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贾谊的悲剧

贾谊的悲剧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贾谊因其怀才不遇,忧郁而亡,死时仅33岁。贾谊的悲剧,有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贾谊虽才学渊博,提出的建议切中时弊,但却未看到实施的时机尚未成熟。贾谊的悲剧,正是体现在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与其量小的矛盾冲突上。因此,在贾谊遭受重大挫折时,往往就缺乏周转回旋的空间和余地,最终酿成了悲剧。众大臣对贾谊众口一词的诋毁,不能不让文帝对重用贾谊心存顾虑。

贾谊因其怀才不遇,忧郁而亡,死时仅33岁。贾谊的悲剧,有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

首先,才有余而识不足,表现在不能审时度势,与时变化。贾谊虽才学渊博,提出的建议切中时弊,但却未看到实施的时机尚未成熟。比如,贾谊在《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中提出的“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虽是西汉王朝长治久安绕不开的环节,却非汉文帝当务之急。因为历经长久战乱的西汉王朝迫切需要的是与民休养生息,而汉王朝所谓的“黄老之术”正是这一要求的概括。同时,对文帝来说,贾谊这套主张虽然从根本上有利于文帝统治地位,但由于文帝即位不久,政权基础还不很牢固,所以尽管他内心很欣赏,行动上却不敢大肆改弦更张,难怪贾谊慷慨陈词时,汉文帝要“谦让未遑”(谦让都来不及)了。在这方面,较早的叔孙通是贾谊学习的榜样。叔孙通非常懂得适应时代的变化,以便决定自己的进退,他以最强的应变能力达到最终目的,最后成为汉王朝的儒学宗师,开创了几千年的儒家礼仪制度。如果贾谊能像叔孙通那样,审时度势,少采取“生硬做法”,自然就会少付出代价了。

其次,志大而量小,这促成了贾谊的悲剧。其中,“志大”是指贾谊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量小”是指贾谊失意时的落寞情怀。汉文帝以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有“老其才使为后图”的考虑,因为,当贾谊提出削藩建议后,诸侯国都很反对,甚至有的诸侯国会想法置贾谊于死地,而当时的长沙王是唯一行事谨慎的异姓王,让贾谊到长沙当太傅,可能有保护他的意思。但贾谊没有领会到文帝的良苦用心,而是心中悲愤,咽不下这口怨气。后来,文帝召见贾谊,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这时候,贾谊又有了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不幸的是,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以为“为傅无状”(意思是: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而哭泣至死。贾谊的悲剧,正是体现在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与其量小的矛盾冲突上。这种冲突表现为,一方面,贾谊因其才学和个性,一直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断做“加法”,甚至不惜以得罪功臣列侯、被贬长沙为代价;另一方面,不懂得在局面打不开时,暂时做“减法”而退避,以图东山再起的道理。因此,在贾谊遭受重大挫折时,往往就缺乏周转回旋的空间和余地,最终酿成了悲剧。

第三,识事不识人,没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贾谊20余岁即才华横溢,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对答,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这股逼人的锐气使得周勃灌婴等人有如芒刺在背,而贾谊又不是“谦虚”之人,逼人的才气和不逊的态度让这些“宿将老臣”忍无可忍。众大臣对贾谊众口一词的诋毁,不能不让文帝对重用贾谊心存顾虑。贾谊识事不识人,没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减少“施政”阻力,只是一味生硬地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害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