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肿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水肿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数病例肾功能损害严重而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明显少尿时肾小管功能正常。4.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2%~5%急性肾炎患者有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若患儿急性起病,有明确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补体C3降低后可恢复正常,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剧烈活动,仅限于完成课堂作业;至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恢复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体力活动。

一、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1.生理特点 小儿肾功能一般至1-1.5岁时才达到成年人水平。①肾小球滤过(功能)率低。②肾小管吸收和分泌功能:新生儿葡萄糖肾阈较低,易出现糖尿;钠排出能力较差,输入钠过多可发生潴留,出现水肿,未成熟儿肾保钠能力差,易致低钠血症,生后最初10d的新生儿排钾能力差,血钾偏高。③浓缩、稀释功能:新生儿和婴幼儿浓缩尿液功能不足,排泄1mmol/L溶质至少需水1.4ml,而成年人仅需0.7ml,故入量不足时易发生脱水。④酸碱平衡功能:新生儿和婴幼儿因碳酸氢钠肾阈低,泌氢和生成氨能力差易致酸中毒。⑤肾内分泌功能:肾可产生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D3等。

2.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1)尿量和排尿次数:99%新生儿在出生后48h内排尿。正常尿量为每小时1~3ml/kg,每小时<0.5ml/kg为无尿。出生后最初几天每日排尿4~5次;1周后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3岁后减至每日6~7次。正常每日尿量(ml)=(年龄-1)×100+400。当24h学龄儿童<400ml,学龄前儿童<300ml,婴幼儿<200ml(2001、2003)时,即为少尿,<30~50ml时称为无尿(2008)。

(2)排尿控制:正常排尿机制在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脑干大脑皮质控制,3岁已能控制排尿。

(3)尿的性质:①尿色:正常小儿尿色淡黄,生后最初几天含尿酸盐较多,放置后有褐色沉淀,寒冷季节尿排出后变为白色结晶,为盐类结晶。②酸碱度:生后最初几天因尿内含尿酸盐多而呈强酸性,以后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为5~7。③尿渗透压和尿相对密度:新生儿尿渗透压均为240mmol/L,相对密度为1.006~1.008;婴儿尿渗透压50~600mmol/L;儿童尿渗透压500~800mmol/L,尿相对密度范围通常为1.011~1.025。④尿蛋白: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每日<100mg/m2。尿蛋白主要来自血浆蛋白,2/3为清蛋白,余为球蛋白和Tamm-Horsfall蛋白。⑤尿细胞和管型:正常小儿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HP(2001),白细胞<5/HP,可有少量透明管型(2003);12h 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历年考点串讲

近十年考试3次。其中少尿、无尿的标准及小儿尿蛋白定量、尿细胞及管型、Addis计数应熟练掌握。常考的细节有:

1.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时,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应少于3个(2001)。

2.婴儿少尿的标准是每日尿量少于200ml(2001)。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 ①绝大多数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株)感染所致;②病毒;③其他。

【临床表现与分型】

1.前驱感染 秋、冬季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夏秋季则为皮肤感染,前者前驱期多为1~2周,后者前驱期为2~3周(2003)。

2.典型表现 起病初可有低热、疲倦、乏力、食欲缺乏等一般症状,部分患者尚可见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病灶,典型表现为水肿、血尿、血压。①水肿:病初为晨起时双睑水肿,以后发展至下肢或遍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水肿同时尿量明显减少。②血尿:30%~50%患儿有肉眼血尿;其余表现为镜下血尿。③高血压:学龄前儿童,血压>120/80mmHg;学龄儿童,血压>130/90mmHg。

3.严重表现 严重表现为循环充血(2004)、高血压脑病(2005,2008)和急性肾功能不全(2006),多发生于起病1~2周(2002)。

(1)循环充血:由于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多而出现循环充血,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患儿心排血量正常,心肌泵功能正常,故称为严重循环充血。

(2)高血压脑病:血压骤升,临床上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甚至惊厥和昏迷。

(3)急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短暂氮质血症,在严重病例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出现尿少尿闭,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症症状。

4.不典型表现 ①无症状性急性肾小球肾炎;②肾外症状性急性肾小球肾炎;③肾病综合征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尿蛋白可在+~+++,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可有透明、颗粒和细胞管型,约2/3病例有红细胞管型。

2.血常规检查 常有轻、中度贫血,贫血程度与细胞外液容量增多平行;白细胞可增高或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3.肾功能检查 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随利尿消肿多数迅速恢复正常。少数病例肾功能损害严重而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4.病灶细菌培养 若存在感染灶,可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

5.抗链球菌的抗体检查 咽炎病例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往往增加,10~14d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3~6个月恢复正常。另外,咽炎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者抗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ADPNase)滴度升高。皮肤感染后APSGN者ASO升高者不多,抗脱氧核糖核酸酶(ANaseB)和抗透明质酸酶(Ahase)滴度升高。

6.血清补体 80%~90%的患者血清C3下降,94%的病例至第8周恢复正常。明显少尿时肾小管功能正常。持续少尿、无尿者,血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尿浓缩功能也受损。

【诊断】 急性起病、水肿、少尿,有或无高血压,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可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若近期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和1~3周的前驱期,血清链球菌抗体升高和血清补体C3降低,可诊断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鉴别诊断】

1.IgA肾病 多数无水肿、高血压,血尿较重,常有复发,抗O、补体C3往往正常,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2.膜增生性肾炎 无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补体C3降低>8周或随访中反复降低,肾活检可确诊。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前驱期短,1~2d即出现水肿、少尿、氮质血症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正常,尿相对密度低且固定。

4.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2%~5%急性肾炎患者有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若患儿急性起病,有明确链球菌感染证据,血清补体C3降低后可恢复正常,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

5.继发性肾炎 尿常规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因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一些继发性肾炎也可以急性起病,故应注意排除。

【治疗】

1.一般处理

(1)休息:症状重者急性期卧床休息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行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剧烈活动,仅限于完成课堂作业;至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恢复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体力活动。

(2)饮食:水肿期应限制钠盐摄入,严重者限制于每日60~120mg/kg,氮质血症期饮食蛋白质控制于每日0.5g/kg。

2.抗生素 常用青霉素7~10d,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3.对症治疗 ①水肿:严重者给予呋塞米,每次1~2mg/kg。②高血压: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

4.严重病例的治疗

(1)高血压脑病:应予止惊、降压和脱水。降血压可选用硝普钠静脉滴注。

(2)严重循环充血: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量和应用强利尿药,发生肺水肿者用硝普钠,适当使用快速强心药,但剂量宜小,上述治疗措施无效时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3)急性肾衰竭:将呋塞米剂量增至5mg/kg,24h入液量控制在400ml/m2,及时纠正水过多、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危及生命的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透析治疗。

历年考点串讲

近十年考试14次。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驱期及临床表现应熟练掌握。常考的细节有: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起病1~2周(2002)。

2.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2~3周(2003)。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典型表现:水肿、血尿、高血压;严重表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不典型表现:无症状性急性肾炎、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4.典型病例一:8岁男孩,水肿,尿色红2d入院,查体:颜面眼睑水肿,心肺听诊无异常,尿常规有红细胞(+++),蛋白(+),患儿半月前患过扁桃体炎。若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呼吸增快,心率增快,奔马律,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肝大,BP 120/80mmHg,应首先考虑发生严重循环充血(2004)。

5.典型病例二:8岁,女孩,水肿,尿少3d入院,神清,眼睑水肿明显,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血压140/90mmHg,心肺无异常。假若该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首先应考虑出现高血压脑病(2005)。

6.典型病例三:男性,6岁。水肿、尿色红2d入院,查体:颜面眼睑水肿,心肺听诊无异常,尿常规有红细胞(+++),蛋白(+),半月前患过扁桃体炎。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若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精神萎靡,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氮质血症,血钾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BP120/80mmHg,应首先考虑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2006)。

7.典型病例四:8岁患儿,水肿、少尿4d,近1d来诉头痛、头晕、呕吐并抽搐1次,查体:体温37.3℃,血压170/120mmHg,血尿素氮7.8mmol/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00个/HP,白细胞30个/HP。该患儿准确的诊断为: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2003)。

8.典型病例五:7岁女孩,水肿,肉眼血尿2d,颜面眼睑水肿,心肺听诊正常。尿检红细胞(+++),蛋白(+)。患儿半个月前患过急性扁桃体炎。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血化验检查是ASO与血浆蛋白电泳。若患儿在病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呈奔马律。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肝大。首先应考虑发生严重循环充血(2007)。

9.典型病例六:8岁男孩,水肿,尿色红2d入院,查体:颜面眼睑水肿,心肺听诊无异常,尿常规有红细胞(+++),蛋白(+),患儿半月前患过扁桃体炎。发生上述情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呋塞米(速尿)(2004)。

三、肾病综合征

【临床分型】

1.单纯性肾病 国内儿科诊断标准为: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2周,24h尿蛋白总量>0.1g/kg;血浆清蛋白<30g/L,胆固醇>5.7mmol/L;水肿可轻可重。

2.肾炎性肾病 除有单纯性肾病上述表现,凡具有以下4项中任一项或以上者属肾炎性肾病。①尿红细胞>10个/HP(指分散在2周内进行的3次以上离心尿检查)。②反复出现高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17.3/12.0kPa),学龄前儿童>120/80mmHg(16.0/10.7kPa),并排除皮质激素所致者。③持续性氮质血症,尿素氮>10.7mmol/L,并排除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者。④血总补体(CH50)或血C3反复降低。

【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全身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严重者可有腹水和胸腔积液。肾炎性肾病可出现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辅助检查】

1.尿液分析

(1)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多在+++,约15%有短暂镜下血尿,大多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和卵圆脂肪小体。

(2)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0.1g/kg,一次性蛋白尿(mg/dl)/尿肌酐(mg/dl)>2。

2.血清蛋白、胆固醇和肾功能测定 血清白蛋白浓度为25g/L(或更少)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低白蛋白血症。由于肝合成增加,α2、β球蛋白浓度增高,IgG减低,IgM、IgE可增加。胆固醇>5.7mmol/L和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多正常。尿素氮、肌酐多正常,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可升高,晚期病儿可有肾小管功能损害。

3.血清补体测定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或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血清补体水平正常,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补体可下降。如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及部分脂肪代谢障碍患者。

4.感染依据的检查 对新诊断病例,应进行血清学检查寻找链球菌感染及其他病原学的检查,如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等。

5.系统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 对新诊断的肾病患者,需检测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Smith抗体等。

6.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检查 多数原发性肾病患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尿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高。对疑及血栓形成者可行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7.经皮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 多数儿童肾病综合征不需要进行诊断性肾活检。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指征:①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耐药或频繁复发者。②对临床或实验室证据支持肾炎性肾病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者。

【诊断】

1.诊断标准 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2周,24h尿蛋白总量>0.1g/kg或0.05g/kg;血浆清蛋白<30g/L;血胆固醇>5.7mmol/L;水肿可轻可重。以上4项条件中以大量尿蛋白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2.临床分型诊断

(1)单纯性肾病:只具有上述四大特征者。

(2)肾炎性肾病:凡具有以下4项中之一项或多项者属肾炎性肾病。①尿红细胞多次超过10个高倍视野。②反复出现高血压,学龄儿童,血压>130/90mmHg(17.33kPa/12.00kPa);学龄前儿童,血压>120/80mmHg(16.00kPa/10.67kPa),并排除皮质激素所致者。③持续性氮质血症,尿素氮>10.7mmol/L,并排除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者。④血总补体(CH50)或血C3反复降低。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还需与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病综合征鉴别。部分非典型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及药源性肾炎等均可有肾病综合征样表现。临床上须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后方可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并发症】

1.感染 最常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皮肤疖疮和蜂窝织炎;合并腹膜炎多见于腹水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和腹胀,腹肌僵硬和反跳痛可不显著。

2.低血容量性休克 多见于起病或复发时,或用利尿药大量利尿及呕吐,腹泻造成体液急剧丢失,表现为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皮肤出现大理石状花纹,脉搏细速,心音低和血压下降。

3.电解质紊乱 常见为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

4.血管栓塞 低蛋白血症患儿血液高凝,血液浓缩和高脂血症,易发生血管栓塞。常见于肾静脉栓塞,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肾区叩击痛、肉眼血尿。

5.急性肾衰竭 多数为起病或复发时低血容量所致的肾前性肾衰竭。

【治疗】

1.一般治疗 ①休息:无高度水肿、低血容量和感染的患儿无需卧床休息。②饮食:水肿患者给予少盐(2g/d)饮食,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患儿应给予无盐饮食,但不宜长期禁盐,尿少患者应限制入水量,优质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每日2g/kg。③维生素与矿物质:注意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④利尿:当水肿较重,尤其有腹水时,可用利尿药治疗。⑤防治感染:避免交叉感染,一旦发生及时治疗,预防接种需在病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进行。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首选药物,国内多采用中、长程疗法。

(1)泼尼松中、长程疗法:疗程达6个月者为中程疗法,达9个月者为长程疗法。

(2)泼尼松短程疗法:疗程共8周,短程疗法易于复发。

(3)激素疗效判断:①激素敏感:激素治疗后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②激素部分敏感:治疗后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阳性(+~++)。③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阳性(≥+++)以上者。④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用药即缓解,但减量或停药2周内复发,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又可缓解并重复2~3次者。⑤复发和反复:尿蛋白已阴转,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转阳(≥++)为复发;如在激素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变化为反复。⑥频复发和频反复: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

(4)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除发生常见不良反应外,尚有骨质疏松和由于生长受抑制而身材矮小。突然停药、快速减量或并发急性感染等可引发肾上腺皮质危象。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每日5~10mg/kg。

(5)复发或反复的治疗:①延长激素治疗时间:疗程结束后继续用泼尼松2.5mg或5mg隔日口服来预防复发,用药时间1.5~2年。②免疫抑制药: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

(6)皮质激素耐药的治疗:①继续诱导缓解:延长泼尼松诱导期;②甲泼尼龙冲击疗法;③环磷酰胺口服或冲击治疗;④环孢素;⑤抗凝治疗。

3.降低蛋白尿的治疗 因大量蛋白尿所致肾小球高滤过会促进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有预防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恶化的作用,常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历年考点串讲

肾病综合征近十年历年偶考,但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短、中、长程疗法及疗效的判断需熟练掌握。常考的细节有:

1.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是: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2004)。

2.肾病综合征的特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3.典型病例一:男性,5岁。眼睑水肿2周就诊。查血红蛋白97g/L,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比重1.026,血清蛋白27g/L,胆固醇9.8mmol/L,C3 460m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炎性肾病(2001)。

4.典型病例二:女性,6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因水肿、尿少,给予利尿消肿治疗,患儿发生腹胀、乏力,膝反射减弱,心音低钝,心电图出现U波,治疗中需及时补充钾盐(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