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修身为本

以修身为本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这句话意思是说, 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儒家学者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们将其道德教育的大厦奠基于“修身”之上,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基础。修身首要的是避免成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对别人预先作判断,使人际关系被扭曲。

以修身为本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译文: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德性推及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德性。要想提升自身的德性,先要端正内心。要想端正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精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精诚,先要推极自己的智识,要推极自己的智识,先要穷尽事物之理。穷尽事物之理而后能够推极自己的智识,推极自己的智识而后意念精诚,意念精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提升自身德性修养,提升自身德性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德性为根本。

古人常常谈论“修身”。“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古人心目中,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二是与人相处宽容大度,有礼有节,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历来很受推崇。修身也可以理解为定力,涵养,大度,宽容。倘若真正做到这些,那便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在任何环境下皆可立于不败之地。

儒家的修身之道,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虽有与世无争的淡薄,却更有着励精图志,卧薪尝胆的锐利。修身养性并不仅仅代表激流勇退或养生之道,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它也代表一种进取,一种励练的精神和态度。

儒家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 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修身向内则表现为成就圣人,向外则表现为成就王道!儒家经典《大学》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意思是说, 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涉及道德理想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 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大学》中设计的一系列方案赋予了“修身”以枢纽的地位。儒家学者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们将其道德教育的大厦奠基于“修身”之上,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作为关键环节,具有内外相合的特点。修身的特点是将人内在的意念及其活动表现出来,意念是否诚、正,在诚意、正心两个步骤上还不能得到证明,只有意念及其活动表现出来时才能得到验证。因此,修身在这里就有对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进行验证和总结的意义。也就是说,修身已不是纯粹的意念及其活动的内省,而是有着力行的外在表现。

尽管修身还只是个人的自我道德的践行,但它却是道德修养由人的意念转向现实的行为的关节点,所以《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是由修身在八目中的这种特殊意义决定的。

修身首要的是避免成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对别人预先作判断,使人际关系被扭曲。根据《大学》,人对自己所亲爱的、所贱恶的、所畏敬的、所哀矜的以及所傲惰的人最容易有成见,这样的心理偏差往往主要发生在家庭里,是上至的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乃至每一个平民的家庭随时随地也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主持家政的人首要的修养就反映在这里。

宋代欧阳修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他认为,君子与小人并非天生注定,人格高下取决于自身的修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只重做事不重做人,只想赚钱当官,不修自身品德,就会道德下滑,人格蜕变;相反,重视做人,注重修养,世俗小人也会成为有德君子。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翻开历史日记,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要修身立德,正人先正己。历史上的贤良大德都是经过严格的律己修身成熟起来的,成就一段段历史佳话!

子贡,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成为孔门高徒。这位春秋时期杰出商人的商业精神奠定了儒商思想的基础,开创了儒商传统的先河,成为彪炳千秋的儒商典范。子贡以其齐家治国之气魄,勤奋好学之精神,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垂名百世。他后来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贵者。成为历代儒商推崇效仿的楷模。中国旧时商店的门面通常雕刻“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楹联,作为商店的通用标识,“陶朱事业”成为商业的代名词,“端木生涯”则是商人职业的称谓。这既表达了后世商人对这位儒商鼻祖的景仰和尊崇,也反映出这位儒商思想创始人在我国商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子贡不只是一位富商,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由此足见,子贡在诸候眼里的社会地位是何等之高。他不但积极从事商业和社会政治活动,还以他的雄厚财力到处宣扬孔子和儒家学说。正如司马迁所云:“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可以说,子贡不愧是中国儒商的始祖。

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历史上的贤德明君,关键在于注重修养,严格律己。他把百姓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指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以天心民意为准绳,严以律己,谦恭自守,勤于纳谏,从谏如流。皇帝率先修身,带动群臣百姓修德向善,天下人都成为有德之士,社会自然富庶太平,从而开创了富而有德的盛世天下,被称为“贞观之治”,成为后世治国的楷模。

曾国藩就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方向塑造自己的,最终成为满清中兴之臣! “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对他来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他奉为至高无上的人生圭旨,并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终生实践着。他平日里注意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举止,能够做到日日反躬自问,并写下日记,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临终前几日仍然捧读《二程全书》,如此修养功夫,不由不令人佩服与感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好学上进的他很快就找到了知音。大儒唐鉴和“理学大师”倭仁,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他以一个纯正儒者的面貌赢得了朝野的人望。曾国藩是那种真正有理想的人,唐鉴对曾国藩非常器重,曾赠他一张亲笔所书的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唐鉴是想勉励他坚决走“内圣外王”之路,高乎标准,严乎要求,不随波逐流,不问得失。曾国藩在两位大师的影响下,一方面以南宋理学巨擘朱熹的《朱子全书》为宗,下苦功夫钻研义理之学,并精通时务经济;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严加整饬。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必须完成的十二项“功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几十年如一日,他真的恭行不怠地做到了,并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他的为官之道也成为后世官员的楷模。

古人修身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在孔子心目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圣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他们的道德践行又建树了“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功业。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己承认,他并非天生就是圣人,而是经过一生的修养磨练,最后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必须经过修养磨砺过程,道德修养要从细微小事做起。三国时刘备遗诏后主刘禅,告诫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要注重自身修养的点滴积累,才能修出贤良高尚的品德,从而使人敬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圣贤的高尚品格往往在穷达生死考验中得到升华。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松柏在万物凋零的严冬仍然生机勃勃,傲然挺立,高尚圣贤在艰难考验中坚贞不屈,光辉耀目!

时代发展到今天,注重修身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往对如何汲汲争先,求功立名的事情冥思苦想,却忽略了对自身品格的修炼做深入的思考,而先人们的这些故事将不再让你局限在一种肤浅的生存状态之中,会让你的存在充满血肉和意义,也让你的灵魂更为高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