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岁的东东正在参与崔老师坚持性行为的研究。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注意系统性原则,即是把学前儿童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四)适宜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的适宜性原则,是指用于研究的任务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者,要充分考虑研究的时段和时长,关注可能的多种干扰因素如学前儿童的情绪波动、疲劳、分心、饥饿、憋尿等。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1-3

东东,你再忍一下好吗?

4岁的东东正在参与崔老师坚持性行为的研究。半个小时过去了,研究还没有结束,东东满脸通红,用手捂着腹部,一副难受的样子。崔老师关切地问道:“东东,你怎么啦?”东东说:“老师,我想尿尿,很急了!”崔老师一时为难了,她觉得已经研究半个小时了,现在中断太可惜了,就说:“东东,你再忍一下好吗?”

思考:您认为崔老师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一、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就需要在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过程中,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取样应具有代表性,所取的样本能够基本代表特定类别的整体。比如若想了解我国4~5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平均水平,那么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取样,所取样本就要能够代表我国各类幼儿园中的同龄幼儿。不能够只抽取东部地区省级示范园的幼儿进行研究,也不能够只抽取西部农村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研究。若条件有限,不能够使我们的样本具有代表性,那么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一定要谨慎,一定是仅限于对自己的样本范围下结论,不能够任意拔高。比如,出于取样方便的考虑,有时候就只研究自己附近幼儿园里的幼儿,那么得出的数据就只能够代表这个幼儿园或者同类别幼儿园同龄幼儿的水平。

二是研究流程保持一致。除了实验法中的自变量条件,其他所有的研究流程,包括指导语、实验材料等,都应该基本保持一致。不同的指导语、不同的实验材料,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让儿童进行某种游戏任务,就不能够对其中一部分儿童用平淡的指导语,对另一组儿童用充满热情的、鼓励性的指导语,除非指导语本身就是你特意要设置的自变量。实验材料也是如此,如果这项研究不是考察材料的吸引力对学前儿童某一心理的影响,那么材料的吸引力在各组儿童当中就应该保持一致。不能够对一组儿童用有吸引力的材料,对另一组儿童用没有吸引力的材料。

三是数据信息全面充分。在进行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时,应尽可能同步采集到所有的信息,除了儿童的言语、行为,还包括明显的面部表情,包括儿童的反应时间等。这些信息越全面,越有助于准确地描述儿童某一心理的发展水平。

四是忠于数据,科学统计。忠于数据是指不按照猜测来登记数据,而要按照事实本身采集数据。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儿童自己变换了想法,就要平静地追问儿童的想法,以他们确定的回答作为该项的数据。比如同一个问题,答了“红色的长一点”之后,改成“不对,是绿色的长一点”。那么研究者就要平静地追问:“小朋友,你想好了吗?到底是哪个颜色的长一点呢?”以儿童此时确定的回答作为该项的反应。若发生了涂改,数据记录员就要在数据记录表上注明涂改的原因,并且签名确认。忠于数据,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按照统计的基本原理进行统计,不胡乱统计。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机能的整体。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注意系统性原则,即是把学前儿童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

例如,要考察一所幼儿园中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就不能够仅仅看心理的某一方面,即不能够只看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还要看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心理与社会性等多种心理现象的发展。同样,如果要研究幼儿某一方面的心理现象,也要看到这一心理现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完全抽离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生活来进行研究。比如,引导案例1-3中的崔老师,要研究幼儿的坚持性行为,也要看到坚持性行为不只受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还受制于幼儿一些生理需要。尿急需要排泄,类似的生理需要是幼儿无法抗拒的。崔老师显然暂未遵循研究的系统性原则。与此同时,研究时需要把儿童的某一心理现象放入各种心理现象的整体中考虑。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更是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来解读儿童的心理现象,这样对该心理现象的理解才会更全面。

(三)发展性原则

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遵循发展性的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本身是既具有量变又具有质变的过程,所以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不仅要描述发展中量的变化,还要揭示发展中质的变化。例如,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不仅要有量的指标,同时还要有质的指标。

二是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前儿童身上已经形成的心理成分,更要关注那些正在萌芽的心理成分,以及预测他们心理发展的可能趋势。

三是要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复杂交互作用来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揭示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目的在于了解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四)适宜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的适宜性原则,是指用于研究的任务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者,要充分考虑研究的时段和时长,关注可能的多种干扰因素如学前儿童的情绪波动、疲劳、分心、饥饿、憋尿等。如果实验时间过长(如一个任务持续15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引发了学前儿童的疲劳或者分心,导致他们在这些任务上表现不佳,这时候采集的数据已经不是学前儿童的真实表现。研究者更不能够以此下结论说儿童某一心理发展水平低,而应反思这是否违背了适宜性原则。从这个角度而言,引导案例1-3中崔老师的做法,不仅不符合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因其研究已经超过半个小时,而且在幼儿提出已经憋尿的情况下,依然未同意其如厕,就同时违背了适宜性原则。

同时,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任务要具有项目的针对性和特异性,不对儿童提出额外的、非目标性的要求。比如要研究学前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任务应该只要考察其传递性推理能力本身,而不应该同时要求学前儿童有较强的其他能力,如短时记忆能力。若要完成传递性推理任务,必须以具备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为前提,那么这样的研究任务就是“不干净”的,因为它对学前儿童提出了传递性推理能力之外的其他要求。

(五)伦理性原则

所有以人类作为被试的研究,无论是生理方面的研究还是心理方面的研究,都应该遵循伦理性原则。一个影响恶劣的案例,便是湖南省转基因黄金大米事件[12]。在这一事件中,研究人员在儿童与家长均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转基因大米对6~8岁的中国儿童进行人体试验。这一事件随后引发国际关注,并随之引发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并遭到谴责,之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很快发布通报称,此项转基因试验违反相关规定、科研伦理和科研诚信,中方相关责任人被撤职。

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遵循伦理性原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要获得学前儿童以及学前儿童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二是尊重学前儿童的权利,儿童可以随时退出研究,不强迫儿童执行其不愿意从事的任务;三是研究内容和过程要充分关注儿童的感受,不得有任何可能误导儿童价值观,或者伤害儿童身心发展的环节。幼儿教师对儿童进行研究的时候,更需要铭记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我们再看引导案例1-3,发现崔老师也没有体现出对幼儿权利的尊重,甚至在幼儿憋尿的情况下,都不容许其退出研究,这是严重违背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伦理性原则的。

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是一件非常必要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事情。研究者在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要谨小慎微,不能够想当然地任意行事。如此,才可以避免像引导案例1-3中的崔老师一样,仅在一项研究中就违背了好几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原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要了解什么是观察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观察。观是“看”,察是“仔细看,调查”,观察则是“仔细查看事物或者现象”[13]。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装置,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感官是指眼、耳、口、鼻、皮肤,相应地可以获得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信息。科学装置包括照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录音笔、单向玻璃、望远镜、显微镜、人造卫星等。

感官是研究者本身所具有的,不少科学装置如今也很常见,从这个角度而言,观察法是一种比较便捷的研究方法。不仅如此,观察法还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可以考察难以或不宜用其他方法考察的生理状况与行为。比如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不能够人为引发儿童的负性情绪或者负性行为,但是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等负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发生情境。二是因为在自然情境中观察,故而资料真实可靠,生态效度较高。

当然,观察法也有其缺点。一是它比较被动,只适合外显特征与行为,且预想内容未必出现。二是它往往比较费时,常需要多次反复观察,才能获得较系统的数据。三是观察的质量以及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受制于观察者的因素(专业储备、专业敏感性、偏见、身心素质等)。比如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幼教科对全县幼儿教师现状的大致评价:100%教师能够管住手和口,不乱干预儿童,约30%的教师能够看懂儿童,只有10%的幼儿教师不仅能够看懂儿童,而且能够做出适切回应[14]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观察目的

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确定观察的目的,即想通过观察解决什么问题或者采集哪些方面的具体资料。这个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确定观察的内容,二是确定观察的对象。

观察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要研究儿童在常规活动中的行为,即可以观察进餐、如厕、午休、过渡时间、户外活动等单个环节或者多个环节的行为。若研究儿童使用材料的情况,则可以观察儿童选择材料的类型、材料的选择过程、儿童所做的事情及方式。若观察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则可以观察儿童是发起或接受、合作或争执等多个方面。若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则可以观察游戏的各阶段,发起、进程、终止,以及伴随其中的符号表征、以物代物、情绪、言语、角色分配与扮演等。若观察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反应,则可以观察幼儿是否合作参与、抗拒或忽视等。若观察儿童心理的发展,则可以在广阔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意志、注意、个性心理与社会性行为等当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观察。

在确定观察的对象之后,就要确定研究对象,比如针对零至六七岁学前儿童,是每一个年龄点都观察还是选取其中一个年龄点进行观察。

2.制定观察方案

在这一阶段当中,要做好几件事情。一是根据观察研究的目的选择具体的观察方法。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描述性观察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观察法(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个人取样观察法)与评价观察法(数字等级法、图表评价法、语义类别法、强迫选择法)。以是否设置情境划分,观察法可分为非结构式观察(隐蔽观察法、适应观察法、参与观察法)与结构式观察。二是制作可操作性的观察记录表。首先,根据观察的内容设定清晰的维度,各维度之下的子项含义明确、不交叉包容。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斟酌,然后不断改进。三是制定观察的具体程序。这个过程要设计合理,并且详细具体到“身临其境”。四是确定辅助装置。具体可能用到哪些仪器,各自实现何种功能,都要充分预设。

3.实施观察

这个过程包括进行必要的预观察和正式观察、记录。

预观察的目的是熟悉观察对象、明确观察范围、检验观察记录表是否合理、熟悉观察程序与辅助装置,以及选定最佳观察位置等。

进行正式的观察记录时,需要高度专注,捕捉事件、行为及其背景,抓住儿童的偶然或特殊的反应,并且认真翔实地做好记录。

4.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根据维度及时编码、汇总,必要时做好分类索引。然后形成观察报告。观察报告中要呈现观察研究的目的、选用的具体观察方法、观察研究的具体过程、通过观察获得的主要事实,以及这些主要事实与已有理论或已有研究的必要比较,对这些事实可能原因的谨慎解释和有限推论。

(二)实验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活动或行为反应,并对其加以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法中涉及三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在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作的、以此引发儿童心理或者行为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如任务难度、刺激物的吸引程度、活动组织方式等。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称为因变量。比如若考察不同难度的游戏任务对儿童完成程度的影响,儿童完成程度就是因变量。若考察三种不同层次吸引力的刺激物对儿童坚持性行为的影响,儿童坚持性行为便是因变量。自变量以外,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叫做干扰变量。在实验研究中,为了探求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还要排除或者控制干扰变量。

实验法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探讨两个或者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想了解感恩对儿童的助人行为是否有影响,那么就可以操作自变量“是否受恩”。将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为受恩组,即儿童曾接受他人恩惠(如接受了小雨赠送的有吸引力的物品);另一组为未受恩组。然后再记录两组儿童在面对小雨需要帮助时候的反应。若受恩组幼儿的助人行为更高,则说明,是否受恩这一条件会影响儿童随后的助人行为。

实验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出于研究伦理原则的考虑,有些内容不能够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比如,想考察学前儿童情绪调解策略的发展,不能够人为地引发儿童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悲伤等,然后再看儿童在不同情境中分别采用什么策略调解自己的情绪。否则,便违背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应该遵循的伦理性原则。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类型。

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儿童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研究儿童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有关儿童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对无关干扰的控制更加方便,所以实验室实验便有科学性高、结果记录客观准确、便于分析等优点。它通常能够准确地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过实验室实验法,也因其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环境常经过设计且过于人工化,有时难免脱离现实生活。儿童在实验环境中的表现和自然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不同,因此生态学效度相对较低一些。

现场实验是一种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如要研究一种新的引导策略能否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在幼儿园选择同一年龄段原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一致的两个班,然后随机将一个班确定为实验班,接受新的引导策略,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仍接受原来的教育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将两个班的幼儿分别放在相似的情境中,记录幼儿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种类、频率。将两个班后期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分别减去它们各自的前期水平,再进行比较和统计检验。若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优于对照班,则可得出这种新的引导策略,其效果优于原有教育方式的结论。因为是现场实验,所以控制不如实验室实验那么方便和严密,但是因为其研究情境接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让儿童感到舒适自然,所以生态学效度反而较高。

(三)测验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学前儿童进行测量,从而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测验量表是发展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工具,具有评估、诊断和预测的重要功能。

测验法的优点在于编制严谨、科学,有指导语和施测程序,便于实施测验,也便于评分和数据统计,测验评分出来以后,还有现成的常模可直接进行对比,以了解被试在同年龄段人中的大致水平。一些量表比如儿童智力量表,已经修订得较为成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运用。

测验法的不足是对实施测验者要求高,要非常熟悉测验手册的内容,详细了解指导语和施测程序。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尚不够稳定,学前儿童的成绩也可能会受练习和受测经验的影响,因此对学前儿童测验结果的解读要特别谨慎,也要对个别儿童的测验结果进行严格保密。与此同时,为保证量表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不得随意将测验内容泄露出去。

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按测验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若对学前儿童进行测验,选择非文字类的材料更为合适。按测验形式划分,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形式应适当,应尽可能地个别施测。

(四)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的研究方法。比如让儿童按要求进行简单的演示,之后再加以必要的访谈,如询问儿童这么做的原因、想法等。这种结合简单演示的访谈法又称为临床法,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和运用得较多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和临床法都简便易行,关键是访谈的问题,要符合研究的适宜性原则,研究者要让儿童能够理解所问之话的含义,问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给儿童暗示,以免研究结果失真。

问卷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研究对象回答的研究方法。让学前儿童填写问卷,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这一方法主要是让学前儿童的家长和教师填写问卷,通过他们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编制幼儿行为习惯问卷,然后分别让教师和家长填写,以便了解幼儿在家与在园的行为习惯是否一致等。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绘画、折纸、泥塑、沙盘操作、积木作品等分析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可以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如儿童的兴趣、情绪、知识经验等。

例如,一位2岁3个月的小朋友,她的绘画作品中,所有植物的果实,无论是苹果、葡萄、花生还是西瓜,都是长在树上的,这体现了她此时的知识经验。她见过一些长在树上的果实,并以此类推,认为所有的植物果实都有这一相同的特性。可以说,儿童的作品是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幼儿教师与家长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儿童绘画心理学、作品分析的书籍,提升自己分析儿童作品的能力。

拓展阅读1-2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新趋势

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具有四大新趋势。

一是研究过程生态化,即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二是研究手段现代化,主要体现为音、像记录技术和统计技术现代化,如录音、照相、摄像设备、智能手机、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出现了大量便于儿童研究的设备,如视崖、单向玻璃、眼动记录仪、EGI、fMRI等。

三是研究方法综合化,即同时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水平去考察儿童的心理现象,以获得更全面详尽的资料。在研究设计方面,倾向于交叉聚合研究。

四是研究环境跨文化,即就同一问题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拓展阅读1-3

眼动技术可助益于自闭症患儿的预判[15]

自闭症患儿呈增多的趋势,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自闭症患儿从2002年的每150个儿童中1名增加到2008年的每88个儿童中1名。在自闭症研究和婴儿研究中,眼动是被广泛观测的指标。

沃伦·琼斯(Warren Jones)等人采用眼动记录仪,追踪研究了一群自闭症高危儿童[16],在0~3个月期间对人眼注视的情况,并得出了惊人的发现:自闭症患儿在刚出生时的眼部注视机制是完好的,只是从2~6个月开始,对人眼注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减少得越剧烈,之后罹患的自闭症也最为严重。相比之下,正常婴儿在0~9个月期间,注视他人眼睛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幼儿期,正常孩子仍可以专注地凝视别人的眼睛。

前人曾认为自闭症患儿对眼部的注视缺陷是与生俱来的。沃伦·琼斯等人驳斥了前人假设,为干预治疗提供了乐观的前景:若能使自闭症婴儿保持先天对人眼的完好注视机制,或许就能对其进行更早更有效的干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