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时辰药理学的形成时期

中药时辰药理学的形成时期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帝内经》中,阐述了人体生理活动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月亏月盈而变化、随着一天中的不同时辰而变化,即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这就是说在昼夜阴阳的变化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有着相应的变化。

自先秦到东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学方面也有着重大的发展。两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这两部有关篇章的内容来看,除了对萌芽时期医家所意识到的疾病因时发生发展现象及其择时给药措施进一步研究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对于季节更替、月亮盈亏、太阳升落等外环境对正常人体及疾病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了其变化的节律性,可以说已基本上形成了中医领域中的独具特色的时辰医学。这一时期,古代医学家对时辰药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了人体生理活动的时间节律性;二是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一)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变化的认识

古代医学家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然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存在着应答关系,即人体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在《黄帝内经》中,阐述了人体生理活动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月亏月盈而变化、随着一天中的不同时辰而变化,即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

1.关于年节律的论述 传统医学首先是从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来认识年节律的。年节律中包括阴阳消长节律、人气血生长收藏节律、五脏主时节律、脉象变动节律等。《黄帝内经》中表述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厥论》称“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天地有寒、热、温、凉的四时气候,自然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相应的人体生命也有生、长、壮、老、死的演变。人体阴阳在一年中可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消长,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根本,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即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的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以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这就是古人对阴阳消长节律的认识。《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腑应四时,各有收受。”《素问·六节脏象论》更具体指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说明五脏之气必应天时,五脏之气的强弱与四季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古人对五脏主时节律的认识。自然界一年四季遵循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的气血运行也不例外,《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谓人体各部经气的运行也随四季交替而呈周期性盛衰,以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从而一年四季的脉象各有不同,《四言举要》明确指出脉象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一个人的正常脉象可随着四季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人体适应四时反映在脉象上的生理节律。冬季气温低,气压高,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潜,较低的气温导致皮肤汗腺处于收缩状态,气压高则使得液体向体表流动时受到外界的阻力加大,故此时的脉象沉而搏坚,且有冲和之象,古人表述此时脉象曰“冬脉石”;一到春天,气温渐渐升高,人体应生发之气,腠理变得疏松,血流比较舒畅,人体的阳气向外泛越,此时脉象由深沉转为浅浮,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故曰“春脉弦”;夏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开畅,脉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管充盈,且气压低则外界阻力减弱,此时的脉象为“夏脉洪”;及至秋天,气温渐渐变低,而气压渐高,人体的汗出减少,血液流向体表不如夏日之盛,但脉管仍带扩张之势,所以脉来在肤下,轻虚以浮,此时脉象为“秋脉毛”。充分说明了古代医学家对脉象变化的准确把握,从中也反映出古人对脉象变动节律的深刻认识。

2.关于月节律的论述 月节律中主要描述的是人体的气血盈亏变化节律和女性月经节律。《黄帝内经》最早借用海水潮汐现象来表述人体气血的月节律的特点,并对月周期中人体的相关生理变化进行了阐述。如《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府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血气虚。”《素问·八正神明论》进一步对人体气血变化规律作了阐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即“朔”时气血空虚,人体抵抗力下降,上弦月时人体气血逐渐旺盛,满月时人体气血最旺,抵抗力最强。其后又逐渐减弱,下弦月时气血更弱,“晦”月气血极弱,而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如此循环往复。说明在当时古代医学家已经认识到人体气血因为受到月相周期的影响而表现出盛衰变化的规律性。月规律中最突出的表现为人类女性的月经周期,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事以时下”述,说明那时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女子月经的周期性特点,后世医家更明确地指出月经与月相的同步规律;如《医贯》说:“女人之经水,期月而满,满则溢。”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等,这种周期是一种整体性生理功能的月节律变化。

3.关于日节律的论述 传统医学对日节律的认识,首先是从昼夜阴阳的消长转化关系来认识人体经脉气血据行流注盛定的节律。《黄帝内经》以太阳升落为据,总结人体气血按日周期性运行的规律为:“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灵枢·卫气行》);“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一日的时间周期中,《素问·金曦真言论》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那么人体是如何随着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的呢?《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外。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在《灵枢·问篇》中则有:“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说,人体阳气,在白天运行于外,推动各种功能活动;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最盛,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休息。这就是说在昼夜阴阳的变化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有着相应的变化。

(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周期性变化的认识

古代医学家认为,基于人体生理活动受季节的影响而发生节律性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表现出周期性变化。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素问·金匮真言论》则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指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疾疟;秋伤于湿(湿当为燥之误),冬生咳嗽”。至于所发五脏病的轻重愈死,同样可随季节更替而各有差异,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谓“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素问·藏气法时论》则曰:五脏病“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例如肝病,多“起于春”及“甲乙”,“愈于夏”及“丙丁”,“甚于秋”及“庚辛”,“持于冬”及“壬癸”。以上种种描述说明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季节对各种疾病的影响,总结出了一年四季的发病规律。

古人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仅与季节的变化有关,与时辰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谓:“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又说:“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气受矣。”《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哺慧,日出甚,下哺静;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这些论述说明在这一时期,古人已经能够归纳五脏病的昼夜间所出现的慧、安、加、甚这一周期性变化规律,并且进一步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和解释,认为:“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随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巨著的出现,中医时辰医学方面的成就也明显地展现出来。《伤寒杂病论》揭示伤寒病六经病证的邪气可能获解时间大致如下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少阳病欧解时,从寅至辰上……”所谓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意思是说太阳经为阳中之阳,而一日之中从巳时到未时是自然界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处在最旺盛的阶段,所以太阳病在此时最易治愈。

基于对疾病规律性的认识,这一时期就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因时施治的方法与措施。如《素问·疏五过论》即强调“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从养生兼顾治疗的角度总结大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专就五脏病归纳季节性治法为:“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时,按时间规律给药就受到了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发展。《金匮要略·杂疗方》对“退五脏虚热”的“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的临床应用,按四季予以加减的方治示范为:“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生姜五分、桔梗七分”;“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秋三月加陈皮三分”。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在那个时代的医学名家已经懂得按照机体的变化规律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中医时辰给药的早期阶段。

总之,《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取得的时间医学成就,标志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时间医学的独特体系已经开始形成,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已经奠定。但中医时间医学尚未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化出来。自先秦至东汉这一时期,中医临床医学进展很快,古代医学家不仅认识了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性,而且提出了择时治疗和按时辰给药的方法和原则,所以,通常认为,这一时期为中药时间药理的形成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