一五”两项国家攻关课题负责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李华伟博士后出站后留院工作,王教授推荐其到哈佛大学听觉生理研究的权威人士处从事内耳干细胞的研究,2003年在Nature上发表了文章,并为王院士率领另一位博士研究生在耳蜗干细胞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供技术基础;张天宇,博士毕业后留院工作,在虚拟耳外科重建、三维图像构建中已形成特色与专长,2006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戴春富博士生毕业后,王教授推荐其去日、美进修,学习内耳分子生物学,回国后已申请到100多万元的“十五”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王德辉博士留院后在国内第一个开展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手术,现在院内成立了鼻内镜培养基地,为全国培养人才;正在国外进修培养的王宇澄博士得到国外导师的夸奖……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严格的培养和训练,人们通常都知道,耳鼻咽喉的手术都是在“小洞”中进行,是“地道战”的操作精细,与普外科手术完全不一样。长期来,王教授根据耳鼻咽喉科的特点,采用多方向的方法进行综合培养,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手术闭路系统

学科的一些高难度手术操作,学生可以在手术闭路系统室观看,主刀医生讲解手术难点,并摄制了一系列手术闭路电视录像片,让学生反复看,掌握操作要领,加强手术印象。

2.建立耳显微外科实验室

为了使研究生了解颅底的显微解剖,王教授在1990年首创耳显微外科实验室,结合理论讲解,让学生在显微镜下作尸头模拟显微手术,以熟悉耳与颅底相关结构,锻炼显微手术操作,经验收合格后允许上手术台。现在的实验室规模设备达世界一流,可成批培养人才。

3.建立研究生培养与专用病房

1984年起,上海医科大学开始试行培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类研究生的培养要求,1990年王教授提出设立研究生培养专用病房,他的提议很快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该病房有28张床位,要求选配1~2名技术精良、热心于教学的副教授以上的临床医师作为带教老师,指导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要求住院处为该病房收治各类耳鼻咽喉病种的病人入院,以保证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能看到各类病例;制定专用病房的规章制度,要求师生严格执行。王教授创建的研究生专用病房一直延续至今,并于200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开设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

该学科为研究生、进修生开设了系统的理论课,结合学科的特点,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王教授利用休息时间,常通宵达旦地进行理论写作,完成了《耳显微外科》、《颅底外科学》、《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三部专著、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喉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和《耳科学》大型参考书和教材以及指导临床实践手册等14部著作。

5.精心挑选和培养手术护士

根据实践经验,王教授认为,做手术医生的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在手术台上,得心应手的护士是保障医生高效率工作的助手。耳鼻咽喉科学极为重视手术护士的培养,该学科有1名手术护士在护理方面获得了两项成果奖。学科建立的手术方法全过程中手术护士的操作规程,吸引了北京、广州、武汉和泰国的兴趣,专门派人来学习护理。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2006年该学科共招收硕士生99名,博士生70名,毕业硕士生57名,博士生53名,目前有在读硕士生42名,在读博士生27名,实现了学科梯队的“博士化”。王教授认为,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留校研究生是学科梯队的接班人,因此每一位明智的学科带头人,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他还重视人才的引进,现任医院副院长的周梁教授,是在法国进修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仁济医院工作,作为人才引进,现在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注重学术性,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特征

学科建设无疑应围绕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基地而展开,但这些都是学术性的载体。总结我国自1989年首次评选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经验,学术性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特征,它既反映了学科建设是否围绕学术活动而展开,更反映学科建设是否表现出一种学术探索的新境界,是否提升了学科的学术水平。因此,学科建设的最终成效是以学术水平的提升来衡量的。

王教授认为,抓学术性核心是两条:一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二是学科发展的前沿。集中力量抓两个提升: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升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创性能力。

耳聋是对健康人群的一大危害,在我国因聋而致残在整个致残中占24%,研究耳聋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同时这也是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美国NIH每年投入的10多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中,其中2亿多美金用于耳聋研究。1978年,澳大利亚人格雷姆·克拉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耳蜗,从此以后,很多耳聋患者借助这个植入内耳的产品,告别了无声世界并开口说话。但其价格昂贵,国人无法承受。王正敏教授早在1986年开始组织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国产电子耳蜗的研制工作,2003年率先研制成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国造人工电子耳蜗,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3左右,现在该产品已转让给公司投入生产,给聋哑人带来福音。现在,王教授又从以前的信息化、数字化电子耳蜗研究,转入生物技术治聋的研究,从基因调控、干细胞植入、药物阻止细胞凋亡3方面进行研究。10多年来,王正敏教授在保护和重建听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总体积不过1cm3的内耳世界,王正敏教授成就了3项“世界首创”:率先利用微内镜激光系统发现10种内耳新病变;率先改造人工镫骨,突破500例人工镫骨植入零并发症的世界纪录;率先利用伺服系统精确测及直径小于1.0mm面神经损伤过程中神经内压,为治疗面瘫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他的成就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临床工作人才。

耳鼻咽喉科学建设的事实还说明,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的活跃因素,是学科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保证。该学科在“985”、“211工程”的研究项目均以“耳聋”为主题而展开,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也均结合这些领域,形成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

三、注重按科学规律办事,让学科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形成各自优势和特色

王正敏教授认为,学科建设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其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以科学真理为本。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留院工作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每位研究生各自的背景不一,科研和临床兴趣各异,各人的基础和潜力不等,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学科的人才作战军团,成为学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人才使用不当,造成“内耗”,这是学科建设中的大忌。另一方面,现代学科的发展趋势,既有交叉综合的一面,又有越分越细的一面。王教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经过与大家共同的分析与研究,将耳鼻咽喉科学分成4个主要研究领域:①耳和颅底外科;②头颈(包括肿瘤)外科;③普通耳鼻喉科;④听觉与语言疾病科。

在确定了4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后,王教授与医院领导商量,并逐一征得留校博士个人的意见,在他们奠定了较好的二级学科基础后,根据主要研究领域将他们分到三级学科发展,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成为各自三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现在,这些三级学科在各自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团队,他们也各自在培养自己的研究生。王教授高兴地说:“现在是大家关心学科建设,我们有一个团队在培养人,整个学科团结向上,消除了内耗,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四、学科带头人注重自身建设,带领学科不断前进

随着学科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学科优势往往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有的优势学科继续保持着优势地位,而有些曾蜚声中外的学科却在同类学科的挑战下,渐渐丧失了优势地位。一个学科是维持还是丧失其优势,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在诸多因素中,学科带头人的更替对一个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或许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领域的领导者,一般由位居学术权威地位的资深学者担任,他在学科核心能力中具有其他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医大的耳鼻咽喉科学,是由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创始人之一胡懋廉创建,历经王鹏万、吴学愚、黄鹤年等一代代学科带头人的努力,经历史的积淀,1989年第一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当时的学科带头人吴学愚于2001年仙逝,黄鹤年教授现亦已年迈,但该学科能与时俱进,继续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保持优势地位,学科带头人的传承在学科建设及其优势的积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学科带头人王正敏院士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学科的开拓者,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必须非常重视自身的知识更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快速变动的社会,不注重学习和知识更新,必然会被淘汰。王教授说,以听觉医学为例,听觉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人工耳蜗的研制涉及信息处理、电子技术、语言算法等非医学方面的知识,如果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就无法与不同学科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沟通,当然也就无法把握关键的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的生物技术治聋的研究,亦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许多信息技术均系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王教授将“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思考,思考再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给研究生和年轻医生上课时,反复强调四个字:德(即公德和医德)、学(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识(思考)、才(实践中得来的聪敏与才智)。学科带头人要重视组织学科的学习,王教授拒绝周末和节假日外出开刀赚钱,科内的骨干也效仿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医院内的工作和学习上,使工作和学习成为增强学科生命活力的重要动力。

第二,实事求是,反对“FFP”。

何谓“FFP”?即Fabrication(捏造)、Falsification(篡改)和Plagiarism(剽窃)。当今社会上一些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风气对科研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术不端或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王教授认为眼下科技界最应注意和必须防备的问题是“科研浮躁症”,急于求成,甚至有人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搞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搞“短平快”,关键是抱定能够解决一个重大课题的决心,要耐得住寂寞。应该把实事求是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在师生中树立坚持不懈奋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人才培养方面也是如此,要遵守科学发展的固有规律,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对于那些“套光环”、“精包装”的做法应不屑一顾。

第三,主动让贤,扶持中青年。

在与王教授的交谈中,他多次谈到,“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培养年轻人,将人才培养得更好,将学科建设得更好。”他在扶持青年人中的做法是:

(1)压担子。让年轻人担任科主任和三级学科的负责人;让年轻人独立申请课题和申报成果;手术台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他们及早能“独当一面”。

(2)定方向。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各自的基础和兴趣,将年轻人分别落脚到某一三级学科,并鼓励他们各自闯出自己的路,王教授说,“要让他们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心安理得地工作,发挥各自的聪明和才智。”

(3)送出国。现在学科的骨干多数出国进修、学习过,让他们的眼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才能使他们的创新力、学习力和反应速度与竞争对手较量。

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拥有和储备是学科在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的基础。我们祝愿学科梯队中的每位年轻人“踏着巨人的肩膀”尽快地成长,成为学科核心能力的中坚,使学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刊于2007年第2期)

【注释】

[1]刁承湘,复旦大学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