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人是不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人是不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并不是不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和变化,但是夜郎自大、不以为然。因此,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中国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工业化知识的救亡主张。这样,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各族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意味着,中国历史揭开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一页。

一、 正在变为现实的 “中国梦”[1]

梦,就是理想,就是追求。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赶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一)“中国梦”的由来

要了解中国为什么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就要了解“中国梦”的由来。

(1)为救亡而强国的“中国梦”

中国人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梦”,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败于英国。中国历史由此而进入了近代史,中国也由此步入了以工业化为救亡强国目标的社会变迁过程。

自18世纪后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独占鸦片专卖权以后,就开始对中国进行肮脏的鸦片贸易。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1800—1831年猛增到11 804箱;1832—1839年又激增到27 557箱。烟毒在中国很快就泛滥成灾。

1839年5月、6月,一位著名的清朝官员林则徐为铲除烟毒作出一个重要决定:禁烟。他在广东虎门一举销毁收缴的鸦片237.625 4万斤,并且明令禁止外国商人“永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但是,以义律为代表的外国鸦片商竟在中国境内用武力抗衡禁烟,终于于1840年在英国政府的直接指令下,爆发了侵犯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实行的退让妥协政策,中国最终战败,并在1842年8月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1857—1861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了;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国战败了;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中国又战败了。而且,中国政府在列强的枪炮胁迫下,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受尽耻辱。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值得注意的是,在喊出这一悲壮口号的时候,中国人不是单纯地抵抗来自国外列强的威胁和侵略,而是同时反思自己的落后和积弊,表达了两层似乎背反而又互相联系的思想:一是要反对来自外国列强的挑衅、威胁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二是要向西方列强学习,变革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社会制度,争取人民解放和人民民主,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创设必要的政治条件。

也就是说,中国人不仅认识到来自外部的侵略是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认识到中国自己的落后是导致我们在列强面前每战即败、割地赔款的根本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并不是不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和变化,但是夜郎自大、不以为然。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80寿辰的礼物中,就有天球仪、地球仪、西瓜大炮、铜炮、各种自来火炮、西洋船模型、望远镜等29种。在清朝权贵们看来,这不过是“奇技淫巧”,只是将它们作为“贡品”、“玩好”收藏,而未深入思考其中的科技含义及其军事价值。然而,正是这些“奇技淫巧”即利船坚炮,最后大败清朝军队,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因此,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中国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工业化知识的救亡主张。比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最初的主张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可以说,这是中国工业化之梦的最初表达形式。尽管这种主张无视中国的落后关键在于制度腐朽,断无成功之希望,但是回溯中国为工业化而奋斗的历程,却是应该认真地书上一笔的大事。

(2)要救亡图存必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把中国学习西方军事创建的近代海军——北洋水师葬身黄海。这一悲惨结局,使得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要效法西方推进工业化,必须先进行社会变革,改变社会制度。

于是,先有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变法运动,试图像英国那样实行君主立宪制,来推进中国的发展;在维新变法失败以后,后又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试图建立多党竞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及其建立的中华民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多党竞选的民主也蜕变为军阀混战和军阀统治。所以有人感叹地说:“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一直到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批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和“科学”的先进知识分子把刚刚传播进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1921年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人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1921—1949年这28年中,中国共产党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与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结合起来,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革命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联系起来,把政治的社会的变革与工业化的追求统一起来,制定了中国革命分步推进的正确战略。这样,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各族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梦”有了实现的政治条件

对于1949年中国人民这一历史性的胜利,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意味着,中国历史揭开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一页。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解放时的情景是:整个南京城从下关到中山门,马路两旁人山人海,红旗如林,锣鼓喧天,学生们扭着秧歌,打着腰鼓;工人们举着“天亮了!”“解放了!”的标语牌。鞭炮在空中炸响,彩花在头顶上散落,南京人民倾城出动,潮水般地涌向街头,欢迎自己的队伍,庆祝南京解放。这是当时新闻媒体报道的场景。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际大都市上海解放时的情景更令人感动。当晨曦降临上海,市民们看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静卧在冰冷的马路边。原来,他们为了不打扰人民群众,严令部队一律不能私入民宅。上海人民被这支仁义之师感动了。

因此,1949年对于中国来讲,是人民的胜利,为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希望——

一是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梦想,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就是当年毛泽东自豪地宣布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2]这一步意味着,中国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梦想,是从政治现代化起步的,是从民主政治起步的。

二是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取得的胜利,为动员全国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步一步地实现工业化,赶上世界现代化的进步潮流,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二)中国人的百年“圆梦”史

(1)新中国启动了实现“中国梦”的车轮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治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完成土地改革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中国人在1949—1952年用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当年的许多做法,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中国人一谈起这些历史,眼眸中仍然闪耀着激动的目光。比如1949年前,中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之内,就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保障了民生。又比如1949年前,中国农村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的土地,成为被地主、富农奴役和剥削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开始土地改革,成亿农民分到了土地,以后又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比如1949年前,中国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妇女,因为新中国颁布了《婚姻法》而获得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权利,男女平等成为觉醒了的中国人的新理念。诸如此类变化,说明中国人开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为了有序地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赶上世界上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在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希望从1953年起,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即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工业化,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通过社会革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路线。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描绘的第一个蓝图。

这个蓝图产生的激励作用,是许多人包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想不到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两个热潮在中华大地涌动:一个是经济建设的热潮,156项重大工程破土动工,中国人开始脚踏实地地向工业化目标挺进;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热潮,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互促进,中国人满腔热情地向社会主义目标前进。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中国人民敲锣打鼓,欢庆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此时,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在进行中,尚未完成。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3]周恩来总理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4]在我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1957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中,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毛泽东又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61年这一目标被写进了党的文件。到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当年的设想,中国要实现这样的“四个现代化”,必须分步推进、逐步实现。在1963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提出了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了这一设想。到1975年1月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周恩来总理重申了这一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同时把第二步设想实现的时间确定为“在本世纪内”,即20世纪内。

也就是说,中国人设想从1949年起,到2000年,用50年时间,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是当年的“中国梦”。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圆梦”的宏伟进程

伴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努力,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变为实践。但是,怎么样在实践中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并且面对着巨大国际压力的东方大国,转变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现代化的国家,还要靠中国人特别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采取扎扎实实的行动。于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政策调整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通过改革开放,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百年“圆梦”。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果断地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中国人民重新做起了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梦”。

所不同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折腾,中国人更务实了,提出要实现这一梦想,至少要到2050年。即从1949年算起,经过100年的奋斗,到2050年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这一务实设想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全党全国人民扬起了向现代化挺进的风帆,群情振奋。但是,一生求实稳健的邓小平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现代化?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在本世纪内”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否达到?他为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现代化的经验。最后,他决定把实现现代化的预期目标推后到21世纪中叶,分阶段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说出了他的新思考。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5]邓小平提出这个“新说法”的背景,就是当年他刚从美国、日本访问归来,亲眼目睹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这促使他对党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慎重的再认识。

随后,在3月21—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讨论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会议上,他对中央决策者们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6]经过决策者们讨论,邓小平决定向全党全国人民正式公布这一新构想。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出席了党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就在这个会议上,他宣布:“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

为什么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呢?他认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他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8]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1979年10月4日,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1 000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9]到年底,即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用“小康”、“小康之家”这样的提法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10]

邓小平的设想是,以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用10年时间翻一番,到1990年达到500美元;再用10年时间再翻一番,到20世纪末达到1 000美元。这就是他提出的“分两步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来他又把人均1 000美元的指标调整到人均800美元。这一设想用通常的话来说,叫做“翻两番”。这一设想,是邓小平在1981年4月14日会见中日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提出来的。经过认真研究,这一“翻两番”的设想被写进了党的十二大报告。

十二大报告宣布:“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 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1]

邓小平后来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交谈时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2]由此可见,邓小平的设想,是要把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带进现代化,必须分步走,先脚踏实地地迈出两小步,到20世纪末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两小步也可以叫做一大步。他说过:“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3]

邓小平认为,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我们就具备了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前进的坚实基础了。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说:“现在中国还很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300美元。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800美元。800美元对经济发达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中国来说,这是雄心壮志。它意味着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到那个时候,中国就会对人类有大一点的贡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日子就会比较好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30—50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总之,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四化建设。”[14]从这些话里,人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已经基本定型了。那就是,从1980年算起,分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7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宣布了这一战略构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5]

从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把工业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起,到60年代、70年代反复强调分两步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分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说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第二,说明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行了长期的奋斗和曲折的探索,现代化的图景虽经多次调整,但越来越贴近实际,也越来越明确。

第三,说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蓝图已经成型。

因此,从1949年起,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中国人的百年“圆梦”史。

(三)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实现“中国梦”

当中国跨入21世纪的时候,1949年起始的百年“圆梦”,有的已经变为现实,有的正在变为现实,有的经过努力也将变为现实。于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国人,在世纪之交,开始谋划21世纪头50年、头20年的发展蓝图。人们可以从中看到什么呢?人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一)“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已经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在告别20世纪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 810亿美元,人均854美元(即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800美元的指标)。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了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要求。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

为了达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是江泽民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宣布的:“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6]这里说的“建党100年”,即2021年;“建国100年”,为2049年。这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后百年“中国梦”在最后50年的追求,也可以说是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

由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合为一个总目标——建立小康社会,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也合为一个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10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17]在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共中央全委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8]

这样,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人在21世纪头20年的梦想是什么呢?

在了解这个梦想的内涵之前,人们注意到,中国领导人对自己面临的挑战和肩负的任务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指出:“一方面,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估价,既肯定了中国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指出了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继续前进的方向。

对于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仅用2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活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 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 200—5 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 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国情特殊,不能简单地套用这些分类标准,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在进入小康社会时候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低水平的。即使从邓小平的设想来看,他说过到2000年争取达到人均800—1 000美元,而实际达到的是人均854美元,也是低水平的小康。

应该看到,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照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 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根据2000年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实绩,采用综合评分方法,检查一下这16个指标的落实状况和实现程度,人们可以发现:到2000年,全国小康的实现程度为96%。特别是有三个指标尚未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 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3克,实现9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实现80%。因此,中国虽然从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但还不是全面实现了小康。

应该看到,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更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上述16项指标的实现情况,已经告诉我们,城乡之间在实现小康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是难点。从地区看,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市区在80%—90%之间,7个省市区不到80%。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8%,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4%,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

认清这些基本情况,十分重要。这是中国人继续前进的基础,也为中国人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所以,十六大报告提醒大家:“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体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1]

正是在这样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中国领导人提出要把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转变为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中国人在21世纪头20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梦想是:

第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也就是到202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36万亿元人民币,按现在的汇率计算为4.3万亿美元,人口14亿多,人均3 00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上,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要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实现“中国梦”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为“中国梦”的实现指出了正确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方法。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深知,一个13—15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绝非易事。特别是在21世纪头20年,中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说矛盾凸显,就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而言,带根本性的就是三大挑战:

一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在后列;同时,由于发展速度快而科技和工艺总体水平低,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和总量的资源消耗包括能耗,却排在世界前列;再加上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能耗转移”。这就使得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短缺,成为困扰中国和平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中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加上因劳动力众多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些情况结合在一起,导致生态状况恶化、环境污染严重。这已成为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这也是中国领导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背景。

三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两难问题。比如,既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扩大社会就业;既要保持东部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又要促使中西部共同发展;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注重公平、缩小差距;既要深化各项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等等。解决这一系列两难问题,都不能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而是要求有一系列的统筹兼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能否解决好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挑战,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面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三大挑战,中国政府的应对之策可以归结为一个指导思想、三个超越。

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实质,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发展的三大战略:

一是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近代产业革命以来,全世界用了250年时间,才使15亿人口进入工业化社会。而中国人却要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使15亿人进入工业化。显然,不让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跟上人类文明前进步伐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而发展依然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下决心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中国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战略道路。

二是超越不合时宜的社会治理模式,继续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活力与失范并存、效率与失衡同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领导层着眼于构建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网络,来提高执政水平、改进社会治理。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继续深化,社会治理方式正在转换,中国政府的职能也正在逐步转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不断提高,中国正在向着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目标发展着。

三是超越世界近代以来后兴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和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冷战思维,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掠夺别国资源,没有在国外建立殖民地,也没有搞集团政治同别人对抗、向外扩张,而是到世界市场参与平等互利的竞争,在联合国等国际政治舞台同各国合作共事。也就是说,中国在发展中既超越了旧式工业化道路所必然带来的争夺资源大拼杀的旧路,又超越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而拒绝和平、发展、合作的冷战思维。中国依靠自己的改革开放,独立自主地建设一个政治上经济上都强大的中国,同时中国不争霸、不称霸、不当头,也不当别人的附庸。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色”。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这三大战略,归结起来,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引导13—15亿中国人,在应对风险和挑战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在同世界的互利共赢中使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对人类的贡献大一些。

(三)对内和谐与对外和平相结合的“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了一个根本指针。它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和谐社会。

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任务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完成这样的任务,就需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解决好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解决好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人口多、耕地少,必须要解决13亿人口(未来二三十年可能增加到15亿人口)的生计,而中国的耕地及其他资源都相当短缺。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就耕地而言,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农村的农民劳均耕地只有几亩,长江以南农民劳均耕地甚至1亩都不到。而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民劳均土地,少者几十亩,一般是几百亩,多者上千亩。中国的耕地奇缺,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此外,中国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也极为短缺。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石油、天然气、铜和铅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而在资源短缺的同时,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又是粗放型发展,高消耗、高能耗、低产出,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这样的基本国情要求中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此同时,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绝大部分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农村2.5亿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2 500万,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社会成员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增加。因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了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研究了这个问题。党中央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而且要长期执政。作为执政党,今天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要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两大历史性课题。执政能力,包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能力,也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等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长期执政,就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既要鼓励人们劳动致富,并依法保障人们的私有财产,又要关心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正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值得注意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对内和谐,而且要求对外和平,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快速的发展速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国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发展往往要对旧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有些大国的教训告诉中国人,通过战争扩张或冷战对抗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往往遭致失败。中国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又进一步作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策,在世界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实现双赢、互利,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又在世界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不只是口号,而确实是要解决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在国际上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就要从外引进资源。2003年中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铅约50%、铜资源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境外一些舆论已在炒作中美之间所谓石油冲突问题以至贸易摩擦、汇率摩擦问题等。如何做到在中国的发展中,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能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显然,中国不能走侵略别国、掠夺资源的道路。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世界市场提供的资源,也利用国内的资源,以解决中国能源的短缺问题;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消耗,对各种能源、资源尽可能节约利用,并且寻找替代能源,或发挥可再生资源提供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尽可能减少对世界能源、资源市场的冲击。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中国、对世界都是非常有利的,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走出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要实现的“中国梦”,是对内和谐与对外和平相结合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