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性

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性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与一般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艺术理论中所讲的有关悲剧的涵义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从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过程中揭示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一)构成悲剧的人物必须具有悲剧性格。此外,悲剧的美学特征还应该包括它的基调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悲剧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悲剧主角,因主客观的复杂原因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与一般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艺术理论中所讲的有关悲剧的涵义是不同的。它和优美、壮美一样,是美存在的一种具体形态,是美学的一个专门范畴,而不是指一种文艺体裁或戏剧类型而言的。

一、悲剧的含义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悲剧”的含义也不相同,它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悲痛、悲惨、悲哀、痛苦、悲伤、不幸、死亡、悲观的同义词。美学范畴的悲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而不是使人悲观、失望。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学家们把悲剧性看作是最高的一种伟大(即崇高)或许是正确的。”[4]

悲剧的确是一种崇高的美。它要唤起人们积极的审美感受。这种悲剧,集中反映了两种社会力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又往往表现在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在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的矛盾上。所以,它经常是正义的失败、英雄的牺牲、严重的苦难、历史的曲折等。在悲剧的冲突中,尽管新的正义的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毁灭了,但是,它却能够展示这种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事物一定会获得胜利的历史趋势。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悲剧,经常促使人们采取严肃认真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这些虽然在现实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但一般很难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和人的实践利害关系直接联系的现实中的悲剧,人们很难、一般也不应直接采取审美观的态度。因此,只有反映美的形态的悲剧艺术,才经常作为审美对象,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是,在作为反映社会冲突为本质特征的艺术作品中,也往往具有一定的悲剧因素,因而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与作为艺术作品的悲剧,又往往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科学地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悲剧性矛盾和悲剧性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客观社会根源,从而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悲剧观。

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从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过程中揭示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演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5]的。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悲剧冲突的本质,指出了悲剧冲突的根源于两种社会阶级力量、两种历史趋势的尖锐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不可解决,因而必须地导致其代表人物的失败和灭亡。

二、悲剧的特征

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悲剧性),既不是悲痛的同义词,又不是一种戏剧类型,它作为美的一种独特的形态,有不同于喜剧(喜剧性)的特殊之处。

(一)构成悲剧的人物必须具有悲剧性格。首先要具备某些正面的素质。悲剧与喜剧(讽刺性喜剧)的主人公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说:“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6]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悲剧人物往往是具有崇高品质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邓世昌江姐、刘胡兰等,他们代表社会先进的阶级、先进的社会势力,与社会上的邪恶势力英勇搏斗,表现出高风亮节,因此他们的牺牲引起人们悲痛。

悲剧人物不一定都是英雄人物,但一般地都是正面人物,或是遭受欺压的被损害的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玛丝洛娃;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贾宝玉;曹禺笔下的周萍、四凤;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巴金笔下的觉新、汪文宣等。

有些被损害、被欺压的小人物,在性格方面还存在不少的缺陷,有的思想意识、行为是落后可笑的。如《药》中主人公华老栓非常愚昧,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这是令人可笑的,但总的说来,他是善良、勤劳、无辜的劳动者,他的不幸是令人同情的。

(二)构成悲剧的根源,必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在写给斐·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悲剧的本质在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7]

所谓的“历史必然要求”,是指悲剧人物的理想要求、行为、事业所代表的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所谓“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反映这种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正确而合理的理想、要求、行为、事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旧的黑暗势力的阻挠而不可能实现,二者的这种矛盾冲突就构成悲剧冲突。

这就是说,构成矛盾冲突的是正义与非正义两种社会势力,这是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当然某些悲剧的产生似乎是偶然的,如交通事故等,但正如恩格斯所讲的:“被认为是偶然的东西,则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8]总是包括着某种必然性的。就拿交通事故讲,如果是属于道路长期缺乏维修、交通秩序混乱而致,当然就有其社会性的原因,假如只是单纯的非社会性质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如人老死亡或疾病夺去生命等,就另当别论了。如果这种疾病的引起主要是某种社会的因素,像梁山伯、林黛玉之死,应当属于悲剧的范畴。

悲剧冲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冲突,而且是代表正义的社会势力暂时被代表非正义社会势力所压倒,如果不属于这种性质或不属于这种结局的冲突就不能算是悲剧冲突。

鲁迅在谈到悲剧艺术时,深刻地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9]

确实如此,在正义与非正义的矛盾冲突中,代表正义的社会势力暂时被非正义的社会势力所压倒,代表正义的社会力量的悲剧人物美的理想、合理的社会要求、美的行为、崇高的品德遭受到非正义的反动的社会势力的残酷打击、摧残,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在人们面前,自然就要引起人们的悲痛、愤怒、同情,必然使人们产生巨大精神力量,鼓舞人们为彻底消灭人类的种种邪恶势力而斗争,这是悲剧的审美效应。

此外,悲剧的美学特征还应该包括它的基调方面的因素。一般地讲,悲剧的基调是高昂的,悲剧往往充满着战斗性与激烈的感情。

总之,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压倒,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而引起人们的悲悯,净化人们的灵魂,它集中地揭示出一种崇高美。

三、悲剧的基本类型

由于对悲剧的性质、美学特征的不同理解,对悲剧的分类不尽相同。下面我们根据悲剧人物的特点、悲剧冲突的特点、悲剧产生的美感特点出发,将悲剧分为:

(一)悲壮悲剧。在这种悲剧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悲剧主角,因主客观的复杂原因,不可能实现其要求而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而丑对美的暂时压倒又深刻地显示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展现了美的最终的必然胜利。这种悲剧性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崇高的美。

这种类型的悲剧人物,是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宁死不屈的英雄:如屈原、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杨靖宇等等。这类悲剧的美感特点是悲壮,以壮为主,壮中带悲,哀悼英雄,悲是次要的,充分体现出乐观主义精神的崇高美。如欣赏《甲午风云》《林则徐》《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等就是如此。

(二)悲愤悲剧。这种悲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以其微弱的合理性引起人们的某种悲愤感,而在于使人们从这种特殊的悲剧性冲突中深刻体验到历史规律不可阻挡的巨大审美快感。

这类悲剧的人物虽然不是崇高的伟大的人物,但又是一些具有某些好品质、代表正义而反抗恶势力欺压的正面人物。如罗密欧、朱丽叶、秦香莲、《白蛇传》中的白娘子等。此类悲剧冲突中展示正面人物的美,表现出他们的反抗精神,故它的美感特点主要是悲愤和赞美。

(三)悲悯悲剧。这类悲剧在于下层社会小人物,他们求生存的起码要求与惨无人道的现存社会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引起的虽然不是惊赞和激奋,而是悲悯与同情,但同样可以给予人们以一定的审美快感。

这类悲剧人物多半是一些善良的,但又是麻木、懦弱在恶势力压迫下逆来顺受,遭遇悲惨的人物。如《家》中的觉新、瑞珏;《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这类悲剧的美感特点是悲痛,使人产生对受害者的同情、怜悯之情。

(四)喜剧性悲剧。这类悲剧人物是一些有许多缺点的好人,他受苦受难值得同情,其缺陷又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引起人们的讥笑。他们的悲剧性格是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故其美感特征是既悲痛又好笑,哭中带笑,或笑中带哭,即所谓“含着眼泪的笑”,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突出的一例。

悲剧,是否在旧时代才有,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无论作为美的一种形态的悲剧,还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悲剧,在社会主义时代仍然是存在的。其理由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制度,但也还存在着某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同时,人民内部还可能隐藏着敌对分子与危害人民的邪恶势力,他们还可能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手中窃得的权力进行破坏、捣乱,混淆是非、污蔑陷害好人;再者,旧的习惯势力,封建迷信思想以及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悲剧的产生。如在“文革”十年浩劫时期,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四人帮”造成的冤、假、错案成千上万,老一辈革命家大都被打倒,受到非人的折磨、陷害,如刘少奇主席、贺龙元帅、彭德怀元帅、陈毅元帅等人。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出现的悲剧。

社会主义时代的悲剧冲突仍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但与旧时代悲剧不同之处在于:旧时代悲剧冲突是旧制度的产物,故悲剧矛盾的解决办法是推翻旧制度;而社会主义时代悲剧不是由制度本身产生的,因此解决冲突的办法就只有依靠、维护与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才能战胜邪恶,克服与避免悲剧现象。这是社会主义时代悲剧的重要特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