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以学以致用为本”

“人才以学以致用为本”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盛宣怀十分重视新式人才,视人才高于资本,得人与否是诸事成败之关键。)要求在南洋公学卒业者,“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留学生一般规定以4年为期,获得学士、硕士文凭后即回国任用。在经办各类实业过程中,盛宣怀多方延访人才,特别是高薪聘任外国技术人员,所选人员有成就事功者,也有贻误大局者。

盛宣怀十分重视新式人才,视人才高于资本,得人与否是诸事成败之关键。他随时随地培养、发掘人才,坚信可以培植出中西兼通的新式人才。他曾说:“中国少年子弟,聪颖英法,非不可教,但使教习得人,课程整肃,不难造就中西贯通之材。”(注:盛宣怀:《致张百熙、荣庆函》(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二十日,1903年10月10日),盛档:044186。)他在长期创实业、为官、办学等实践中,对于新式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并能以此指导人才培养的过程。兹举其主要者如下:

首先,应剔除传统士人的名士腐儒气息,勇于任事。他对沉湎于功名利禄又喜高谈阔论的传统士子,类如清流者,深不以为然,称“士大夫终日言自强,而论事之人多,任事之人少”。(注:盛宣怀:《拟办理招商局节略》(光绪十一年七月,1885年8月),《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册,第36页。)又曾与外人明言:“中土士人,未出山时,淡淡漠漠,以干仕进;及其仕也,又泄泄沓沓,以保功名,天下事皆坏于此辈。又或好发议论,己所不能为之事,必阻挠其成,以护己短。”(注:《盛宣怀与冈千仞笔谈》(光绪十年秋冬,1884年秋冬),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清季外交因应函电资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1页。)及至办学育才时,他主持所订规章要求学生专研实学,养成办事果敢的毅力,“汉文不做八股试帖,专做策论,以备考试实在学问经济。”(注:盛宣怀:《头等学堂章程》(1895),转引自《盛宣怀年谱长编》,第496页。)1897年开办南洋公学师范学堂时,他与主校者给师范生订立五个依次递升的规范等次,即“五层格”,同时又特别附上“六不尚”“六戒”,旨在戒除士人身上的名士腐儒气。其中“六不尚”是:“不尚考据琐屑,不尚浮词丽藻,不尚高谈奇论,不尚愤世偏激,不尚门阀科第,不尚荐函请托。”“六戒”是:

戒名士气,恃才傲物,玩世不恭,坦率狼藉,浮华无实,辩言乱义;

戒腐儒气,拘文牵义,食古不化,刚愎执拗,冥索元虚;

戒豪贵气,居服奢侈,挥霍为豪,酒食征逐,颐指气使;

戒婆子气,姑息养痈,优柔寡断,感溺阴阳忌讳;

戒江湖气,矜夸门第,侈陈交游,大言不惭;

戒市井气,营谋钻刺,计较锱铢,见利忘义,谄上傲下。(注:《申报》(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初五日,1897年3月7日)。)

其次,全学不如专学,术业有专精。在主办分层设学的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时,学生在二等学堂、中院完成基础学科升入头等学堂、上院后,可肄习数门专业,也可以专攻一门。他更倾向学生应专攻一门,力求对所学专业精益求精;切忌窃取皮毛,浅尝辄止;要求学生循序渐进,按计划完成学业,不许心有旁骛。他说:“一人之精力聪明,只有此数,全学不如专学,方能精进而免泛骛。如学专门者,则次年所学之功课稍有不同。”(注:盛宣怀:《头等学堂章程》(1895),转引自《盛宣怀年谱长编》第492页。)“苟知之不深,探之不熟,虽习于东西各国文字条例,譬之吏胥,可以备顾问而不足以任重远。”(注:盛宣怀:《致张之洞函》(光绪三十三年,1907),盛档:044670。)要求在南洋公学卒业者,“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注:《南洋公学章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12日),《愚斋存稿》第2卷,第23页。)又在成立特班的批文中告诫诸生:“添设特班系为应经济特科之选,以储国家栋梁之材,故宜专志政学,不必兼涉艺学。”(注:盛宣怀:《南洋公学添设特班是应经济特科之选》(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卅日,1901年9月12日),上交档:ls3-001。)

在国家科技水平落后、高等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主张学生毕业后必须出国深造,躬验目治,方能真正成就学有所成、术有专攻的人才,为此大力遣派学生出国留学。他又要求留学生必须依限学成,循序渐进,从不因缺乏师资而调回充任教习,也不因经费紧张而使学生中断学业,还曾多次抵制各地督抚征调公学留学生回国重用的请求。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拟调粤籍学生陈锦涛回国办理学务,盛宣怀以该生已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来年即可获得博士学位为由拒绝所请,并强调说:“从前派出学生百余人名,从未有一人毕业考得博士者。瓜不待熟而生摘,殊感可惜。”“敝学堂立法,必欲期满考得毕业文凭,所由杜学生躁进之心,免浅尝辄止之诮,不徒为虚糜经费也。”(注:盛宣怀:《寄粤督岑云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一日),《愚斋存稿》第61卷,第27页。)留学生一般规定以4年为期,获得学士、硕士文凭后即回国任用。实际上很多学生学习时间超过了4年,不少人获得学士学位后,呈请照常提供学费,延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都获得盛宣怀的批准。较长的学习时间以及恪守期满毕业方才回国的规定,使得留学生中涌现出王宠惠、王宠佑、陈锦涛、章宗元、吴健等学业精深的人才,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风云一时的人物。

最后,强调学用结合,力戒纸上空谈。在经办各类实业过程中,盛宣怀多方延访人才,特别是高薪聘任外国技术人员,所选人员有成就事功者,也有贻误大局者。从中他总结出一条选人用人经验,就是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要有实际的阅历与经验,“若才出学堂毫无阅历之人,断不可请”,(注:盛宣怀:《札李维格文》(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二日,1904年4月7日),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汉冶萍公司》(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6-419页。)将是否有实际本领作为选才的首要标准。这条标准也成为他办理教育时选聘教习的重要准则。在筹备烟台矿务学堂时,他欲访求一位知名矿务教习充任总教习,开出的条件是“必须矿务学堂给有头等执照为凭,在矿办工逾五年之久,历著成效者”。就是对一般教习矿务工程师,也要求“须实试测验提炼功夫”,“俾诸生在院肄业之外,亦可赴矿练习,庶不蹈纸上空谈之弊”。(注:盛宣怀:《拟请四省合力试办矿务学堂酌拟章程》(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盛档:003367。)他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条件。电报学堂学生在堂完成学业后,按照学业水平分等级调派各电报局作为实习生试用,学堂定期依据实习能力予以考核确定等次,给予相应待遇,将学业、实习与薪资挂钩,有利于养成学用结合的技术人才。筹备矿务学堂时,考虑“建近山之处,以便诸生练习步履往来”,又拟建博物斋、陶炼斋、测绘斋等试验设施,“以备相互印证之用”。(注:盛宣怀:《拟请四省合力试办矿务学堂酌拟章程》(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盛档:003367。)开设北洋大学堂时,头等学堂电学、矿务学、机器等专门科,分别设有“电房演试”“矿务房演试”“机器房演试”课程,并相应筹办各试验室及器具。办南洋公学时,设立译书院,“令师范院诸生之学识优长者笔述之,他日中、上两院俊才,亦可分晷刻轮递,犹可以当学堂翻译之课,获益尤多。”(注:盛宣怀:《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片》(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12日),《愚斋存稿》第2卷,第28页。)又叮嘱出国留学生,利用暑假出校游历,藉拓识见;留学生获得文凭后,可再获资助,赴该国或国外各大厂矿、部门游历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如此种种,以造就养成学理与能力兼具的学以致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