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开发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首次召开太仓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体现了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太仓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仓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相继修缮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有力保护了文化遗产。抗战时毁损于日寇的炮火,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辟为苗圃。
开发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_现代化之路太仓实践与探索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成果的物化形式,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将其概况为四个方面:(1)真实性,即文化遗产包含着历史存在的确实信息;(2)情感价值:即巩固个人的和国家的文化认同,具有惊叹称奇、认同性、延续性、精神的、象征的和崇拜的特征;(3)文化价值:包括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古老与珍稀的、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审美的、建筑艺术的、城市景观的、风景的和生态学的、科学的众多方面的内容;(4)使用价值:功能的、经济的(包括旅游)、教育的(包括展览)、社会的、政治的。人类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认识经历一个过程。欧洲对古代建筑文物的保护思想来源于18世纪崇拜历史传统的浪漫主义思潮,例如英国在19世纪初开始了文物修复工作,其保护思想来源于一个被称为“哥特复兴”的以中世纪建筑为主要修复对象的思潮。20世纪以来,战争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先后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和地球的面貌,同时也刺激了文物保护思想的进一步反省,深化了对文化遗产及保护的认识,《雅典宪章》(1933年)、《威尼斯宪章》(1964年)、《内罗毕建议》(1976年)、《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华盛顿宪章》(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公约》(1987年)等一系列文件大体勾勒出了人类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轨迹。

太仓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太仓祖先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文化遗产:“百戏之祖”的昆曲和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都源自太仓南码头一带;明清园林之盛,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兴画,使太仓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太仓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及其保护也经历一个过程:“文革”中由于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上的偏误,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文化遗产甚至遭到人为的破坏;改革之初,主流意识的兴奋点主要在经济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影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2004年太仓市制定了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这是太仓第一份完整、系统的文物保护与发展利用规划,对于太仓文保事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5年首次召开太仓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体现了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2007年太仓市文广局被授予全省文物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这是对太仓文物保护公共的充分肯定。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太仓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1.有形遗产的保护与修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方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的热情,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日益认识到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意义,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太仓也不例外。1996年,完成了《太仓市文物志》文物部分的编写工作,开始着手张溥故居、天妃宫、元代五桥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档工作,并与34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进行检查,签订保护责任书,开启了太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仓市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相继修缮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有力保护了文化遗产。

一是南园重建工程。南园为明代万历年间首辅太仓籍人王锡爵所建,清初,其孙子大画家王时敏与叠山大师张南垣合作加以拓建,占地达三十余亩,为清代以来太仓园林之首。乾隆时期南园荒废,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重修,后渐破旧。抗战时毁损于日寇的炮火,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辟为苗圃。改革开放后,太仓市政府出面重金收回南园遗址地块,并于1998年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逐步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和“长廊”等十八处景点,还将街坊改造中有历史价值的十余栋古建筑,迁建至南园。

二是张溥故居修缮工程。张溥(1602—1641年)号天如,是明崇祯年间进士、明末文学家、“复社”领袖。张溥故居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原为张溥伯父、明崇祯时工部尚书张辅之的宅第,后为张溥所得。保存下来的张溥故居是一路三进建筑,第一进为大厅,第二、第三进均为二层楼房,前后房屋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为独具特色的“通转走马楼”,堂堂相应,楼楼相通。三进后面还有一个景色别致、小巧玲珑的小花苑,整套建筑斗拱齐全,工艺精湛,布局精巧。张溥故居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尚书府第”的建筑风貌,其建筑主要构件也是明代建筑遗物,因此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作为明代著名学者、复社领袖张溥的建筑遗迹,还具有很高的历史纪念价值。20世纪70年代,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探亲时发现了该古建筑,太仓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79年将其列为太仓县级文保单位,并于1984年开始动工修复, 1996年12月,张溥故居全部修缮完毕,对外开放。其后,政府不断投入资金,对张溥故居的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进行完善:2000年新增《太仓历代进士名录》《太仓文物胜迹展》《复社纪念堂》,丰富了张溥故居的历史文化内涵;2004—2006年投入700多万元,再次对张溥故居进行了维修和展馆设施升级。1995年,张溥故居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王锡爵故居修缮工程。王锡爵,明万历年间首辅,其故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原正中有澄观堂,偏东为燕喜堂,偏西为鹤来堂,后面有三馀馆、乐颐堂、含誉楼、晚清轩、录斐轩、德隅和画楼等,经风雨侵蚀,至现代多已荒废。1998年,新东街进行改造,王锡爵大学士第及王氏宗祠被确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维修,1999年4月,对王锡爵故居保存部分——门屋与王氏宗祠——进行修缮。修缮后的王锡爵故居包括“太师第门楼”与王氏宗祠三进,门楼面阔五间,门厅左右为上下二层;屋内花园中陈列着“四王”雕像,在王氏宗祠碑廊陈列了太仓27件40块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碑刻,其中包括《归去来兮辞》、元赵孟頫《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康熙《临黄庭坚书碑》等珍贵文物。相邻部分建筑被搬迁,其中清代建筑鸳鸯厅复建于南园。2000年新增“娄东画派陈列馆”,2002年,王锡爵故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投资200多万元对王锡爵故居再次维修,并在内设立了娄东画派纪念馆。

四是天妃宫修缮工程。浏河天妃宫又称“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据文献记载,浏河天妃宫同湄洲妈祖庙、泉州天后宫、天津天后宫一起被统称为大陆元代“四大妈祖庙”。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由旅居娄江口的闽粤海商建造,元至正二年(1342年)移建于现址——位于浏河镇东市庙前街。作为最早兴建的妈祖宫庙之一,浏河天妃宫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扩建修缮。1911年秋,正殿毁于大火,仅存清代所建后殿。1984年,为重现太仓航海文化,太仓政府决定重修建天妃宫。1985年,为纪念郑和首下西洋580周年,天妃宫寝殿被辟为郑和纪念馆(后被迁出,单独建郑和公园)。1992年5月,天妃宫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太仓天妃宫再次重修,并对外开放。

五是元代五桥。太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多桥众,其中不少是历史悠久的古桥,以元代五桥为最。州桥、周泾桥、皋桥、井亭桥、金鸡桥是建造于元代5座古桥。州桥位于城厢镇南街南端,原名安福桥,后因其位于州署衙门对面,故称州桥。周泾桥位于城厢镇东门街边濠弄口,原名海门第一桥,正中地幅石上“海门第一桥”的字迹和4块条石及两侧石栏板的雕刻图版都保存完好。皋桥位于城厢镇西门街张家弄口,又名高桥、兴福桥。三桥勾勒出太仓古城轮廓。井亭桥、金鸡桥都位于南郊南广寺附近,前者为三孔桥,长16.7米,后者为单孔桥,长4.67米。1996年4月对井亭桥、金鸡桥进行维修。2005年对元代五桥进行了维修。2006年元代五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太仓对西庐古园也进行了修缮改建。西庐又名西田,位于太仓城厢镇西门外六七里,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晚年归里所筑的田园式别墅,系明代造园大师张南垣名作。至现代,西庐园已完全荒废。为彰显太仓园林文化底蕴,太仓市决定重建西庐园。2004年,历时2年耗资4000余万的西庐园全部竣工。重修的西庐园占地450亩,是一个集休闲、生态、景观、生产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公园,也是市民充分感受古人“采菊东篱下”境界的休闲胜地。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太仓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全方位展示太仓深厚历史文化的景观体系:海运仓遗址、天妃宫展现太仓航海文化,南园、弇山园、西庐园展现江南园林文化,张溥故居、王锡爵故居展现中国士绅文化,沙溪古镇展现江南水乡文化。

2.有形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大众了解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强化民族认同感,更好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二是通过文化遗产的开发,获得经济效益,造福当地民众,同时也为遗产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太仓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对太仓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是合理开发已有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创造经济效益。沙溪古镇的开发,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沙溪在唐代已形成村落,元代自涂菘西迁,形成市集,明代商运通达,成为商贸重镇。沙溪古镇区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明清临水建筑、幽深古老的小巷、古朴雄浑的古桥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开凿于宋代的七浦河贯穿全镇,河道宽阔,河中有岛,为江南古镇一大特色。沿河街道绵延1.5公里,河上横跨着三座古石拱桥:利济桥、庵桥、义兴桥,均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2001年沙溪镇列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先后荣获了“苏州市十大魅力旅游乡镇”“全国民间艺术(舞蹈)之乡”等荣誉。为更好地保护沙溪古镇文化,同时开发古镇旅游业,太仓市政府决定对沙溪古镇进行维修和旅游开发,2010年5月,投资1.2亿修复完毕的沙溪古镇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2010年接待25万人次,获得初步的效益。2012年,沙溪古镇被国务院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二是加强考古工作,提高考古水平,挖掘文化遗产。考古工作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保护水平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太仓考古获得重大突破,考古水平迈上新台阶,其标志性的成就是海运仓遗址和维新遗址的发现。关于太仓的起源有春秋说、战国说、西汉说、三国说、五代说等五种说法,虽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太仓是元明时期中国海运漕粮的重要基地,全国著名的粮仓,太仓因粮仓而出名,但又都对太仓古代粮仓的基址位置都未提及或语焉不详。2008年,苏州博物馆与太仓文物部门共同对太仓海运仓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终于发现了太仓海运仓遗址所在位置和规模:位于太仓城厢镇南郊,在盐铁塘东,场中路两侧。整个遗址为台形,高出周围地面0.501.50米。遗址由两个长方形土台组成,整个遗址的面积在11万平方米以上,储存粮食1000万公斤以上。遗址的发现为元明时代仓廪文化史和太仓港发展史提供实证资料,丰富了太仓的历史文化遗存内容。海运仓遗址列入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双凤维新遗址的发现也是太仓考古的另一重大发现。2003年5月,苏州市博物馆和太仓博物馆在清理1座明代古墓时,意外发现厚达一米多的红烧土和一批印纹陶罐,经考古发掘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是马桥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并定名为太仓维新遗址。维新遗址中心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范围约6万平方米。遗址分北、南两个区。南发掘区出土马桥文化遗存有陶片、土井和大量红烧土堆积物;北发掘区出土马桥文化遗存有凹圜底罐、鼎足等。良渚文化遗存有圈足盘、高领罐、鼎足、豆把、甗、鬶等器物残片,以及一块彩陶片。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太仓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450万元,建造了太仓维新遗址公园,内有主体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维新遗址陈列馆,陈列馆分三个展示厅,展示太仓海陆变迁过程和维新遗址挖掘保护及出土成果以及马桥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陈列馆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已成为太仓市德育教育基地。维新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太仓原始文化的空白,将太仓有据可考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00年左右,被誉为“太仓之根”。同时,为了解良渚和马桥文化的内涵及分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依据,对研究太仓及整个长江下游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新资料,极大地充实丰富了太仓历史文化的内涵。2011年12月,太仓维新遗址被列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建设新的文化工程,弘扬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太仓是一座历史名城(镇),祖先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但有些遗产逐渐被湮没在时代风雨中,为留住这些渐渐淡忘的民族记忆,太仓建设了一些新的文化工程,如郑和公园、宋文治艺术馆、太仓名人馆等。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郑和在完成7次伟大的航海后,亲立“通番事迹碑”,记录了这史无前例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华民族记忆的重要一页,为保护这重要的历史见证,太仓于2008年建造了郑和主题公园。郑和主题公园总面积122公顷,建有11座山体、主入口广场、音乐喷泉、郑和铜像、郑和宝船、郑和纪念馆、郑和七下西洋历经的异域风情等10个工程。建筑风格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历史文化主调,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异域风情区再现郑和七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遗迹和风情,主要有马六甲、爪哇、古里、麻林、锡兰南北楼、唿噜莫斯和麦加等七大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另外还在新东路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一条街”,设立了“四王”南园雅集群像、陆世仪先生读书处、镇洋县界碑等景点,以保留太仓的传统文化记忆。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由文化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组成是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民间传说、习俗、音乐、舞蹈、语言、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文化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是国家、民族的身份象征和价值象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2002年、2003年相继出台了《保护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建议案》《伊斯坦布尔宣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重要文件,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后起的现代民族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成果的过程中,也很容易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在西方文化殖民浪潮的冲击下,保护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4年我国政府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成为该公约的政府委员会成员,并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保护,如对珍贵、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用相关物化载体,比如录音带、相片等将其记录下来。二是动态的保护,也就是传承中保护,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加以有效利用,延续人们对它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寻求有形化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使之被宣传到人们的思想里,扎根在思想认识之中,从而增强认同感,自觉地传承。静态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维持这些无形资产的继续流传。

太仓作为一个江南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之前,太仓和其他地方一样,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归为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2005年,首次太仓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至此,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新的阶段。2006年、2008年分3批公布了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丝竹、双凤民歌、太仓肉松技艺等27项作品入选,袁光华作为滚灯传承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10多年来,太仓以龙狮和江南丝竹二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主要由弦乐、管乐和鼓板三类乐器组成,曾在苏南、上海、浙江一带流行。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演奏地点可在茶馆等公共场所也可为私人住宅,既可作为娱乐节目,也可作为婚、丧、喜、庆的演奏活动。至20世纪60、70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均自行解散,加之受现代流行音乐和婚丧仪式改变的冲击,江南丝竹逐渐衰落。至上世纪末,江南丝竹日渐濒危。作为一种起源于太仓的民间音乐,承载着太仓地方文化,为此,太仓市政府将江南丝竹作为太仓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对象,采取三方面的措施,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一是江南丝竹作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1998年,陈有觉、高雪峰对江南丝竹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撰写论文《江南丝竹发源初考》。2002年,对在太仓流传的江南丝竹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收集到丝竹作品130多首,并精选了《乌夜啼》《槐黄》《春花秋月》《节节高》《花花六版》《六花六节》《南词起板》《龙虎斗》《葡萄仙子》《八段锦》等10首乐曲结集为《江南丝竹十大名曲》(CD版)出版,次年出版由著名作曲家张晓峰整理、编配的《江南丝竹十大曲》总谱, 2006年出版《江南丝竹新八曲》。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表演队伍。1999年,为进一步推动江南丝竹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演奏活动的普及和提高,成立了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协会有丝竹社团24个、会员280余人。2003年,成立“省文化馆江南丝竹实验基地”,探索推动、促进江南丝竹的普及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2005年拨款300多万元,建造了建筑面积460平方米的江南丝竹馆。

三是扶持江南丝竹演出活动,扩大丝竹影响。2003年举办“江南丝竹八大曲演奏比赛”“江浙沪江南丝竹邀请赛”,还组织恒通民乐团赴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表演江南丝竹。2004年出版了《丝竹之乡——太仓》,组织恒通民族乐团到北京、南京举办太仓江南丝竹展演。2007年江苏五洋集团与文广局签订协议,通过与企业联姻,促进江南丝竹品牌打造。保护有了明显的成效:江南丝竹作品《六花六节》获首届江苏中国民间艺术大赛民乐类节目金奖(双凤民歌《哥哥妹妹心连心》或铜奖)、全国13届群星奖优秀奖,太仓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特色文化之乡(江南丝竹之乡),2006年江南丝竹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双凤龙狮、双凤山歌、太仓肉松、璜泾民乐也是太仓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太仓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2008年沙溪的舞蹈、城厢的书画、横泾的民乐、双凤的龙狮、江南丝竹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七夕节、“双凤山歌”等9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