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代表,也是手机依赖的典型代表。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一、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现代每一个青年人的专属。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普及与使用,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多元化。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3年3月,我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讯服务用户;截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3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随着手机给人带来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一种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正在青少年当中蔓延,正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学者蔡军(2003)在《大众医学》杂志上发表《当心用手机“成瘾”》一文,指出75%的韩国大学生呈现“手机中毒症候群”。学者吉路(2006)研究发现,台湾近7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症”征兆。国内学者唐玉(2009)、颜美艳(2009)分别对兰州市、杭州市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两市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倾向现象。有调查数据显示,手机依赖问题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代表,也是手机依赖的典型代表。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呢?不同的学者对此问题常称之为“手机控”“手机瘾”“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等名称。师建国(2009)在《手机依赖综合征》一文中给手机依赖症作了解释:手机依赖症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所以,徐华等人(2008)认为,手机依赖症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也就说,与网络成瘾比较类似,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身心健康产生消极作用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如手机无信号、网络中断、手机无电、手机忘带等情况则表现出焦虑、失落、不知所措等现象。学者刘传俊、刘照云等人(2008)调查表明,40%的大学生如果突然忘带手机会觉得很不舒服,37%的大学生觉得无法忍受。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测量工具

当前,国内学者使用最多最新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熊婕、周宗奎、陈武等人于2012年编制而成的,适用于诊断国内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问题。该量表主要包括4个维度(16个项目):

1.戒断症状:停止使用手机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2.突显行为: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思维与行为活动的中心。

3.社交抚慰:手机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心境改变:手机造成的情绪变化。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3,四个维度因子的信度系数为0.55~0.80。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随身必带之物。许多大学生如果忘记带手机,会整天觉得不安、焦虑、甚至烦躁。刘红、王洪礼(2011)研究发现,有约50%的大学生因时间花在手机上而影响睡眠,超过50%的大学生报告没有手机会感觉失落,约40%的大学生如果有一段时间没看短信或没开机就会焦躁不安。许多大学生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吃饭、在床上、在车上、甚至上厕所都是手机不离手的。可见,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已经比较普遍了。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短信、打电话、上网(聊天、飞信、微博、娱乐等)。蔡亚兰等人(2012)研究发现,倾向于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大学生占83.6%,使用手机上网功能的大学生占78.7%。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是一种行为成瘾。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检出率各不相同(见表1)。虽然检出的结果不同,但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群体还是比较多的,平均水平超过25%。

表1 国内部分地区在校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统计表

另外,部分学者还对大学生手机成瘾是否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年级、专业等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例如,孙江伟、李琳等人(2014)研究发现,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专业、年级等维度上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现患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而王相英(2012)研究发现,突显行为在生源地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境改变在独生子女与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独生子女大学生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其他的研究成果不再一一列举,其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可能与学者对手机成瘾的判定标准还不太统一、量表的编制与修订以及选用也有所差异、不同地区的样本之间也存在差异以及手机功能的更新换代等因素有所关联。

四、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迅猛发展,手机的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纯的语音通话、短消息等功能逐渐发展到以手机上网、手机娱乐为主,手机已经成为与电脑类似的网络媒介了,手机依赖症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那么,手机依赖症到底与孤独感是否有关系呢?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帕克(Park W.K)研究指出,手机依赖与孤独、消磨时间、逃避等动机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黄才炎、严标宾(2006)研究表明,频繁地使用手机短信交往可能与孤独感有关。刘红、王洪礼(2011)研究发现,孤独感影响手机成瘾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二是通过网娱动机间接预测手机成瘾;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孤独感是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入手。王相英(2012)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大学生的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二是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一)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生理的成熟,并没有完全带来心理的成熟,其人格尚未有定型、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不够理性、独立意识不够完善加之多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大学生容易成为孤独感的高发人群。而大学生又是手机依赖的代表,那么大学生的孤独感对其手机依赖是否有影响呢?

国内学者姜永志、白晓丽(2014)对442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以及在戒断症状、社交抚慰、心境改变3个因子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同时,他们还指出,大学生孤独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出现手机依赖。韦耀阳(2013)对304名大学生的调查也表明,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刘红、王洪礼(2012)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进行了分析,也认为孤独感越强的大学生越容易依赖手机而致生活、学习功能受损。刘志强(2014)对400名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对智能手机依赖具有预测作用,也表明具有较高孤独感体验的大学生更容易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

实际上,当大学生受到孤独的困扰时,使用手机给朋友发短信、到电话聊天,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可以降低孤独感水平。换句话说,手机是高孤独者排解苦闷、孤独的重要渠道,也是宣泄不良情绪的较为有效的工具。但是,如果有较高孤独感的大学生如果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上网(如,游戏、网络交友等),对手机过度依赖无法自拔,以手机上网来逃避现实,逃离现实的人际交流,则可能受到更严重的孤独的侵袭。就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处于人格发展的“亲密感—孤独感”阶段,需要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会经历人生当中一系列的迷茫、矛盾、冲突,而手机强大的功能和娱乐性则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与抚慰,从而对手机产生依赖,进而体验到更多、更深刻的孤独与疏离。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国内孤独感研究的专家韦耀阳采用MPDI问卷,对高手机依赖组与低手机依赖组之间的大学生孤独感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手机依赖在大学生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行为(心理)、时间管理、行为(心理)戒断、人际健康4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能显著地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可见,如果大学生在人际健康因子上的得分越高就容易产生孤独感。大家都知道,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手机互联网,就会造成与自己周围的朋友、亲人、同学、同伴的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交流减少,自然而然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减少,从而就可能导致他们受到更强烈的孤独感。

同样,学者姜永志等人对孤独感与手机依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与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刘红、王相英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可知,手机依赖的每一个因子对大学生孤独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可以说,如果大学生在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4个因子得分越高,其孤独感水平也会越高。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掌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就可能预测大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高低。

另外,学者孙江伟、李琳、林超等人(2014)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及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手机依赖综合征是大学生孤独感的危险性因素,并对此进行了量化性分析,得到的结果是:有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大学生发生孤独感的可能性是没有手机依赖综合征大学生的1.60倍。

五、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孤独感产生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依赖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并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这说明高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国外学者Townsend A.M(2000)认为,手机的基本功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类孤独所引起的焦虑。手机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自然而然成为大学生消除孤独的“小贴士”。特别是那些因为人际交往紧张而产生孤独的大学生,常用手机上网来寻求情感抚慰或逃避孤独,进而出现手机依赖。这就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避免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来预防他们的手机依赖的产生。可见,在现实生活当中,要降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的途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素质,是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的产生的核心

作为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要正视手机在学习、生活当中的作用,保持健康的心理,不要盲目过度依赖手机。当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时,教师要及时教育、心理辅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使用手机。而大学生自己更要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努力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将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到学习上,多与朋友、亲人、老师、同学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既可以消除手机依赖,也可以预防孤独感的产生。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与群体氛围,是预防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的产生的前提条件

作为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健康的社团活动,帮助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大学生或有比较高孤独感的大学生融入群体活动当中。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与其他同伴、同学的交流、合作,拓展大学生的人际范围和密切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他们在活动当中体会到信心与快乐,从而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另一方面,作为学校,还应该高度重视手机依赖、高孤独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威胁性,明确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首先,学校要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普测工作,对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或高孤独感的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给予心理辅导与帮助,并跟踪干预。其次,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讲座、宣传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发挥手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指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消除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和孤独感产生的“土壤”。

(三)主动参与活动,寻求社会支持,是预防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的产生的关键环节

作为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训练自己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技巧。通过参加活动,自然而然减少了使用手机的时间,并使自己逐步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也减少了孤独感产生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活动增进了成员之间的了解,并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而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此外,大学生也应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听音乐、看书、在校园内散步、郊游以及团体(集体)性体育活动等,既可以减少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有助于预防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

总之,孤独感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有的时候人必须在适当的孤独当中成长,当然如果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就可能会影响人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手机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的联系,大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就可能给自己带来心理疾病——手机成瘾,同时也可能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使用手机观,对有效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积极采取优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改善与同学、朋友、同伴的友谊质量,加强与亲人、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并对大学生进行社交技能训练等措施,来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从而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