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评价因素

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评价因素

时间:2022-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国家对宁夏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的事中监督机制仍然缺乏,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处理、评估指标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要由政府直接参与控制和划拨,不像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采用专门的中介拨款机构,这些中介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社会团体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因此,我国财政拨款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影响,缺乏透明度;加之没有相关法律的规范,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和管理。在财政资金下拨以后,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利用财政资金及其资金流向更是缺乏监督。虽然过去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整顿和管理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在像宁夏这样的偏远地区,财政投入的使用和流向,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综上所述,国家对宁夏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的事中监督机制仍然缺乏,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财政使用情况需要在事后做相关的绩效评价,从而帮助政府判断财政政策的优劣,进而在未来的决策中考虑是否需要相应的政策。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相对滞后,特别像宁夏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绩效评价系统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同时,由于我国在财经领域存在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的现象,导致了高等教育财政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目前,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第一,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往往处于事前合法性和合规性的考核,而并未采取后期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第二,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及使用仅限于寻找问题,而不是采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发现了问题而没有实际解决;第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査的方式仍停留在过程,而不是评价的方法。

近几年,随着全国教育财政系统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宁夏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绩考核评估系统的构建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例如自治区财政部门专门成立了绩效处,对全区重大专项资金进行集中绩效考核和评价;但从总体上来讲,宁夏地区的监督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绩效评估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还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宁夏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目前,宁夏地区尚未建立一整套完善、合理、规范和良性运转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当前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处理、评估指标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特殊性,使得短时间内不容易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指标,用以覆盖所有的高等教育项目,也很难找到科学有效的办法对各个高等教育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其次是由于不同民族地区、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核算方法,加上各类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项目开支,如宁夏地区会设置一些民族类课程,因此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财政支出用与非民族地区同等的效绩考核指标进行评估就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更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民族特色的发展[6]。最后是如何合理优化分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不但包括研究生教育支出、大学高等教育支出、高职教育支出,还包括教师工资、学生补助、科研支出、公用支出、校园建设和改造项目以及人员支出等,并且不同的项目在同一类支出中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估系统的细化工作较多,致使现行的绩效评估系统分类粗略,无法完整真实地体现出教育资金的全过程运行状况,不能直观地从绩效评估报告中获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根本改变,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值。”[7]

二、宁夏地区高等教育财政绩效评估管理体制尚未发挥实效作用

宁夏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鼓励和管控体制虽呈现起步状态,但目前只停留在前期的健全制度体系阶段,并未进入实质的操作和发挥实效作用阶段,这就造成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长期缺乏应有的严谨考核和科学评估;加之教育财政领域存在着“重分配,轻监督”“重改革,轻管理”等一些不合理现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资金匮乏和浪费并存的现象始终存在[8]。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周期长、工作量大,困难重重,但该绩效考核体系对高等教育的重大专项资金项目有关键的考评参考作用。此外,高等教育绩效考评体系并不是孤立的一个体系,而是应当与政府各部门积极互动、合作的体系。考评体系要顺利运行,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通力支持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因此,自治区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财政管理机制中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将该项工作严谨、认真地加以落实,对自治区高等教育资金的走向和成效做出客观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本章客观分析了在民族地方教育财政自治建设的视域下,制约宁夏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管理机制中在制度建设、投入总量、管理机制、使用效率、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失之处,从而促使中央、省级、高校三级教育财政部门从各自层面分别提出完善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和增强民族地区教育财政自治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实践对策,构建出在当前我国教育财政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合宁夏民族自治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且能够提高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管理能力的可操作性运作模式;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民族地方教育财政自治理念和先进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管理模式,找到中西方对该课题的解决办法以及最佳结合点。在此背景下,提出建立健全宁夏高等教育财政管理机制的政策性建议,促进宁夏高等教育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注释】

[1]陈立鹏:《中国少数高等教育立法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冯卓毅:《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陈立鹏:《中国少数高等教育立法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刘向东:《欧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5]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6]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供给效应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吴仕民:《中国高等教育》,长城出版社,2012年,第17页。

[8]孙继甫:《公共财政下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