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我们周围的人群口中突然多了一个词汇“微博”,人们在交往的时候会不经意地问上一句:“你有微博吗?”本章主要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当前微博舆论及突发公共事件领域的大致研究现状并提出全书的研究构想。加强微博舆论生成、引导和监测机制研究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微博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

2010年,我们周围的人群口中突然多了一个词汇“微博”,人们在交往的时候会不经意地问上一句:“你有微博吗?”如果你回答没有的话就说明你已经out了。那微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微博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正逐步发展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章主要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当前微博舆论及突发公共事件领域的大致研究现状并提出全书的研究构想。

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后来风靡全球的Twitter则是威廉姆斯在2006年3月推出的,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用户能通过诸如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工具更新信息。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服务平台,用户可以经由SMS、即时通信、电邮、Twitter网站或Twitter客户端软件(如Twitterrific)输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它一出现便在世界各地引起追捧热潮,Twitter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Twitter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

随着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国内的互联网经营者们也争相效仿。2005年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在2006年把企业卖给千橡互动后,于第二年建立了饭否网。2007年5月饭否网作为国内微博网站的开拓者,成功上线,到2009年7月8日网站第一次关闭,其用户已经近100万。随后,作为后起之秀的新浪网也开始试水微博,从2009年8月14日开始到2010年10月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5000万。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网易腾讯、搜狐等互联网也搭建微博平台,如今做得都很不错,发展势头很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增长到1.95亿,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498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1]。随着微博自身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巨大的用户数量,使得微博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论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舆论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论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

微博的用户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其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如2010年7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的“7·28南京爆炸”事件,其最早传递的载体是微博;2011年8月7日泥石流冲毁舟曲的时刻,网友“Kayne”利用微博,第一时间打破封锁,让外界知道这场可怕的灾难,成就了著名的“微博救援”;[2]后来的“3Q大战”、宜黄拆迁事件、旭日阳刚借助微博走红、“我爸是李刚”成为流行语、“金庸被去世”、“郭美美事件”以及轰动全国的借助微博解救拐卖儿童事件等,几乎每一件都能和微博联系在一起,让广大民众感受到了微博所爆发出来的力量。

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微博元年,2010年就是微博在中国爆发的一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经这样说:“如果在微博上你有10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内部刊物;如果粉丝数量达到10万,你的声音就会像全国报纸的头条一样有影响力。”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工具,正在改变着传统大众传媒,也改变着网民的生活。李开复甚至断言:“微博,改变一切。”一方面,由于它的使用零门槛从而改变了舆论发起的根源,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通讯社,微博成了信息量最大的传播载体和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另一方面,微博对信息传播的速度无人能及,其特有的病毒传播模式可以使一条来自普通草根的新闻被迅速传递给任何人。

当前,加强虚拟社会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日益增加,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将逐渐加强,加强对微博在舆论形成中的机制与引导以及监控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意义。

微博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形态,在传播方式、用户使用习惯和舆论生成与引导机制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传播方式和传统媒体形态的特点。加强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引导机制和监测机制等内容的研究,可以丰富舆论学、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加强微博舆论生成、引导和监测机制研究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微博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在2010年舆论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论案例中,由微博首发的就有11起,占22%。据人民网舆论监测室所作的“2011年网络舆论展望”预测,微博将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和突发事件当事人开始使用微博。微博话题也从日常琐事转向社会事件,逐渐发展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微博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其涉及领域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在重大事件、防灾救灾,还是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各个领域,微博都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甚至对事件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当前加强虚拟社会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此前,早在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就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和信息传播手段,在舆论生成与引导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加强微博舆论生成、引导和监测机制研究,在当前舆论热点、突发事件不断产生的情况下,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微博的含义

微博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含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很多用户这样定义微博,“微博,即一句话博客”;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则认为,“微博是新的社会性通讯工具”;科林斯英语词典则将微博定义为“一个让人们发表有关个人现状的短信息网站”等。大家对微博的定义多种多样,这些定义分别强调了微博的部分特征,比如手机传送功能、社交功能、个人表达功能等,但是作为定义显然缺乏学术的严谨性。

微博,很多人要么把它作为博客的变种,要么把它作为手机短信的变种,还有的把它作为即时通讯的变种,还有人把它归结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站。微博的确有上述信息传播工具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某一个传播工具的变种,它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笔者更趋向于这个界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3]

微博与传统意义上的博客具有很大的区别,其具有以下几大显著特点。

第一,信息获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依据对方发布内容的类别与质量,来选择是否“关注”某用户,并可以对所有“关注”的用户群进行分类。

第二,微博宣传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弹性,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现有的被“关注”的数量。用户发布信息的吸引力、新闻性越强,对该用户感兴趣、关注该用户的人数也越多,影响力也越大。此外,微博平台本身的认证及推荐亦有助于增加被“关注”的数量。

第三,内容短小精悍。微博的内容限定为140字左右,内容简短,不需长篇大论,门槛较低,有人形象地将其描述为“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内容方面从个人的生活琐事至体育运动盛事,再到全球性的灾难事件皆可囊括,微博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网民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

第四,信息共享便捷迅速。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比如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超过传统纸媒及其他网络媒体形式。

(二)微博的发展状况

1.国外微博的发展状况

说起微博的历史,就不能不说Twitter。Twitter最早发明了微博的核心概念,最早制定了140个字的通信规则。因此,无论后续的微博服务如何创新,提供何种丰富的功能,微博作为社会化传播和社交通信工具的地位都是由Twitter建立的。

Twitter的神奇离不开两个传奇人物。他们都是Twitt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其中,一个叫运埃文·威廉姆斯,另一个叫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简单地说,埃文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比孜·斯通(Biz Stone)一起创建了Twitter的研发和运营团队,而被网友们尊称为“推神”的杰克,则是微博概念的直接缔造者。

Twitter的横空出世把世人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世界。Twitter的诞生,在微博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它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众多用户纷纷注册微博。Twitter公司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的1月份,虽然Twitter才刚创办3年时间,但是全球已经有7500万的用户注册了Twitter。之后,各个网络公司闻风而动,加拿大创建了Plurk微博网站,谷歌创建Jaiku,印度创建微型博客SMS GupShup,雅虎创建了Yahoo Meme,国际上还有知名的Twingr、Thumbcast、Sideblog、Yammer Squeelr Beeing Identi等微博网站(其中有一些已经关闭)。但是全球微博以美国Twitter为代表,其影响力也最大。总体来讲,国外使用微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方便生活,传播信息。Twitter创建初期,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主要是出于方便用户之间联系的目的,比如说公司里的同事在微博中聊中午准备吃什么外卖,下班之后准备去哪里休闲等。至今,微博中的微群、熟人之间的交流仍然发挥着社交网站的功能,方便人们的生活。

在传播公共信息方面,微博也表现得非常出色。Twitter的信息发布和传递功能空前强大,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Twitter的这种功能初露端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身居成都的荷兰小伙卡斯帕开始连续在自己的Twitter主页上发布有关地震的新闻。之后几个小时里,国外的主流媒体如BBC、半岛电视台以及《华尔街日报》持续关注这位小伙,并将其Twitter主页上的有关汶川地震的信息发布到主流媒体上。Twitter第一时间将汶川地震的信息传向世界。”[4]

如果说Twitter在传递汶川地震新闻中的作用是初露端倪,那么在传递迈克·杰克逊去世事件中,其影响力则展露无疑。2009年6月25日,迈克·杰克逊因突发心脏病逝世,第一个出现杰克逊去世消息的网站是Twitter。死讯传出6小时后,Twitter的留言数达6.5万条,最高峰时,每分钟新增5000条留言。不久,几乎所有拥有Twitter账号的明星都更新状态以示对这位流行天王的缅怀。[5]在全球传播的视野中,Twitter当仁不让地成了“公民新闻发生地”,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广度令人瞠目。

其次,微博的商业用途。Twitter不仅具有发现和传播新闻、构建私人网络、担当着普通人谈论家常的载体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构建商业网络的角色,成为有效的商业交流工具。现阶段,Twitter最重要的商业用途就是营销,塑造商业品牌。也就是说,企业将Twitter作为营销平台,销售商品从而获得利润。Twitter最成功的商业营销案例应该属戴尔的“Twitter营销”。戴尔为其旗下每个产品线都建立了一个Twitter网页,利用Twitter“主观、感性、个性化”的信息特点和“人以群分”的群体特征,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发布信息,培养消费者对戴尔的品牌忠实度,获取销售利润。

第三,政治用途。很多国外的政要将Twitter作为他们推行政治主张的重要工具,这也是Twitter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迅速蹿红的原因。奥巴马对于协助Twitter的蹿红可谓是功不可没,“参加总统大选期间,其在Twitter上注册了自己的官方主页,并精心设计,从而引来了15万Followers(跟随者),奥巴马在Twitter中与广大Followers交谈、互动、解答网民疑惑、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6]“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不仅将Twitter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还对所有访问者进行主动追踪回复,总共对超过15万的支持者进行了信息反馈。后来奥巴马竞选成功,Twitter当属第一功臣。因此,奥巴马成就了Twitter,Twitter也成就了奥巴马。”[7]

Twitter不仅是政治家的得力助手,它同样还是政府和民意的“发声器”。2009年6月,在伊朗总统大选中,一些民间组织通过Twitter发出声音,造就了著名的“Twitter革命”;英国政府利用Twitter宣传自身,要求各政府部门都应拥有Twitter账号,每天发布2至10条信息。指导意见称,Twitter可以发布各种信息,危机中更可以成为和选民沟通的渠道。如今的Twitter已经不仅是微博本身,它还成为了多重角色的代言人、民主政治的发声器、政治家角逐的新战场、政府意见的发言人。

除了美国的Twitter,印度特有的SMS GupShup和Twitter的功能服务极为相似,发展也非常迅速,用户总量已经达到2600万。利用手机作为微博发布渠道在印度十分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短信的5%是用于发布微博。这和印度发达的手机市场以及薄弱的网络环境不无关系。印度目前的手机用户大约有5.5亿,而网络用户仅仅为5000万,手机终端成为微博传播的主要渠道。SMS GupShup在印度获得成功后,还将开拓国外市场,比如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

2.我国微博的发展状况

相对美国的微博发展,我国微博起步比较晚。在国内,微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饭否网,但微博在中国并未在其出现后的一年多时间内被网民认可。直至2009年7月份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起,微博在中国才开始发力,让国内网民真正关注于微博的应用与发展。饭否网是由校内网(即现在的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于2007 年5月建立的,是中国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网最初定位于随时随地交流,所以在客户端的构建上下了足够的功夫,用户不但可以通过网页,还可以通过WAP页面、手机短信、手机彩信、IM软件(包括QQ、MSN、GoogleTalk)和上百种API应用与好友交流,且交流内容不再只局限于文字,而扩展为文字和图片等。这一点被后期的微博网站借鉴并发展。自饭否网开通后,国内跟进产生一批微博网站,如叽歪网、腾讯滔滔网等,但这些网站(除滔滔网外)由于各种原因,在2009年上半年全部关闭,至今只有少数重新开放国内微博,且形式上也已向类Twitter化靠近,但与Twitter实质性内容相比,仍处于早期阶段。在Twitter上,既有个人用户日常生活的感悟,又有企业注册账号用于推销产品等,而国内的微博则以个人用户为主,发布内容多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虽然第一批微博网站纷纷关闭,但自2009年6月份开始,新一批微博相继建立开放,如2009年6月份的Folow5,2009年7月份的新浪微博等。这其中尤以新浪微博特别突出,在营销方面做到极致,并在短短半年之内,吸引大量用户,确立了新浪微博高端品牌的地位,为国内后续建立的微博网站树立了榜样。其他大型门户网站纷纷建立微博网站,如网易、搜狐等,同时也出现一些独立微博网,这些网站根据自身定位,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并吸引大量用户。

中国微博发展至今虽然才不到4年时间,但其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却远高于预期,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了“微客”这一群体中。同时微博在新闻、交流等方面起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也在逐渐增加对这一信息渠道的依赖。我国微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总体来说,微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引进期

看到了美国Twitter的兴起,我国互联网有志之士开始效仿。2007年5月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微博网站——饭否网,成为国内微博网站的开拓者。从此,中国紧跟着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也跨入了微博时代。之后,爱叨叨、滔滔、做啥、叨客、Miniblog等纷纷登场。除了专业的微博网站,我国众多网络公司也开始搭建微博平台。通过2007年5月到2008年初这几个月的时间,我国微博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一时期的微博以独立微博网站为主体。[8]

(2)瓶颈期

2007年5月到2008年初这段时间,微博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忠实的追随者,但似乎到达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没有更多的微博服务商进入这一领域,全国微博市场一片冷清。这一状况大约持续了1年时间。

(3)快速发展期

到了2009年2月,我国微博打破了上年的沉寂,重新焕发生机,用户的数量直线增长,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到了2009年8月,整整半年的时间,同学网、嘀咕网、即时客、Fexion网、9911微博、我烧叨叨、贫嘴、Follow5、雷猴等一大批微博网站上线。这一时期,我国微博的发展可以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

到了2009年8月,新浪网开始试水微博(http://weibo.com/),时逢Twitter被隔,国内饭否网、叽歪网前途不明的情况下,新浪的微博布局似乎“恰到好处”。饭否网等用户开始转移,再加上“名人牌”这一杀手锏,新浪微博已很快成为继新浪博客之后另一个为新浪带来巨大人气的产品,并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几乎是齐头并进的搜狐、网易等综合门户网站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平静,也相继建立微博网站。新闻网站、电子商务、SNS微博,甚至有些电视台都开始涉足微博业务,各个微博网站进入了跑马圈地时代。

如今,开设微博服务的网站虽然不少,但影响力最大的三家分别为新浪、腾讯和搜狐。新浪以其开通时间较早、名人牌为特色,招揽了不少客户;腾讯以QQ业务为基础,其客户基数比较庞大,并且以“草根”为特色,打造草根特色微博;搜狐微博扬长避短,基于搜狐网站本身成熟的娱乐特色,在微博业务中大打“娱乐”牌。

现阶段,虽然微博技术已经成熟稳定,但是我国微博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争夺注册客户。

3.我国微博流行的原因

微博在短短的几年里便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主流媒体。之所以能够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使用的技术门槛极低

如果回到2000年前后,随便到中关村街头拉住一个技术人员问他:“我怎样才能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一定会回答说:“建一个个人网站,但这需要钱和时间,还需要懂技术。”是的,仅仅是10年之前,即便是技术人员想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得逾越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门槛,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9]

后来,一种新的工具——博客产生了,技术门槛降低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主页,发布信息。但是同样也有问题困扰着使用者,一是文字驾驭能力,二是发布信息必须通过有线载体互联网。如今,微博的到来,让一切变得简单。首先,微博的注册简单,网民只要有一个E-mail地址就可以成功注册开设自己的微博主页。注册后的用户,就相当于开设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为想要在公开场合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开启了一扇窗。

(2)可使用的渠道多样化

微博信息的发布渠道多种多样,让更多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发布终端。首先,可以通过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终端登陆微博网站发布信息。其次,还可以使用手机发布信息,和平时发布短信、彩信的方式没有任何区别,正是有了这种发布渠道,也就有了一种说法,“微博就是公开的短信”。第三,借助第三方插件转发微博。比如,可以通过QQ和MSN机器人、feed同步、电子邮件、其他网站接口等多种方式发布微博信息。只要开放接口,几乎所有能联网的地方都能支持微博发布。

多样化的发布渠道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途径来发布、查收微博信息。“终端的易接近性使得具备微博使用条件的用户数量大幅增加,扩大了潜在用户群;终端的便利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发表、查收消息,有利于增强用户之间的交互,提升用户体验。”[10]

(3)内容的生产要求极低

自从Twitter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微博诞生,就提出了140字的限制,我国微博沿袭了这个特点,而网易微博为了突出其“163”的品牌特征设定字数限制是不得超过163个字。百余字的数量限制,缩减了“普通草根”和“莎士比亚”之间的距离,让那些不善于驾驭文字的人也可以使用微博传递信息,体验作为传者的快感。

另外,如今社会运转的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越来越少的人喜欢长篇表达和阅读。微博所设计的每条信息的字数上限,不仅给不善于驾驭文字的人敞开了大门,同样也适应了现代人快速阅读的生活习惯,这为微博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微博的“病毒式”传播和4“Any”特征

大众的参与可以借助微博的“follow”、“关注”、评论、私信、#标签、转发等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受众无需认证就可以参与互动。这便极大地增加了熟人与熟人、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微博具有了“病毒式传播”的特征。这种病毒式的传播加大了微博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伊朗骚乱、美国总统大选,微博是第一个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去的媒体,其他用户的迅速转发让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在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微博传播体现了4“Any”的特性: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随时随地,信源多样,往往可以使微博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11]因此,有人夸张地将微博称为“地球的脉搏”。

(5)名人与微博间的良性循环

在微博时代,名人似乎成了“舆论领袖”的别称。名人效应在微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微博中得到了延伸。他们会引来很多粉丝的关注,从而带动粉丝也积极使用微博。比如,韩寒发出了一条微博“喂”,引来的数万人的转帖;贾平凹的一条微博“圣诞快乐”引来了2093人的关注,上千人的转发。姚晨发布的每条微博都成为众多粉丝议论的话题。名人效应在微博这个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得到延伸。

名人微博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这也提升了微博的曝光率和知名度;随着微博用户群体的迅速成长,微博又成了名人营销的很好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名人开通微博。因此,微博平台和名人微博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微博和名人良性循环的体系。从而更多的名人效仿开通微博,提升了微博的知名度和营销平台的价值,而微博的价值也促进了更多名人开设微博,名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12]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

“突发公共事件(emergency)”这个词早已为我们熟知,当今社会时常会发生多种突发公共事件。对于这类事件的表述通常还有“(公共)危机(crisis)”“紧急状态(state of emergency)”“灾害(hazard)”和“灾难(disaster)”等。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中也讲到“他们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同一个概念——紧急情况、灾难或危机……虽然一些人认为这些词都分别强调了危机这个概念中不同的侧面,我们仍然主张灾难、紧急情况和危机一样涵盖了同样的观点和概念。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词可以互换。”[13]为了更确切地阐述其含义,首先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区别。

国外更多的是用到“(公共)危机(crisis)”这个概念,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罗森塔尔[14]等人认为:“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景。”巴顿(美国菲尼克斯DeVry技术研究院院长,危机管理方面的权威顾问和学者)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格林(Green,1992)称:危机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己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15]。魏玖长总结了国外学者对危机的定义,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6]上述定义是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对危机进行的定义,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描述那些可能突然发生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性损失的事件。它们虽然对危机事件的含义概括得比较全面,但是并没有涉及应对危机的反应措施。

“灾害(hazard)”“灾难(disaster)”的表述在我国使用得比较频繁,这两个概念通常和突发公共事件相互替换。灾害即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灾难即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17]。突发公共事件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致灾的,但是其潜在的因素不能被忽略,因此,仅从灾害和灾难的角度来定义也是不全面的。

我国2005年通过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这个定义指出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并指出潜在的危险事件也是突发事件。因此,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可以理解为突然发生在城市中,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积极应对的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1.从基本动因角度划分

一是由自然或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等。这类事件总的来看属于自然灾害。

二是由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这类事件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往往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2.从内容角度划分

一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引发因素是环境破坏、疾病传播、各种自然突发事件。一般表现方式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和公共交通事件。

二是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引发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等。一般表现方式为罢工、集体上访、静坐、示威、游行、集会。

三是突发性暴力事件。引发因素通常是宗教纠纷、民族矛盾、政权腐败等,一般冲突表现方式为大规模群体械斗、冲击政府机关、打砸抢烧等。

四是突发性涉外事件。引发因素往往是经济矛盾、政治争端、领土纠纷、意识形态对立等,一般表现方式为国家关系骤然恶化、经济制裁、边界冲突甚至局部战争。[18]

3.从发生的范围、领域和行业划分

一是自然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为的破坏形成的生态环境失衡而引起的突变事件,一般通称为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分为三大类以下六点。其一,大气—水圈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雷暴、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低温、冻害;其二,地震—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海水侵蚀等;其三,生物灾害,包括病、虫、鼠害、赤潮等。

二是社会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由于设备、工艺、技术、设计和人为操作不当,或者由于经济、公共卫生建设、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导致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性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其一,生产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如采掘业包括瓦斯爆炸、矿层冒顶、崩塌、进水等;石化行业包括有毒气体的泄漏、储油汽罐爆炸和各种高压容器的爆炸等;其他行业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及生产安全事故、工程事故、职业病等。其二,运输行业的突发事件。如空难包括坠机、劫机、迫降等;海难包括船舶火灾、遭遇风浪、沉没、失踪等;陆难包括列车出轨、相撞、失火,汽车相撞、追尾、翻车、坠崖等。其三,金融、证券业的突发事件。由于泡沫经济和其他经济因素引起的股市崩盘、货币贬值、利率调整、银行倒闭、房地产一蹶不振、失业率上升、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其四,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突发事件。恐怖分子袭击,民族分裂主义组织的破坏、反政府、反社会的政治骚乱或暴乱等。如我国的“疆独”、“台独”、法轮功等。其五,公共生活的突发事件。疫情爆发蔓延、大规模投毒、纵火、抢劫、凶杀暴力等。其六,国际交往领域的突发事件。包括:一般性外交纠纷和争端,如人员外逃、难民非法进入、人质劫持等;严重性外交事件,如美机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银河号事件、撞机事件等;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事件,如倾销反倾销斗争、单方面扣压、销毁货物、逃避债务等;边境纠纷、冲突引起的局部紧张和战争,如中日钓鱼岛危机等。

4.从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角度划分

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

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突发公共事件,我们可以将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归纳如下。

1.突发性

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具有突然性,尽管部分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具有前兆,但其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往往难以准确预见,如地震、滑坡、火灾、工业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就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突然性要求社会系统采取非常态的快速处置平息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影响。

2.扩散性

突发公共事件经常同时发生或呈链式发应,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其造成的影响还可能导致其他事件的爆发,如地质滑坡可导致公路中断,公路中断可导致车辆滞留等次生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将可能引发次生事件的爆发,形成包括次生事件在内的事件扩散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性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之前,准确地分析事件扩散的方向和动力,从而有效地阻止突发公共事件的进一步扩散。

3.耦合性

突发公共事件的耦合性是指各次生事件在扩散过程中发生的耦合作用。次生事件之间的耦合作用将放大突发公共事件系统的扩散动力,影响次生事件的扩散速度和加剧次生事件扩散的复杂性。如在“非典”爆发期间,全国各地抢购药品事件和谣言的相互作用,导致两个次生事件不断放大,致使突发公共事件系统难以被抑制和平息。准确地分析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次生事件之间的关系,寻找突发公共事件的耦合模式和耦合关系有利于有效地抑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

4.危害性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将给社会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这是因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和扩散将释放大量的能量,对人工构筑物和人身进行破坏,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此外,扩散中形成的次生事件往往给社会系统造成超过突发公共事件自身所产生的危害。

5.紧迫性

由于大部分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及其扩散的时间较短,突发公共事件的紧迫性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紧迫性,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快速决策。此外,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在扩散中形成的次生事件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且产生危害的时间往往很短,这都需要公共管理部门进行快速决策与处置。

(一)国内研究动态

由于全球流行起微博热,最近两年,我国学者对微博的研究也逐渐升温,研究成果也逐渐深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硕士论文总库以及博士论文总库中,以“微博”为篇名进行信息检索,查得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孙卫华和张庆勇2008年10月在《传媒观察》上发表一篇论文《微博传播形态解析》为我国微博研究的开篇之作。之后,笔者又以“微博”和“传播”检索,发现从传播学角度来对微博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不多。由于微博近两年发展还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期,对于其各个方面很难有准确的把握,这也给从传播学视角对微博做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我国学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而实践研究成果则更为丰富,具体总结如下。

1.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2011年之间,这一年也是微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具体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期刊文章。从主要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发展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2008-2009年,对微博的感性认识,技术分析及观望阶段。由于这个阶段,微博在我国刚刚兴起,微博的使用尚不普及,学者对它缺乏深刻的认识,也难以预测其在今后所能够发挥的能量。所以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IT、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对微博的一些感性认识以及在不确定的现实中对微博未来的展望。比如刘晖的《Twitter:微博时代的到来》(2009年10月《传媒》);CFanbloger的《微博,不止是唠叨》(2009年20期《电脑爱好者》),胡永的《新浪拯救中国微博?》(2009年18期《中国企业家》);李华和赵文伟的《微博:图书馆的下一个网络新贵》;刘兴亮的《微博的风头将会盖过博客和IM》(2009年11期《电子商务》);孙彩芹的《微博:仅仅是一句话博客吗?》(2009年23期《世界知识》);清科的《中国微博破冰:大发展任重而道远》(2009年12期《资本市场》);《微博:领舞互联网新时尚?》(2009年12期《软件工程师》)。

总之,这一阶段的研究理论指导性不强,多是IT界人士对微博的技术分析,而传播学界则带着观望的态度对微博这一新事物进行解读和预测。

第二阶段研究:2009—2010年,这一年的时间是微博迅速发展的一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博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相关的学者对微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者对微博实践方面的研究显然成为这一研究阶段的主流。丁树雄的一篇《“人·网·车”价值交互设计:长安福特用微博围住网民的脖子》[2010年1月《广告大观(综合版)》]第一次提到微博的互联网营销。以长安福特的微博营销为个案,分析“单向传播”的大一统营销模式的缺陷,提出了小型的、多方向传播的现代微博营销模式。对今后企业客户注册微博、使用微博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谢晓虾的《为微博加一个酒精测试器》(《电脑迷》2010年第24期)对微博在缺乏把关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韩晓芳的《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编辑之友》2010年第2期)提到了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微博影响下的品牌传播、市场营销、媒体新闻写作、小学教育、危机事件传播等实践方面的研究。这一阶段研究者似乎更加肯定地认为,微博能给人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研究的着眼点越来越具体,分析越来越深刻,也更加有指导意义,研究多为实践研究。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由于时间尚短,相关的文献还较少。微博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此阶段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有限的学术成果来看,批判研究成了主流,学者以冷静的态度对微博进行批判式的研究。其实这种“批判”研究从2010年底就已经有学者做出相关的思考。王彦红的《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东南传播》2010年第12期)在微博热的现实环境中解释微博的内在矛盾:主动与被动、自由与控制、碎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谢耕耘和王平的《从“金庸去世”看微博假新闻的传播与应对》(2011 年1月《新闻记者》)以冷静批判的态度,提醒我们正视微博传播中信息事实和话语权的滥用等问题。这一阶段,微博在我国已经流行开来,随着其身上发挥出来的巨大能量,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关学者的研究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改变第二阶段时期的“热”研究态度,出现了“冷”思考,比较客观地分析微博。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仍然是以实践研究为主。

2.理论研究

微博理论研究相对于实践研究,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征。首先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后。其次,成果比较少,研究的理论依据比较单一。比如,宋好的《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今传媒》2010年第11期)是从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微博的传播特点;聂飞燕的《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则认为微博传播利用新的传播渠道“无线终端”(手机)来发布信息,媒介融合已经上演,3G手机和微博传播相结合,引发人们新的传播学思考;刘红军的《浅谈手机微博的亲和力传播》(《安徽文学》2010年第5期)是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来分析微博传播;卢金珠的《微博传播特性及盈利》(《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主要是结合微博的传播特点来分析微博的盈利模式。

总的来说,现阶段,微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理论依据比较单一,是国内学者从理论角度做微博研究的主要特点。

另外,微博研究的学术专著也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后。2011年2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开复推出的《微博:改变一切》,本书的侧重点是向受众介绍如何使用微博以及一些经典的微博语录,案例丰富但理论缺乏。201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微博是这样炼成的:从聊天室到Twitter的技术实现》,主要从微博流行这一现象入手,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网络技术本质。《南方传媒研究(第21辑):微博时代》则是一本多位作者微博研究的论文集,虽然每篇都涉及理论研究,但是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在为数不多的关于微博的专著当中对微博开展相对比较系统研究的要数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担纲的《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这本专著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及舆论引导”科研项目成果之一,它对微博产生以来的历史沿革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详细梳理,考察了微博发展的关键事件,编制了微博发展的大事年表,并使用嵌套性理论对微博的发展逻辑和价值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国外研究动态

经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这和Twitter微博最早起源于美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美国的相关著述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征。

首先,美国的相关著述比较侧重论述微博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和对当前的政治环境带来的影响,这和美国的文化传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次,对微博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笔者的视野内尚未发现有相关的学术专著,在论述微博的商业用途、政治用途时,会简要提及相关的传播原理。在论述微博的商业价值方面有David Amerland在2011年1月撰写的专著Online Marketing Help:How to Promote Your Online Business Using Twitter,Facebook,Myspace and Other Social Networks;Charlene Li于2010年5月出版的著作Open Leadership:How Social Technology Can Transform the Way You Lead,本书作者介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的发展,网络科技的发展,帮助社会领导人了解和使用媒体舆论,保持舆论开放、透明和真实。书中论述了Twitter改变传统媒体下的舆论生成模式,政治家应利用这种新型的舆论模式服务自身政治,为自己的政治营销服务。第三,外文文献中较注重实证研究。以Twitter为个案进行案例研究,如Akshay Java著的Why We Twitter:Understanding Microblogging Usage and Communities;Alexandre Passant著的Microblogging:A Semantic and Distributed Appro;C Hongeycutt等著的Beyond Microblogging:Conversationand Collaboration via Twitter。[19]

另外,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实证调查,得出学术成果《Twitter作为一种电子流言的力量》,全文分析了微博内容所产生的政府效果,并根据微博内容产生的效果来提醒用户谨慎使用。特别是商业微博,虽然微博能给营销带来帮助,同时流言也有可能对产品和品牌构成威胁。外文学术成果注重实证、个案研究,和微博源自于美国以及西方注重实证的研究传统密不可分。

由此可见,国内外对微博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值得我国微博的发展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我国微博的发展和国外微博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不同,微博的使用者的文化习惯、媒介素养、情感诉求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照抄照搬Twitter或其他微博的经营模式、受众使用模式显然也是不太恰当的。

在笔者的视野范围内,国内外的学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研究,从传播学视角对微博进行研究不多。大多成果局限于微博传播产生的社会效果、商业用途,表现出急功近利性。即使有少部分成果涉及对微博舆论作相应分析,也多是零星的、浅显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目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相对比较多,但是结合媒体来谈的相对较少,特别是结合微博等网络媒体来谈,就更加少。通过在CNKI上检索以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为关键词的论文,我们发现这些成果大多是以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为切入点,内容主要是基于一些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等来谈论政府和媒介应该如何来做,主要还是以谈论政府行为为主,体现出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人们大多认为这应该由政府来负责解决,这主要是政府责任。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上,基本上开始于2002年,也就是“非典”、口蹄疫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后,并且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尼西亚海啸引起了全世界关注。2008年,由于年初的南方雪灾和五月的大地震,突发性事件再次被集中高度关注。

从文献看,关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群体性突发事件方面,以天津社科院舆论研究团队中王来华、陈月生和刘毅为代表。其中,王来华的若干论文专门论述了突发群体性事件中舆论表现、变化和汇集等,而陈月生则出版了论述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论的专著。王来华在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划分为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和结束期等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舆论量级、特征和演变。例如,事件潜伏期舆论信息表现为人们对某些事情的不满等;事件突发期舆论信息内容丰富、真假共存、传播迅速,并且信息量大、内容不确定且有多种传播渠道;事件持续期舆论信息数量依然不小,不断变化,并且假信息依然存在并传播;而事件结束期舆论信息数量会明显减少,但可能在民众精神层面产生“残留”且可能“转移”到其他事件和态度中。[20]在另外一篇文献中,王来华还将事件控制方引入分析中,认为面对控制方的应急行为,事件参与者社会政治态度会相应改变:一是舆论对象的变化,由原来具体社会事项及其背后的国家管理者而指向作为控制方的司法部门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主管部门等;二是舆论内容的变化,如参与者社会政治态度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等。[21]

陈月生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舆论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外化形式。[22]他在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分成发生、应急和预防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分析了每个层面舆论问题。但由于较偏重于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舆论变化的研究较为单薄,其主要观点是群众情绪须处于临界状态和经历突变过程才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舆论存在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过程中,表达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之时。[23]刘毅认为在突发性群体事件发育、发展和消解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谣言、政治民谣和社会思潮等形态的舆论,这些舆论一方面是民众情绪、态度、心理等的反映;另一方面也会对民众情绪、态度和心理等形成影响,从而导致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或扩大化[24]。

从研究方式看,王来华等三位学者都是在将群体性突发事件分成若干阶段的基础上认知和分析各阶段舆论表现,即研究中心是“事件”。从研究类型看,三位学者对舆论的研究基本以静态描绘为主,对动态性和演变性的考察较少。这为本书研究留下了空间和机会。

在结合媒体行为进行讨论时,主要是讨论了传统媒介在报道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着眼点集中于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专门结合网络媒体或者微博来构建研究核心内容的基本还是空白,只有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有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但主要还是集中于评论信息传播情况以及比较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是相对缺少。

部分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国外政府和媒介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的作为。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在各国都有发生,因此,其他各国政府和媒介的应对方式就很值得我们综合借鉴和参考。特别是一些应对突发事件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和体系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黎慈在《英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政策与启示》[25]一文中指出,英国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英国政府在观念上确信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非典”期间,英国贸易局长访华时表示英国面对突发事件,政府会向公众公开一切信息,避免谣言蔓延而摧毁人们信心。其次,英国政府通过法律来保障信息的即时准确发布,2000年颁布了《信息自由法》。再次,英国设立了相关机构来保障信息的发布。英国重视突发事件中政府和媒介的协作,并借助媒体指导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并推行媒介素质教育。而在《国家形象与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责任》[26]一文中,作者王眉把目光集中于美国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在突发事件爆发时,美国的国家形象修复主要归功于媒介的理性报道,媒介在应对危机时处理好了新闻价值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此外,文章还指出,政府和媒介共同建立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自动反应机制。这些无疑都很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本书主要是在深入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博舆论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上,对微博在舆论表达、舆论引导和舆论监测中的机制、原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提出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的相关理论、模型和对策,以便为加强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管理提供理论、对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探索微博舆论的形成特点、机制、规律,微博舆论的引导方式与技巧和微博舆论监测的手段与方法。研究的难点为微博舆论形成过程、原理与模型建构,微博舆论的引导原理、模型与技巧以及微博舆论的监测手段、流程与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等。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发现微博舆论生成、引导和监控的特点、机制,形成微博舆论生成、引导与监测的相关基本理论、模型和具体对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国内外微博舆论及突发公共事件现有相关研究的成果,并提出研究构想。

第二部分:微博舆论的形成特点、传播路径与微博舆论领袖。主要通过对一些代表性的微博舆论事件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手段探索微博舆论形成与传播的特点、机制与规律,通过与其他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人际传播的比较,发现并建立微博舆论的传播规律与模型。

第三部分:微博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力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在分析微博舆论监督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近年来的热点微博事件分析微博舆论监督对于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透过正负影响来剖析微博舆论的影响力。

第四部分:微博舆论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及微博舆论的监管机制和引导机制。这部分主要是探索两方面内容:一是试图建构微博舆论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为微博舆论的监控和引导提供判断依据。二是通过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以往和当前发生的微博舆论事件,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热点性舆论事件的引导与监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以便发现其中问题,总结其中经验,构建微博舆论的监管与引导原理和模型,并提出具体方法对策。

第五部分:微博与突发公共事件。这一部分主要在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特点和演变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微博舆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和引导机制。

第六部分:回顾和评析2010-2012年影响力较大的微博舆论事件。这部分主要是节选和回顾2010-2012年间比较有影响力的10个微博舆论事件,并进行简要点评,以供社会相关部门和个人今后处理微博舆论事件时“以史为鉴”。

整体研究思路见图1-1。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方式。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借鉴中外相关研究理论以及舆论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成果,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田野调查”等实证调查研究手段来发现微博舆论生成、引导和监控的特点、机制,以便形成相关理论、模型和对策。

具体而言,通过文献搜索与分析的方法,总结传统舆论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再与微博舆论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为探索微博舆论的特点及传播路径提供理论基础。问卷调查和网络“田野调查”主要是针对各类微博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他们使用微博的目的和方式,并探索他们在微博传播上的特点,为建构微博舆论传播模型提供现实依据。而深度访谈主要是针对一些微博舆论领袖开展调查,揭示微博舆论意见领袖的自身特质以及成为意见领袖的必备条件。

图1-1 研究基本框架及思路

[1]《微博用户2.5亿 中国全球第一》,联合早报网2012年10月15日。

[2]李继锋:《微博报道舟曲泥石流第一人:灾难中方知酸楚滋味》,《南都周刊》2010年9月2日。

[3]源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l。

[4][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任文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5]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传媒》2009年第10期。

[6]殷俊,梦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今传媒》2010年第4期。

[7]《Twitter营销商机乍现》,《商旅报》2010年2月6日。

[8]闫德利:《我国微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分析》,http://b2b.toocle.com/detail-5521994.html。

[9]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7页。

[10]林晓燕:《微博流行的学理思考》,《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1期。

[11]殷俊、梦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今传媒》2010年第4期。

[12]林晓燕:《微博流行的学理思考》,《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1期。

[13][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4]罗森塔尔:荷兰人,莱顿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1984年创办了荷兰莱顿大学危机研究中心,在危机管理研究方面多有著述。

[15][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9页。

[16]魏玖长:《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与评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618页。

[18]赵玉国:《论突发公共事件与城市政府的应急管理决策》,《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9]李王踭:《论微博公共领域的建构》,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0]王来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团》,《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21]王来华、温淑春:《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问题研究团》,《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2]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的舆情视角》,《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23]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93页。

[24]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学术交流》2005年第10期。

[25]黎慈:《英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政策与启示》,《党政论坛》2008年第2期。

[26]王眉:《国家形象与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责任》,《对外传播》2007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