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概述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两者是城镇化的数量过程,后者是城镇化的质量过程。1851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2%,1891年达到72.05%,已经成为高度城镇化的国家。交通拥堵、污染、贫困等城市病症相继出现,使英国率先推行城市郊区化。2.美国城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起点高,发展快美国目前城镇化率已超过80%。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概述_时事热点问题聚焦

一、城镇化和城市化

“城镇化”或“城市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般认为,我国城市化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理论上逐渐成熟。由于城市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是人口的地理迁移过程,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社会学则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在相互依赖加强的过程逐渐减弱,现代性逐步增强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集聚的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就是第二、第三产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当社会经济处于以农业为中心的阶段时,城镇聚集还不具备产生的条件。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产业专门化,也就出现了人的职业社会分工和空间场所的分工,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就出一定的农业剩余产品和劳动力,另一方面非农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因此,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城镇化就是产业的非农化以及劳动力从业的非农化和社会分工细化;地理学把城镇化理解为地域演化的空间过程,包括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的转化,城镇地域向外扩张和城镇内部地域不断演替的过程。由于地域空间组织过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诸多要素,因而地理学对城镇化的解释是综合性的。城镇化作为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镇环境中的地域过程,非城镇型景观逐渐转化为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镇文化、城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前两者是城镇化的数量过程,后者是城镇化的质量过程。我国理论界倾向于城市化,重点对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和城市机制进行探讨,而对集镇的关注,多见于农村发展研究。而实践工作者更多地使用城镇化概念。尽管有关争论仍在继续,但近年来官方文献明显倾向于使用城镇化的概念。

二、国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世界城镇化的历程

在世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镇化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而国外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在他们走过的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由此反映出的规律性,都给如何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启迪。下面我们简要地概括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并探索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

前工业社会时期,即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前这一时期,城镇发展是一个漫长、缓慢变化的过程,是农业经济和乡村聚落发展完善的阶段。早在5 000多年前,世界上就出现了城市。纵观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镇发展,其主要特点为城镇只是政治中心或军事堡垒,乡村在经济上统治城镇。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交替的时期,世界进入了现代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14%,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47%,有29亿之众。1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大城市数量达411个。其中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76%,发展中国家为4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电力技术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进入了以现代城市为发展取向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也进入比工业化社会更高级的阶段——后工业社会。城镇化日趋成熟,与工业化时期相区别,后工业社会城镇发展的特征主要有城镇化速度放慢,总体趋于稳定。

(二)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

1.英国是世界各国城镇化的典范

英国整个城镇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的城镇化起步阶段。英国从16世纪末即开始海外殖民掠夺,到18世纪中叶即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开拓了国外市场,刺激了手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到1750年城镇化水平就已经达到25%左右。二是工业革命后的城镇化加速阶段。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1851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2%,1891年达到72.05%,已经成为高度城镇化的国家。三是实现高度城镇化后的调整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英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明显放缓。

20世纪初英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交通拥堵、污染、贫困等城市病症相继出现,使英国率先推行城市郊区化。母城—卫星城模式不断完善。英国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是建立城乡要素结合的田园城市,二是建设卫星城。主要目的在于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

2.美国城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起点高,发展快

美国目前城镇化率已超过80%。从其城市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区。著名的城市带有东部波士华城市带(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组成),中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西部的旧金山—洛杉矶城市带,南部的达拉斯—休斯顿城市带等。其中波士华—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构成特大工业化区域,是美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最高、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两大城市带相连成丁字形格局。北部与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大城市连绵区相接,3个城市连绵区已成为一个整体。

美国城镇化过程从19世纪20年代起步至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高度城镇化大约经历了160年。实际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战前的起步阶段,其城镇化主要局限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从1810年的7.3%提高到1860年的19.8%,经历了50年,年均提高0.25个百分点;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的城镇化加速阶段。内战后南方黑人农民拉开了大规模城镇化的序幕。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掀起了历史上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第一次高潮,城镇化水平由35.1%提高到51.2%,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城乡结构,初步实现了城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60年代末期实现高度城镇化阶段,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城镇化的第二个高峰,最后导致农业人口下降到最低点,城镇人口趋于饱和;第四个阶段是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口开始从大城市市区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回流,逆城镇化现象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进入80年代以后,以信息化、全球化主导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使城镇化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3.日本城镇化的特点

日本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参考西方城市规模与建设的经验,走过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其中,大都市“都市圈”和“城市带”空间模式,在世界中心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中具有典型意义,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瞩目。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等“都市圈”模式增强了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促使大城市能较为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较好地发挥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功能。城市带模式是现在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城市地域相互漫延,甚至连成一片的带状城市群。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其城市分布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与临海工业带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形成了著名的“京滨城市带”和“阪神城市带”的空间结构。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比较早,工业化水平比较高,与之相伴随的城镇化率也比较高,都已经完成了城镇化的进程。从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比较成功的,它们的城镇化为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我国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总结中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以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以集约利用为导向,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实现与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区域主体功能为基础,实现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的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形成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思路。与传统城镇化道路相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城市诸要素中,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基本功能,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城镇居民营造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城市的规则和设计,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经营和管理等各个层面,一切推进城镇化的活动,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突出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发展观,使城市真正体现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城市建设,城市的发展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协调发展原则

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要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就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而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必须坚持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城镇体系,实现城镇功能互补;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集约化发展原则

集约与粗放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两种方式,集约化和粗放式发展有着相同的愿望,都是通过一定的投入,谋求更大的收益。所不同的是,粗放式的发展单纯依靠投入数量的简单扩大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而集约化发展则非常强调有限的投入,通过提高有限投入的使用效率来最大程度地获取收益,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显而易见。但我们的这种经济发展是一种粗放式的,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基础上的。传统的城镇化单纯追求城镇在数量上、规模上的扩展。粗放征用和使用土地,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城镇化质量不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所以,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总结和汲取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城镇化在水平和质量上不断提高。

(四)经济原则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成本—收益原则,即经济原则来确定发展方案的实施。注重城市的梯度成长,将小城镇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小城市,小城市中的一部分发展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中的一部分培育成大城市。一般来讲,大城市的投入产出率高于中等城市,而中等城市的投入产出率则要高于小城市和小城镇。因此,从收益上看,发展大中城市是最好的选择。但发展大中城市存在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受到资金方面的约束。我们应该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同时,要分阶段、分区域确定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方式。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市对人口、就业的吸纳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的管理能力保持动态平衡,使城市在数量、规模、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持续扩大与优化,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六)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新时期的城镇化不能用损害农民利益的办法来推进,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不能顾此失彼。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这两大原则的核心制度,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核心制度。这两大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平台,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城镇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