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研究

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希望进一步对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解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孤独感情况,为高校有针对性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相关部门、机构采取有效举措提供数据支撑。从表1可知,在农村大学生当中,孤独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占42.66%,孤独感处于中等程度的大学生占56.79%,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仅占0.55%。可见,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整体情况良好,有高孤独感的大学生极少,但普遍存在孤独感的体验。
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研究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孤独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绪体验,可以说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孤独感的困扰。所以,国内学者黄洁华提出“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的观点,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当然,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即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群体,随着大学生成人感增多、独立意识的增强、年龄的增加、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更多地依赖父母、家庭、学校的支持。这些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就可能出现社交障碍或人际关系问题,孤独感不可避免会产生。骆光林等人(1999)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当中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的大学生比例高达83.9%。2011年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布《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结题报告》显示,大学生阶段心理上感觉不孤单的大学生仅为16.4%,多数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可见,孤独感的体验正困扰着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为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才能较好地预防和干预,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亲密感——孤独感”人格发展阶段,实现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飞跃。

什么是孤独感呢?Weiss(1973)认为,孤独感就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国内学者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因此,对于孤独感而言,由于人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不和谐或问题,导致社交障碍,从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这种体验常常伴随有寂寞、无助、苦闷、抑郁、孤立等不良情绪反应,甚至出现空虚感、不安全感。

农村大学生在当前的高校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秦希军(2005)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70%;学者谭雪晴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占76%。2012年,对西部5所省属院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农村大学生约占62%。当然,这些调查有可能在抽样取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从这些数据来看也能够反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怎样?谭雪晴(2010)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孤独感覆盖面广,接近中等水平,并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

然而,对于农村以外的城市、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状态如何?这里首先要弄清“城市”与“城镇”的区别。“城镇”是指县级市和县城之类的地方,“城市”是指现在的地级市及以上。当然,对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有过相关论述。高彩云(2011)、常若松(2007)、李传银(2000)等人的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孤独程度要高于城市大学生。陈海燕、赵叶珠(2009),毛艳霞(2011)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生源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到底农村、城镇、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怎样?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作一些探讨。本研究希望进一步对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解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孤独感情况,为高校有针对性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相关部门、机构采取有效举措提供数据支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部地区5所省属高校700名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为83.6%。其中,农村大学生361,占61.7%;城镇大学生126人,占21.5%;城市大学生98人,占16.8%。

(二)测量工具

1.采用UCLA孤独量表(1988修订版)。共有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高分表明孤独程度高。

2.自编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包括大学生所在年级、所学专业、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情况等等。

3.施测方法

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对辅导员、学生进行测量培训,再由辅导员、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寝室为单位团体施测。当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4.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现状

1.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

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的总分均值为41.27±7.56,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77。UCLA孤独量表总分从20~80分,中间值为50分,得分越高,孤独感也越高。从表1可知,在农村大学生当中,孤独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占42.66%,孤独感处于中等程度的大学生占56.79%,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仅占0.55%。可见,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整体情况良好,有高孤独感的大学生极少,但普遍存在孤独感的体验。

表1 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程度

2.不同变量特征下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程度的比较

以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程度(低孤独组、中等独孤组、高孤独组)为因变量,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谈过恋爱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而在恋爱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f=6.967,p<0.01),且不曾谈过恋爱的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变量特征下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程度比较(MSD±)

3.不同变量特征下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1)不同年级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3中可以知道,大学一年级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其均值分为39.55;而大学四年级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高,其均值分为44.27。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在年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28,p<0.01)。

表3 不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2)不同学科专业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4中可知,艺体类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其均值为40.60;文科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均值为41.87。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在学科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371,p>0.05)。

表4 不同学科专业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3)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5中可以知道,家庭经济条件好(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月)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高,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经方差分析,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家庭经济条件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886,p>0.05)。

表5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二)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现状

1.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

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的平均分为44.62分,其中最小值为25分,最大值为61分。这说明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国内常模相比,高出4.5分。同样,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也远高于农村大学生(41.27)、城市大学生(41.43)。在城镇大学生当中,中等孤独程度的大学生占73.81%,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占0.79%,低孤独程度的大学生占25.40%。

表6 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程度

2.不同变量特征下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程度的比较

从表7中可知,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f=6.444,p<0.05);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维度上差异不明显(f=1.830,p>0.05);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恋爱状态上极其显著,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f=14.771,p<0.001)。

表7 不同变量特征下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程度比较(MSD±)

3.不同变量特征下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1)不同年级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8中可以知道,大学一年级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其均值分为41.70,其孤独感有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加强的趋势。从表8中也可以发现,大学三、四年级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年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989,p<0.01)。

表8 不同年级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2)不同学科专业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9中可知,文科、艺体类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低,其中,文科类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理、工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其中工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大学生在学科专业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2.459,p>0.05)。进一步作LSD多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孤独感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9 不同学科专业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3)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0中可以知道,在城镇大学生当中,家庭经济条件好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都比较高;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经方差分析,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家庭经济条件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f=1.961,p>0.05)。

表10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城镇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3.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

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的总分均值为41.43±8.86,最小值为20,最大值为58。从表11可知,在城市大学生当中,孤独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占40.82%,孤独感处于中等程度的大学生占59.18%,没有高孤独感体验的大学生。此外,调查数据显示,有极其个别的大学生在调查时没有受到孤独困扰或体验到孤独感。总的来说,城市大学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没有发现高孤独感的大学生。

表11 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程度

2.不同变量特征下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程度的比较

从表12中,可以知道: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性别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f=7.001,p<0.05);而在恋爱状态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f=2.223,p>0.05),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也没有明显差异(f=0.151,p>0.05)。

表12 不同变量特征下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程度比较(MSD±)

3.不同变量特征下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1)不同年级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3中可以知道,大学一年级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其均值分为39.02;而大学四年级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高,其均值分为46.17。此外,从表13中可以看出,城市大学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他们的孤独感状况也越来越严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大学生在年级维度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f=4.068,p<0.01)。

表13 不同年级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2)不同学科专业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4中可知,理科类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其均值为38.09;文科、艺体类大学生孤独感水平相对较低,工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大学生在学科专业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f=4.773,p<0.01)。

表14 不同学科专业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3)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5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好(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月)和家庭经济条件差(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月)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5000元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相对较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家庭经济条件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f=0.615,p>0.05)。

表15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四)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6中可知,来自农村、城市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相对较低,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f=8.747,p<0.001)。进一步作LSD多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与城镇、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在孤独感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孤独感水平上无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表16 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三、讨 论

(一)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受到孤独的困扰或体验到孤独感,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全国常模,处于高孤独体验的大学生人数不多。这与蒋艳菊等人(200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有孤独感的体验,但其程度并不十分严重,孤独感得分极高的大学生人数并不多。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这与常若松、谭雪晴等人研究结果正好相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年龄比较小时,就已经开始离开父母独立住校学习、生活,相对于城镇大学生而言更具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因而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目前,我国的高校普遍在城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城市、接受城市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进入大学,对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而言,适应大学生活已经不是问题,而且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孤独感水平自然而然比较低。

(二)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特点

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当中中等孤独组与高孤独组的人数已经占到总人数的57.34%,即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正在承受着中高程度的孤独的煎熬。研究结果也显示,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无统计意义上的差异。这与谭雪晴(2010)的研究结论一致。但是,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其恋爱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谈过恋爱的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明显低于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这表明,部分农村大学生由于到了大学新环境迫切渴望得到友谊,或得到同学、朋友的认可,异性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大学生内心的空虚、寂寞、郁闷。这与李雪平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本研究还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大一学生由于从小就离开家庭在初中、高中住校独立生活,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性较少,进入大学后会很快适应大学生活,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孤独感。但是,当到了大学四年级时,由于就业压力,因为没有所谓的“关系”或“门路”,就业难度增加,困惑也陡增,内心紧张、焦急,自然对孤独感的体验会更深刻。因此,这也提醒我们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要放松对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要因为他们即将毕业就认为他们比低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恰恰相反,大四学生会面对毕业、就业、升学、创业等一系列难题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心、指导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三)城镇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特点

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普遍存在孤独感。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孤独感程度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这表明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男生更强,男生更可能深陷网络游戏而减少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情感表露较少,从而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另一方面,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其恋爱状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明显高于不曾恋爱的大学生。这与前面我们研究农村大学生的观点正好相反(谈过恋爱的农村大学生明显低于不曾恋爱的农村大学生)。这也提醒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对待来自城镇、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干预与预防。

从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学科专业、家庭经济条件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明显;而在年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年级。这也说明,大一学生刚进入学校,他们与家庭、父母的情感联系、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都要比其他年级多,家庭或父母给予的亲情温暖与关爱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

(四)城市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相对于城镇大学生来说明显偏低,没有发现有高孤独体验的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这与前面我们研究城镇大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

同样,研究也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低。这与对农村、城镇大学生的研究观点一致。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年级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此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学科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理科、文科、艺体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比较低,而工科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最高。这主要是由于主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在客观条件方面,工科学生相对于理科、文科、艺体学生而言,学业负担较重、学业的压力较大,而且工科学生当中女生较少、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减少了与异性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在主观条件方面,工科学生常常更多与物打交道,他们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明显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体验到更多、更深刻的孤独感。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略高于全国常模,大学生体验到孤独感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孤独感或高孤独感的大学生极其少数。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大学生当中,处于低孤独组的占38.63%,处于中等孤独组的占60.85%,处于高孤独组的仅占0.52%(见表17)。同时,对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城镇大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城市大学生。

表17 大学生孤独感程度

(二)建议

虽然,短暂、轻微的孤独感不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紊乱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是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感则会引发大学生某些情绪障碍,甚至可能产生心理与生理疾病,更有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药物依赖、毒品依赖的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类分层地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与干预大学生的孤独感,从而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

1.分类别关注与干预大学生的孤独感

大学生的孤独感总体情况良好,高孤独感的大学生极少。但是,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农村、城镇与城市大学生的孤独感,既有共性的方面又有个性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分门别类地关注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分析他们产生孤独感的主客观因素,对不同生源地的高孤独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个别辅导、重点干预,改变他们的认知水平,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水平。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农村、城市大学生,为此,我们应重点关注城镇大学生的孤独感。

2.分层次研究与预防大学生的孤独感

大学生的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异,而且有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城镇大学生,其研究结果都显示,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低,大三、大四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因此,我们应按照年级来分层次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不同年级心理辅导的内容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克服孤独感。例如,对大一新生应加强适应环境与学习方法的辅导,而对大四学生则应强化职业心理与社会适应的指导。

总之,孤独感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大学生不可避免都要受到孤独感的困扰。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情绪状态,长期处于孤独感的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生活质量。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学会正确面对孤独感,调整应对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而摆脱孤独感的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孤独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克服孤独感、战胜孤独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