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调研报告

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省目前掌握的5076名党外知识分子当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4.7%,从事技术工作的党外知识分子,高级职称占68.3%。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尚无全省性的党外知识分子社团组织,不能很好地反映个人的呼声,声音分散,影响力弱。用人单位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平衡。

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调研报告

海南省委统战部

为了掌握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基本情况,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机制,切实提高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水平,我处对全省的党外知识分子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通过到儋州琼海、白沙等市县召开座谈会;在高校、企业等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重点高校等形式,对我省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分布、特点、工作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我省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

我省目前约有知识分子25万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约15万,约占60%。

第一,从行业分布来看,我省党外知识分子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党政、企业及中介机构中,在各行业中占绝对多数。

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省党外知识分子主要聚集在海口、三亚、儋州以及西部沿海地区和文化发达地区,尤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为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党外知识分子较少。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我省老一代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较少,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较多,年龄结构呈现金字塔形。据统计,我省35—45年龄段党外知识分子占45.1%,45—55年龄段党外知识分子占17.3%,55—65年龄段的党外知识分子占1.6%,65岁以上的党外知识分子占1.3%。

第四,从阶层分布来看,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分布在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者阶层十大社会阶层之中。

二、我省党外知识分子素质特征

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在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事业中,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党外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思想政治基础好、知识层次高、领导能力强、阅历丰富、全局意识及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精神风貌和特点。

1.思想政治基础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省党外知识分子90%以上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半个世纪以来,受到了党的教育和培养,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建省办特区后,又为广大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具有热爱自己专业的品质,更具有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被问卷调查的389名党外知识分子当中,都能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多党合作制度,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支持改革开放,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本职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思想稳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体现出了党外知识分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知识层次高,具有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不乏专家学者和在某些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全省目前掌握的5076名党外知识分子当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4.7%,从事技术工作的党外知识分子,高级职称占68.3%。其中,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相当一部分是科研教学第一线的骨干,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探索,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不少还被评为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在学术界及社会上具有较高声誉。

3.工作能力强,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

党外知识分子总体上表现出了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工作上,他们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在群众中,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让组织成员明白自己的理想并通过表达把众人团结在自己周围的能力。在座谈会上,党外知识分子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提的意见针对性强,在表达成员利益时能够切合时宜,把握分寸,又能提出真知灼见,特别是提出切实可行易被采纳的意见。

4.全局意识好,具备合作共事的基础

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治生活越来越关心,兴趣越来越浓厚,潜在的民主思想逐渐显露出来。他们能够顾全大局,积极参政议政,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惩治腐败,呼吁要有更多的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机会。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开放等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信仰追求鲜明地呈现出多样的发展趋势,但他们仍旧能够较好地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调查问卷显示,9.7%的被调查者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会选择难以取舍,89.6%的被调查者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会选择集体利益,仅有0.7%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个人利益。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动机的功利性、政治参与层次较低、组织化程度低、可变性强的特点。

(1)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动机的功利性较强。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动机源于为企业营造较好的政治环境,目的是使政府注意到他们的利益要求,同时通过自身地位的提升也促进企业知名度的提升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2)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层次较低。如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政策的连续性、本行业的前途命运等问题,只有少部分能够将本行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上升到共同的政治要求,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表达,以期引起足够的重视。

(3)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尚无全省性的党外知识分子社团组织,不能很好地反映个人的呼声,声音分散,影响力弱。

(4)党外知识分子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相对频繁。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化,表现出党外知识分子可变性强的特点,最终影响了培养选拔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的连续性。

三、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问题

(1)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重视不够。

调查问卷显示,有关单位的党组织与党外知识分子沟通较少,认为沟通少的占31.3%,沟通一般的占58.8%,仅有1.7%的党外知识分子认为沟通的比较好。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善于把握党外知识分子政策,对党外知识分子概念认识不清,怠于开展工作。

(2)用人单位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平衡。

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机构和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视和信任程度各有不同。如高校中公办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使用考虑得比较全面,积极争取推荐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在校内任职锻炼以及下基层进行挂职锻炼,如海南大学安排党外干部23人,其中校级领导干部二人,院系级领导干部21人。新兴的民办高校对培养使用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培养使用机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帮助的占21.5%,得到一般性帮助的占40.3%,好像没有得到过帮助的占18.6%,得到过帮助的占19.6%。

(3)教育培训不足,党外知识分子没有得到更多的系统教育。

主要在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和投入。调查显示,认为参加过各种培训班的占10.9%,单位组织过政治学习的占60.1%,没有参加过培训和政治学习的占29%。

(4)相关制度不健全。

许多有关知识分子的政策无法彻底贯彻落实,个别地方缺乏机制,制度建设亟须进行梳理。从中央到省里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制度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贯彻落实当中却存在着差异。总体而言,联席会议制度、培养选拔制度等关键制度贯彻得比较好,联系联谊机制、参政议政机制、教育引导机制落实不到位,个别单位制度不全或存在制度只看不用的现象。对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不够得力,许多单位仅仅停留在情况通报会、座谈会等浅层次的沟通交流,没有形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四、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域五个政策文件,以无党派人士工作为重点,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工作基础,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为新的着力点,以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工作平台,坚持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工作社会化和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五个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组织学习。通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各级统战干部、代表人士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不断增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主动协调。为了有效地贯彻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与组织、人事、教育、科技、卫生、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制定出切合海南实际的实施意见。

(3)落实措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的实际,就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各领域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机构设置、党外干部配备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4)广泛宣传。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编辑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简报,创造条件,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网站,同时建立一支通讯员队伍,编织信息员网络;二是注重与新闻界的联系沟通,就我省贯彻落实五个文件精神的情况及党外知识分子重点活动、重点人物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编织人才网络,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骨干队伍,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战斗力

(1)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队伍。目前,我们建立了一支52人组成的联络员队伍。今后,还要继续在各市县、各高校、大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全省性工作网络,同时,定期对联络员进行调整充实,建立激励机制,保持联络员的工作活力。

(2)建立无党派代表人士重点联系人选和后备人选队伍。目前,我们正在全省范围内物色、选拔综合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大代表性和社会影响的无党派人士5000余人,其中经常联系的代表人士100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充实,并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进行国情、省情、社情考察,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3)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广泛推荐和工作过程中,发现和网罗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建立省级、市县级、行业级人才库,形成覆盖全省各市县,涵盖党外知识分子、社会新阶层、无党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员等各个领域的人才库。

3.加强培养、选拔、举荐工作力度,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1)制定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学习培训计划,创新学习培训形式和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培训工作。

(2)深入了解、考察、培养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通过“结对子”方式,加强与重点人物的联系。要通过登门拜访、个别谈心、联谊交友等方式,对重点人物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形成共同的工作理念,共同的事业理念,形成“开展工作”与“培养人物”相互促进的局面。

(3)选拔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挂职锻炼。根据他们大多长期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工作,接受实践锻炼机会较少的特点,与组织干部部门沟通,创造条件,把选派优秀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纳入后备干部培养的总体规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赴基层或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增长阅历,提高工作能力。

(4)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及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全省举荐输送优秀人才,让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在省、市县级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同时,加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安排力度。

4.广泛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1)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2)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实践,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3)围绕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以“出点子”为特色的献智慧活动。组织专家赴基层参观工业项目和科技、农业示范点和园区,展开座谈会、恳谈会,与市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4)设立“海南社会和谐贡献奖”,表彰激励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社会各阶层人士。

5.搭建工作平台,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水平

(1)成立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我们要在广泛考察,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设计。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活动内容上符合时代要求,切合海南实际的联谊会,为我省党外知识分子信息交流、感情联络、发挥作用、展示自我提供平台,以便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推动我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发展。

(2)主动协调联系,激活海南省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的工作。进一步密切与海南省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的工作联系,调整和充实领导机制,制定工作规划,广泛开展活动。如果在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推动上不能达到一致,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太多掣肘的地方,我们可以考虑在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框架内成立省留学归国人员专业委员会。

(3)成立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开展我省新社会阶层调研工作,创造条件,推动联谊会的成立。如条件不成熟,可在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框架内成立省新社会阶层专业工作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