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科泼水节”群体性骚扰纷争案例叙述

“华科泼水节”群体性骚扰纷争案例叙述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科泼水节”的群体性骚扰纷争案例叙述每年毕业之际,华中科技大学校方会在光谷体育馆举办一场“同歌同行”大型主题毕业晚会。这一年,“华科泼水节”开始被很多媒体报道,一些活动照片被报道出来,有人认为这是男生对女生的骚扰而纷纷予以斥责。部分女权者提出“泼水节”涉嫌“集体性骚扰”,是一种男性霸权。由此,互联网上爆发了一场“华科泼水节是集体性骚扰还是校园文化”的争论。

【案例一】“华科泼水节”的群体性骚扰纷争

案例叙述

每年毕业之际,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校方会在光谷体育馆举办一场“同歌同行”大型主题毕业晚会。晚会结束后,各个院系会排好队,挥着院旗从体育馆出发,回到位于校园东、西、中部的韵苑、紫崧和沁苑学生公寓。回到宿舍区后,毕业生并不会马上解散,而是绕着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校园和宿舍楼游行,边呐喊边敲打脸盆、水桶等抒发毕业情绪,遇到兄弟院系也会对喊口号进行互动。学弟学妹们会在宿舍楼上通过窗户向楼下游行的队伍泼水,以此送别学长学姐。“华科泼水节”一度被学生定义为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晚会的一部分,是毕业季的一项传统活动。

实际上,“华科泼水节”不属于校方组织的活动,具体始于哪年已无可考。据说最早源于2008年毕业季,起因是一个正在宿舍复习的学生嫌楼下呐喊的毕业生太吵,怒将一盆水泼至楼下。这一举动激恼了游行呐喊的毕业生,双方发生口角,引得众多学生围观,在校园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新一届毕业生在游行的时候喊出了“求泼水”的口号。但是当时的学弟学妹参与度并不高,毕业生并没有得到多少“洗礼”。2010年,泼水活动开始全面爆发,宿舍楼下的学长学姐求泼水,楼上的学弟学妹则积极参与进来,“华科泼水节”由此被认为正式形成。2011年,“泼水节”又生出新的分支,即“攻占”女生宿舍,尤其是有“公主楼”之称的韵苑5栋女生宿舍。攻进去的毕业生(大部分是男生)会在楼道内求学妹泼水,或者求握手、求拥抱。这一年,“华科泼水节”开始被很多媒体报道,一些活动照片被报道出来,有人认为这是男生对女生的骚扰而纷纷予以斥责。2012年,“华科泼水节”愈演愈烈,出现了为挤进“公主楼”而撞伤的现象。此外,校外很多学生或者社会人士也开始参与到游行和泼水的队伍中来。这些情景被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责“泼水节”的无底线,并在贴吧、论坛、微博等网络空间展开论争和骂战。2013年“华科泼水节”在质疑声中继续,不同的是,为避免发生意外,学校派出大批保安守护在女生宿舍门口,各个院系也专门安排人员在本院女生宿舍楼门口,劝阻游行的毕业生不要擅闯女生宿舍,“攻占”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人人网上一篇《华科女生宿舍被攻占全过程》的帖文,展示了男生赤裸上身拿着女生胸衣炫耀等不雅照片,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公众眼球。2014年,为满足所有毕业生现场观看毕业晚会的要求,也为了安全考虑,这一年的“同歌同行”晚会被安排在中心操场举办,并大大延长了时间。晚会期间,部分急不可耐等待游行的学生在台下制造骚动。尽管晚会延时,但“泼水节”仍旧在晚会之后举行了。2015年元旦前夕,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当年很多国内大型活动都被取消。这一年,华科的“同歌同行”晚会也被校方取消,没有了“同歌同行”也就没有了晚会后整齐的队伍,这一年的盛夏也没有再次上演“华科泼水节”。

金秋十月,新学期进入中程,正是读书好时节。逐渐被人淡忘的“华科泼水节”似乎已经默默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就在10月25日,一篇名为《当女人被流氓文化包围——兼评华科女生宿舍被攻占事件》的文章突现微博,作者高富强在文中评论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泼水”狂欢活动,认为“攻占”女生楼、互相泼水、堵门、求拥抱等行为是一种集体性骚扰。文章用“不堪入目”“猥琐到了极致”“不尊重女生意愿”等词语评论了泼水活动,并痛陈“这种集体的流氓的无耻的针对女孩子的大规模性骚扰事件怎么会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我们的高等学府?”,引发公众对华中科技大学“泼水节”的高度关注。贴文发出仅三天,阅读量便超过百万,并被网民大量转发。部分女权者提出“泼水节”涉嫌“集体性骚扰”,是一种男性霸权。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是高校学子自发的狂欢活动,是一种无伤大雅的校园文化。由此,互联网上爆发了一场“华科泼水节是集体性骚扰还是校园文化”的争论。澎湃新闻、《新京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红萍等知名媒体和专家纷纷加入论争行列。此外,由十几名性学研究者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评选的中国第八届(2015)“年度十大性与性别事件”,将“华科泼水节”与“武媚娘”被剪胸、“优衣库门”不雅视频和全面放开“二胎”等一起列入其中。12月21日,高富强再次发表博文“华科泼水节存在性骚扰是铁一样的事实——答人大新闻学院某学子”,持续两个月的舆论战仍然热度不减,著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所涉及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饱受争议。

案例分析

“华科泼水节”持续约八年之久,作为校内一项参与广泛的群体性毕业活动,尽管存有争议,但在校内仍然赢得了众多正面呼应,成为很多人喜欢的毕业纪念方式。从这个角度上看,将其定义为校园文化活动并不为过。当然,校方也认识到活动的风险所在,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直至最终将活动取消。在该项活动发生发展直至取消的全过程中,虽然几多争论,但并未引起社会性强烈质疑,持续八年的活动一朝被校方取消也并没有成为无休无止的热门议题。然而,一篇《当女人被流氓文化包围——兼评华科女生宿舍被攻占事件》的博文,瞬间引发“华科泼水节”是校园文化还是集体性骚扰的网络舆论大战,成为全国性公共事件。

根据中国教育舆情监测系统显示,知名博主高富强10月25日发表博文后,“华科泼水节起争议”的话题舆论旋即发酵,成为舆情热点。至11月6日共捕获相关话题信息1807条,其中负面信息1659条。而11月2日至5日是舆论最密集﹑最激烈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文指出,华科泼水节的确需要反思,也有很多思考的维度[9]。《新京报》刊发评论文章《“华科泼水节”与大学性教育的蛮荒状态》,澎湃新闻发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红萍教授的文章《华科泼水节性骚扰争议未休,中国需要一部反性骚扰法》,著名性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彭晓辉教授公开发文反对将此事件定性为性骚扰。这些有影响的媒体和专家表情达意各有侧重,但设置的核心议题非常明确,就是“泼水节”究竟是文化行为还是性骚扰行为。围绕这个议题,网民“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到12月下旬,中国第八届(2015)“年度十大性与性别事件”的评选和高富强又行发表的博文,再度将此事件推向舆论潮头。

综观“华科泼水节”网络舆情事件,如同泼水活动本身,可谓情节跌宕起伏。而最终成为全国性公共事件的关键起因则在于知名博主高富强的一篇博文。加之其他媒体和大V的参与,起到了话题设置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以“高举人文素质教育大旗”著称的华中科技大学而言,舆论质疑声从活动本身逐渐引申到高校校园文化乃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层面。

就华中科技大学对“泼水节”事件的回应来看,不妨将该事件分为“泼水节”时期和网络舆论事件时期。在“泼水节”早期,针对一定范围尤其是校内的热炒,华中科技大学在安保等方面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特别是借机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校方出于安全考虑,适时取消了毕业晚会,“泼水节”随之取消,可谓处理巧妙。但是,“华科泼水节”是否该被取消,如果取消是否应该更早一些等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在网络舆论事件时期,当“泼水节”成为网络舆论热炒话题之后,华中科技大学校方始终保持沉默,很多人认为校方欠社会一个公开的声音。有学生网民表示:“我很失望的是,在华科大泼水节被冠上性骚扰的污名后,数以万计的华科学子都在摆事实讲道理和原作者据理力争,而华科大官方竟然还在沉默,事关学校的名誉和华科几十万学子的名誉,沉默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就不能站出来?”没有官方声音,自然成为事件被猜测﹑被热炒的重要因素之一。

案例启示

1.有较高风险的群体活动应科学评估,尽早做出取舍决策。“华科泼水节”活动本身涉及安全﹑卫生﹑资源﹑形象等层面的多重问题。一是有可能游行队伍情绪失控﹑引发冲突;二是有可能秩序混乱,引发踩踏﹑摔伤﹑砸伤事故或破坏公物行为;三是有可能产生言行过激的性骚扰行为;四是有可能混杂社会不法分子,趁乱谋取不正当利益;五是乱扔物品﹑大肆泼水可能涉及环境和资源问题,等等。

尽管活动经学生会等方面进行了谋划,制定了游戏规则,也派驻了教师﹑保安等秩序维护力量,但是应该充分认识到,当一个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与他们独处时截然不同,对这种群体性的活动绝不能掉以轻心,即使平时他们看起来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诸如上述可能发生的隐患和风险,校方应全面评估,及时对活动做出取舍的决策。就活动性质而言,也应从性别平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毕业生离校教育形式等层面进行深入反思。

2.面对网络舆论纷争,当事校方应主动进行官方发声,引导舆情走向。看待著名高等学府,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互联网风险规避意识淡薄,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经验。但单就“泼水节”事件而言,是否可以认为校方至少有四次时机或者说在四个时间节点上应该公开发声?一是2011年“泼水节”曾因男生强闯女生寝室而被媒体争相报道,二是2015年“泼水节”悄然取消,三是高富强首次发博文引发激烈争论,四是高富强再次发博文引发激烈争论。

在网络舆论危机爆发期,诸如“华科泼水节”“恐怖”“踹门而入”“鬼子进村”“趁机占女生便宜”“强行搂抱”等负面词汇铺天盖地,也有“被无限丑化”“引以为傲”“自愿参加,没有骚扰”“尊重友爱”等极力维护声誉的跟帖[10]。双方的舆论较量一直在等待客观﹑公正的官方声音,但校方始终三缄其口。也许,在“泼水节”取消之际公开做出声明,讲清活动源流﹑利害及取消缘由,后续舆论事件根本就不会发生。高富强在《华科泼水节存在性骚扰是铁一样的事实——人大新闻学院某学子》一文中曾直言到,“如果非要说我的那篇评论文章(8月25日博文)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就是在评论之前,不知道校方已于今年取消了泼水活动。”[11]

【案例二】复旦“黄山门”事件

案例叙述[12]

2010年12月12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组成的驴友团,在安徽黄山未开发区域进行登山探险活动。当晚黄山下起大雨,18人被困山中。几次电话报警未果后,其中一人发短信给家属(二姨夫),家属立即报警。不久,上海警方与安徽警方联动,安徽警方派出200人连夜上山搜索救援。13日2时37分,救援组终于成功找到了迷路者。当时景区雨大雾弥漫,救援组决定立即带领大家走出危险区域,24岁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通过危险区域时不幸坠崖牺牲。

“民警张宁海为护送获救的18名迷路驴友献出了年轻生命”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短短几个小时,关注的网友超过数千人次。与此同时,《成都商报》有关“12·12黄山救援事件”的报道引起网民的关注,引发人们对“二姨夫”的猜想,并对驴友团的草率探险行为进行谴责。

12月14日,参与13日救援采访的安徽记者“淡淡esse香”在微博上对复旦学生在明知民警为救他们而牺牲后,依然谈笑风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微博记录说,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获救者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说要回上海。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认为张宁海的牺牲不值得,“复旦获救学生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

之后,复旦大学bbs上几封“如何控制媒体”的站内信在天涯论坛上贴出。除此之外,复旦论坛上还出现了“警察真正有用的技能和技术一点都不懂,幸好只死了一个人,没把其他人害死,死了活该……”“警察就该为纳税人服务”等帖子。“复旦学子的冷漠”激怒了网民,引爆了一场集体声讨。

16日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等带领获救的2名学生和校友代表赶往安徽黄山,出席当日举行的张宁海同志追悼会。同时,复旦大学也在燕园内同步举行撞钟追思活动,18名获救人员悉数参加。现场约300人手捧鲜花默默为遇难民警祈福。12月21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和学生代表进行零距离交流,公开回应黄山事件。在追悼会、追思会、公开回应等活动中,校方和学生代表表达了立场和态度。张宁海的父母对学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要学生们不要太过自责。而针对网上传言说“复旦的学生很冷漠,事发当天就离开了”,参与这次探险活动的蒋姓同学说,他们的心情也十分沉痛,毕竟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而逝去了,他们离开前还特地等到牺牲民警的尸体运下山,见了最后一面才离开的。蒋同学说,当时大家从山上下来,身心都很疲惫,所以不愿对媒体多说什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冷漠。复旦校方表示,当日即让复旦探险学生返回上海,是上海警方对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决定。针对外界盛传的“争权论”,校方表示,复旦的学生社团竞选都是很民主的,学校干预得比较少,这也暴露出了学校对社团管理的两难情况,而且一个学生的言论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想法。此后,“黄山门”事件逐渐平息。

案例分析

在复旦“黄山门”事件中,驴友团探险活动和民警救险牺牲本应是社会关注的两个焦点所在,但媒体的多角度“爆料”和网络舆论的传播使得事件演变成多主题的公共事件。复旦“黄山门”事件是由民警为护送获救的“驴友”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报道演化的,刚开始是媒体爆出复旦学生脱险后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到后来发展到对“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公关”等的质疑和批判,舆论焦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层面:

一是关于驴友团缺乏职业素养的批判。一位自称旅游业人士发帖说,黄山方面前几年已经发出通知,禁止去非旅游景区游览,但18人驴友团是在半夜逃票进入黄山的。这次探险活动的组织并不严密。不少人认为,正是18名驴友的冒险举动才使得参加救援的张宁海牺牲了。但是,舆论对驴友团缺乏职业素养的批判很快转移到道德层面,正如网友所说,“我们不谅解的,并不是学生要去探险,也不是救援导致民警牺牲。我们不谅解的,是一个学校学子对生命表现出的漠然。”

二是关于救援背后潜规则的猜测与批判[13]。复旦“黄山门”事件发生后,《成都商报》一篇关于“黄山救援事件”的报道通过网络的传播引起网民关注,文章以“揭秘”形式,讲述了所谓的黄山救援背后的故事。被困人员多次报警都没有响应,直到一名被困人员联系其“二姨夫”,才使上海﹑安徽两地警方突破黄山“雨天不救人”的惯例,迅速进入紧急状态并入山搜救。传言引起人们对复旦学生“二姨夫”的猜想,甚至有学生的亲戚和朋友遭到网友人肉搜索。直到事后上海和黄山警方出面辟谣,传言中的“二姨夫”罗先生现身,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下岗工人,没有什么影响力,传言才逐渐得以平息。但该报道已然把事情推向了公众视野。

三是关于学生获救后的冷漠表现的批判。复旦校园论坛上的“冷血”讨论,让网友对一名无辜生命牺牲后的悲伤化成了对复旦及其学生的不谅解。网友不谅解的,是一个学校学子对生命表现出的漠然。被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回学校后,不但不及时反思,反而公开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和责任推卸。

四是关于校方利用新闻界关系进行危机公关的批判。随着事件发展,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迎来各地网友的沉痛哀悼,而在最该反思的复旦校园论坛上,却被网友连续爆出复旦学生们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网民表示,事件发生后,校方动用了新闻系统力量,发表一系列文章引导舆论风向。宣称“从未控制媒体的复旦,经此一役,复旦新闻系神话破灭!”,复旦大学新闻学这一优势品牌专业显然受到了不得不加以关注的负面影响。

事件中,复旦大学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的回应和及时慰问家属并道歉,对事件的发展及舆论引导有积极意义。复旦大学校长和学生代表零距离公开回应“黄山门”事件,对修复复旦百年老校受损的形象有积极意义。但当事学生长时间的沉默以及网上爆出学生“冷漠”的言论后,校方没有积极回应,加重了网民对学生逃避现实的谴责。当出现“二姨夫”身份猜想的舆论苗头时,校方和警方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说明,使得有关传言愈演愈烈。对于校内关于“控制媒体”“危机公关”的争议,校方也没有有效地回应,不仅伤害了复旦大学的形象,也有损相关媒体和记者的职业形象。

案例启示

1.强化高危社团活动的教育引导和管理。18名成员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并非通过买票进入一般景点。部分人仅为旅行者装扮,缺少足够专业和齐全的装备,将户外探险活动与旅游混同。他们没有向导,有的甚至连雨衣都没有配置,只是随身携带了一台GPS和一张等高线图。总结失败原因,队员认为,一是队员过分自信,二是队伍人太多,三是天下雨时起大雾,四是报警时机的选择。如果镇静一点把队伍控制住,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情况了。这些都是社团活动缺乏危机意识﹑风险评估能力和职业素养造成的,高校需要强化对有关组织和个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2.不恰当的舆论公关往往适得其反。1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复旦学子批评复旦“驴友”的价值》的文章,称“年轻人犯错,连上帝都原谅”,要求网友“放他们一马”。文章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张某策划,作者尹某亦是复旦毕业生。12月16日,复旦又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警察搜救驴友纵有牺牲也天经地义》的文章,称警察“怕麻烦,就是想只拿俸禄不干事”,“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被人民‘麻烦’,注定是一切公务人员的宿命”,作者杨某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生。12月17日,复旦继续在《东方早报》上发表题为《复旦回应“夺权帖”:遗憾失望》的文章,对冷漠﹑夺权﹑公关等质疑逐一辩解。这些试图翻盘舆论关切的公关活动无异于火上浇油。

3.当事官方和个人的正面回应是平息网民怨愤的根本途径。针对关于学生冷漠无情﹑争权论和公关论的质疑,复旦大学校方和涉事学生通过校外媒体﹑校内官网﹑官博﹑悼念活动﹑说明会﹑基金筹措活动等逐一给予正面回应,表现出极大诚意。《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对事件进行了理性关注,传递了校方﹑获救学生﹑遇难警察家属以及网民的态度和观点。还原了真相,澄清了质疑,表明了立场,赢得了网民的谅解,逐渐平息了事态,挽回了高校和学生的形象。

【案例三】河北师大版《南山南》的网络诉求与回应

案例叙述

《南山南》是民谣组织“麻油叶”创始人马作词作曲演唱的一首歌曲,于2014年9月26日首发。2015年2月2日,《南山南》获得由豆瓣音乐人公布的年度民谣单曲奖。2015年7月31日,《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参赛歌手张磊重新演绎《南山南》大获成功,并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由此,《南山南》成为时下一首广为传唱的热曲。2015年11月6日,北京迎来初雪,南京却又过了一次夏天。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你在北京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京的艳阳里四季如春”,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很快,北京大学回复,“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会记住这跨越南北的美丽”。上海交大接“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之后,浙江大学也接龙了,“我不再和谁谈论相逢的孤岛,因为心里早已荒无人烟”。和南大颇有渊源的东南大学接道,“我的心里再装不下一个南,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第一次遇见你”。这一系列对话很快引发一场高校官微《南山南》歌词改编接龙活动。此后不久,各高校版本的《南山南》歌曲竞相推出,一股改编《南山南》的热潮大有“霸屏”的态势。据统计,多数高校改编的《南山南》由官方微信或共青团微信推出。

河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注意到,各学院学生纷纷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传播各高校版本的《南山南》。特别是不少学生在河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后台留言:“重要事情说三遍,我们的《南山南》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百年老校应该有自己的《南山南》吧!”“《南山南》虽好,可都是别人的,为什么我们就没有?”等等。这些留言表达了广大学生的心声和诉求。河北师范大学版本的《南山南》做还是不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质量?做成什么风格?经过审慎论证后,制作团队按照预定目标迅速展开工作。2016年1月18日,《南山南》(河北师大版)正式通过官方微信推出。微信专题开篇写道:“说起河北师大你会想起什么?听枫林的红叶,洗月湖的碧波。顺天、北洋发生的故事,时光塔下唱过的歌!师大,她把她京城的余韵,津卫的风姿,塞北的坚韧,石门的宽远,唱给你听!”紧随其后是歌曲的音频和学校的风景图片。歌词如下:

“你在听枫的红叶里,蒹葭苍苍/我在洗月的碧波里,落木萧萧/如果离去之前来得及,打包青春的回忆/海棠花开,摘一朵留给你/她听见辇毂滚动古老的歌,唱着过去顺天北洋发生的像在她心灵里跳动的理想,天下襟怀和真知的向往/她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她第一次遇见你/时光日月穿梭,无可奈何/如果所有故事连在一起,跨越一世,线索更清晰,大幂开新的梦,先觉/你在慧泉的木亭里,车来人往/我在南焦的车窗里,波光荡漾/如果离去之前来得及,打包青春的回忆/衣袖轻挥,作别青春和你,大梦初醒,明月寄千里/四方南,时光催,四方聚散谁/时光喃,四方北,时光塔巍巍/四方南,时光催,四方聚散谁/时光喃,四方北,时光塔巍巍,时光塔巍巍。”

歌词对学校百年历史、文化价值追求、主要景观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诠释。并以时光流逝为主线,融入大学生涯和离别意蕴。当时,河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总用户数为3.6万,该专题阅读量达5.6万,转发、收藏8000余次,点赞1000余次,获得评论400余次,且全部为正面评论。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截至2016年2月14日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相继加入《南山南》改编活动[14]。且此后仍有高校参与其中。

案例分析

就微信传播而言,与全国名校相比,地方高校的辐射作用有限,一般仅限于校内或与学校直接相关的人群。因此,从3.6万的用户数和5.6万的阅读量来看,《南山南》(河北师大版)这一专题得到了扩散式多点传播。而从点赞量﹑评论量来看,该专题无疑赢得了广泛认同,取得了成功。分析该案例的成功原因及其影响,剖析网络评论是一个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切入点和观测点。

1.微信后台评论的主题分析。微信后台共收到评论400多条,其表达的主题可大致分为四类,举例分析如下:

(1)赞美歌曲。“等到了师大版,好好听,来了半年,也爱上了这”,“最爱师大,我师大真棒,唱得写得很赞,深深地校园情谊,时光塔巍巍……好棒!师大版!最好听!”,“唱得真好,把师大的景物唱活了”,“歌词棒棒哒,意境美美哒!”,“这谁唱的,真牛,词写得也忒好”,“词太美,读出来都是故事。歌声青涩却真挚,听着醉心”,“真是太美了,描绘出了师大的每一处美丽,多年后仍会记起这里的人和物”,“师大的沧桑,听完泪千行。百感交集,喜悦的泪水,你懂我懂,师大人的骄傲”。

(2)赞美校园。“好厉害,觉得师大真的很美,只是我们平日里走得太急,忽略了许多身边的景色”,“常常,自己的步履太过匆匆,身处师大,却从未停下来,认认真真地欣赏这一花一草一木。大学四年的时光也许很快就会过完吧,四方聚散谁,爱师大,爱你们”,“还记得当年时光塔刚命名的时候,引来无数吐槽,现在,却只有这个名字,一听到,便久久忘不掉”,“时光喃,四方北,想在你的拥抱中定格,可惜时光太匆匆,河北师大,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才算没有辜负自己”,“看到图片上这些熟悉的地方,有些自己都不知道的景点名字,通过这首感人的歌了解到了,真的很怀念!赞一个!”

(3)感恩惜别。“听完此曲些许惆怅,正如那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股忧愁涌上心头。时光飞逝,不久后就将各奔东西,留不住时光却能珍藏回忆,愿各自安好”,“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听这首歌的时候,过去的日子在灵魂里跳跃,掂量着毕业前多回石家庄几趟”,“真的好棒啊!马上要毕业了……真的舍不得走,听到这首歌就更舍不得了”,“太感动了。突然很舍不得,原来我生命停靠的师大岸,这般美丽。好好珍惜”,“真美,即将要离开师大,却是非常的留恋,不敢想象该如何告别她,师大的人﹑事﹑景,饮水思源!爱师大”,“大三了,复习的间歇听到它,略有伤感,想想自己还有一年也就毕业了,珍惜剩下的这段时间吧!”,“催人泪下的是我们的故事,每一个师大人都会珍视。爱我在这里遇到的师﹑友,思我在这里度过的日﹑月”,“师大时光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永远忘不了,不说了存起来听!”

(4)怀恋往事。“曾经的师大毕业生,还没有去过新师大,有机会一定回去看看,带上我的孩子,在师大门口留个影,2016年必做的一件事情!”,“那塔那人那时少年。在学校里学会筑梦,走出校门开始逐梦”,“听着这首渗透青春色彩的歌,仿佛回到了20年前在师大的青葱岁月……祝愿母校长青!”,“转眼毕业18年了,祝福恩师﹑祝福母校,校友会记得多组织大家回去看看哈”,“两代人音乐考试的地方,也是带学生考试的地方,也是数次培训的地方,还是我毕业的地方,河北师大有我太多的情愫……听着歌曲,我泪流满面……太感动了,太有才了,直到心底……”,“师大,在我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了你!最好的青春回忆都在那里,看着师大变得越来越美丽!虽然已毕业,但是每次想起大学的时光,想起师大的每个角落,我依然感慨万千,依然想时光倒流,回到师大的怀抱!河北师范大学,你承载了我今生最美好的大学记忆,永远爱你,我的母校”,“美丽歌声,师大七年!唱满了回忆,唱酸了鼻尖,唱动了心弦,唱湿了双眼!”,“作为师大毕业生,谁的记忆都在这首歌里荡漾,哪怕是没在新校区待过的我们!”,“你在学校的象牙塔里优美如画,我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四海为家。毕业快一年了,想念校园匆匆的时光,美好的回忆总是短暂,祝学弟学妹们珍惜时光,青春不留遗憾!”

2.从评论主题看微信专题成功的原因。《南山南》的流行奠定了传播的基础,然而能否极大范围传播并获得好评,则取决于作品改编的质量。诸多评论饱含了读者对歌词﹑演唱的赞美,尤其是对母校的赞美﹑留恋和感恩之情,可见歌曲唱到了河北师大人的内心深处。起初,河北师大版的《南山南》在做与不做,粗做与精做,做成什么风格等问题上,是有过争论和审慎思考的。不做,学生诉求得不到回应,影响学生情绪,影响官方微信乃至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做不好,则效果更差。如何做好,涉及歌词内涵﹑演唱风格等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在歌词创作上,突出校史﹑校园价值追求和校园景物,并以时光概念贯穿始终。在演唱风格上突出真情,强化声音中的情感表达。应该说,歌曲唱出了河北师大人的心声,赢得了价值和情感认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案例启示

1.及时回应大学生的网络关切。显而易见,在该校官方微信注意到数所高校改编的《南山南》在网络上传播的时候,一场关于改编《南山南》的接力活动已然展开,这足应引起相关工作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当多位官微读者直接留言表达希望听到自己学校声音的时候,更是到了务必给予适时﹑适宜回应的时刻。否则就可能在不断扩大的活动热潮中,逐渐掉队,进入文化被动状态。从而引起关注者与其他高校对比而产生遗憾感﹑失落感甚至失望感。官方微信以其崭新的话语体系优势和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时下最受人瞩目的新媒体。面对大学生的文化诉求,借势借力,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以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奉献文化作品,既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必要方法和必由路径。

2.“青年亚文化”的主流再造。“青年亚文化”是指某个潮流在特定圈子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于20世纪60年代被定义,当时以口头传播为主,以专业人士把持流行主题。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能够加入流行创造,甚至引领创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主任刘海龙认为,《南山南》在高校中被竞相改编的潮流,也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叠加,个体的声音被放大,同时又有更多的个体有方便的机会参与进来,让“合唱”的声音更为响亮[15]。如果把改编《南山南》的潮流视为“青年亚文化”,那么“青年亚文化”处于边缘地位,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的典型特征便需要化解,需要进行价值观主流化再造。而由青年亲身创造,通过新媒体宣传﹑放大的特征则需要强化。《南山南》曲子本身是一首民谣,带有忧郁的﹑诗意的气质。当前,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南山南》的曲风和唤起人们对大学生活的集体记忆﹑眷恋,有着自然相通的意境。因此,改编《南山南》应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定位,找准主流思想﹑文化价值的共鸣点,切忌生搬硬套﹑隔靴搔痒,甚至造成以主流声音和声“亚文化”的结果。

3.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更深远。河北师大版《南山南》的改编从最本质的层面看,其实是一次校园文化生产活动,它的最深层意义则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校特有文化的凝练,借助歌声展示大学生活的醉人画面,使得爱校﹑荣校﹑建校的火热情怀在人们心中升腾﹑升华,从而于无形之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发挥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拳击手法的硬碰硬不同,它更像太极拳,尚柔不尚刚,以无形化解有形。《南山南》(河北师大版)唱出了学子的心声,唱进了学生的心里,通过歌曲赢得了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及工作信任,占得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机。

【案例四】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

案例叙述

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发生爆炸事故,引起3个房间起火,过火面积80平方米,造成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身亡。公开资料显示:“不幸身亡的博士后名叫孟祥见,1983年出生,安徽萧县人,未婚,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也是博士。孟祥见父母年近六十,均为农民,家境贫寒,靠母亲卖鸡蛋供养子女上学。孟祥见在安徽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刚进入清华做博士后一年,是2014年第二批CLS博士后基金入选者之一。”

12月18日12时36分,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16]:“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10左右,化学系(何添楼)二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师生第一时间报警,消防车及救护车紧急赶到现场进行处置。现明火已扑灭。现场发现一博士后实验人员死亡。火灾发生后,楼内师生已及时组织撤离,周围人员也已疏散。中午12点左右,海淀区环保局结束了何添楼现场周边上风区、下风区的空气监测,未监测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空气状况正常。火灾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与此同时,12月18日北京市安监局官方网站事故通报栏显示:“12月18日10时许,在海淀区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学生孟某某(男,32岁,安徽人)在化学系二层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999急救人员现场确认孟祥见死亡。海淀区安监局通过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初步确认该事故是学生在做化学实验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统计,在清华大学官方微博的通报下面,短短三小时内就有600多人留言,很多人对事故中身亡的博士后表达了哀悼和惋惜之情。此外,综合清华大学官方微博留言、知乎论坛等的有关贴文[17],可以看出,人们在悼念身故博士后的同时,关于事故起因、真相的猜测成为舆论热点。诸如“据说是把叔丁基锂(一种可自燃的高度易燃化学品,编者注)掉地上了”,“国外就有女生做关于叔丁基锂的实验不慎被活活烧死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新闻,永远都是还在调查中”等观点甚嚣尘上。

据悉,在接到清华大学通报后,孟祥见的家人于18日晚开始陆续赶到清华。化学系负责人代表校方向家属表达了学校和师生们的哀悼和慰问,通报了事故情况,并陪同家属查看遗体和事故现场,与相关师生见面。孟祥见的弟妹尹女士表示,事件对家人的打击很大。家人一直与清华保持理性沟通协商。希望清华大学校方能尽快查明真相,不要再有下一个受害者。

12月23日下午2时许,清华大学身亡博士后孟祥见的亲属发出长微博,公布了他们对实验室爆炸进展的了解情况。长微博中提到:可以确认的是,孟祥见当天所进行的实验是催化加氢实验,并称这是一个常规实验。经过现场的观察,孟祥见的操作台只有燃烧迹象,没有爆炸迹象,标有孟祥见名字的反应釜完好。家属在事发后第三天得知,爆炸的是一个氢气钢瓶,爆炸点距离孟博士后的操作台两三米处,钢瓶底部爆炸。钢瓶原长度大概一米,爆炸后只剩上半部大概40厘米。博文中称,据了解,钢瓶厚度为一厘米,可见当时爆炸威力巨大。

就上述长微博,《法制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孟祥见家属。尹女士告诉记者,上述情况系其亲属亲眼所见。其表示,说出这些情况,是希望能对事情的真相调查有所帮助。

12月23日晚10时30分许,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日下午,海淀公安分局向化学系实验室事故的身故者家属通报了事故现场勘察结果及初步结论,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其实验所用氢气瓶意外爆炸、起火,导致腿伤身亡。更进一步的调查,公安部门正在进行中。”

12月23日23时50分左右,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再次发布消息,针对孟祥见家属所发微博做出了部分回应,回应称:根据公安部门初步调查结果,全校已停用与该事故同类、同厂家生产的氢气瓶;并已组织专家全面梳理校园安全隐患和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的通知》精神,正在对学校重点要害以及危化品存放实验室等进行彻查。

12月26日中午,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今日上午,清华大学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孟博士后家人一起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送别孟博士后。此次事故教训深刻,学校正在全面排查、重点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并将在安全教育和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做到实处。”

12月2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清华上百师生送别遇难博士后,家属表示已与清华达成协议,学校将事故定性为因公殉职并承诺会及时公布调查进程。”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转载了该报道。报道中写道:“12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遇难博士后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上百名清华师生参加了这场告别仪式,与家属一起送别孟祥见博士后。孟祥见博士后的家属表示,他们将带着大哥的骨灰返回安徽,之后在老家安葬。”

案例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到2015年间,全国有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六家高校发生化学实验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5人受伤以及较大财产损失。清华大学发生的这起实验室爆炸事故,涉及的伤害对象是一名正在开展科研实验的博士后。概言之,著名学府﹑科研实验﹑博士后共同构成了这起意外事故的关键词,也构成了舆论迅速广泛传播的基本要素。事故发生后,清华大学及时妥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应了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的多方关切,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加强安全管理的决心。归结起来,清华大学在接待学生家属﹑后续安全应对举措和信息发布三个方面工作富有成效。

1.接待安抚家属工作真诚有序。清华大学爆炸事故发生在18日上午10∶10左右,孟祥见的家人于18日晚即从安徽赶到北京。可见,清华大学第一时间向孟祥见家人通报了事故情况。孟祥见家属到校后,化学系负责人代表校方向家属表达了学校和师生们的哀悼和慰问,相关师生与家属见面,进一步通报了事故情况。校方还积极安排家属进入事发现场,陪同家属查看了遗体和事故现场。

此后,校方与家属方保持着理性的沟通和协商。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孟祥见家属表示已与清华达成协议,学校将事故定性为因公殉职并承诺会及时公布调查进程。

26日上午,清华大学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孟博士后家人一起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送别孟博士后。告别仪式简朴肃穆,上百名清华大学师生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外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队,等候送孟祥见博士后最后一程。孟祥见博士后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大厅正前方播放着他的校园生活照。两侧整齐地摆放着花圈,“沉痛送别敬爱的大哥”“为科学献出一生”“祥见一路走好”等挽联,表达了家人和师生对他的哀思和不舍。

2.后续安全应对措施果断有力。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一是面向全社会发布事故的基本信息,面向身故者家属第一时间联系善后事宜,面向校内发出紧急通知,暂停19号下午至20号的实验课,要求同学们关好门窗待在宿舍楼,不要前往围观;二是积极配合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展开事故调查。火灾发生后,楼内师生及时组织撤离,周围人员也已疏散。多辆消防车抵达现场,展开救援。携带专业检测仪器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也对周边上风区﹑下风区的空气进行检测。载有沙土的卡车对灭火时残留的积水进行掩盖,填沙覆盖后请专业机构进行收集,以防止积水内混合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进入下水道后造成污染。穿着印有“现场勘查”字样制服的专业人员携带生物物证勘查设备采集了有关信息。

3.事件追踪信息发布及时有效。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在这起事故处置的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舆论怀疑的气体污染﹑喷水救援的专业性,特别是对于爆炸事故起因的猜测进行了及时回应,消除了质疑,疏解了舆论,控制了舆情。

从12月18日爆炸事故发生起至12月26日孟祥见遗体告别仪式止,清华大学官方微博至少四次发布消息,且表意明确。第一次消息及时公布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和救援情况,同时公布了空气监测情况。这一消息表明学校公开透明处置事故的决心,也消除了人们因担心事故现场周边环境污染而引发的恐慌心理。第二﹑三次消息重点指向调查结果,并回应孟祥见家属及社会各界对事故起因的怀疑。第四次消息表达了学校师生对孟祥见博士后的悼念和惋惜之情,同时表明学校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防范的态度。

案例启示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频繁﹑起因多样﹑处置复杂。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3000人左右,意外伤残事故更是屡屡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伤害,体育运动伤害,违法犯罪伤害,自杀自残伤害是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面对复杂的事故防范与处置形势,高校探寻科学的预防管理措施,合理解决学生意外伤害问题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着高校学生个人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也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置的普遍情势,清华大学爆炸案的启示有如下三点:

1.妥善善后,以免陷入“以闹取胜”的怪圈。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尤其是死亡事故的善后处理中,学生家长往往会向学校提出高额赔偿诉求,而相当数量的家属会通过聚众闹事﹑冲击教学场所﹑大肆宣传﹑上访闹访等方式迫使高校给予较高补偿。该类事故引发的纠纷已对高校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较严重的干扰。高校碍于维护稳定和社会声誉等角度的考量,也往往以给予补偿金的方式了结纠纷。此类事故事实上已进入了“给钱消灾”的恶性处理怪圈和困境。

须知,调解和协商始终是化解此类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综观清华大学爆炸案,矛盾的焦点并不在于补偿金,而是在于对真相的追问。但是,补偿金﹑事件真相﹑家属情绪等都是密切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事故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校方第一时间通报事故情况及其调查方案,及时向家属表达哀悼和慰问,积极安排并陪同家属查看遗体和事故现场,主动商谈事故定性,积极筹办遗体告别仪式等,这些真诚有序的举措奠定了理性调解和协商的工作基础。

2.善用媒体发布信息,回应关切。各类媒体特点和受众不同,网络舆论事件一般呈现多种媒体交互传播的特征和态势。要切实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对贴吧﹑论坛言论做到先知先觉先行,排除杂音干扰。要善于及时在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公开发声,表明立场,说明结论。在必要时候还要善于借力政府性质的网站﹑报刊,澄清事实真相。

该案例中,清华大学官方微博系统性发布消息,主动公布事故基本情况﹑调查方案﹑调查结果﹑处置态度等,传递出解决问题的鲜明立场和极大诚意。与此同时,北京市安监局网站也通报了事故基本情况,《北京青年报》报道了遗体告别仪式情况和校方与家属达成协议的情况。这些媒体的综合发布,切实找准了流言蜚语传播的兴奋点和舆论质疑的关键点所在,把容易引发公众关心关注﹑猜测臆想的焦点予以了有效回应,消除了网络质疑。

3.建立并落实安全排查与事故应对机制。建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隐患排查和预防制度,分析排查各类意外伤害事故隐患。要特别注意对存在问题隐患的实验室﹑实验器材﹑药品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心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做到安全隐患常记于心,安全排查常抓不懈,责任事故警钟长鸣。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人道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快速处置机制。一旦事故发生,学校要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及时采取干预和救治措施,及时全力抢救受伤害的学生,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防止事态扩大和严重后果的产生。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适时主动发布事故信息,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正面引导网络舆情。要依法妥善处理善后工作,无论是调解﹑协商,还是诉讼,都要做到有理有据。

【案例五】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的反日游行潮[18]

案例叙述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双方本应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关系及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发展。但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采取非法“购岛”行动,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破坏了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应有气氛。9月10日,日本野田佳彦政府无视中方一再严正警告,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国人强烈愤慨,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附近进行激烈的对抗,民间出现保钓反日爱国游行活动。据9月15日前报道,中国至少有52个城市大批市民响应网上号召上街进行反日游行活动,其中,重庆、长沙等地人数达到数千人,北京更猛增至二万人以上。

连日来,在爱国游行活动中,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却出现了这样一群“爱国者”“爱国行为”和“爱国现象”——他们或闯入带有“日本元素”的店铺肆虐,或成群结队打着“抵制日货”的旗号,在街头损坏他人的日系车辆,或对无辜的日籍华侨围攻、谩骂和侮辱,或对批评、反对、甚至仅仅不支持其行为的人极尽攻击谩骂[19]。“爱国者”用语言或肢体暴力“打日寇”“惩办汉奸”,冲砸开发区或商业区建筑、商业设施,用移花接木等方式凝聚仇恨,用煽动性、侮辱性和刺激性语言攻击他人。在日料店吃霸王餐、借“抗日”哄抢珠宝店,甚至当街趁乱哄抢公民的手表、首饰等个人财物,以“群众正义愤怒”为名冲击、毁坏工厂、商铺、办公室及其设施等行为。

早在8月22日,石家庄市便已经发生较小规模的反日游行活动,据有关部门反映,少数大学生参与其中。9月中旬,石家庄市的某高校出现了线上、线下关于反日保钓游行示威的激烈讨论,学生组织在论坛、博客纷纷号召抵制日货,发表一系列反日言论,特别是组织发起参与9月16日大游行活动的帖文受到热切关注和议论。

为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切实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该校制定了相关的危机处理预案,采取了包括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集中组织以爱国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和加强校内巡查等在内的若干应对措施。特别是为严防挂一漏万,学校还于9月16日当天,从各单位选派学生工作骨干,全程跟随游行队伍,以确保游行队伍中学生的安全和理性。9月16日,新一轮游行活动在重庆、西安、长沙、哈尔滨、广州、上海、石家庄等多个城市集中爆发。该校校内、校外均未发生负面群体性事件。

案例分析

钓鱼岛事件事关国家主权问题,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主权问题关注,这是爱国表现,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年学生热情高涨,但对有些情况不了解,分辨力不强,容易被不明势力或对社会存在不满情绪的人利用。在对待这一事件过程中,该校既注重管理,又注重教育引导,双管齐下,举措符合实际,既保护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有效引导了学生理智﹑理性看待问题,采取恰当行动表达爱国愿望。在该校,学生反日热情﹑保钓言行一直被肯定﹑被关注,始终在校方可控范围之内,绝大部分学生的爱国情绪得到了正确的抒发,没有出现过激的行为。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应急和管理案例。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

1.危机意识强,重视程度高,措施适度得当。中日关系问题历来是敏感问题,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问题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2012年是中日关系的特殊年份,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公然非法“购岛”,实施钓鱼岛“国有化”,必然激起爱国赤子的愤慨之心。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借此表达了爱国心﹑报国志,同时也在各地不同程度上发生了非理性言行,给社会秩序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城市聚集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素有“开国第一城”美誉的近京城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质。针对钓鱼岛事件的两次爱国游行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学校深知青年大学生参与示威游行的热情,更思虑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危机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而进行了周密部署。在校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各级领导到任课教师,从学生工作队伍再到学生干部,形成了一支凝心聚力的专项工作组,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引导﹑管理协调﹑舆情监管﹑跟踪保护等工作,周密地设置了安全保护屏障,同时有效地开展了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外,加强与各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学生及民众情绪极度高涨必须宣泄之时,也做好相应工作,确保活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序进行。

2.大学生具备理性爱国的基本素养。据有关部门对近千名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学生认为通过一定的言行或有组织的活动回击日本政府,传递“钓鱼岛是中国的”的声音很有必要。同时有近九成的同学不赞成暴力示威游行方式,突出强调应该理性爱国。很多同学表示,“我们表达愤怒的方式应该相对平和一些”,“示威游行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我想我们应该看清楚事件的本质,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行动”,“绝不能被不法分子﹑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多数同学相信“党和政府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主权”,“国家一定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等等。可见,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具有很强的信任度,多数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越发趋于理性,能够用全局的眼光﹑政治的眼光透过现象思考本质,冷静对待游行活动。

案例启示

1.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大学是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起步阶段,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他们乐于以自己的视角来思考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成长的路径,并力求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他们的社会心理还不成熟﹑分析辨别能力还有欠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良莠混杂的各种思潮冲击,易于迷失在两难选择中。尤其在一些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中,往往纠结于事件的表面,难以深刻思考事件背后的缘由和后发影响,仅凭一腔热情参与其中。鉴于此,学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视理性爱国教育。一方面,强调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爱国诉求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强调爱国言行务必把握好尺度,绝不影响国家的政治形象,绝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绝不损害同胞财产利益,一切都要合理﹑合法。

2.必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贴吧﹑论坛﹑博客发表串联信息是集会游行的常见办法。本案例中,在可能发生的保钓游行活动前,学校全方位安排了信息搜集工作,确保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诸如安排专人负责监控论坛﹑QQ群等的网络舆论动向,安排由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组成的在线网评员队伍,在网络上发表帖子引导论坛言论,教育广大同学合法合理表达爱国热情,以及安排学生信息员队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对有关信息及时汇总﹑分析﹑预判。在处置这一类型公共事件中,时时关注舆情动态,及时了解民意,准确判断事件发展走向,实施早期干预,有助于把控公共事件的发展局面。

3.必须讲究处置方法,避免激化矛盾。严防非法集会游行事态发展所针对的目标人群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规模集中人群,一个是少数分散人群及其聚集起来的较大规模人群。在管控事态发展时,往往容易把着力点用在集中人群上,而忽视分散人群。事实上,即便分散人群中的单一个体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案例中,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组织集体教学﹑科研和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校园文化活动等办法,集中人群得到了有效管控,基本做到了把事态控制在校内。与此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分散人群的管控,第一时间组建了由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团委书记﹑辅导员﹑党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小组,于游行当天全程跟随游行队伍,确保不发生过激行为,或者在遇到过激行为发生时及时予以回应,不给非理性行为留存发展空间。

此外,对于此类公共事件还要注重事件后期的总结反思。既要建立完善的后续处理机制,更要注重建立民众意愿表达平台,使广大民众主人翁意识得到维护,爱国热情得以合理抒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