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人民为本

以人民为本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民为本蒋 萌自小生活在人民日报社大院,关注着网络时代人民网的从无到有,如今又在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栏目上发表文章,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倒不如说是一种缘分。屈指算来,为“人民时评”写稿已有两年多了。透过此次经历,“网上第一评”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感到更多责任之余,更为能够成为“人民时评”的一员备感荣幸。

以人民为本

蒋 萌

img11

自小生活在人民日报社大院,关注着网络时代人民网的从无到有,如今又在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栏目上发表文章,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倒不如说是一种缘分。

屈指算来,为“人民时评”写稿已有两年多了。承蒙编辑们的辛劳与抬爱,不时有稿件被选用发表。两年的时间,在一个人的经历中算不上漫长,但对我这样的“时评新人”,却充满着视野的拓宽、思索的苦恼、成长的喜悦以及感触的释放。

人非草木,面对世间的事与物,站在不同角度,人们的理解或许并不完全相同。可受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影响,人们也必然会在许多事情上产生共鸣:“神六”成功飞天,无比的自豪与兴奋油然而生;抗战纪念日到来,回首屈辱泪水,催人奋发图强;感触民生疾苦与社会不平,心情复杂而沉重,由衷大声疾呼;面对腐败犯罪,难抑胸中愤怒,期盼“正义之剑”……从我个人的体会,要想真正写好时评,除了对新闻的敏感性、对事实必须保持的公正客观外,作者选材的视角以及真情实感更是必不可少。也只有融入了真正的思考,包含了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论点,文章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发挥一定的作用。

当然,有感而发只是对作者的基本要求。评论一旦在公众媒体上发表,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鞭策。平心而论,评论写作并非易事,这种感觉既复杂又值得回味,它既有选择视角的冥思苦想,也有搜集材料的精疲力竭,还有观点感慨得以抒发的酣畅淋漓;而看到关注的问题得到逐渐解决,作者更会感到尽了绵薄之力,由衷地宽慰和欣慰。

应当说,如今的网络媒体也好,传统纸媒也罢,各种时评栏目已是“遍地开花”。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在我看来,“人民时评”并不追求“以原创数量取胜”,而是立足于“宁缺勿滥,量少却精”。尽管每天只发表一至两篇评论,但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文章具有的穿透力与广度,论点的现实与建设性意义,言语的简洁明快、酣畅犀利,常常带来启示回味。许多“实力派”作者的“示范效应”,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大动力。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媒体评论研讨会。当介绍到我被评为人民网“2005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网评人”时,在场不少人都点头示意,投来关注目光,还特邀我发言,介绍评论体会,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颇感“受宠若惊”。“人民时评”被誉为“网上第一评”,但以往在网上发表文章,看到的只是跟帖与留言,说实话,对读者的关注度、“现实”反响,并没有如此切身的体会。透过此次经历,“网上第一评”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感到更多责任之余,更为能够成为“人民时评”的一员备感荣幸。

倾听民意,传递方针,充当沟通桥梁,缓解社会矛盾,这是如今媒体的重要责任,也是民众之渴求所愿。依托数字化网络,凭借品牌优势,提供给作者一个理想平台,“人民时评”以更加平民的视角,更为开放的特性,关注着社会的点点滴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这也许就是“以人民为本”的诠释体现。

(漫画作者:罗雪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