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时辰给药的内涵

中药时辰给药的内涵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王好古《用药法象》中记载:“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时则性味不全。”所以,药材的采集应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进行。中药炮制与否,用何种辅料等都影响临床疗效。中药材通过炮制以后,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能扩大药材的使用范围。说明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大小,对药性药效至关重要。

(一)中药自身的时效性

中药有性味性质、药用部分及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的不同,分为阴药和阳药,用治寒证和热证,在不同的时间里,人体对此有不同的效应。

元代王好古《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指出:“假令附子与大黄合而服之,昼服则阳药成功多于阴药;夜服则阴药成功多于阳药。”所谓阳药即气厚味薄,性温热的一类药物,加附子干姜应当昼进;阴药即气薄味厚,性寒凉的一类药物,如生地黄、大黄应当夜服,此药性之时效差。各药起效时间也有差异,如冰片麝香服后1~2min便可发挥作用;而桑叶银花之类服药2~4h起作用;当归黄芩类则4~6h起效。

采收季节与采收时间对药效也有影响。元代王好古《用药法象》中记载:“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时则性味不全。”孙思邈《千金翼方》亦云:“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民间也有这样的采药谚语:“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中旬采菊花,十月上山摘连翘。”也就是说,在最佳的采收时期采集生药,质量最好。如甘草在不同季节,其甘草甜素的含量不同,生长初期为3.5%,开花前期为10.0%,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期末为3.5%;茵陈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开花期含量最高达1.98%。所以,药材的采集应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进行。

中药炮制与否,用何种辅料等都影响临床疗效。中药材通过炮制以后,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能扩大药材的使用范围。如五灵脂生用行血止痛,炒用止血;大黄生用有泻下作用,炒炭后能收敛止血,无泻下作用;款冬花蜜炙后可以提高其润肺止咳作用;淫羊藿油炙后可以提高其壮阳的作用;川乌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

(二)中药煎煮的时效性

徐灵胎先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说明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大小,对药性药效至关重要。药性气味有厚薄之分,阴阳之别,药质有刚柔之异,服后有走表走里,入脏入腑之不同,因而煎药时也应根据这些特点掌握火候时间。

1.解表、感冒、清热类中药 如薄荷、菊花、金银花等,一般是等其他中药武火煮开之后,后下,再煮15min左右即可关火,不宜久煮。因为这些药中大多数含挥发性成分,久煮药效就会丧失。

2.补养类中药 应武火煮开,文火慢熬超过20min以上。如党参、黄芪、五味子、女贞子、龟甲、鳖甲、鹿角等,因其质地坚硬厚实,滋腻性强,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煎煮时间宜长,第1煎煮沸30~45min,第2煎煮沸30min。

3.附子等有毒类中药 需先煎40min左右,再把其他中药放进去煮。而用于泻下的生大黄,一定要后下,一般是水开后10min才放入煎锅,才能起药性。此外,如钩藤,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在煎煮开始阶段随煎腾时间的延长而含量升高,当煎沸35min时,生物碱含量达最高值,随后随时间延长含量反而下降,故钩藤入汤剂要后下。

4.同方中各药性质有差别时 应分别先后依次煎煮,其中芳香类药物须待矿物贝壳及根茎类药材先煮沸10min左右再入。如薄荷、荆芥、木香、檀香、丁香、藿香、砂仁、豆蔻、青蒿等,它们的有效成分(大多含有挥发油)受热易挥发或遇热不稳定,易被破坏,这类药物易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前加入共煎。

(三)中药用药的时效性

1.选择季节用药 阴阳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其阴阳变化的关键就在于二分二至四个节气。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春分阳与阴平,秋分阴就阳均。在这阴阳消长转化的关键时节,机体如果不能与之相适应,则容易使阴阳失调而致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在治疗上,若能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预先投以相应的药物,则收效显著。所以虚证多着重于冬季补养,尤其是以冬至后81d这段时间为佳。而对于寒哮、痛痹、冻疮、脚湿气等阴寒之证则以夏季治疗为佳,特别是大暑至立秋这一段时间尤佳。二分系阴阳对比由量变到质变的时期,故寒证利于春分而恶于秋分;热证利于秋分而恶于春分;阴阳垂危者则多难越二分节气。临床掌握这些特点,对于疾病的防与治、攻与守便能应付自如。

(1)不同药物的择季应用:《内外伤辨·说病形有余不足当补当泻之理》从性味的角度,详述有关药物的择季应用方法,如:“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为四时之宜也,但宜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但言泻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泄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并强调“用药者宜用此法度,慎毋忽焉”。

(2)某些方剂的择季应用:季节变化,制方用药也当应时而变,张仲景《金匮·杂疗方第二十三》有“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方,冬三月加柴胡、白术、大腹、槟榔、陈皮、生姜、桔梗;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夏三月加生姜;秋三月加陈皮”之论。李东垣根据四季变化不同及发病不同制订了四季时方:“春宜补中益气汤,夏宜清暑益气汤,秋宜升阳益气汤,冬宜神圣复气汤”,提出了“诸病因四时用药之法,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药;秋月有疾,加温气药;冬月有疾,加大热药”等对我们现在的临床用药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不失气宜”,总的是以人体与自然界在时间上取同步变化为原则。倘“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当然“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如感冒,由于发病季节不同,而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风寒多发生于冬夏,宜用麻黄汤、桂枝汤;风热多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宜用桑菊饮、银翘散;夏季感冒者,常偏暑热,宜用香薷饮、白虎人参汤;感冒于盛夏者,因气候多偏暑湿,方宜用三仁汤、羌活胜湿汤;秋季感冒时,因气候多偏燥,方宜用桑杏汤、杏苏散。指的就是同一证候发病不同季节,用药也不相同。如风寒感冒,冬天用麻桂之属辛温散寒发汗,夏天气候炎热,腠理疏松,易汗伤津,麻桂就应当慎用,而宜用荆芥、薄荷发汗力较轻的药物,暑盛则用香薷之属。

(3)某些疾病的择季用药施治:按“缓则治本”的原则,多用于冬季易发生或易加剧的一些病证,专门选择病证趋于缓和乃至不发作的夏季用药治疗,如《张氏医通》提出“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日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这种“冬病夏治”方法除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乃至肺源性心脏病等病之外,现在已经扩用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然而仍然以前两种疾病夏季选择某些背部俞穴贴敷膏药的治法,所获得的效果都比较明显而又稳定,其他疾病的效果报道不一。另外,如在各种乙型肝炎患者及其他没有明显症状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诊治过程中,也发现,前者的病情及后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滴度在春、夏两季呈现加剧和升高的变化,相反,前者治疗效果及两者的(HbsAg)转阴率都以秋冬两季尤为明显,这就为两者选择秋、冬两季积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选择日期用药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经、带、胎、产等疾病,即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一月中的某几天进行药物治疗。《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指出人体的阴阳气血随着月相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可根据月亮的盈亏圆缺而对虚实不同的证候分选特定日期服用不同的补、泻之剂,文中提出的“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对后世的临床用药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月生无泻”指农历每月的初三至十四日,月亮、地球、太阳的位置不同,地球受太阳、月亮的引力由大到小,此时血气逐渐流利,卫气畅行由弱到强,是补养用药的最佳时段,而不宜采用泻法;“月满无补”即每月的十五、十六日,月正圆,血气充实,这时则不能用补法,而在之后的下弦月,对于邪热过盛,气滞血瘀者,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最佳疗效时段,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后世医家正是在此基础上诊治有关月经病及带下、不孕症等病证,根据其虚实病证而选择月亮上弦、下弦及朔、望之日而分别施以补、泻方药。此外,还可以根据有关妇科疾病患者自身的行经规律选择具体日期实施药物治疗,如《名医类案·经水》十一卷即载有如下一案:元代“滑伯仁治一妇,年三十,每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如刀刺状,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继而水下,因此无娠,脉二尺沉涩欲绝,余部皆弦急。曰:‘此由下焦寒湿邪气搏于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血经,故经事将来,邪与血争而作痔痛,寒气生浊,下如豆汁,宜治下焦。’遂以辛散苦温理血药为剂,令先经期十日服之,凡三次而邪去经调,是年有孕。”这种记载实是这方面的一个最好的例证。对女性风湿病经前经后分治主要是因为女子风湿病疼痛以月经期(行经期、经前后期)发作、加重最为多见,因此风湿病的治疗用药可参照月亮的不同时相及月经周期辨证加减:一是于疼痛将作未作,月始生、月廓空而气血相对衰弱之时,先以温通补益,补气活血为主,标本兼治而注重治本,使疼痛发作减轻或者不发作;二是在月满疼痛即作或妇女经前疼痛发作、加重之时,宜以祛瘀逐邪,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标本兼治而注重治标,使疼痛刺激得到抑制和缓解。

3.选择时辰用药 根据昼夜变化择时用药是中医时辰治疗学另一大特点,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人早已发现在自然环境周期变化的影响下,人体阴阳气血的消长盛衰也昼夜变化,因而用药也应当根据昼夜节律加减、调整,以取得最佳疗效。因为昼夜气温、气压、温度的变化及潮汐对人体的影响及药物对不同疾病或病在人体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效力存在差异,因此一日之内对病邪所在部位不同治疗的方剂亦应有不同的最佳疗效时段。《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类经》中释曰:“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故“人亦应之”。故张仲景有“太阳病欲解时,从巳时至未上”,即在09:00—13:00,阳气最盛,对于初犯人体的外邪,以药力借助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一汗而解;“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即15:00—19:00,阳气渐衰,阴气渐生,一身正气由表入里,所以无论是气分实热的白虎汤证还是肠胃积滞的承气汤证,此时用药都可以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即在03:00—07:00阴气渐退,阳气逐升,人体的抗病能力由弱至强,人体的正气处于半表半里之间,此时用小柴胡汤能获得最佳的疗效;“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即23:00—03:00,阴气由强变弱,阳气始生,对于治疗抗病能力极弱的少阴阶段病,人体正气可借助药力以补充,所以各种补益方剂,在此时应用疗效最好;“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即在21:00—01:00为阴气最盛,是人体虚寒证转机的最佳时刻,因此治疗肠胃虚寒,消化不良等四逆类证,在这时间里效果最佳;“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在01:00—05:00,是以正胜邪的最关键时刻,此时一阳复升,阴气始退,对于疼痛难忍的胆道蛔虫病及各种阴阳绝离、生死攸关之病,可抓住时机起死回生。叶天士更有“早温肾阳、晚补脾气;晨滋肾阴、午健脾阳;晨补肾气、晚滋胃阴;早服摄纳下焦、暮进纯甘清燥”等具体运用。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不同性质的药物选择时辰应用:这种方法为元代王好古所倡导,提出了阳药应当昼进,阴药应当夜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早用温肾阳之药,晚用补脾气之品,晨滋肾阴,午健脾阳,早服摄纳下焦,暮进纯甘清燥。”都是遵循昼夜节律,选择最佳用药时机,根据不同证型,在不同的时辰应用不同剂量的药物,以得到“天地之旺时而祛邪”的目的。

发汗解表药宜在午前服用,午前为人体阳中之阳分,此时可以发汗,增强药效。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说:“汗无太早,非预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谓当日午以前为阳之分,当发其汗。午后阴之分也,不当发汗。故曰汗无太早,汗不厌早,是为善攻。”

益气升阳药宜在午前服用,午前为阳气升发向上之际,投以升浮之药,有利于阳气的提升和祛除病邪。

止咳平喘药宜在疾病发作前2h服用。如苏子、半夏、桔梗、杏仁与甘草,五味子与细辛,干姜、炙麻黄与百部,麦冬与天冬,旋覆花与胆星,黛蛤散与海浮石等药在发病前2h服用,药效最佳。

催吐药宜在清晨服用,此时服药借阳气上升外达之机,加强药物上达外透之力,使邪外出。

利水渗湿药宜在清晨服用,此时人体胃内基本排空,投以利水药物便于体内吸收,加之人体此时阳气渐渐升发,有助于气化水湿,增强药效。

驱虫药和泻下药宜午后、晚上或入睡时空腹服用。根据寄生虫活动特点,结合人体阴阳消长与自然界阴阳节律,这时用驱虫药可促使虫体与病邪随大便排出;泻下药分缓泻、润泻、峻泻,因此最佳用药时间也不同,如缓泻药,从服药到泻下相隔4~6h,因此要提前6~8h服用;而润下药主要用于肠中因体虚津干液亏的便秘,因此要经常服用,而且用量不宜过大,直到大便正常为止。所以应当每天服用2~4次,中间相隔6~8h最佳;峻下药,这类药物药性猛烈,即速泻下大量的肠容物,所以应当在早餐以后09:00—15:00,因09:00以前体力尚未恢复,15:00以后则会造成夜间泻下。应用泻下药时,中病即止,以防伤津,损亏正气。对于病情严重者,不必拘泥于规定时间,应随病情斟酌定之。

滋养阴血药宜入夜空腹服,21:00—23:00人体肾脏最为空虚,补阴极宜,同时,空腹服药也有利于被人体迅速吸收。

安神药宜临睡前服用,以保证患者较快入睡。

强心药。心脑血管疾病在亥至丑时,即夜间21:00—03:00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主要是因为昼夜之中此时阳气最衰,阴气最盛。而心属阳,所以在病态情况下,此时最为危险。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最佳用药时段在07:00—09:00,因为药物经过人体2~4h消化、吸收,到11:00—13:00正好发挥作用。而预防复发作最佳用药时段在17:00—19:00,这时用药到子夜药效正好发挥作用。因此旧病不复发,使其最大限度地平安度过危险时刻。

抗肿瘤药。肿瘤属中医“瘕积聚”的范畴,致病机制多为气血不畅,活血化瘀应当从疏肝理气着手。在01:00—03:00为肝脉当令,故用药的最佳时段在23:00—01:00,药物经过2h后在体内正好在当令之时发挥作用。这与西医研究认为的夜间人体活动少,功能低下,病理现象和肿瘤细胞组织的变化相对突出,可以用少量的药物,发挥较大作用,并维持较长时间,且毒性反应低的观点恰好吻合。

(2)不同类型的方剂择时应用:中医学认为,凡阳虚者,即有怕冷、倦怠症状及寒性病变的患者,服药宜在平旦、午前;凡阴虚,即有口干、怕热及倦怠等症状者、热性病变的患者,服药应在午后、暮夜。因为平旦、午前阳气渐生而盛、阴气渐衰,因此阳虚、寒性病变者,可以用温热药乘阳气升发之势而予温阳除寒,减轻及治疗本病。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中补中健脾的补中益气汤,益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益气的六君子汤等温阳、益肾、健脾方药,在清晨、上午服用效果最佳;《证治准绳》载“鸡鸣散”有祛湿化浊、行气解郁、通络除滞等功效,在平旦鸡鸣时服用效果最好,又如“泽漆汤”治咳喘病脾虚不适、水饮内滞者,应“温服五合,至夜尽”;“菌陈五苓散”治黄疸病湿重于热者,宜“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另外,根据中医观察,利尿药在清晨至中午这期间服用,利用大自然与人体的阳气旺盛,可以达到最好的利尿消肿效果。而午后,暮夜阴气渐生而盛、阳气渐衰,因此阴虚者用甘凉药应乘阴气隆盛之势而滋阴,热性病也应趁此用清热药而热除病安;如六味地黄丸及治疗虚烦失眠的滋阴安神丸等,在午后暮夜服用,可以以最少的剂量达到最大的疗效。《金匮要略》中注明十枣汤应旦服,生姜半夏汤、半夏厚朴汤、麦门冬汤、皂荚丸、白术散等应当日三夜一服用,竹皮六丸又需日三夜二服用等。元代王好古《此事难知·阴阳证》从汗、下两法而言相应方剂分择时辰应用的方法,其缘由为:“汗者本所以助阳也,若阳受阴邪,寒结无形,须当发去阴邪,以复阳气”,故汗剂当用于日午以前,因为“日午以前为阳之分……午后阴之分也”;“下者本所以助阴也,若阴受阳邪,热结有形,须当除去已败坏者,以致新阴”,故下剂当用于日巳之前,因为“日巳后为阴之分也……日巳前为阳之分也”,从文中“日巳后为阴之分”可以知道,这里的“日巳以前”并非指十二时辰中的“巳”时之前,而指的是日落之前,再与“日午以前”相对应,则指午后至日落这段时间。因此可将王好古这段论述的具体精神概括为汗法主要是疏解在表的无形阴邪,因此汗剂应当选择人体阳气正处于旺盛阶段的午前服用,以利阴邪达表而不伤阳气;下法主要是指荡涤在里的有形阳邪,故下剂又应当选择人体阳气渐衰而阴气逐生的午后服用,是以助阳邪下走而不伤其阴液。举一反三,我们可循此为使用吐、和、清、温、消、补六法所组方剂选择最佳应用时间而治疗各种病证。

(3)根据病位择时用药:《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描述:“病在胸痛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病位在四肢者,宜清晨空腹服用。因为早起后人体四肢血脉流畅,有利于药力抵达病所,被人体迅速吸收,发挥疗效。病位在腰以上者,宜饭后服药。因饭后服药可减少药液渗入大肠,利于药力上浮而接近病灶。病位在腰以下者,宜饭前服药。因饭前服药药物不被饮食阻滞,有利于药性迅速下沉吸收抵达病处。病位在骨髓者,宜夜晚(21:00—23:00)服药。因此时人体代谢活动、气血运行趋缓,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相对趋缓,药效相对延长,利于肾脏和骨髓的吸收。

现代研究表明,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血糖、血液和组织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等与昼夜节律、季节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药物的疗效同样与给药时间密切相关。动物实验也证明,在不同的时间分别给实验动物同样剂量的药物,药效有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其最佳给药治疗时间。因此根据不同的日月时辰,依据疾病病理的演变特点,“因时制宜”,选取最佳的用药、服药时间,顺应外界及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以达到最佳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