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新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实效性研究

大学新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新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实效性研究龚丽萍摘要: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三)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大学新生交往的情感体验对于前来参加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具有共同的需要。

大学新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实效性研究

龚丽萍

摘 要: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针对高职高专新生开展的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实施中发现:(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羞怯、感情与社交孤独、交流恐惧的干预有改善效果。(2)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不同方面的影响结果不同。

关键词:大学新生 人际沟通 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对多数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为使大学新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到新环境的陌生与孤独感,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们逐步融入新集体,本研究以人际沟通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为载体,探索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的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专科一年级学生30名。其中,男生、女生各15名。所有参与新生的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均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愿意坚持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并愿意签订团体活动协议。

(二)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汪向东等,1999)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羞怯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容纳他人量表。

(三)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对30名学生的团体活动、热身运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间为8周,每周2小时。活动过程除采取量表测查的结果评估外,还采用了小组分享、主观评估等过程性评估方法。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实验结果

团体辅导前后显著性差异比较表

img14

注:*表示p<0.05,**表示 p<0.01

表中数据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后小组成员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羞怯、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得分极显著的低于辅导前(p< 0.01),交流恐惧得分显著低于辅导前(p<0.05),信任、容纳量表得分与团体心理辅导前无明显差异(>0.05)。

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结束后,通过小组交流和小组成员的主观评价发现,小组成员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开放程度、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和接纳他人、关心他人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三、结论与分析

从现实层面,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其中以心理因素为主。本研究表明:(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羞怯、感情与社交孤独、交流恐惧的干预有改善效果。(2)团体心理辅导对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信任与接纳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3)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不同方面的影响结果不同。

(一)团体心理辅导使团体成员相互学习,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与个别心理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通过这一课程的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新生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换经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劝告,模仿其他成员的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创造的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成员之间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良品质,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在活动后期,我们还根据大学新生有可能遇到的社交情境,安排了社交能力训练活动,如“做自己的主人”、“学会说‘no’”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新生的人际敏感性,让他们学习交往技巧。

(二)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大学新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

大学新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家庭和文化背景。以人际沟通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通过在团体中的与其他新同学的比较分析、通过自我领悟,获得个人的自我成长。

(三)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大学新生交往的情感体验

对于前来参加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具有共同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能够让他们彼此之间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对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充满希望。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中期阶段,一些增强团体凝聚力的训练会使成员进一步找到风雨同舟的感觉,使个体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互相帮助;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

(四)信任、接纳量表得分没有发生显著改善的原因

从影响人际交往的信任、接纳的因素来看,人际信任与接纳与社会大环境存在着较多联系,有较深的社会心理问题;从心理层次来看,人际信任与接纳属于与价值观、人生观相连的较深的心理层次。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每周仅一次的活动课程还不足以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感、很好的接纳他人。或许这类问题不是短期心理辅导能很快改变的。

四、启示与思考

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具有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通过体验式活动,使他们在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相互影响,这次的实验结果让笔者对在高职高专的大学新生中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理清高职高专大学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大一阶段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因为考试成绩不够靠前,他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因为学业的不够优秀,也许就影响到他们不够自信,而不够自信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进入大学,这群原本都不怎么优秀的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他们要在新的起点就刚开始的学业、工作、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进行竞争。在设计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应该理清高职高专不同于本科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设计方案,“因材施教”,确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

(二)明确课程培训的目标,根据目标来制定合适的活动方案

人际交往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并不能希冀几次课程就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对于每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我们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在制定目标时,可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的、可观测衡量的、可达成的、子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连贯性。明确每一次的目标后,可以根据目标来制定合适的方案,选择适当的活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力求每一次活动的精致与效率。

(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适合大学生的特点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已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或简单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希望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寓教于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希望获得能在尊重每位同学的个性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积极主动性;他们希望活动能重视同学的自我感受,真正的通过活动来关心同学的心灵成长。

(四)团体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

放松而专注、自由与安全的氛围是一个有效运作的团体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每个成员才能积极而全身心的参与团体,消除心理防御,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同时,自由与安全的氛围并不代表团队成员间没有冲突,甚至有时辅导老师会刻意“制造”冲突。当有冲突发生时,辅导老师应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辅导时机,利用这样的时机来引导成员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这也是交往训练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辅导老师的带领风格与辅导技能是关键因素

团体辅导技能的提高一方面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另一方需要有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经验的积累,有敏锐的感觉、清晰的头脑、果断的决策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能够透过看似简单的活动,让同学们体会与感悟其中的寓意,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念。

备注:本文系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度学生管理课题“高职高专大学生团体辅导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Y08XS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