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耆老在基层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耆老在基层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时间:2022-09-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耆老在基层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乡村耆老在地方官府与民众之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通过耆老这种介质,地方官员可以间接地实施对基层乡里的控制,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于民众来说,耆老属于民众中的上层,拥有“为众信服”的权威,他们是基层民众的代表。耆老是乡里社会的领导阶层,对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 耆老在基层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乡村耆老在地方官府与民众之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官员的施政需要耆老,因为他们熟悉基层乡里的民情风物,通过向耆老咨询,了解地方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施政能够有的放矢。同时,耆老属于民众中的上层,在地方社会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官府权力想要向基层乡里进行渗透并发挥作用,很多时候需要借助耆老的权威和影响力来完成。通过耆老这种介质,地方官员可以间接地实施对基层乡里的控制,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由于耆老掌握地方的舆论方向,亦即他们实际控制着地方的话语权,官吏政绩的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耆老为代表的地方民意对官员施政的满意程度,官员施政良好,有功于地方,当其考满待去之时,地方耆老们便会代表民情民意,请名儒或士大夫作记以示表彰,还要刻碑立石进行宣扬并传诸后来者。如此,官员便有了“善政”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往往会成为统治者考核官员政绩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地方官员也非常重视与耆老们的沟通和联结。

对于民众来说,耆老属于民众中的上层,拥有“为众信服”的权威,他们是基层民众的代表。借助自身特殊的地位,耆老会向官员反映民情民意,期望官府能够兴利除弊。作为“民”,耆老与地方民众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对于乡里民众利益的维护即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耆老是乡里社会的领导阶层,对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耆老们积极投身于地方事务当中,申举孝节,劝励风俗,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等等,这对乡里社会的运转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注释】

[1]本节系笔者所撰《元代社会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一文,见《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收入本章时略作改动,特此注明。

[2]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八《题访山亭会饮唱和诗》,468页。

[3]参见王志芬:《浅析中国古代的尊老养老体制》,《学术探讨》2003年第7期。刘德增:《古代中国的养老与敬老》,《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关于中国古代尊老养老问题的研究情况,可参见李岩:《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尊老养老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5期。

[4]关于元代的养老政策可参见李莎:《元代的养老政策》,《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59~63页。

[5]《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70页。

[6]《元典章》卷二《圣政二·赐老者》。

[7]《元典章》卷二《圣政二·赐老者》。

[8]《元史》卷二十四《仁宗本纪一》,540页。

[9]《元史》卷三十二《文宗本纪一》,707页。

[10]《元史》卷四十《顺帝本纪三》,862页。

[11]《元史》卷四十一《顺帝本纪四》,869页。

[12]杜佑:《通典》卷七十三《礼》,中华书局1984年。

[13]关于元代乡饮酒礼的研究,参见申万里:《宋元乡饮酒礼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

[14]《元史》卷一百六十三《乌古孙泽传》,3833页。

[15]刘辰翁:《须溪集》卷七《乐丘处士墓志铭》。

[16]张伯淳:《养蒙文集》卷三《处州演政堂记》。

[17]刘埙:《水云村稿》卷十三《乡饮酒议》。

[18]《元史》卷一百四十三《泰不华传》,3424页。

[19]程端礼:《畏斋集》卷三《庆元乡饮小录序》。

[20]郑玉:《师山集》卷一《荆山乡饮酒序》。

[21]《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2027页。

[22]《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2032页。

[23]《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一》,2609页。

[24]《元史》卷一百五《刑法志四》,2690页。

[25]《元典章》卷四十二《刑部四·诸杀一·老幼笃疾杀人·年老打死人赎罪》。

[26]《元典章》卷二《圣政二·赐老者》。

[27]《元典章》卷二《圣政二·赐老者》。

[28]《元史》卷一百五《刑法志四》,2690页。

[29]《元典章》卷四十九《刑部十一·诸盗一·免配·切盗父母年老免配》。

[30]《元史》卷九十六《食货志四》,2474页。

[31]《通制条格》卷四《户令·鳏寡孤独》,182页。

[32]《元史》卷九十六《食货志四》,2474页。

[33]《元典章》卷二《圣政一·惠鳏寡》。

[34]《元典章》卷二《圣政一·惠鳏寡》。

[35]《通制条格》卷四《户令·鳏寡孤独》,184页。

[36]《通制条格》卷四《户令·鳏寡孤独》,184页。

[37]《通制条格》卷四《户令·鳏寡孤独》,185页。

[38]见金滢坤:《从黑城文书看元代的养济院制度——兼论元代的亦集乃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67~70页。

[39]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十二《追封天水郡伯赵公神道碑》。

[40]《元史》卷二十五《仁宗本纪二》,568页。

[41]《元史》卷三十三《文宗本纪二》,736页。

[42]《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农桑·立社·劝农立社事理》。

[43]《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农桑·立社·更替社长》。

[44]《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农桑·立社》。

[45]《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农桑·立社·劝农立社事理》。

[46]《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农桑·立社·劝农立社事理》。

[47]《元典章》卷五十三《刑部十五·诉讼·听讼》。

[48]《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孝友传一》,4451页。

[49]《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孝友传一》,4445页。

[50]《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孝友传二》,4468页。

[51]《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孝友传一》,4441页。

[52]《元史》卷一百五《刑法志四》,2682页。

[53]《元典章》卷三十三《礼部六·孝节·行孝·禁卧冰行孝》。

[54]《元典章》卷三十三《礼部六·孝节·行孝·旌表孝义等事》。

[55]《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庙学》,209页。

[56]笔者曾作文专门探讨了元代耆老的问题,见《耆老与元代基层社会的控制》,文章收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办:《民族史研究》第七辑,民族出版社2007年,113~130页。本节在原文基础上稍作改动,特此注明。

[57]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742页。

[58]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志五》,中华书局1965年,3624页。

[59]关于汉代三老和父老的地位与作用,可参见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社会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60]杜佑:《通典》卷三十三《职官十五·乡官》。

[61]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210页。

[62]〔日〕柳田节子:《宋代的父老——关于宋代专制权力对农民的支配》,游彪译,《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332页。此外,周扬波对宋代四明地区的耆老会进行了研究,见氏著:《南宋四明地区耆老会概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3]张养浩:《归田类稿》卷九《归信县尹史君去思碑》。

[64]许有壬:《圭塘小稿》卷八《彰德路同知林州事孙丞事去思之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八《无极县尹唐候去思碑铭》,305页。

[66]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八《从仕郎保定路庆都县尹尚侯惠政碑铭》,302页。

[67]程钜夫:《雪楼集》卷二十《元都水监罗府君神道碑铭》。

[68]贡师泰:《玩斋集》卷十《福建道都元帅府奏差潘积中墓志铭》。

[69]黄蟳:《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十八《嘉议大夫武昌路总管府仕张公墓志铭》。

[70]胡祗?:《紫山大全集》卷十五《张彦明世,碑铭》。

[71]欧阳玄:《圭斋集》卷六《分宜县学复田记》。

[72]胡助:《纯白斋类稿》卷十八《1侯遗爱传》。

[73]元制,差役征发应征询耆老,事见:《元典章》卷二十五《户部十一·差发·差发照籍仍询众》,“元贞元年六月,江西行省据左右司呈,军民未便事内一件。随处官司,凡遇定差弓手、水站、祗候、曳剌等项科役,中间多有偏负不均。盖为元籍文册田亩、丁产,系是二十六年抄数,到已是六年,人户异进,消乏不等。若止照依元籍定差,实是不均。今后凡有定差科役,莫若检照元籍,询问各乡都职事、耆老人等,推排各户即今见有田产,从公定差,似望各得均平。省府准呈。仰依上施行。”

[74]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六《袁州路万载县重修宣圣庙学记》。

[75]潘应武于淀山湖治水之时,曾就河浦情况“叩问”当地耆老,耆老曰:“十年前潮水往来,近年湮塞,浅狭不通,此四处若不及早修浚,淫雨再作,旧病复至。今来如合钧意,乞赐委官,一同相视打量丈尺,分作数段,并力开挑。”见任仁发:《水利集》卷三。

[76]刘埙:《水云村稿》卷一《延平新郡赋有引》。

[77]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盱眙县崇圣书院记》,18页。

[78]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五《亚中大夫山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张公墓志铭》,240页。

[79]赵禤:《东山存稿》卷七《长乐县程令君行状》。

[80]黄蟳:《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七《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于公神道碑》。

[81]陆文圭:《墙东类稿》卷十《劝农文二首》。

[82]陆文圭:《墙东类稿》卷十《戊辰劝农文》。

[83]唐元:《筠轩集》卷十三《本路劝农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4]王恽:《秋涧集》卷六十二《劝农文》。

[85]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四·劝助篇第十》,484页。

[86]关于元代的劝农问题,请参见王培华:《元代司农司和劝农使的建置及功过评价》,《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汪兴和:《元代的劝农使》,《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七辑。

[87]张伯淳:《养蒙文集》卷三《上官氏义居记》。

[88]程钜夫:《雪楼集》卷十二《青田书院记》。

[89]王恽:《秋涧集》卷四十三《孝节王氏诗卷序》。

[90]蒲道源:《闲居丛稿》卷二十《节妇郭氏诗序》。

[91]赵孟:《松雪斋集》卷八《杜氏新茔之碑》。

[92]同恕:《榘庵集》卷二《党仲安周急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吴澄:《吴文正公集》卷四十三《故修江郑君朝举墓志铭》。

[94]《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吏制·司吏·迁转人吏》。

[95]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八《思本堂记》。

[96]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二《敦谕百姓文》。

[97]谢应芳:《龟巢稿》卷八《诗序》,四部丛刊三编本。

[98]张养浩:《归田类稿》卷十八《雨后行县》。

[99]程端学:《积斋集》卷五《知兴州程侯去思碑》。

[100]陈旅:《安雅堂集》卷七《旌德县便民政迹记》。

[101]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五《徐州吕梁神庙碑》。

[102]贡师泰:《玩斋集》卷九《重修定水教忠报德禅寺之碑》。

[103]刘埙:《水云村稿》卷三《州城隍庙记》。

[104]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三《平阳府临汾县重修后土庙碑》。

[105]李继本:《一山文集》卷六《房氏家传》,《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94,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