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闲群体的个性化消费

休闲群体的个性化消费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休闲群体的个性化消费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其趋同性也日益增加,通常可以称之为“社会的麦当劳化”。麦当劳化,已经在社会学中被作为一个学术名词而频繁引用。所谓社会的麦当劳化,实际上是指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按照统一的模式被“合理化”的过程。这种社会的麦当劳化反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表现为普遍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而休闲群体就是这样一群在夹缝中寻找自我的人们。
休闲群体的个性化消费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4-2.休闲群体的个性化消费

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其趋同性也日益增加,通常可以称之为“社会的麦当劳化”。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麦当劳化,已经在社会学中被作为一个学术名词而频繁引用。所谓社会的麦当劳化,实际上是指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按照统一的模式被“合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快餐店的原则正在主导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余地方的越来越多的部门。麦当劳化不仅影响到餐饮业,也影响到教育、工作、医疗、旅游、食品、政治、家庭生活,事实上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其他方面。各种迹象表明,麦当劳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情的过程而横扫世界上那些无法渗透的机构和部门。麦当劳的模式为什么在全世界都无法抵御?或者说,麦当劳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在于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算计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合理化过程的真谛所在。”(42)乔治·里茨认为,正是效率、可算计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使得麦当劳模式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蔓延和扩展,就是因为这四个特征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与此同时,这四个特征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负面作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使各种机构和过程单一化和机械化;对于过程的控制反过来控制了人;麦当劳化走向极端,合理化之网控制了每个人。其表面的合理性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不合理性。“它也许符合工具理性,但不符合生存理性”。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所在。麦当劳化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也逐渐渗透了,比比皆是。由于企业在追逐效率和利润的同时,客观上把员工的生活过程和消费者的消费过程都麦当劳化了。这样提供给社会的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人们的生活内容也逐渐被麦当劳化了。

这种社会的麦当劳化反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表现为普遍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时间饥饿变得愈来愈强烈,一时间人们都变得匆忙起来,走起路来脚步匆匆,吃的是快餐便当,上学也有速成班,成才有梦工厂,“将生日晚会压缩成一顿晚餐,届时由侍者合唱一首简短的‘生日快乐歌’,或许还伴有一盏浮于杯中的蜡烛,而这种蜡烛在点燃后的20秒内便会熄灭”,“闯红灯,为省几分钟时间甘冒生命和致残的危险”,“参观博物馆时停留在每幅画前的时间还不足几秒钟”(43)……杰弗瑞·戈比用“时间深度利用”来形容休闲行为特征:“一些人并没有把休闲行为看作是‘非此即彼’的行为,即一个人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种或另一种活动。相反,他们练就了同时参加活动A和活动B的能力。时间深化有4种方式。第一步,人们可能试图将一个特定活动加速。例如驾车游览动物园,人们驱车穿过一个动物园区的参观速度当然要比步行快得多。第二步,人们可能用一种能够迅速完成的休闲活动代替耗时较长的活动。例如,一个人可能以有氧舞蹈代替网球运动,因为打网球太费时。第三步,一个人可能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活动,一边在饭店里吃喝,一边看着大屏幕电视里的体育节目。第四步,人们可能对一项休闲活动的时间进行更为精确的安排,例如一个晚上的计划包括参加鸡尾酒会、用晚餐、还要去剧院,时间表只留出10分钟的周转余地。”(44)而匆忙的反义词则是漫步、缓慢、爬行、闲荡、散漫、悠闲,还有休闲。“休闲需要消除匆忙行为,寻求宁静祥和,停止急促的动作,实现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而我们的社会中太多的匆忙取代休闲之后,带来的是压力、烦躁和暴力。这些已经真正威胁到我们生活的本源。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比以往要快得多,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也日益频繁。然而,当一个人要向别人介绍“我是谁”时,一个让我们惊讶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职业或工作单位。我们除了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外,往往紧接着的第二句话就是“我在某某单位工作”或者说“我是某某单位的某某”。今天的人们,对自我的界定或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丰富多彩的,但能够被表达出来的却是如此之贫乏,以至于除了工作单位以外,很少说点别的什么。人们对自我的内在涵义需要通过职业或组织来延伸自己。

我们访谈的个案10说到交往圈子时,认为自己有多个不同的圈子,有老朋友圈子,有行业(咨询、电信)的工作圈子,有打麻将的纯粹娱乐圈子,有比较投缘的一直保持联系的松散的圈子,有一见如故的新朋友圈子等等。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还是与工作有关的行业圈子里的人最多,几乎占到一半吧。与这些人在一起,谈的内容比较多,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行业里面,职业背景差不多,工作任务也相似,信息渠道也互相了解,共同语言比较多一些,同时对自己的工作也有较大的帮助。所以这个圈子的朋友比较多。

所以,一方面是社会的麦当劳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自我的迷失。在这样的夹缝里面生存或生活,人们终于开始感觉到需要寻找和发现自我了。而休闲群体就是这样一群在夹缝中寻找自我的人们。只不过他们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生活本身,而不是大部头的理论著述。他们在行为上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休闲就是一种他们借以表达自己个性的载体

个案4(45):我们在消费方面主要会考虑两点吧,就是悦己和悦人。我是一个女性。就拿穿着来说,过去对于女性而言,她的穿着主要是为了悦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是为了取悦于赏识自己的人。所以在购买衣物时,更多地考虑别人看了怎么样?别人会怎么看?今天我们着装虽然也要悦人,也希望别人说好看,别人会喜欢。但并不完全是悦人了,而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着悦己了。要自己喜欢,自己觉着好看,这些消费让自己很开心,让自己成为或更加接近那个“理想自我”。着装不会只考虑别人看了是否喜欢,同时还会考虑如何才能穿出我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怎样才能体现我自己的气质。在不同的场合如何表现出不同的“我”,或者如何让人们“看”到我个性的丰富多彩。在工作场合,我们着装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但在其他场合,则主要考虑自己的需要。比如,买衣服,首先会考虑是否穿着舒适,而不会因为别人看着好看就忍受着不舒适。另外,有时买个人用品,可能会比较贵,但从善待自己的角度出发也不会太吝惜价钱的。这大概是和我们的母亲辈不同的地方吧。

个案10:在某些物品的消费方面,我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偏好。比如,买车时选择的车型主要是觉得这种车要气派,宽敞,也很实用,非常符合我自己的性格。我的车的颜色是香槟银色的,不是一般的很普通、很大众化的银白色。否则就没什么意思了,大家都一样。我的车要让人一眼就看出,这就是我。

个案6:我买东西基本上喜欢比较特别的。在穿着方面,如果别人都有的服装我是不会买的,即使再好看再合适。我一定要穿出自己的个性,我装修房子也与众不同,即使在做生意上,我也会选择符合我个性发挥的项目来做。否则做得太辛苦又有什么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