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闲消费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休闲消费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可以说是最早涉及休闲研究的学者,也是最早从哲学角度探讨休闲的学者。他认为休闲是思想与灵魂自由的条件,可促进文化的发展与沉思。在《论时间、工作和休闲》这本专著中,他从雅典人的休闲观开始,追溯了这种观念消失的过程,并且讨论了西方社会中社会、经济和政治给休闲带来的障碍。

第二节 休闲消费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休闲消费研究发展概述

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休闲纳入古希腊哲学理论体系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但在产业革命之前,休闲仅被看作哲学和社会领域的问题,把其纳入视野的仅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产业革命打破了有闲阶级对自由时间的垄断,普通民众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休闲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日益显现,休闲也因而备受人文和社科界关注。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兹迪埃从社会学角度对休闲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前瞻性地预言休闲时代必将到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观念的更新、休闲产业在西方国家的蓬勃发展促使一批学者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探讨休闲问题,休闲也因而从哲学和社会学的层面延伸、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目前,国外已形成多学科共同研究休闲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局面,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管理学、休闲经济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百花齐放,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本节通过对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的检索和分析,以不同学科休闲研究作为阐述的基本框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外国学者的休闲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期待对相关研究者有所裨益。

(一)哲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哲学家研究休闲,从来都把它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休闲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休闲是人一生中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它为社会系统所必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提供思考的空间(马惠娣,2000)。从哲学角度阐释休闲,以柏拉图(Platon)、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皮珀(JosefPieper)、格拉齐亚(deGrazia)、古德尔(Goodale)和戈比(God‐bey)、布赖特比尔(Brightbill)等人为代表。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可以说是最早涉及休闲研究的学者,也是最早从哲学角度探讨休闲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同时应该是哲人,他摆脱了世俗事务,通过休闲活动,即真、善、美的活动了解世界,完善自我,统治社会。而民众则努力效仿统治者的这种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亚里士多德则把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本身可以产生快乐、幸福和对生活的享受……但幸福是目的,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与幸福相伴的应是快乐而非痛苦”。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研究了个人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在他看来,休闲是对意识、精神、个性的开发,其精髓是处于自主精神信仰性生活方式,它与时间规划无关,与思考和交友密切相关,是个人追求幸福的必要途径。

之后,一大批哲学家从哲学角度审视休闲。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珀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一面旗帜。他在195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休闲:文化的基础》中指出,“休闲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休闲感并非仅仅是外在因素的结果,也并不是闲暇时间、假日、周末和假期的必然产物。它首先应当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灵状态……”(23)在皮珀看来,休闲具有三个特征:第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第二,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恩赐”。他认为休闲是思想与灵魂自由的条件,可促进文化的发展与沉思。而格拉齐亚(1962)则从政治哲学的观点讨论了休闲。在《论时间、工作和休闲》这本专著中,他从雅典人的休闲观开始,追溯了这种观念消失的过程,并且讨论了西方社会中社会、经济和政治给休闲带来的障碍(24)古德尔和戈比是近二三十年西方休闲哲学研究中的佼佼者。在他俩合著的《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中,通过对西方的休闲从在雅典城邦的出现到它在当代发展状况的考察,探索了休闲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提出了“探索与思考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和人类生存的真正目标的问题”。戈比在其广受赞誉并获文学大奖的名著——《你生命中的休闲》一书中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休闲是复杂而非简单的概念;是人的存在过程的一部分。而在其另一本著作《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中,戈比分析了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预见到在稍后的10年,休闲的中心地位会得到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新的价值观念意味着人们将从改造世界逐步转向改造自身。(25)

布赖特比尔也是休闲哲学研究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他在早已问世的两部力作——《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中,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关注休闲?这样意味着什么?休闲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休闲教育的概念基础是什么?它与人类的价值与情感具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指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随人们自由时间的增多而增多,因此,加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至关重要。只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才能享受到休闲的真正快乐。布赖特比尔的休闲哲学富有同情心和人情味。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人与休闲》中,他把休闲与时间等同起来,并关注体验和生活的质量问题。他认为,娱乐生活是幸福的来源,它涉及个体在世界上的定位问题。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社会学家把休闲看作一种社会建构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的个性的场所。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对休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集大成者有杜马兹迪埃(Dmuazdeeir)、卡普兰(Kaplan)和凯利(Kelly)等。

法国学者杜马兹迪埃1967年出版了其开创性著作——《走向休闲的社会》。在书中,作者以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探讨了休闲与家庭、工作、社会政策及共同体的关系和意义。他指出:休闲是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是为了休息、消遣或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慧,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休闲包括放松、娱乐和个性发展三个层次,其中个性发展是最重要的,通过阅读、旅行、教育等来发现真我,摆脱功利主义。

美国学者卡普兰(1960)撰写的《美国的休闲——社会调查》是一部最早的休闲名著之一,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休闲社会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该书中,卡普兰把休闲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来研究,这些维度涉及美国社会制度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工作、家庭、社会阶层、宗教、世俗的价值观等等。卡普兰指出,如果一个“好的生活”概念尚未形成,那么,我们将不可能理智地决定什么是好的休闲。由于自由选择涉及价值标准的问题,于是人们有可能将外在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而不允许他们积极地去发展自己的价值体系。而这种强加的外在价值标准将限制人们的休闲潜力。

约翰·凯利(1980,1983,1987)则试图拓宽人们对休闲的理论理解。在他颇有影响力的专著——《走向休闲——休闲社会学新论》中,作者以大胆的理论创新,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研究,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翔实的调查数据,对休闲的本质及休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凯利强调,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成为人”意味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统一,实现摆脱必需后的自由,休闲是以存在和“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除上述学者外,德国学者吕特克提出了“系统休闲理论”,从而丰富了休闲理论。

佐扎内克等(Zuazneketal.,1983)学者则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工作和休闲的关系,并对自由时间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各国学者使用的概念差距较大,研究成果多停留在描述水平,因此,休闲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尚处于“边缘状态”。

(三)心理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心理学家从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美好感等角度阐释休闲,着重研究休闲动机、休闲行为和休闲心理。其中颇有建树的学者有席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依索赫拉(Iso‐Ahola)和纽林格(Neulinger)等。

席克珍特米哈依于1990年发表了《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休闲体验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体验。”因此,休闲从根本上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内心体验,而不用什么外在标准界定的具体活动;体验“畅”的能力使人能超越“工作—休闲”的断然划分,从而不论在工作还是闲暇活动中都能更积极地去寻求最佳的心灵体验。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依索赫拉也是对西方休闲研究影响较大的学者。依索赫拉在中止(disengagement)、积极(activity)和持续(continuity)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一生的休闲参与模式。他认为,人既有一种寻求新奇的欲望,又有一种熟悉所参与的休闲形式的欲望。休闲活动的满意度是随着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在1980年发表的《休闲与娱乐的社会心理学》中,依索赫拉提出根据自由选择和内在动机这两个变量对工作外的时间进行分类,只有具有高度的自由选择与很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才是“休闲活动”,休闲为人们实现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获得“畅”的心灵体验提供了机会,因而有着积极的意义。

美国学者纽林格(1981)提出:休闲体验是由两个基本的维度——自由与内在动力相结合而产生的。在纽林格的模式中,“感觉到自由”与“感觉到约束”的连续谱是区分休闲与非休闲最重要的维度。基于这一连续谱,在“感觉到自由”的一端,一项活动的参与者体验到的是休闲的心理状态;而在“感觉到约束”这一端,参与者感受到的约束越多,就越趋向于非休闲状态。在《休闲心理学》一书中,纽林格指出:“休闲就是做自己,显示你的天赋、才能和潜力。”对于休闲的判断,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心灵所能体验的自由感。

(四)管理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休闲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休闲产业的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管理学视角关注休闲的营销、规划、经营和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也开始增多。其中德莱弗(Driver)、哈维茨(Havitz)和麦克维里(MaCarville)等人的研究较有分量。

德莱弗在休闲管理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基于效益的管理(Benefit‐BasedManagement,BBM)及由BBM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休闲益效方法(BenefitAp‐proaehtoLeisure,BAL)。1989年,他与席莱尔(Schreyer)合作发表的《休闲的效益》一文,首次提出休闲服务项目的管理不能只袭用其他领域的管理方法,而应从一个休闲服务项目能给有关各方带来的益处着眼,从整体上对之进行规划和管理。他将广义系统论的理论视角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指出传统的管理是着眼于休闲活动,以管理为目的,将重点放在建立休闲设施和推销休闲服务上。如果把一个休闲项目视为一个系统的话,传统的管理基本上只看到了输入系统的投资和维护所需的资本、项目管理人员及其技能、休闲设施及推销方法等因素。

德莱弗要人们先着眼于系统的输出,即项目能带来什么益处,然后去考虑如何规划和管理。这样,系统的输入与对系统的管理都只是手段,目的则是使项目给有关各方带来的效益最优化

哈维茨是休闲管理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1987年就获博士学位的他,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大学、俄勒冈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教,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赢利与非赢利机构的营销、消费者行为、休闲与失业等方面,代表性作品有:《商业部门和公共部门对两类休闲活动抉择的偏好分析》(论文)、《公共休闲服务营销:不后悔的乐观者的一些(临时性)悲观视角》(论文)、《非在业成人的多元世界:休闲价值、生活方式和福利》(合著)。在这些论著中,哈维茨指出,劝导性信息会对人们购买选择性公共和商业娱乐服务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树立休闲服务营销的观念,通过营销改变休闲者的偏好和活动。麦克维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娱乐与休闲学系的教授,研究重点是休闲营销、管理和消费者行为。近几年,麦克维里教授致力于服务质量对休闲者经历的影响以及参与者对服务失败反应的研究,成果卓著。通过一系列在不同价格情形下监控顾客期望的试验,他发现参与者对不同价格模型的反应,以及服务质量对不同休闲者经历的反应。在专著《通过市场行为改进休闲服务》中,麦克维里对未来休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洞见。

(五)经济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经济学家从效率视角考察休闲。而凡勃伦(Vablen)、贝克尔(Becker)、林德(Linder)、格鲁诺(Gronau)、摩利伽尼(Mulligan)是其中的几座丰碑。由于休闲经济研究是休闲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因此以下将对国外休闲经济研究的历史与进展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国外休闲经济研究发展概述

最早致力于休闲概念研究的是凡勃伦(1899)。关于休闲(或闲暇),凡勃伦指那种非生产性的时间耗费,它来自那种认为生产劳动毫无价值的观念和显示提供悠闲生活的财力的需要。凡勃伦的有闲阶级理论的基本社会范畴是比富、引人注目的闲暇和引人注目的消费。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凡勃伦论述了宗教、美学、学术讨论与休闲的关系,分析了闲暇时间消费的各种形态和消费行为方式,并创造了“明显有闲”一词,批评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甚至认为休闲是不制造财富的时间消费。其后,庇古(Pi‐gou,1920)、奈特(Knight,1921)和罗宾斯(Robins,1930)从劳动供应对变动的实际工资的反应方面研究休闲需求,而这种分析的目的则是为了解决生产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的供给问题。在庇古、奈特和罗宾斯的研究中,休闲是作为劳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被运用的,其目的是通过在时间—收入空间中对消费者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时间预算线等的分析得出关于工作时间分配(即劳动力供给)情况以及工资变动等对这种分配的影响。在这种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休闲仅仅是作为劳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被运用的,它自身就是一种简单的消费品,其支出仅仅是作为机会成本的工资率。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明瑟(Mincer)、贝克尔(Becker)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致力于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工作、休闲二分法。明瑟(1962)指出,传统的工作、休闲二分法存在着缺陷。因此,至少就妇女而言,应区分在家工作和休闲。贝克尔试图将一个人一天活动的结果视作一个整体,并证明它们应该是一种在时间上有内在联系的、甚至是最优选择所产生的结果。贝克尔(1965)指出,过去休闲被视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商品,休闲的增多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减少,这种理解是有误的,不应把休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所有休闲都含有某种消费,所有消费活动都含有某种休闲。人们不是在工作和休闲之间选择,而是在不同的消费活动之间抉择。市场活动时间(工作)与非市场活动时间(休闲)的最佳组合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在明瑟、贝克尔分析的基础上,林德(Linder)进一步推进了休闲经济理论研究。在其1970年出版的《受折磨的有闲阶级》一书中,林德从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出发,使用经济数量模型得出了一个与时间密度有关的休闲悖论,即从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在时间的稀缺性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理性的行动者越来越不幸,因为人们将放弃耗时多而耗费商品和劳务少的沉思式的活动,而对那些耗费商品和劳务甚多但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活动则情有独钟,趋之若鹜。(26)在绝大多数人将不断提高的物质丰富程度看作增加社会福利的源泉时,林德却犀利地指出:由于时间供应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福利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是时间,而不是物质收入。林德认为,休闲不是简单的不工作,它是个人或“家庭”为了消费用劳动所得的收入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所必需的时间,休闲不亚于工作,它是经济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除贝克尔、林德外,布洛克(Bloch)、格罗诺(Gro‐nau)、波拉克和韦特(PollakandWaehter)、阿博特和阿申费尔特(AbbottandAshen‐felter)、威尔士和伍德兰(WalesandWoodland)、马斯金和赖利(MaskinandRiley)、库里曼和卡普泰(KooremanandKapteyn)及Kokoski等都对休闲经济理论研究有所贡献。布洛克(Block,1973)和格纳(Gornau,1977)分别对美国和以色列家庭的时间利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如工资率、非工资收入、丈夫和妻子的学历、孩子数量变化等)对家庭工作、休闲以及丈夫的时间分配都产生不同的影响。格纳(1977)的研究还发现,结婚者的休闲时间少于未婚者,且男女在休闲时间方面差距巨大。阿博特和阿申费尔特(1976)在阐述劳动供应、商品需求和时间分配的关系时探讨了物品与休闲消费的相互作用,威尔士和伍德兰(1977)则对工作、休闲和家务劳动时间分配进行了预测。1980年,马斯金和赖利提出了“休闲税”问题,并比较了收入税和休闲税在不同情形下的优劣。而库里曼和卡普泰(1987)则构建了一个家庭时间利用模型,并运用大量数据验证了格纳等人更严格意义上模型的含意圈。科科施基(Kokoski,1987)对家庭福利指标及休闲时间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虽然国民每周工作时间下降,却发生了家庭层次的劳动力活动增加及家庭休闲消费减少”的研究结论。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休闲经济理论。

【注释】

(1)文崇一:《观光游憩与社会文化分析》,台北:台湾省发展国民旅游研讨会,1995年。

(2)马惠娣:《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期。

(3)参见Vablen T.,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New York,1953,p.46。

(4)参见Brightbill,C.K.,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1960,p.4。

(5)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

(6)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5期。

(7)王雅林:《信息化与文明休闲时代》,《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6期。

(8)邓志阳:《休闲与休闲经济》,《南方经济》2001年第12期。

(9)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本书所阐述的消费,除了注明生产性消费的以外,主要指生活性消费。

(10)于光远:《经济大辞典·政治经济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

(11)林白鹏:《消费经济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62页。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62页。

(14)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1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16)周梅华:《可持续消费及其相关问题》,《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2期。

(17)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18)逯改:《生态伦理视野中的绿色消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页。

(19)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20)郭鲁芳:《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7—28页。

(21)郭鲁芳:《中国休闲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与优化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2)王晓杰:《马克思休闲思想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3)参见Pieper,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New York,NY:Pantheon Books,pp.43—45。

(24)De Grazia S.,Of Time,Workand Leisure New York,NY: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25)杰弗瑞·戈比:《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Gronau,R.G.,The Allocation of Time of Isaeli Wome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84,4,Au‐gus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