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创新与人才为本

科技创新与人才为本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科技创新,上海将创新人才的集聚视为关键任务。2015年7月24日,上海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项目启动。该项目主要由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针对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拟定了区别化的服务。2015年8月12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该基地是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也是中国科协海智计划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大举措。

1.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台支持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措施

2015年4月30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并出台支持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措施。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片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受惠对象从特殊物品增加到动植物源性材料、配套化学试剂医疗器械等。针对金桥片区,将挂牌“金桥先进制造业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已对示范区企业实行检验检疫无纸化通关等,检验检疫部门还将对示范区企业进行评级,获评示范类的企业甚至可以不检就放。据预计,示范区至少有40家企业将享受免验和相关配套政策,涉及金额50亿美元,进出口检验检疫时间可缩短50%。

2.上海市委市府公布22条意见,大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2015年5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意见》共22条,明确了科创中心建设“两步走”规划,并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布局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等提出了任务举措。

《意见》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2020年前,上海将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再用10年时间,着力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上海此次完善了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比如,“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试点实施支持个人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和转让的政策”,“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等等。

推进科技创新,上海将创新人才的集聚视为关键任务。《意见》指出,对通过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居住证转办户口年限由7年缩短为2—5年。

《意见》还指出,争取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支持中小型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挂牌。

3.上海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项目启动

2015年7月24日,上海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项目启动。作为一个面向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科创孵化平台,“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汇集了来自全球顶尖的500强企业高管、知名企业家、资深创业导师团队,为各阶段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各类政策咨询及专业服务支持。

该项目主要由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面向的目标产业为技术型产业和企业:研发类和硬件类产业、应用型企业、互联网+、生物健康医药、跨境电商、工业4.0项目等。针对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拟定了区别化的服务。

“自贸试验区科创一号”首批入驻科创企业类别,包括多个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如互联网+生物医疗检测型POC产品研发企业;癌症治疗、国内外生物治疗等高新科技项目;生物技术农业应用项目;CPU芯片金属提炼技术项目;生物技术水处理应用项目;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实时净水处理项目等。

4.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建商品房按5%配建人才公寓

2015年8月5日,浦东新区出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在自贸试验区新建商品房中按5%比例配建人才公寓。在生活配套服务方面鼓励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建设人才公寓。建设一批科学家国际公寓、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和外籍人才创业社区。支持街镇进行“经租房”试点。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可适当突破面积7%的限制。

5.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2015年8月12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该基地是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也是中国科协海智计划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大举措。基地面向海外人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空间载体,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离岸模式,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平台。

该基地协调管理机构浦东创业中心与首批3个空间的运营机构,以及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澳华科学技术协会签署共同建设基地的合作备忘录。基地在物理空间上将采取多点布局和多元模式。首批实体平台设在自贸试验区张江片区、陆家嘴片区和保税区片区,后期辐射到自贸试验区其他产业集聚区。

该基地的线上平台也在建设中。线上平台由网站和APP两部分组成,既是发布政策信息、创业信息、服务信息的线上综合平台,又是海外创业人才、海外相关团体和机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创投机构、政府机构等多方交互的工作平台。

6.上海自贸区10项举措对接科创建设 探索集成电路保税监管

2015年11月16日,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全面对接科创中心建设,初步提出了10项重点创新试点事项,力争在探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推动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境内创新企业,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集成电路保税监管、生物医药合同加工外包(CMO,contractmanufactureorganization)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同时,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内核,全力打造最好的科技城。

7.上海市政府颁布《双自联动实施方案》推10项试点事项

2015年1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双自联动)》,该方案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机构集聚、科技金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高地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双自联动”的10项试点事项。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通过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张江示范区叠加区域的核心优势,上海将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创新环境开放包容、创新主体高度集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若干创新成果国际领先的科技城;到2030年,着力把“双自”叠加区域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创业孵化中心、技术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域,推动全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之一。《实施方案》提出五个方面18项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实施首席科学家集聚工程,围绕战略性产业培育、重大科技攻关领域,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内外首席科学家提供专业实验室定制服务。同时,上海将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以跨境项目合作方式吸引外国科学家及团队提供智力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国外机构合作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帮助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

《实施方案》提出10项创新试点事项,包括探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创新药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探索运用电子围网等方式创新保税研发模式、建立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探索开展进口高端装备再制造试点、探索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境内创新企业、完善研发技术服务的非贸付汇政策、建设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8.勃林格殷格翰生产基地成为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试点企业

2016年2月15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被选定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的试点企业。试点项目的首个产品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免疫抗肿瘤新药。生物医药合同生产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已经被列入“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及“双自联动”10项重点创新试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