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地悲剧是怎么产生的?

公地悲剧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牧民们在公共的草原上放牧养羊,肥美的牧草养肥了羊群,羊供给牧民羊毛、羊皮、羊乳、羊肉和羊粪,比其他任何牲畜更能提供整套吃穿住行以及燃料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牛羊的数量不断增加,终于超出了牧场的承载能力,草场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不断退化和沙漠化。公地悲剧就这么产生了。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悲剧》的文章。
公地悲剧_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

很久以前,在一个宽广的大草原上,住着许多牧民,牧民们在草原上自由地放牧着属于自己的牛羊,牛羊在草场上欢快地吃草。牧民们在公共的草原上放牧养羊,肥美的牧草养肥了羊群,羊供给牧民羊毛、羊皮、羊乳、羊肉和羊粪,比其他任何牲畜更能提供整套吃穿住行以及燃料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的想象中,那是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式的景象,牧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但是,随着时光流逝,草原上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草场上的牛羊数量也在增加。牛羊的数量不断增加,终于超出了牧场的承载能力,草场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不断退化和沙漠化。几乎每个人都能想象到最后的结果:公共草场上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荒漠化,牛羊饿死了,牧民们也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公地悲剧就这么产生了。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悲剧》的文章。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让我们想象一块对所有人都开放的草地。在这块公共地上,每一个牧民都会尽可能多地放牧他的牲畜。这样一种模式也许会令人满意地持续几个世纪,因为部落争斗、偷猎和疾病一直使得人口及牲畜数量都大大低于土地的承受限度。但随后人类学会了计算,也就是说,一个可以长期追求社会稳定这一目标的时代来临了。此时,对公共地的出于本能的逻辑思维就会产生无情的悲剧。作为理性人,每一个牧民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不管直白还是隐晦,或多或少地他都会问:“如果我多增加一头牲畜,对我来说有什么效用?”这个效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是使牧群总量增加了。因为这个牧人能通过变卖这头额外的牲畜得到全部的收益,所以效用几乎能达到“+1”。

(2)负面的影响是由这额外的一头牲畜所引起的过度放牧。因为不管怎样,过度放牧的后果是由所有的牧人承担的。对于牧民的任何特定的决定,其负面效应只是“-1”的一部分。

将所有的影响加总,理性的牧民会得出结论:对于他来说,使他的牧群多增加一头牲畜是个明智的选择。但是其他每一个共用这块草地的理性的牧人也都会得出与此相同的结论,所以悲剧就发生了。每一个人都陷入一个促使他无限制地增加牲畜数量的机制当中,而他们所处的公地是有限的。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的社会里,每一个追逐个人利益的人的行为最终会使全体走向毁灭。公地自由会毁掉一切。

如果说大萧条只是让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囚犯困境只是那些干坏事的囚犯们的困境而已(对警察而言反而是福音),那么哈定所揭示的公地悲剧,肯定不会让人们觉得那只是牧民们的悲剧而已,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人类作为整体的未来命运。[1]其实,一个人的自利选择会产生负的外部性问题早就被学者们所研究与探讨,如庇古针对污染问题所提出的“庇古税”,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就专门针对负外部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哈定不但用了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并且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面,其所产生的效果与发表在专业的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后来的人们,一说起囚犯困境,最容易联想到的例子很可能就是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故事跟大萧条可谓异曲同工。大萧条是人们选择不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消费或投资),因为对自己不利;而公地悲剧是人们选择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情,因为对自己有利。多放牧一只羊的收益全部由自己获得,而由此带来的损失(牧场的退化)却由所有的牧民承担。当牧民放牧的规模较小时,多放牧并不会导致牧场的退化,而一旦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最终将导致牧场的沙漠化。这类似于公路上的交通,上下班高峰导致公共道路严重拥堵,乃至整个交通的崩溃。

交通再怎么崩溃,仍能够等到疏通的时候,经济再萧条也总能等来复苏和高涨的那一天,然而公地悲剧令人担心的是牧场沙漠化后的不可逆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人们担心的就是这种不可逆性。看过电影《后天》的观众一定对其中的全球灾难的情节印象深刻。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的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分被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时代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失败。" class="calibre9">[2]之所以取名为“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其寓意是,人们重视今天,也会考虑明天,但是却很容易忽视后天。而等后天来临时,很多东西都为时已晚了!

财经网曾经刊登过记者于达维的一篇报道: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研究中心的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2008年7月4日在东京国立联合大学举办的气候变化讨论会上再次呼吁,人类必须在2025—2030年完全消除来自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否则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将失去控制。

作为最早关注全球变暖的科学家之一,早在1986年,汉森教授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就首先提出了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的危险。而在20多年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挑战,早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现在公众和各国政府还没认识到其严重程度。”他在接受《财经》杂志记者采访时警告说。

汉森回忆说,他在当时之所以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险,并不是来自于单纯模式的计算;因为由于考虑的参数不同,模式计算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他是在研究了地球历史上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反应,以及最近几百年来地球经历的变化之后,才得出结论的。

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385ppm(parts per million)。理论上,使地球气候保持稳定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应是350ppm,但根据最新的研究,这个安全水平很可能只有325ppm。

从1978年到2008年,由于全球持续变暖,北极冰盖已经从800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冰盖一旦消失,就需要上万年的时间来恢复。”汉森告诉《财经》杂志记者。

他说,由于气候系统的惯性,人类历史上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在持续发生作用,如果排放继续增加,气候变化将不可遏制。根据计算,要让海上的浮冰保持稳定,二氧化碳水平应不超过300ppm。

目前,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仍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0%;而从人类历史上排放的总量看,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占到了一半。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对于煤炭的使用都处于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近年原油的紧张,各国对于煤炭的使用又有所回升。

以日本为例,煤炭占其能源总量在2000年降至25%左右,而近年又增加到40%左右。而中国的煤炭用量,则一直保持在一次能源供应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汉森看来,由于石油的使用是分散的,人类很难从每辆交通工具的排放中捕捉二氧化碳,而煤炭的使用则相对集中,消除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术上是可能的。

“如果人类还想要保持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气候形态,就必须尽快设法消除来自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他补充说。

汉森建议,首先应该禁止新建一切无法进行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的燃煤电厂。因为如果不能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的话,设定任何减排的目标都是不现实的。

据悉,他已经给G8峰会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能够考虑这一建议。

不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他对此却并不乐观。“在各个国家,化石能源巨头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大自然的话语权是很小的。”

“也许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二氧化碳有任何减少的迹象,但是如果在你们年轻人的一生都看不到的话,人类就危险了。”汉森警告说。

注释

[1]这个例子表明,如何以更吸引人、更打动人的方式提出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的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分被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时代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