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成长实践案例分析研究

心理成长实践案例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瘾之困案例叙述李某,男,大三学生,20岁。大三结束,李某的专业课考试有六门不及格。案例分析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六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三个月,即为“网络成瘾”。根据李某的现实症状将其诊断为网络成瘾。

【案例一】网瘾之困

案例叙述

李某,男,大三学生,20岁。李某来自西北地区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独子,性格内向、话少、较稳重,家庭经济困难。李某初入大学才接触网络,很感兴趣,但是大一课程较多,基本可以控制自己,没有在网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大二班干部竞选中,李某鼓足勇气成功当选副班长,但是由于他内向的性格,缺少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在后面的工作中遇到诸多困难,找不到解决办法,让他情绪低落,自信心受挫。这时他开始经常去网吧,每天在网吧的时间由五六个小时后来到十多个小时,渐渐的学习受到了影响,大二下学期结束,他的成绩明显下滑,不及格的科目增多。大三上学期,李某以学习做作业为理由,要求家长为其买了一台电脑,从这时开始李某开始有选择性的去上课,没有兴趣的课程一概不去,躲在宿舍上网玩网游。之后随着对游戏的痴迷,李某彻底不去教室上课,每天蓬头垢面,睡醒了就玩,玩累了才睡,很少出寝室,吃饭常常让同学带外卖,书桌上经常堆满了餐盒和饮料瓶,基本丧失自控能力和时间观念,同学劝阻他,他也无法自制,不上网的时候就会感到周身不适、心烦意乱。大三结束,李某的专业课考试有六门不及格。

案例分析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六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三个月,即为“网络成瘾”。(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中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同时,以下五条至少符合一条:①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②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③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④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根据李某的现实症状将其诊断为网络成瘾。让李某深陷网游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李某性格内向,加之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内心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当他在工作中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他的无助感﹑焦虑感就会加重,对挫折的内心体验强烈而持久,选取了逃避的方式。第二,李某的学习目标缺失,用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代替了他在工作﹑学习中的失败感,无法自拔。第三,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李某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去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拒绝了外界的支持,从而使自己孤立无援,无法面对工作带来的压力,选择了网游。

案例启示

网络成瘾又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其定义为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网络成瘾的典型表现有:上网后精神极其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网上的行为没有自控力;向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是“网虫”的事情;每次上网都比预定时间长;没有上网时会不自觉的﹑不停地运动,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体验不到愉快感﹑睡眠出现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偏低和实际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社会活动量减少,有的甚至大量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以及萌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网络本身带有的特点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平等性和及时互动性的特征,他们可以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在网上获得社会支持,来得到心理满足和愉快的体验。其次,那些性格内向,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难的大学生对网络具有特别的依赖感。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缺乏社会交往﹑不拘泥于社会规范﹑情感脆弱,尤其具有抑郁特质和焦虑特质的人群患有率甚高。另外,很多大学生普遍承认从高中升入大学后,紧张的学习没有了,学习目标丧失了,作业负担减少了,加之脱离了家庭和学校的严格管理,他们的自控能力又不足,于是越来越多地把大量的时间消磨在网络上。再次,缺乏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由于没受到同学﹑老师﹑社会的接纳和承认,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网络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个体也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网上活动,这些特征刚好迎合了他们的心态,使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最后,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如果家长缺乏和孩子的理性沟通,对孩子太主观,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子女的心理教育,过多地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对孩子管教严厉,使得子女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他们的需求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自然便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友情甚至爱情。

自我治疗

1.制作个人清单法。主要写出自己自网络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少的其他日常活动,并回想这些活动如何对充实﹑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利。这样的练习将有助于成瘾者在面对网络和自己喜欢但已经失去的活动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2.橡皮圈疗法。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橡皮圈疗法是最常用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做法是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上橡皮圈,当有上网的想法或冲动时,弹拉橡皮圈,产生疼痛感,边拉边记数,目的是通过这种厌恶刺激转移注意力。

3.寻找代替活动。如果离开了沉溺的网络,必然要有相应的其他活动来替代。这时一方面要找出以前感兴趣﹑现在依然感兴趣的活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更有趣的活动来替代。

4.负性情绪排解。可以利用“气球冥想法”来排解压力和负性情绪。首先把自己的负性情绪写在一个气球上,然后舒服地坐下,反复做深呼吸让自己完全放松,闭目想象自己在海边沙滩上自由的呼吸,感到非常舒畅。接下来把写着负性情绪的气球吹起来,随着气球越吹越大,上面的字体变得越来越模糊,吹好后松开手中的气球任其飞走,消失在天际。自我体验也像气球一样越发轻松,可反复练习。

5.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冲淡网络的诱惑。另外,要特别注意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益于心理健康及预防矫治网络成瘾。

参考量表

网络成瘾量表(IAT)见附录一。

【案例二】过度压力下优等生的迷茫

案例叙述

小丽,女,22岁,大四学生。从高中时期起,她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老师的宠儿、父母的宝贝,每次模拟考试都在年级名列前茅。高考时,小丽由于感冒发烧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没能考上名牌大学,被某二本高校录取。小丽十分不甘心,决心去复习,在复习班她压力很大,情绪也不稳定,时常因为一点儿小事生气,所以父母再三做她的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让她先去上大学,大学四年不一定能决定一切,只要她好好学习,毕业时再考研,照样可以考到名牌大学继续深造,家里也一定会尽全力支持她。因为在复习班的压力和父母的劝说,小丽同意了去大学报到,但心里仍旧不甘心。自她上大学以后,父母经常到学校来看她,帮她洗衣叠被,料理日常事务,每次临走前都要嘱咐她一心一意学习,千万不要分心,平时放假回家,父母也经常跟她谈论学习上事情,让她倍感压力。大学前三年,小丽的总成绩排在年级上游,考研也很有希望。随着大四的到来,大家都在认真备考,无形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压得她喘不过气,也不愿跟周围人说话,只是一个人机械的学习,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最近两个月她总担心自己万一考不上研究生该怎么办,越担心越集中不了精力,有时候甚至会从睡梦中惊醒,学习成绩也由班上前几名掉到中游。随着研究生考试的临近,她的精神越来越紧张,心烦意乱,精神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拿起书就头疼。

案例分析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小丽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知情意是统一的,社会功能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小丽的心理冲突是来自研究生考试临近,怕自己考不上让父母失望,属于具有现实意义的冲突,排除神经症。小丽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反应尚在正常范围内,时间持续大约两个月,社会功能基本正常,不良情绪也没有出现泛化,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在该案例中,小丽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首先,自从高中时期起,她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老师的宠儿﹑父母的宝贝,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来到现在的学校,内心不甘,从心里抵触;其次,怕自己考不上研究生,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再次,父母对她的溺爱和对她考研的期望过大,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使她压力倍增;最后,在考研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同学都在背水一战,紧张的氛围﹑高强度的学习让她不堪重负﹑无法排解,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

案例启示

焦虑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不安的情绪,并常与恐惧﹑忧虑﹑紧张等感受交织,成为一种复合型的负性情绪。

焦虑的症状是个体无故感到紧张不安﹑心事重重﹑无法放松自己﹑时常感到无能为力,焦虑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情感﹑行为和身体状况,长时间或者严重的焦虑会导致心理疾病。造成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主要可能来自于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

1.自身因素。这与个体的个性有关,比如谨慎小心﹑优柔寡断﹑自尊心强﹑依赖性强的人更容易产生焦虑感。

2.学校原因。随着学校的扩招﹑教育的改革﹑就业压力的增大,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门类众多的考试﹑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或者一些学生还会受到来自经济困难等方面的压力,都会使学生感到紧张﹑担心。

3.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个体的早期成长环境,直接关系到个体心理健康成长。有研究表明,大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来自父母离异﹑父母早亡﹑父母文化素质低的家庭,而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易使个体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也是子女形成焦虑的主要原因。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要低于一般学生,因为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

4.社会因素。当代社会迅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纷乱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焦虑﹑迷茫﹑紧张的情绪。而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因对前途的未知而产生焦虑。

自我治疗

1.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人的认知直接影响情绪,错误的或者不现实的认知会导致负性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各种身体或者心理的问题。如果矫正了认知,就可以改善情绪体验并减少焦虑,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自身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其次要对事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焦虑。

2.培养健康的个性。健康的个性是指可以直面人生,办事果断理智,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能够从爱中获得力量;能够把握分寸﹑控制情绪;有长远打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懂得怎样去享受闲暇和休假;不见异思迁;对人宽容;能够不断学习和培养兴趣。

3.学会焦虑的调试方法。

(1)深呼吸法。考试紧张时,可以展开肩膀,深深地吸一口气,使腹部鼓胀起来,再缓慢地用鼻和口同时将气呼出。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缓解焦虑情绪。

如果你的焦虑程度比较高,在平时也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具体方法是:在平静﹑安静的环境中,选择一个自己舒服的姿势,你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使全身肌肉放松。注意你的呼吸,按照吸→停→呼→停的顺序。第一次吸用鼻子吸气,在吸的同时在心中默数1﹑2﹑3﹑4,数到4后保持住,再在心中默数1﹑2﹑3﹑4,然后用嘴慢慢地呼出,在呼的同时要在心里继续数,数到8,也就是说数到8的时候你正好呼完。然后再停四秒钟,重新做起。这个练习要持之以恒,每晚都做,可以从每天做10分钟开始,一星期以后逐渐缩短时间。只要坚持就能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当白天学习任务繁重﹑信息量大,导致夜间因兴奋或焦虑难以入睡时,特别推荐“一四二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有一个妙用,即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保持心态平和,闭目;慢慢地深吸一口气,屏住气,屏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四倍。缓缓地呼气,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两倍。反复重复呼吸步骤,直到入睡为止。

(2)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全身各部分肌肉收缩—放松的反复交替训练,使个体体验到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从而更好地认识紧张反应,并对此进行放松,最后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训练的步骤中,最基本的动作是:紧张你的肌肉,注意这种紧张的感觉,保持这种紧张感3至5秒,然后放松10至15秒,之后体验放松时肌肉的感觉。放松步骤如下:

足部:把脚趾向后伸,收紧足部的肌肉,然后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足部完全放松。

腿部:伸直你的腿,跷起脚趾指向你的脸,然后放松,弯起你的腿。重复2至3遍,直至腿部完全放松。

腹部:向里向上收紧你的腹部肌肉,就好像挨了一拳一样,然后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腹部完全放松。

背部:拱起背部,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背部完全放松。

肩部/脖子:尽可能耸起你的双肩,向内向上,头部向后压,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肩部完全放松。

手臂:伸出双手,放松,弯起手臂。重复2至3遍,直至手臂完全放松。

面部:紧收前额和脸颊,皱起前额,皱起眉头,咬紧牙关,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面部完全放松。

全身:紧收全身肌肉,保持全身紧张几分钟,然后放松。重复2至3遍,直至全身完全放松。

做完后,若仍感到紧张,可再做一次,若局部紧张,可重复局部。完成练习后,休息一小会儿放松内心。可想象一些让你感到舒适﹑宁静的情景。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气,持续三分钟左右,睁开眼睛,起身时动作要缓慢﹑轻柔。

这个训练可以当作一种心理保健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运用,对焦虑引起的失眠等症状会有很好的缓解的作用。

(3)合理宣泄法。焦虑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把它宣泄出去,人的心理才会舒坦。宣泄的方式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是多样的,例如,

可以找朋友﹑老师﹑家长或其他可以信赖的人,“发发牢骚”,通过交谈“倒出焦虑”。

通过记日记或随意在纸上书写文字发泄不愉快情绪,然后将其保留或撕掉。把这时的信或日记当作垃圾桶,把不良情绪都扔进去。

听音乐,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平复自己的心情。

运动,唱歌﹑朗诵及叫喊﹑打球﹑跑步﹑踩气球﹑撕纸﹑摔枕头或被子﹑捶墙﹑逛街﹑外出旅游等。运动要有强度,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同时尽量不要影响他人。

哭泣,选择一个不受他人影响的地方放声大哭一场,哭过之后你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寻找自己的乐趣,唱歌﹑看球﹑游戏等。

将不良情绪转化为动力,提出一项任务来完成。

(4)自我暗示法。暗示是用直接或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积极的暗示可以给人带来信心﹑愉悦,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失望﹑痛苦﹑焦虑。

自我暗示法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激励,或自我安慰,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我一定可以考好”“镇静﹑镇静”。注意要用正面鼓励自己的语言来做自我暗示,不要用负面的话来鼓励自己,例如,“考试不要慌”“不要怕”,这些话就是负面的暗示。

4.加强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研究调查表明,经常锻炼的人很少受焦虑的困扰,即使有也很容易化解。

参考量表

焦虑自测量表(SAS)见附录二。

【案例三】“温室的花朵”如何面对新环境

案例叙述

王某,男,大一学生,18岁。出生在浙江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一般。由于是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对他疼爱有加,从不让他做农活或做家务,高中住校的时候,他的换洗衣服、床单、被罩都带回家让父母洗。父母对王某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学习好就可以了。所以,王某从小很听父母的话,只顾学习。王某性格内向,课余时间大多是自己在家看书或者上网,很少和同学出去玩,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与人交流。由于学习刻苦,王某考上了一所知名高校,自一个多月前他到外地读大学,就发觉周围的人和事物很陌生,所有疼爱他的人都不在身边,感觉没有人理睬他。宿舍几个同学又都是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王某感觉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所以经常自己一个人。另外,王某在学习上也不如高中时那么得心应手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自己无法消化,在课下又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往往一天没干什么就过去了,感觉自己很无助。王某由此感到苦恼,情绪低落,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开心,似乎已经忘记了笑的感觉。慢慢地,他晚上常睡不着觉,但是每天早上还是强打精神到教室,上课却无法集中精神,听课效果差,成绩也下降了。时间一长,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案例分析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王某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知情意是统一的,社会功能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他的心理冲突来自进入大学这个新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与之前不同,学习也遇到了困难,难以适应刚开始的大学新生活,属于具有现实意义的冲突,排除神经症。王某的主导症状是抑郁,情绪反应尚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间持续较短,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王某主要是因为入学适应不良而引起的抑郁﹑苦恼。他的性格较为内向﹑含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与人交往,融入新环境的速度就会慢一些。初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处于一种孤独状态。衣服自己洗,饭自己打,学习﹑生活用品也要自己买,这使他很不适应。同时,大学的现实生活打破了之前所有的幻想,孤独﹑怀旧和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紧张交织在一起。此外,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优秀者比比皆是,自己过去的优秀不再有人在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大学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教学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让他在学习上也产生了诸多不适。如果一直处于这种不适﹑苦恼﹑紧张的状态下,就会生成轻度抑郁的情绪,逃避现实,迷失自我,进而自我封闭,缺乏重新振作的勇气和信心,更有甚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案例启示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常常伴有苦恼﹑自卑﹑羞愧﹑悲伤等负性情绪体验。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情绪抑郁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故意回避﹑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产生这一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不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要求,其中部分大学生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放大了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以致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他们把一切失败都归于自己的失误,从而产生无名的烦恼和郁闷。

2.人际关系不畅也是导致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渴求交往,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既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激动,又为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安,甚至会产生孤独及对孤独的恐惧,于是便产生了对人际交往的向往和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如果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3.适应能力较弱。大学生从相对封闭的中学生活走入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需要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来到大学之前都是当地的佼佼者,多数人是在鲜花的簇拥和父母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入大学后,学习不适应﹑评优落选﹑恋爱不顺等挫折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产生抑郁情绪。

4.诸多压力并存。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高校就业制度市场化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择业忧虑在大学生中很明显,他们要考虑以后的去向,还要考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个人的恋爱等,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

5.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生活中如果出现与他人的冲突﹑经济困难﹑退学﹑家人失业﹑父母离异﹑失去亲人或失去重要的东西等不愉快的生活事件,都会使易感人群发生抑郁或使抑郁加重。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得越多,事件的性质越严重,所导致的抑郁症发病率就越高,而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也会愈发严重。

自我治疗

1.培养积极心态。首先,加强心理认知调节。核心原则是直面现实﹑正视自我﹑知足而乐,以此转换思维方式和心态模式。要学会自我调适﹑自我激励,读立志之书﹑交阳光之友﹑做有德之人,树立奋发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矫正既有的成功观﹑财富观,通过营造自我“小环境”增强内在精神动力。

其次,合理预期。合理预期主要根据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二是社会条件。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个人家庭条件﹑个人能力条件﹑个人阅历条件;社会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社会资源条件﹑社会政治条件。倘若目前的这些条件都不能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就有必要进行下调。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去判断,我们所做出的预期是否合理,可及时修正预期,或者当我们达不到预期结果后,也不会因此而过分失落和自卑。

再次,要直面现实。很多情况下,理想都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大学中,“独立”不单单指生活上的独立,同时也指心理上的独立。因此,在逆境中,我们要学会勇于直面现实,形成一个坚强的心理和处世态度。要做到直面现实,就要加强心理品性调节,确立开放包容的乐观心理。逆境之时不自卑自弃﹑怨天尤人,顺境之时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这样就会放大心胸,处之泰然。

2.寻求人际支持。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压力,应该用积极的方式去建立人际支持模式。大学生应该增强交往的主动性,改变羞怯﹑孤僻的行为方式,通过与朋友之间的积极互动,减少青春期可能出现的困扰,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要注意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当自己做出一些错误行为时恳求他们的谅解。同时,合理地与朋友倾诉自己的苦闷,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样能够很快地获得康复的精神援助。

3.调整认知方式。学生步入大学的独立生活后,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象,面对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的认知会有不同的结论,而大学生也会根据这些结论来形成自己的社会心态。很多学生在更深层地接触社会后,就会发现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它们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面对这些情况,学生就需要多角度看待社会,全面认知,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另外,多角度认知还需要大量的实际接触,有一定的量变才能有一定的质变。过少或没有接触社会也是造成单项思维和偏激思想的原因。因此,学生要确立一个多维的认知方式,敢于多接触社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远离抑郁情绪的苦海。

4.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做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抑郁情绪者共有的孤独感。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做健身操为例,内容包括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做三次,每次持续15分钟至20分钟。散步也可以达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

参考量表

抑郁自测量表(SDS)见附录三。

【案例四】强迫症带来的苦恼

案例叙述

张某,女,大三学生,21岁。父亲为政府工作人员,母亲为医生,父母在事业上非常努力,对张某要求也很严格。张某的母亲,为人谨慎,加之多年的职业习惯,对张某的卫生方面要求极为严格,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毒后才能用餐,以至于她在学校吃午餐都要用随身携带专用餐具,从不和同学们一起共餐用筷。高中有一次同学聚会,张某第二天就感冒了,母亲说是病毒传染,以后再不允许她参加类似的集体活动。上了大学,她睡下铺,从不让人接触她的床铺,有一次一位女生不知情坐到了她的床上,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只要别人碰到她用过的东西,她都要小心反复清洗。和她接触的人都知道她很怪,同学们对她要不就是抵触,要不就是敬而远之。看到别人都有几个好友围绕左右,自己却形单影只。她也不想这样,可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非常苦恼,学习成绩也下滑了。最近又要考试了,可是她根本无法专心看书。她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反复擦洗的行为更加严重,浓重的消毒水味道使宿舍同学忍无可忍,提出“决不跟她再住在一起”,她自己也非常痛苦。

案例分析

张某病程已超过三个月,精神痛苦的程度无法主动摆脱,社会功能受损害,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但张某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排除重性精神病,没有气质型病变,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初步诊断为神经症。由于张某的主要症状是强迫,所以根据强迫症的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③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以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竭力抵抗但不能奏效。综合以上诊断,评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究其原因,张某的强迫症状起源于其家庭在她年幼时对卫生习惯的强化,使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她的习得经验是外部世界是脏的,需要清洗和消毒,而她自己是完美的﹑优秀的,这些经验形成了她的固定的认知模式,这样的认知影响了她个性的形成,一直保持着讲究卫生的行为习惯。大学时,她过分干净的行为使得她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这样的人际关系让她感到失望,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与她对自己的认知是不符的。这样的心理冲突就引发了她的焦虑,觉得外部世界是不安全的﹑是会伤害她的,这样使得她反复擦洗的行为愈发严重。反复擦洗对于张某来说是可以减轻她内心焦虑的,但是这种行为不被周围同学接受,甚至进行批判,这就使得张某的认知与现实环境出现巨大反差,导致她陷入内心极度苦恼,但又无力解决的困境。

案例启示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者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要以仪式动作减轻精神痛苦,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强迫症的引发原因来自多方面。首先,遗传因素。调查显示父母患强迫症的子女患病率为5%至7%,比群体的发病率要高得多。大学生一些不经意间的动作和行为就来自于自己的强迫基因。其次,性格心理因素。有人将强迫型人格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多疑虑﹑缺乏决断力﹑遇事犹豫不决,类似轻微的强迫症;二是固执﹑倔强﹑易激动﹑脾气坏。这两种类型都具有注重细节﹑求准确﹑爱整洁的共同点。同一类社会心理刺激在有特殊人格的基础上更容易促成强迫症的形成,这类人格的特质为:内省力强﹑敏感多疑﹑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遇事过于仔细﹑严肃古板﹑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对自己估价过低,等等。再次,家庭教育对强迫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分严格﹑刻板及追求完美的生活模式有着重大关系。最后,社会环境因素。诸如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均会诱发强迫症。还在象牙塔保护下的大学生,对突然出现的环境变化,适应承受能力较低,会出现一定的不安﹑恐慌﹑烦躁的强迫情绪,进而患有强迫症。

自我治疗

大学生面对环境的改变﹑压力的增大,很容易产生恐慌等不安情绪,不加以预防很容易演变成强迫症,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自身的发展。所以,当自身产生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无法控制,并且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医院的心理门诊,这种治疗除了需要心理工作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1.醒悟疗法。醒悟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更符合大学生年龄性格特点,更易接受的疗法。其核心是接纳和觉知,接纳即保持对自己症状的接纳,对自己过去经历的接纳,对周围人的接纳,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觉知是自己对自己保持清晰和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症状的发生机制有清晰的了解,对症状保持一种旁观的姿态,看着各种念头自生自灭,而不横加干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2.森田疗法。森田治疗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解决方式就是带着症状顺其自然,即带着所有的不舒服的症状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摆脱了精神交互作用的束缚。

【案例五】拒绝交往让她处处受挫

案例叙述

小萌,女,大二学生,19岁。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生起气来特别可怕。小学时有一次小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就让她罚站,她不乐意,父亲就打了她一个耳光,并把她赶出家门反省。周围的邻居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她,院子里的小朋友也偷偷笑她,让她自尊心很受伤害。至今小萌想起那件事还很害怕。小萌的父母很传统、很古板,对小萌的要求很多,不准她和陌生孩子交往,也不准她课余时间出去玩。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稳重、没有家教的表现,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小萌很少在外玩耍,也几乎不与周围人说话。不知不觉地小萌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从小到大身边都没有什么朋友,也不会跟人交朋友。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怪毛病就是害羞。大学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躲闪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浑身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个“怪人”。

案例分析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小萌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基本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小萌自知力完整,对于自己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案例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1)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发作时有焦虑,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求助者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很少去社交场所等)和人际接触(如与家人﹑同学说话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自责)。综合以上诊断,小萌患有社交恐惧症。通过小萌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得知其原因:首先,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和控制,使她逐渐形成了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其次,小学时,父亲发怒后的行为和言语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羞辱的印记,这种印记容易在之后的负性事件中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出现提供条件。最后,当她出现对人际关系出现恐惧反应之后,便批评自己是个怪人,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她愈感到“不自然”,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她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她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记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

案例启示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极度紧张﹑畏惧的情绪反应。主要症状可表现为赤面恐怖,即在别人面前因害怕而脸红;面部表情异样恐怖,即害怕自己的表情不自然,两眼发呆或有其他令人厌恶的表情;视线恐怖,不敢与别人的视线对视,害怕别人会从自己的视线中看出自己的恐惧。社交恐惧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患者对陌生人,甚至熟悉的人感到害怕。其次,是对所有人回避。再次,在害怕中伴有明显的紧张﹑出汗和颤抖以及诸多植物性功能障碍。然后,在病情发展中,常出现过度自我防卫机制。最后,类似强迫症的明知不该但无法自控的状态。

造成社交恐惧症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身高﹑体形﹑外貌﹑生理缺陷等生理因素可能导致心理自卑,出现社交焦虑和回避。其次,成长经历。大学生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因家庭破裂﹑父母去世﹑父母离异等原因缺少家庭温暖,可能会形成退缩型人格。而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专制或者保护都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再次,个性原因。具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往往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敏感多疑﹑追求完美﹑自我评价低。然后,不合理的认知。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的优点认识不足,却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产生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如焦虑﹑自卑等。最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一旦交往失败或者在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对他们的自信心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更加回避交往。

自我治疗

针对程度严重的社交恐惧的学生,以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为主,可以采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自身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治疗。

1.学习人际交往知识。了解社交恐惧症形成的具体原因,学会合理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自我接纳。从积极的角度理解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倾听﹑沟通技巧的训练,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合理地控制情绪。

2.放松训练。进行肌肉放松练习,并配以轻松的音乐和想象,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能尽快地使自己放松下来,并获得较强烈的放松体验。

3.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两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4.自我效能感训练。通过挑战恐惧程度由小到大的级别任务,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5.系统脱敏法。把使自己感到恐惧的人或事从轻到重逐条写到日记本或一张纸上,然后静下心来一一分析,在脑子里一一想象,并一一否定其对自己的威胁。当你在想象中想到哪一条感到紧张焦虑时就停下来,也可以去干其他事,等情绪稳定后再继续想象,逐一克服紧张焦虑情绪。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不能着急,要通过积极暗示给自己鼓励。建议当事人反复练习,直到完全适应。它可以使我们恢复轻松,有利于逐步克服紧张焦虑情绪。

参考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见附录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