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发展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直接的关系,所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党中央提出要增强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科学发展道路[1]

在我们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党的十七大在论述科学发展观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时,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这里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是党和人民在发展问题上长期探索的结晶,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找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说明的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外的另一条发展道路,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1)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道路

在研究和讨论科学发展道路时,我们首先要区分一下“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这三个概念。

科学发展,首先指的是一种实践,一种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平衡的而不是失衡的、文明的而不是野蛮的发展的实践;因此它同时是一种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由此而决定了它还是一种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则是根据科学发展实践的经验及其趋势提出的要求而形成的关于发展的系统观点,是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3]

科学发展道路,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循着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去实践的原则、要求、方法和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科学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我们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因此,我们必须也只能联系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讨论科学发展道路。

(2)科学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中央提出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首先是因为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我们都知道,我们党付出巨大代价,艰辛探索,是为了发展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又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唯一选择,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因此,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还要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正因为发展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直接的关系,所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党中央提出要增强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中央提出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同时是因为科学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坚持、巩固和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相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可以说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坚持、巩固和发展的总道路。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创新问题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既然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科学发展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贯彻;我们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把这一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来坚持。

(3)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这样的整合,在理论上具有双重的意义: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又肯定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在党的指导方针与时俱进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科学发展道路来说,同样具有双重的意义:既说明了科学发展道路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实践中形成的,又表明了科学发展道路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和重大发展。

强调这一点的意义,有利于澄清在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道路理解上的一些模糊认识。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人们在学习、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对于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在个别人那里也出现了这样的或那样的片面认识乃至于错误的观点。有的认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纠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的庸俗发展论的错误;也有的认为,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基本观点,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已经提出过,没有什么新思想。这样的认识,势必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该认识到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道路,切合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和要求,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指针,科学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正确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任务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3 000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能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明显提高,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上,生态环境要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要明显提高,人与自然要更加和谐,等等。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完成这样的任务,就需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解决好由我们的基本国情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关于基本国情,邓小平说过,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就是说我们是在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有很大的困难。人口多、耕地少,即我们要解决13亿人口(未来二三十年可能增加到15亿人口)的生计,而我国的耕地及其他资源都相当短缺。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就耕地而言,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农村的农民劳均耕地只有几亩,长江以南农民劳均耕地甚至1亩都不到。而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民劳均土地,少者几十亩,一般是几百亩,多者上千亩。我国的耕地奇缺,这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此外,我国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也极为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石油、天然气、铜和铅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而在资源短缺的同时,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又是粗放型发展,高消耗,高能耗,低产出。因此,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我们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是执政党,而且要长期执政。作为执政党,我们今天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要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两大历史性课题。执政能力,包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治国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等。对于我们党来讲,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要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长期执政,就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既要鼓励人们劳动致富,并依法保障人们的私有财产,又要关心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这个意义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所要求的。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也是我们坚持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快速的发展速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要对旧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有些大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通过战争扩张或冷战对抗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往往遭致失败。我们不能走这样的道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又进一步作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策,在世界市场的公平竞争中,实现双赢、互利,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21世纪后,我们要在世界上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树立和平与发展的形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并不只是口号,而确实是要解决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在国际上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就要从外引进资源。我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铝约50%、铜资源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境外一些舆论已在炒作中美之间所谓石油冲突问题以至贸易磨擦、汇率磨擦问题等。如何做到在中国的发展中,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能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显然,我们不能走侵略别国、掠夺资源的道路。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世界市场提供的资源,也利用我们国内的资源,以解决我们能源的短缺问题;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消耗,对各种能源、资源尽可能节约利用,并且寻找替代能源,或发挥可再生资源提供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尽可能减少对世界能源、资源市场的冲击。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我国、对世界都是非常有利的,而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对于我们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道路的要求

科学发展道路之所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科学发展道路有其科学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循着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去实践的原则、要求、方法和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我们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因此,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道路,一要牢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还不够格;二要牢记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遇到了许多新的复杂矛盾。这一切,既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道路,又不能追求超越于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发展。

其次,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我们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骄人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又面临着推进社会建设的强烈呼声和繁重任务,但我们还是要牢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牢记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牢记我国现阶段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已经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发展,而且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作用,就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上。所谓“又好又快”,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要求。在今天,一是指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以避免走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老路;二是指快速发展要与平稳发展相统一,以避免大起大落、经济波动过大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做法;三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协调,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四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五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思想文化建设相协调,在增强人民群众创造力、创新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领导建设、改革,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展发展道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这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

第四,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国外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道路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协调的而不是失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而不是不可永续的发展道路。现阶段尤其要解决好“五个统筹”等重大问题,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走出一条文明的发展道路。2007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提法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走出这样一条文明的发展道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就缺少基础;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生产发展只有体现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双富裕上才是文明,社会发展只有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才是文明;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不能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只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才能永续发展。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创新、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就在于我们许多地方、许多部门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体制等方面,已经同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不完全相适应,在许多方面甚至已经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必然要求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还尖锐地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现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已经成为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而要落实这一“主题”和“主线”,根本的出路就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道路就是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中国21世纪发展的新境界。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践告诉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正如党在十七大所指出的,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我们注意到,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党中央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呢?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顾这几年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历程,我们注意到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强调要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主要靠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逐步转变到主要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由1995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70%。与此同时,伴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下降。比如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由35.3%上升到42.3%,同一时间段里,国内居民的消费率则由62.3%下降到48.8%,城镇居民的消费率在2007年甚至下降到35.4%。也就是说,投资率和消费率两条曲线出现了严重的反向运行的问题。这就必然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过剩的产能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是对世界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60%。这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潜在的风险。党中央看到了这一问题及其严重性,因此在十七大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新要求,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不仅要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而且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及其组合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通常把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模式;把注重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则更加丰富、全面,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之外,还对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出了要求。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其含义却十分深远。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决策。

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底子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多,耕地和其他资源少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遇到了各种“瓶颈”的制约,在社会建设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民群众对于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复杂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党中央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意见。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落实这八项重要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一金融事件,已经写进了世界历史。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并迅速地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转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而且迅速地从发达国家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也冲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10.6%和10.1%下降到9%,第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到6.8%,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降到6.1%。我国遭受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我们注意到,这次危机到来的时候,正好是我国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正好进入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时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经济也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所以,这场危机对于主要依赖世界市场的外向型企业特别是实力不强的中小型外向型企业,冲击特别大。

因此,中央在决策的时候,既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又明确提出了“调结构”的要求,提出要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转化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6]我们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遭遇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以无情的实践验证了党中央的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验证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好机会。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这场危机给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深化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提供了许多重要经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借助于信息化的发展及其提供的网络,推动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转移中,制造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也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富裕国家成为全球资源类产品的提供者;承接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富裕国家在为发达国家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同时,既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上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并赢得了大量外汇,需要到发达国家保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一方面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并通过高消费的甚至超前消费拉动世界经济;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让大量资金回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他们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于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进入21世纪后,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尤以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最为突出;加上他们的金融监管不力,纵容金融高管对于金融衍生品进行连续投机,最后在次贷危机中引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内需与外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市场配置资源与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经济关系,这些问题都涉及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认真研究这些经济关系及其经验教训,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从政治上来看,这场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战后资本主义经历了两次经济政策的大调整。一次是从罗斯福新政到凯恩斯主义的推行,针对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所暴露出来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破坏性弊端;另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风行,针对的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福利主义等政策造成的滞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是十分罕见的。这场危机,说明了凯恩斯主义救不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也救不了资本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可以通过政策的自我调节渡过一时的难关,但它内在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最新的例证。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建构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

经过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艰巨斗争,国际社会比较多的人都认为,现在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发展态势,对于各国在危机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关系甚大。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要倍加注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另一方面,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就眼前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从人们的消费观念到生活方式,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正在大调整大变革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着新的突破。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经过这次危机,世界各国的增长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世界市场。过去我们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优势有的还在,有的正在消失,事情已经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过去30多年我们的国民经济能够在对外开放中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五大因素,这就是:巨大的市场;廉价劳动力;原生态的土地;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可以预见到的是,中国人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将依然存在。这次危机表明,农村市场正在由潜在市场转变为显性市场,但城镇居民构成的国内市场除非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基本上已经饱和;廉价劳动力伴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将逐步变化;原生态的土地已经基本上开发完,以后用地成本将大大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大量地依靠世界市场来解决我们的产能过剩问题。以美国为例,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他们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他们正在吸取自己的教训,一是更加重视本国的实体经济;二是开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高消费习惯;三是开始重视个人和家庭储蓄。当然,还将加强对金融高管的监管,包括将采取司法手段对那些高管的作为进行审查,等等。尽管那里还有我们广阔的市场,但很难恢复过去的局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提醒我们要尽早应对。说得更严重一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就是各国抢占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时期。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清醒意识,是不是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充分准备?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变的客观要求。

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最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而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但是,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就给我们出了一道大难题,即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了;同时,这种情况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即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前四条是根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适应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第五条则是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国情提出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否则,就难以实现我们确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

(2)在深化改革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们既要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打算,更要在改革中攻坚,在攻坚中突破,有所推进,有所成效。

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研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中国发生的新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走科学发展道路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最重要的,还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因为,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实践告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像党当年领导工作重点转移、推进改革开放那样,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1)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既有人们的思维惰性问题,又有体制机制问题及其背后的利益问题。要把这样的认识转变为现实并不容易,要把写进中央文件的思想转变为现实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因此,虽然我们在几年前已经注意到,我国的投资率快速增长与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反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能过剩,从而对世界市场依存度过大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潜在的风险,但长期来由于上下认识没有完全统一,这一问题没有能够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市场迅速萎缩,把我们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了。坏事就由此变成了好事,使大家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事实告诉我们,要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转变思想观念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研究阻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旧观念,把我们的思想从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2)在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于民生的要求,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90年代“奔小康”,到今天要求政府提供更好更多的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与此同时,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的呼声越来越高。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偶然的。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与此同时,我们既要从全局出发解决这些难题,又要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各不相同,既不能因循守旧,又不能脱离现实。实事求是地解决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

(3)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也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转入城市以后就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每推进一步,都离不开政府改革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十七届二中全会部署并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场被人们叫做“大部制”改革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发生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将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里讲的“建设”,实际上是“政府的转型”,是非常深刻的改革。许多国家改革的历史表明,实行大部门制度是一场很不容易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破除长期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等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树立政府治理新理念,扎扎实实地推进这场深刻的改革。

党的十七大深刻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就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就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