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仁”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以“仁”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这就是孔子以“仁”为最高标准的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克己复礼”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孔子的“仁爱”思想交相辉映的人本管理也正是主张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因为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的作用,靠人所发挥出来的协作精神,企业的利润不是目的

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

在《论语·公冶长第五》文中有一段孟武伯与孔子的对话记录最值得回味。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段话讲的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的故事。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仲由。孔子说:“仲由嘛,在一个诸侯国里,可以让他带领军队,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孔子对管理者能否做到“仁”是非常看重的。他说他的三个徒弟,可以掌管大国的军队,可以治理小国的采邑,可以做朝廷的外交官,但在具备基本的行业知识之外,只有真正做到了“仁”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孔子的学说称为仁学,孔子最推崇的就是仁德。具有仁心仁德,是做人的最高原则。人人都欲求富贵,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去求富贵,那是君子所不取的。人人都不希望贫贱,如果用不仁的方法摆脱贫贱的地位,那也是君子所不取的。人有名声,就是以仁德博得好名声,以仁德得到赞誉。离开了仁,就没有别的成就自己的办法。君子把仁当作立身之本,当作自己的生命,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仁的原则。平常的时候,是如此,危急的时候,也是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仍然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离开仁,没有须臾之间离开仁,没有一顿饭的工夫离开仁,把仁当作和生命相伴随的命根子。

那么,“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在另外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就透彻地解释了“仁”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简简单单两个字,孔子就简单而深刻地回答出了“仁”的本质,即“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彼此相爱。

当“仁”的这种精神境界融入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与众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我们可以把员工看作是有理智、有情感、有自尊心的对象,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终结点。管理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应该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物为中心。这就是孔子以“仁”为最高标准的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西方更重制度,而中国古来注重以人为本。孔子反对把人降格为“野兽”,提倡关注人本身,不要神化人,也不能用制度来压迫人。“克己复礼”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克己”是道德的修养,“复礼”是法礼的修养。企业要引导高管和员工内外兼修,达到内外和谐。

“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中,满足人的需要,即是仁;反过来讲,对员工不友善、不体贴,动辄得咎,人人自危,这不是仁。

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个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一个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取决于该企业的老板。如果企业老板没有这种明确的意识,则企业员工便会离心离德,各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谈不上有良好的发展、壮大,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很多老板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所谓道德追求、价值理想,是一种玄学,是一种多余的、可以避开不谈的东西。这种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带来致命的危害。

在企业里,我们可以把“仁者爱人”理解成“以人为本”。在工作中,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切切实实地为员工着想,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通过与员工心与心的沟通,来提升员工的整体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企业里,“仁者爱人”的核心是尊重员工。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只有尊重下属、尊重为企业工作的每一位员工,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有些企业下属对领导唯唯诺诺,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哪怕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也会照样执行。这主要是因为领导对下属平时不够尊重,从来不会倾听下属的意见,这样只会让下属“敬而远之”。

日本大企业的老板每天早晨站在工厂门口向每一位来上班的员工鞠躬问候,既反映了日本公司的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了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在这样的企业,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因而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到了极致,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了,每个人都在企业腾飞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上世纪日本企业称霸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日本经营大师土光敏夫说,一个富于创造的企业,必定有它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存在的意义。员工们将从这个理想中看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意义,正是从这里,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若企业在生存和竞争能力上足够强,就意味着有了实现理想的先决条件。而这理想,也恰恰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非营利组织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样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一家企业以一种能够满足或者超越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法律、商业和公众期望的方式经营。

回顾中国历史,儒家兴起之时,诸侯纷争之下,仁者可以做到无敌。孔子说,“非逐利而求义也”,太史公则更进一步说富人“源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韩国知名作家崔仁浩对此总结说:“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也,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始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更多时候,人们承认,企业管理者所持有的价值观,恰恰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经营的目的应该也必须是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促进企业的整体利益。而企业家所持有的价值观,如果是最为人们所推崇的主流的价值观,则最容易引发积极的连锁反应。

与孔子的“仁爱”思想交相辉映的人本管理也正是主张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因为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的作用,靠人所发挥出来的协作精神,企业的利润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结果,员工应该成为企业的主人。管理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下属和员工。同样,员工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出内在的凝聚力。

“仁”是儒学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与最高道德准则。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应树立为民、为国,服务社会的企业理想,把仁爱之德施之于人民大众,真诚、友好地对待别的企业或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理解和联系。当受到别的企业帮助后,应当铭记不忘,寻找机会给予报答;当别人有难之时,追求卓越的企业家则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用户的真情厚谊,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并会得到别人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关照,从而促进本企业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