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闲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一般说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至3000美元以上,社会就进入休闲产业发展的急剧扩张期,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大众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有关数据表明,美国的休闲产业已处于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的位置,其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

第二节 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由于我国的区域发展的差异,我国的休闲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要以区域进行划分。

一、东部发达地区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我国的东部地区GDP总量及人均GDP较高,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上海GDP达到13698.1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同时,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可以说,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跨过了小康阶段,正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要对东部发达地区的休闲产业进行精确定位。

休闲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一般说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至3000美元以上,社会就进入休闲产业发展的急剧扩张期,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大众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已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说明这一地区已经远远超过休闲需求急剧膨胀的门槛。20世纪80年代以后,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相当一部分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关数据表明,美国的休闲产业已处于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的位置,其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在西班牙,休闲产业目前已是第四大产业,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休闲业5年来还为西班牙创造了76万个就业岗位(2)

根据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基础,东部地区的休闲产业发展是面向总体居民、以城市日常旅游与度假为核心;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地区整体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创意休闲产业,包括文艺表演、影视动漫、会展休闲、主题公园、工业旅游、健身休闲、教育休闲、体育休闲等具体产业形式。

二、中部次发达地区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部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六个经济次发达的省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人口角度看,中部六省人口3.61亿,其中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3)。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休闲消费产业发展定位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9%。整个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由于西部地区包括的范围比较广,经济整体上处于欠发达状态,部分地区在资源分布、风俗习惯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下面的分析将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均具有良好的自然风光。四川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名胜古迹遍布,特色风景颇多,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九寨沟、剑门蜀道贡嘎山等,其中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并以“真山真水、原汁原味、气候宜人、避暑胜地”的旅游品牌闻名全国,全省目前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一千多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处。广西自然景观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岩溶地貌为主体,主要特征是多峰林、溶洞和地下河;二是以流泉、飞瀑为主,点缀于各个景点之间,主要分布在桂西南一带;三是以原始森林为主的天然景观,深山老林,参天大树,整个境内共有十多处。四川、贵州、广西、云南休闲产业的发展应该以自然景观为主,在观光旅游上下功夫。

西藏、青海、新疆、重庆(4):2008年,西藏生产总值实现395.91亿元,人均GDP达到1386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0.51亿元,占GDP的15.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15.76亿元,占GDP的2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9.64亿元,占GDP的55.5%。2008年,青海实现生产总值960亿元,同比增长12.5%,超计划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超计划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6.8%,超计划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完成年度增长计划。2008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4150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4%,第二产业增长14%,第三产业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2008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40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2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99亿元,增长12.4%。一、二、三产分别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7、8.1和5.5个百分点。西藏高原地理环境和历史特殊,宗教影响广泛,寺院林立,灿若繁星。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桑耶寺、普救寺等,都是在西藏有巨大影响的寺院。这些寺院各成一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宗教群落,既是西藏宗教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西藏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和宝库。与西藏不同,青海是个多民族省份,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地方。全省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近几十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青海并建立自治地方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又是青海独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0%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青海各民族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青海省丰富异常、种类繁多的民俗旅游资源所呈现的神明、神奇、原始、淳朴等特征对很多未到过青海的中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说是青海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新疆幅员辽阔,拥有浓郁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构成了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优势。“九五”和“十五”期间是新疆旅游业快速成长期,也是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在这期间共建成了十二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如以维吾尔族民俗风格为主的乌鲁木齐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东疆维吾尔族风格为主的吐鲁番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以维吾尔族和回族风格为主的哈密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等。重庆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浓厚。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巴族、巴国到直辖市的今天“三建国都、四筑渝城、六次移民”,而三峡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重庆民俗文化的内涵。同时,重庆境内除了汉族外,还聚居着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其民族地域文化形式多样,民俗文化异彩纷呈,民风民俗浓郁古朴、纯厚而多姿多彩。综上所述,西藏、青海、新疆、重庆等省区应立足于民俗文化产业,以民俗旅游为主。

陕西、甘肃、宁夏:2008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685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3.72亿元,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08亿元,增长18.8%,占5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52亿元,增长13%,占32.9%。人均生产总值18246元,比上年增长15.2%。2008年,甘肃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1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27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43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242.41亿元,增长13.2%。2008年,宁夏实现生产总值10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0.1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81.24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7.16亿元,增长11.0%。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92元,增长10.9%(5)。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西周、秦国、秦王朝、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后秦、西魏、大夏、北周、隋、唐等15个王朝在此建都,为陕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既有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墓,又有规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宫殿遗址;既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又有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这些悠久历史赋予陕西掘之不尽、观之不胜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占其全程的五分之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延续使得甘肃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在这个千年漫长的东西方交流中甘肃也逐步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综合创新的地域文化。壮观的石窟艺术长廊、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丝绸之路文化遗存是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中最优秀、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品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浑厚的文化积淀,其中以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绿洲文化、边塞文化和大漠黄河文化为代表,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叉,而且每一文化特质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区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土壤。因此,陕西、甘肃和宁夏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独特的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