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孤独感形成在前,还是网络成瘾形成在前,一直都存在争议。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飞速发展以及校园网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且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构建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人群,网络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人们也开始担忧起“天之骄子”会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越来越多的网络成瘾者。什么是网络成瘾呢?网络成瘾又被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为IAD),在医学上又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碍”等,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现象或出现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可以分为外在表现、生理表现和心理表现等三个方面。其中,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一种心理依赖,从网络中获得满足和愉悦感,若中断网络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在现实生活当中个体较少参与社交活动,以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当中的烦恼、情绪、情感问题;生理表现主要体现在出现不能持久的睡眠周期,如果停止上网就会在躯体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失眠、恶心、头痛、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偏执、自恋、焦虑、抑郁、角色混乱、冷漠、孤独、内向等方面。

2005年,中国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13所高等院校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80%的中断学业的大学生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络成瘾所导致的。据代方震、高丽(2006)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8%~14%。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急剧发展的、心理活动活跃的高峰期,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他们渴望友情、向往自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这些渴望、向往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与约束,进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安、焦虑、孤独的情绪体验。也就说,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之一,部分具有孤独、抑郁、内向心理特质的大学生渐渐地就会把网络当成排除自己孤独、抑郁的场地,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因为沉迷于网络或网络成瘾,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也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

一、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的关系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Moody等人(1987)研究结果显示,上网时间会影响网民个人的孤独体验,长时间上网可能产生高水平的情感孤独和低水平的社会孤独。Kraut等人(1994)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增加,即使是因为交流而使用互联网也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和心理幸福感的降低。Kraut R,Patterson M,Lundmark V等人(1998)研究发现,上网时间越长,个体体验的孤独感越高。Leav IIT H J.& WH Isler T L(1999)研究发现,过度地使用网络会造成用户社会参与活动下降,与家人交流减少及在当地的社交圈子缩小,也增加了个体的孤独感。Weiser E B(2001)认为,受社交性动机驱使的大学生,网络使用会导致孤独感水平的升高。Morahan-Martin(2003)也认为网络的使用能增加孤独感,内心感觉到孤独的个体在网络上比现实中更容易感觉到自己的存在。Loytsker Aiello(2010)研究显示,高程度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另外,Shaw(1987)研究则认为网络还可能缓解而不是加强用户的孤独感。Kraut R,Kiesler S,Boneva B等人(2002)研究后也认为,网络使用能够降低个体的孤独感水平。

(二)国内研究

孤独感是指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无法满足个体心理需求而产生的不良心理体验。许多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越强、上网时间越长,他们的孤独感水平也越高。王滨(2006)认为,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刘连龙、胡明利(2009)指出,网络成瘾者具有一种易感性人格特征,这种易感性人格特征包含特质孤独。周玉黍(2009)研究也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使用偏好与孤独感之间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张志松、尹国兴(2011)研究发现,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大学生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与可能性,特质孤独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孔鑫、徐勇等人(2011)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孤立、社交孤独、情绪孤立、情绪孤独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李艳等人(2013)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越强,其强迫性上网倾向越明显,消极后果越严重;他们同时对其原因也进行了说明,认为大学生为了减少孤独体验或降低孤独感水平,更容易选择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而逃避现实,但当他们再一次回到现实世界时,他们的孤独感则会更加强烈,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消极严重后果。周建荣等人(2014)通过对网络交往动机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为避免孤独感的产生,从而产生网络交往的动机,孤独感越高,网络交往动机越强。

二、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的探析

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者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孤独感形成在前,还是网络成瘾形成在前,一直都存在争议。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到底如何相关,结果如何而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下面主要通过张志松、刘连龙、周丽华、孔鑫、李黍等人的调查分析的数据对部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一)大学生孤独感的分布研究

刘连龙等人(2009)采用UCLA孤独量表对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不孤独、较不孤独、较孤独、孤独四种类型当中,在不同性别上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总体上看,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处于孤独与较孤独状态的大学生略高于另外两种孤独类型。而李黍等人(2011)也采用该量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分数总体而言成正态分布,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同样在不同性别的孤独感水平也无明显的差异,而家庭经济情况则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主观评价低经济水平者更易感到孤独。

(二)网络成瘾者的孤独感的分布研究

研究者对网络使用的大学生进行了划分,主要划分为无网络成瘾者、轻度网络成瘾者、中度网络成瘾者、重度网络成瘾者。周丽华(2012)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Kimbly S .young)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第一,无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分布情况。调查显示约50%的大学生没有网络成瘾现象。在无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当中,男女大学生在孤独感类型上的分布比例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整体来看,无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中的不孤独和较不孤独者的比例为57.8%,而较孤独与孤独者的比例为42.2%,这说明在无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中孤独感水平明显减少。这与刘连龙、胡明利(200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第二,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网络成瘾现象。数据分析同样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孤独类型上没有表现出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但是,在与无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比较发现,不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15.9%,较不孤独者的比例上升了0.3%,较孤独者的比例上升了1.1%,孤独者的比例则上升了14.5%。可见,在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当中,孤独感人群的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孤独者人群的数量在显著增多。

第三,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3.6%的大学生存在中度网络成瘾现象。统计结果发现,男生在孤独类型间的分布比例表现出极其显著性差异。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与无网络成瘾大学生比较发现,不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27.1%,较不孤独者的比例下升了7.9%,较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9.9%,孤独者的比例则上升了44.9%。同样,与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比较时发现,不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11.2%,较不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8.2%,较孤独者的比例下降了11%,孤独者的比例则上升了30.4%。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加深、加重,网络成瘾者的孤独感也在加重,孤独者人群增加更加明显。

第四,重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大学生存在重度网络成瘾现象。研究结果发现,重度网络成瘾大学生普遍具有孤独感。而刘连龙、胡明利(2009)的调查检测没有发现重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真正成为重度网络成瘾者是极少数。如果有重度网络成瘾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特别关注其孤独感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引导、矫正、治疗使其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相关分析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密切相关。田丽、贾哲敏(2010)在《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关系的探析》一文当中,明确指出我国网民普遍存在孤独感,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指出情感孤独、社交孤独与日常生活影响、网络情感依赖、网络时间依赖、网络交往依赖、网络工作依赖等五类网络依赖表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情感孤独与网络依赖的相关性强,而社交孤独与网络依赖的相关性弱。刘连龙、胡明利(2009)进一步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一)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孤独感上的比较研究

王滨(2006)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中文网络量表(修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在孤独感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网络成瘾倾向组在孤独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孔鑫、徐勇、葛玲(2011)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回归研究》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比率为10.1%,也进一步表明了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他们对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得分较高,二者在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四个维度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二)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与其孤独感紧密相关,孤独感与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呈显著相关。王滨(2006)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四个因子(社会孤独、人际孤独、自我孤独、发展孤独)分别与网络成瘾量表的四个因子(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社会孤独与网络成瘾耐受性、社会孤独与时间管理问题、自我孤独与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发展孤独与网络成瘾耐受性、发展孤独与时间管理问题等因子上存在正相关,人际孤独与人际与健康问题因子存在负相关。

(三)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王滨(2006)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以网络成瘾的因子为因变量,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各因子分别对网络成瘾各因子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同样,孔鑫等人(2011)将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四个因子与网络成瘾得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对其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国外Loytsker等人的研究也认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可见,国内外一些学者有关“大学生孤独感对其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的结论的观点比较一致。此外,国内学者李萌(2013)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倾向与互联网沉浸体验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孤独感水平。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孤独感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大都处于17~25岁,处于自我统一性确立、“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成长过程中的冲突与不安,理想与现实矛盾不一致,网络就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最好选择,他们或沉浸于网络社交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此以往他们将时间、精力投入于虚拟的网络环境,就可能造成与现实世界的脱节与自我封闭,最终可能会形成高孤独感,从而影响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使用网络问题,积极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孤独感,大学生也要积极正视自身问题,进而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孤独感应对模式。

(一)学生自身方面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潜在能力开发、加快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大学生预防孤独感产生和降低孤独感水平的最为核心的手段。

1.正视孤独感,树立自信心,积极控制、调节消极情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出现焦虑、不安甚至孤独等消极情绪体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正确面对孤独感,树立战胜孤独的自信心,学会控制、调节不良或消极情绪,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当我们面对挫折、困难、烦恼、失败的时候,不能消沉,不能一味沉迷于网络,不能因为过度使用网络而脱离现实世界,远离现实社会的支持,更不能因为生活中频繁体验孤独感、挫折感、失败感而深陷网络漩涡。因此,远离网络,正视孤独感,树立信心,积极调适不良情绪,才能使大学生战胜孤独,摆脱心理阴影,从而走向成功。

2.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的内涵十分广泛,对于大学生而言,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①科学、合理的作息,不能因为网络问题而减少作息时间;②加强营养与保健,平衡膳食结构,不能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暴饮暴食;③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不能因为网络的使用而沉迷于网络世界;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能因为网络而远离现实世界,减少体育锻炼活动等。

3.完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大学生要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大学生要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生活、人际沟通,正确把握自我提升的机会,不沉迷于虚拟世界,勇敢面对过去、快乐面对现在,乐观面对未来。

4.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正确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勇敢面对孤独等不良情绪,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但网络已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大学生活不能离开网络环境,而应该利用好网络环境,大学生应做到: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网络来求知;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利用网络来点缀大学生活,克服自我孤独;③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网络来与朋友、家人沟通联系,克服人际孤独;④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克服社交孤独等。

5.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当今大学社团种类繁多,活动丰富多彩,规模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通过社团活动平台,扩大人际交往范围,积累知识与经验,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际上,通过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可预防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或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也可以减少大学生上网的时间,有助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同样,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不仅是避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重要举措,更是大学生消除孤独、提升自我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网络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学校应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以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有效针对出现的网络依赖问题,及时予以教育、辅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建立大学生网络成瘾戒断档案袋记录

网络成瘾戒断档案袋记录是专门针对网络成瘾者或倾向者戒断网络的档案记录,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通过这种方法对个体的戒断网络成瘾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它是激发个体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针对现今越来越多的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或过度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给当前的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应了解我们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研究有效对策,积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改掉或纠正不良习惯,并做好大学生网络成瘾戒断档案袋记录。

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有效搭建课内外教育平台,加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力度,强化挫折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同样,学校应利用好课程、课堂,积极宣传网络过度使用的危害性,以及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教会大学生掌握自我克服孤独感的方法,有效降低大学生孤独感的水平。

3.优化心理环境,完善心理辅导机制。①大力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克服孤独感的有效方法之一;②大学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有孤独感倾向、孤僻心理障碍或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跟踪辅导,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以及网络使用情况数据库。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各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见习、实习等活动,能够扩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丰富大学生活,消除孤独感,有效避免由于不良的人际关系引发的情绪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立、社交孤独,避免大学生因课余生活的贫乏而沉迷于网络。学校应进一步整合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就是家庭,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重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亲子沟通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孩子成长的道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与个体的关系是影响个体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关系也能有效预防孤独感的产生,从而避免各种由于孤独感引发的心理障碍或疾病以及其他不良行为(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

2.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构建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其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父母过多忙于生计,而忽略对孩子的管教。当孩子踏进大学的校门,与父母、家人相隔甚远,个体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和空间,与家人的沟通越来越少。由于家人与孩子沟通较少,易造成孩子的自我孤独或自觉性不强而引发长时间沉迷于网络,长此以往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甚至中途休学、退学。因此,父母应经常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如电话、网络等)与孩子及时沟通、交流,运用较为有效的手段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加以引导。

3.重视家庭功能的完善,提高社会支持力度。父母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积极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孤独感较为强烈。所以,应尽可能改善家庭关系,完善家庭功能,提高社会支持力度,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方面

社会教育是指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会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会,社会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社会教育在本质上是学校教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向社会的延伸与发展,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1.建设青少年网站。当前,可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正面宣传科学的使用网络行为,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法制教育,讨论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分析青少年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孤独感的方法等。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现有青少年服务网站,就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网络资源,节约教育成本,增强社会教育的成效。

2.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从社会来看,应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周边网吧的监管力度,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

3.紧密结合社会教育力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公共教育机构应积极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并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鼓励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大学生克服因社交关系而产生的孤独感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及不良行为。

总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现代教育有机的整体,形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个环境,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要主动地协调好家庭、社会的关系,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环境,并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紧密结合,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发生,才能消除因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孤独感,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