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沈楚[作者简介]沈楚,男,1974年出生,浙江湖州人,公共管理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创造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一)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新媒体呈现出多元、非线性的传播特点,传与受的界限日趋模糊,信息流通呈现“去中心化”状态。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

沈 楚

[作者简介]沈楚,男,1974年出生,浙江湖州人,公共管理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媒介工具,而是形成了一种环境。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出要从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手机网络、微博客、即时通讯软件为代表,以文字和影像传播为内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它具有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人际交流的互动性与双向性,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与即时性,个体思想建构的独立性与自由性等特点。[1]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传媒形态,促进了人类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话语表达、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因其形式新颖、开放互动、传播迅捷、个性时尚、跨越时空、功能多样等诸多传播优势而受到90后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博客、微博、手机短信、QQ、社交网站等都是大学生青睐的网络工具,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新媒体化了,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商务,大学生的生活几乎不可想象。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早已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形成了一种媒介环境。[2]这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和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契机

(一)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

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打破了地域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界限障碍,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虚拟生存空间并令其乐此不疲。他们可以通过微博、MSN、QQ、手机等新媒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制造与传播所需的信息资源或享受服务。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创造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场所,网络上所有公共与私人空间都将可能成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多元活泼,资源更加丰富形象,沟通更加迅捷顺畅,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的局限,以流动空间取代固定空间,实现了“全时制教育”“无限课堂”。

(二)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与隐匿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

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交叉与融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其虚拟环境打破了现实社会交往的时空阻隔和社会障碍,消除了主体间的性别、年龄、身份界限,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无隔膜的互动性沟通,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无屏障的倾诉和交流欲望变得空前高涨。思政工作者通过学生的个性签名、动态更新、日志留言及表情变化,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利用手机飞信、博客、微博、MSN、QQ等载体,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和谐宽松的情境,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蒙面”的情况下深度互动、平等对话,促进师生精神互通、共同成长、和谐发展。以往课堂讲授的单调、座谈讨论的冷漠、面对面谈心的尴尬等传统教育手段弊端将被扬弃,使学生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音视同期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充分调动个体的听、说、视、触等各种器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形象化、多样化。

(三)新媒体环境的自由性与亲和性塑造了大学生主体的新形象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着最易追随时尚的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他们感知世界、认知社会的窗口和扩大交往、展示自我的舞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频繁地使用各种聊天工具、数字资讯、网络游戏,海量的信息资源、自由的即时互动、亲和的界面环境、个性的网络表达使得大学生主体自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示。首先是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他们借助新媒体收发邮件、撰写微博、聊天交友、下载图铃、阅览资讯,这种开放、亲和的交流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提供了载体,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发展空间。他们的平等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迅速觉醒并不断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种与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的、更加重视主体际关系的崭新态度和行为方式。[3]其次是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传统的封闭式、同步式的学习被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所取代。他们可以浏览最新的理论热点,搜索自己想了解的思想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或需要积极主动地猎取各种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了解生活、接触社会、认识世界,并进而呈现出更加自主、开放、理性、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新媒体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困境

著名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曾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新媒体技术创造的新环境,在改变大学生生存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

(一)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新媒体呈现出多元、非线性的传播特点,传与受的界限日趋模糊,信息流通呈现“去中心化”状态。网民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微博、发起网络群聊等参与原来由传统媒体和商业力量垄断的信息传播,实现了“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社会化传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人。在新媒体境遇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网”中的一个平等的节点,有时学生甚至比教师获得的信息更早、更多,原来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和“话语独裁”被彻底打破,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老师“不过如此”。学生对网络信息拥有巨大的选择权和否决权,对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和教师的“话语权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深受“去中心化”理念的影响,张扬个性、拒绝权威、摈弃主导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主张。在新媒体场域中的不同声音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单方把控话语权的逆反与抗争,降低思政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冷嘲热讽甚至阳奉阴违。

(二)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增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超时空性、匿名性使其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4]。新媒体的信息“海量性”和传播“无屏障性”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的难度。一是新媒体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所承载信息的良莠不齐。“网络信息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是泛滥的;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是无序的;不仅传播事实,而且传播流言。”[5]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在网络社会中交流、交融、交锋。各种合法或不合法、健康或不健康的信息得以快速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对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而又对网络具有极大依赖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在鱼龙混杂的“资讯轰炸”中产生思想沉沦、信仰动摇、心灵腐蚀、自我迷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西化”“淡化”“俗化”。二是新媒体多维辐射的传播模式增加了政府控制信息源的难度,削弱了政府“把关人”地位。少数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随意在网上散布谣言、公开个人隐私,恶意炒作各种“艳照门”“拜金女”等,大量的信息真伪难辨,微博的转发又成为垃圾信息的“传声筒”和“扩音器”,致使碎片化的虚假信息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网络信息使大学生容易受到诱惑,甚至引发恶性事件。三是新媒体表达方式的个性化与匿名性,提供了引发各种病态人格和网络犯罪的土壤。部分大学生在无约束的状况下利用互联网、手机媒体发布一些对社会、学校、人生不满情绪或不良小道消息,进行随意地、非理性地宣泄与自我“炒作”,从而催生“网络愤青”“网络暴力”,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规范难度。

(三)新媒体技术的“易更新性”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性

新媒体技术快速更新、新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对大学生思政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操控技术、交流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天生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时尚追随,使大学生处在“潮流”的最前端,自然也成为新媒体最早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而教育者却处于劣势的境地。就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网络技术水平及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而言,整体水平上教师要滞后于学生。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对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规律不了解、对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不熟悉、对新媒体境遇下的话语表达不适应、对新媒体的交流互动方式不习惯、对新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和开发不熟练等,以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吸引力和导向性,在新媒体平台中主导性缺失、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当前,新媒体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占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适应新挑战,充分认识在新媒体境遇下开展工作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作为教育者唯有及时调整心态,创新方法理念方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新媒体境遇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全新的生存样式、话语方式、传播手段与文化境遇中,需要我们从源头上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探索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抢占阵地,构建立体化的校园新媒体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掌握新媒体传播特点与传播规律,注重新媒体平台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共享性,整合网络技术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实现校园新媒体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一是要加快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有用有趣”的新媒体思想文化传播平台。要在基于“三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下,加快构建以“主题网站”为引领,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积极利用博客、微博、播客、即时通讯、流媒体等新技术发展校园网络新产品,精心开发设计具有思想性、时代性、交互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和“严肃游戏软件”,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全方位的教学生活娱乐服务。二是要注重新媒体内容建设。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实现了由“导向为首”到“内容为王”的转变,没有好的内容就没有好的新媒体。因此,我们既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新媒体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新媒体传播主流信息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又要主动顺应新媒体的技术特征,注重海量、便捷、互动、亲和,根据不同的新媒体“个性化”特点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凸显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个性色彩。抓住大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最关切的事情做“文章”,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校园”。以丰富的网络资源、活泼的版面形式、快速的信息反馈和高效的网络服务牢牢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使师生由“围观”新媒体转变为“使用”新媒体,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新媒体建设的热情,实现校园新媒体资源师生共建、共管、共创、共享,使校园新媒体成为立德树人的新阵地,校园文化的新空间,服务师生的新平台。三是要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监管,当好校园新媒体的“把关人”。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加大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学生访问率高的校内外主流网站、QQ群、Blog、微博、SNS等网上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师生的网上主流观点、敏感观点。利用信息识别、信息过滤、自动侦缉等监控系统对网上内容进行甄别、屏蔽、过滤,对网上垃圾信息及时进行“解毒”和“消毒”。

(二)创新话语,牢牢掌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语言是“教育的存在和展现方式”,“没有语言,教育便不可能,这是教育存在的事实,因为教育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在交流中完成的”。[6]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的热捧和广泛运用,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失语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摒弃对网络话语的轻视和漠视,摒弃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加贴近学生的话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一是思政工作者应主动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空间热点话题的建构,通过精心设置“话题议程”,及时发布导向正确、语言生动、事例鲜活的帖子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把握引导高校热门话题的主动权。要理直气壮地回答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交友、就业等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二是要优化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拓宽话语领域。在新媒体空间流行的话语充满着情绪化、个性化、生活化、碎片化色彩。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原本政策性、学术性、教材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进行整合、提炼、创新,克服过去“假话、大话、套话”长篇大论的做法,少用深奥晦涩的官方话语,多用形象直白的大众话语,形成大众化、通俗化、时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形式。要大胆从新媒体网络中汲取一些时尚、鲜活、生动的新语言,借鉴一些符合大学生日常表达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避免坠落师生沟通的“话语裂谷”。三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网络技术熟练、舆论眼光敏锐、善于捕捉热点、话语表达清新的学生网上“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引导学生舆论方面的正面导向力,通过“意见领袖”的号召力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教育学生。

(三)强化主体,大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所应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利用媒介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一个现代人亟待充实和发展的主体素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各种资讯和快速更新的新媒体技术,大学生如果缺少媒介素养,很容易沉溺网络,为网所困,甚至导致心理异常、人格异化。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其自身“免疫能力”,引导其在信息社会中“学会生存”,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课堂化、日常化、制度化。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文化价值观和网络文化消费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学生敏锐的网络识辨意识、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熟练的网络运用能力和较强的网络批判能力、创新能力。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通过举办网络学术讲座、精品网络资源推荐、网络知识竞赛、创作红色手机短信及微博大赛等活动,将学生的精力从沉迷网络和手机游戏中转移到利用新媒体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上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文化品位。

(四)优化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快适应新媒体这一全新的环境,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步伐,树立新媒体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转变角色定位,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由现实世界的说教者变为虚拟世界的引导者、由信息传播的把关者变为信息传播的指路人、由知识灌输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成长的“服务员”。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学习传播学、新媒体等有关知识,完善自身的媒介素养,了解新媒体特征,熟悉学生网络行为习惯。认真研究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理论传播和思想引导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新媒体及其衍生工具的学习和认知,尽快跨越技术障碍,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在存有“技术鸿沟”。熟练运用网络语言和网上舆情分析、引导技巧,能全方位、高质量运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2]赵秀红.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拦路虎”还是新机遇[N].中国教育报,2011-7-4(5).

[3]吴倬,张瑜.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9(1).

[4]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版,2009(6).

[5]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传播[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27.

[6]金生img3.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