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的演化经历了下述五个阶段。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54.9%,城市人口将超过42亿。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在此制度限制下,中国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转移支出,导致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

产业的演化经历了下述五个阶段(见表1-4)。

表1-4 产业演化阶段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经历了以下七个过程(见图1-4)。

图1-4 主导产业转换过程图

从三大产业的内部构成变化来看分别由低级向高能级演进(见图1-5)。

图1-5 三大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图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见图1-6),投资推动已经过去,创新财富推动为主流。

图1-6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变化图

产业的发展带来人口及资源的聚集,由此需要各类配套功能,渐渐形成城市(镇),产业与城市往往同生共荣,如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发现、开采、加工业,而形成城市——如大庆等,产业与城市类似,由点——线——面——网(城),纵向延伸成链——产业链,横向共生成群——产业集群,纵横成网——形成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城市群。

由工厂到工业区,再到产业城市,综合性城市,交通、产业功能、文化等系统有机融合的城市构成网络,相向演进进而到城市群。

产业与城市的相对位置、层次性的交通网络,产生了不同的产业集群类型。

1. 都市型

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大,将原有的老工业厂房(区)包围,这些老厂房被改造为新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大多在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

2. 边缘型

位于城郊接合部,交通条件较好,是原有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渐渐向外扩散、转移的结果。

3. 新区型

远离城市,往往是因资源、交通而选,这些地区的原有产业基础较差,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

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202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54.9%,城市人口将超过42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 Stiglitz)曾经说,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构建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框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中,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有待消除等问题。

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

在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中,核心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徙是自由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为配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开始一步一步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此制度限制下,中国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转移支出,导致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开始解冻。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控制,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开始兴起。

2.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1)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产业集聚不仅可以促进新城镇形成,而且可以降低城镇化成本,拓展城镇的发展空间,增强已有城镇的竞争力,对城镇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1)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基础与前提。

城镇化的本质就在于其产业、要素、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其中产业的集聚是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城市景观”;而这种“城市景观”的出现则主要依赖于不同产业或相同产业的企业在城镇的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集聚的发展提高城镇对人口和要素的吸纳能力,来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城镇对人口和要素的承载力;并且随着产业不断向高级化的方向演进,城镇对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自组织的城镇化。因此,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战略规划必须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都要以产业集聚为前提,只有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产业集聚降低了城镇化的成本。

产业集聚的原始动力就是通过产业或企业的集中布局形成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使企业在运输、劳动力、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获得低成本优势。由于产业集聚对低成本优势的追逐,使得由产业集聚推动的城镇化也相应取得了低成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共享,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管理成本的降低等方面。产业集聚将布局分散的企业集中起来,使原来难以提供或虽然能够提供但成本过高的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从而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分析,按照城镇化的要求,产业集聚以后可以节约30%的土地,提高能源利用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3)产业集聚拓展了城镇化的地域空间。

大城市的产业集群形成以后,集群的企业可能因为土地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原因,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在大城市的近郊边缘地区形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并通过不断发展成为新的市区;小城镇则通过人口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来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拓展城镇发展的地域空间;城镇化地域空间的拓展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顺德、中山、南海四市的十几个城镇,通过产业集聚的发展,均成为专业镇,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4)产业集聚增强了城镇的竞争力。

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进而不断增强核心城市和小城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首先,产业集聚不仅能获得资源、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而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企业之间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更容易获得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其次,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空间的集中能够实现互动学习,加强合作,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又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最终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三,产业集聚到一定水平,就可以形成区域性品牌,以整个产业集聚区为单位参与竞争,从而增强区域的开放程度。以小城镇发展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我国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100个小城镇,其中产业集聚发展较快,集聚水平较高的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就占66.2%,而且这些进入百强镇的大多是以某一产品或产业为特色的专业镇。

2)城镇化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

产业集聚推动了城镇化,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加快了产业集聚的发展,两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影响产业集聚的发展:

(1)城镇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首先,城镇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产业集聚成本的高低,一般而言,企业倾向于选择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布局。相对于农村而言,城镇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次,城镇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城镇会因为具有较高的人口文化素质而吸引到大量的资金和产业并形成高度密集的空间集聚状态。城镇地区高素质的劳动力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供给条件。第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其所能承载的人口和要素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和要素密度的增加成为产业向城镇集聚的吸引力。第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为防止“城市病”的出现,城镇地区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必须不断完善,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建设来为产业集聚在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硬环境。

(2)城镇化推动了产业集聚向更高层次发展。产业集聚拓展了城镇化发展的地域空间,优化了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同时,城镇化又推动了产业集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也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区的迁移等形式向高级化的方向演进。

在城市的经济活动当中,大量的人口在市区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集聚,形成了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并超过了服务业部门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城市核心区的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成为工业部门迁出城市核心区,在城市周边地区重新集聚的推动力,使服务业代替工业部门在城市核心区集聚,中心商务区能够自然演化。所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产业集聚向高级化的方向演进。

(3)城镇化提高了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城镇化能够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人口要素的集聚直接降低了产业集聚的成本,同时又促进了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商品市场的兴起与繁荣,降低了交易成本,使集聚的企业能够获得低成本优势;而且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对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特别是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分工协作,来强化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分工,使产业集聚由全套型产业集聚向产业链式产业集聚转变,集聚的企业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参与分工与协作。第三,区域性品牌的形成,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和小城镇的竞争力,也同样能够提高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已不再是企业和国家,而是城市;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是产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自身优势产业,我国各种城市的评选活动和各地城镇以自身的优势产业为招牌举办的各种文化节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水平的提高,城镇建成区面积的扩大,使得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得到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产业集聚的发展水平,形成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格局。

3)实现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从目前看来,还存在一些因素阻碍两者形成相辅相成、互动互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1)低层次产业集聚的发展难以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与本地的文化、制度、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根植性,但是和国外大企业的联系不够,品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够,这样“低端的产业集群”更多地是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而难以推动更具聚集经济效应的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信息共享差,竞争合作不足,不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因为产业集聚更多地是源于企业的自发性,源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在享受产业集聚带来的种种外部经济效应的同时,企业相互之间具有保护技术、保护信息等动机,使得彼此间相互封闭。比如义乌出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是一些企业圈了成百上千亩地后,便围墙圈院,一家企业俨然成为一个封闭的行政大院,各企业间地理距离拉大,企业集聚环境下的信息共享性大大减少,在可视距离下得以保持的日常性竞争压力大为削弱,不利于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不利于集群整体功能的发挥,难以更好地提升城市功能。

(3)“城市病”的产生。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聚,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有相当多的城市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短缺、贫民窟等被称之为“城市病”的现象。特别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在未来严重制约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发展。

4)促进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的战略选择

鉴于我国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两者互动发展的障碍,可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推动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

(1)因地制宜,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新产业区,规划建设新城、新市镇。各地区的城镇建设,要根据本地区位与资源优势不同、经济与产业的差异,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和竞争潜力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力强、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较大的新兴服务业,建立独具特色的城市新产业区,规划建设新城和新市镇。通过新城和新市镇的建设,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产业,同时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

(2)加强对已有产业集聚创新的培育,促进产业结构有效升级。产业集聚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产业集聚的生命力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产业集聚是注定要衰亡的。因此要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产业集聚创新的培育,推动产业集聚不断向高级化的方向演进。加强对产业集聚创新的培育,首先要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增强企业家创新的自主性。其次,要重视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培育,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创新风险投资、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集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生命力,才能加快产业集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向高级化的方向演进,从而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3)打破产业条块分割,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建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首先必须着眼于良好制度环境的构建,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区域间、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加大开放度,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促进跨部门和跨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推进彼此间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同时,建立区域内城市间协调机制也是建设城市群的题中之意,只有打破区内各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加强各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使资源在一个地区内优化配置,才能有效推动整个区域内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发展,将区域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4)走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看其发展的数量,更要关注其发展的质量,要将城镇化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基础之上,产业集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城市群的建设为主导,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将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之上,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要坚决杜绝各类污染事件在区域的发生,努力实现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受城市自身和城市依存的区域条件的限制,比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可能发展哪些产业部门,能够发展到多大规模等,都与城市自身和城市依存的区域条件有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它又要以国民经济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分工为前提。任何一个城市,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建立产业时强求一律,或者追求“门类齐全”,都是不切实际的。

城市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就其主要产业门类而言,一般不是为满足城市自身消费的需要,因此其产品是以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以输出为目标。构成城市之间交换的基础是分工,由分工而引起和扩大城市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经济交往,必然增进经济效益,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产业结构的分类,可分为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

中心产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所谓中心产业,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门类,其产品以输出为主。对不同的城市来说,中心产业可能是一个产业门类,也可能是若干产业门类,又被称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城市经济,仅仅从工业规模多大,工业产值多高看问题,往往带有一种片面性,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城市经济的发展要着力于建立中心产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配套产业也称辅助产业,它是围绕中心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务主要是为满足中心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些相应的产业服务,中心产业也不可能顺利地发展。

一般产业则是以满足自身居民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务大多就地消费,这类产业对城市经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城乡一体化渐渐完善,形成城市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