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套国际汉语教材练习册编写体例考察

四套国际汉语教材练习册编写体例考察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不少教材配备专门的练习册。然而目前针对练习册编写体例的研究却很少。鉴于练习册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考察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提升编写质量,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效率。他同时指出该英语练习册存在着缺少写作及段落性翻译等练习形式的不足。两位作者分别对《当代中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册的第一、二册进行考察。

▲刘弘 张瑾

作者简介:刘弘,张瑾,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摘要】随着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不少教材配备专门的练习册。然而目前针对练习册编写体例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对四种常见的学生练习册的编写体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通过对其组织结构、练习形式和练习数量等多方面的分析,探讨四本练习册设计中的优点与缺点。研究发现,现有练习册大部分采取分模块方式编写,练习数量比较合理。但部分练习编写者所采用的题型并不适合于在练习册中使用。这跟编者对于练习册的定位有关。本文最后对于练习册的编配形式和题型、题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教材;练习册;编写体例

一、引言

课后练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在课后不断复习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语言,并内化为交际能力。因此练习在第二语言教材中往往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质量的高低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吕必松,1993)

随着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汉语教材跳出了师生共用一本材料的传统形式,形成由学生用书、汉字练习本、练习册、教师用书等多种材料组成的“教学资源包”。其中练习册 (workbook)是最常见的辅助教学材料。它们多经过精心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然而目前学界针对这类练习册的相关研究却很少。现有的大部分针对练习所进行的研究多是从形式和数量两个角度对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练习进行考察,而非练习册中的练习。事实上,独立练习册中的练习都是为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而设计的,可是课本中的练习却不一定。比如独立练习册往往会考虑到学生使用的方便性,而且练习形式更多,数量更大。鉴于练习册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考察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提升编写质量,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效率。

二、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练习册的专门考察并不多。比如江艳(2008)对《21世纪大学英语》的配套练习册从设计原则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练习册的编写应具有科学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效度性原则。他同时指出该英语练习册存在着缺少写作及段落性翻译等练习形式的不足。不过其研究主要是思辨性的,缺少具体实例和数据的支持,论文在研究深度和细致性方面显得不足。

与此相比,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相关研究则要细致得多。李妍融(2013)对《当代中文》 (1、2)的练习册进行了研究。她从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分析各类练习的形式、目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发现,练习册的前半部分多集中于语言要素练习,而后半部分则集中于技能练习。尽管练习是按照“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来编排的,但是其中语言要素的练习比例要远远大于单纯语言技能练习比例(题量接近10∶1)。虽然练习形式多样,但相对固定。不过练习册词汇复现率较低,词汇练习数量较少也是较为明显的缺点。杜静 (2014)则对《实用汉语课本〈综合练习册〉》(一、二)中的练习题进行研究,采取与李妍融(2013)类似的研究方法,分析该练习册中练习形式和内容上的优缺点。

李妍融(2013)和杜静(2014)研究是目前仅见的两篇专门探讨国际汉语教学练习册的论文,虽然分析和考察较为细致,但是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作者只对某套教材中的部分练习册进行了考察,涉及面比较窄。两位作者分别对《当代中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练习册的第一、二册进行考察。由于这两本教材都是海外使用的一年级教材,因此并不是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初级教材”。杜静(2014)自己也指出,《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初级阶段为1—4册。这样,两位作者实际上都没有系统考察完这套教材的练习册,所考察的部分只相当于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所说的“初级上”阶段,这样也就无法真正观察到不同级别的练习册之间的异同。第二,两篇论文其实考察的是同一种类型的练习册,缺乏与其他类似练习册的比较,显得深度不够。《当代中文》和《新实用汉语课本》都是由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编写,为海外教学服务的,且其教学对象以成年学生为主。由海外教师编写的国际汉语教材目前也往往有配套的练习册,并且多印刷精美,很有特色。由于两位作者都没有将国内编写的练习册与国外编写的练习册进行必要的比较,就使得我们很难真正了解目前练习册编写的现状,也就很难分析出国内外练习册的编写特点。第三,两篇论文的考察角度仍以传统练习研究角度为主,如区分要素练习和技能练习,考察练习题型等,缺乏对练习册中练习题特点的思考和分析。

实际上,练习册中的练习与传统教材中的练习不完全一样,有一定的特殊性。练习册本质上是一本“印刷好练习题的作业本”,它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并交给老师批改。而教材中的练习可以在课后完成,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跟学生一起完成。这样有些练习形式可以出现在一般的教材中,诸如“朗读下面的生词和词组”,却不应该出现在练习册中,因为教师很难对这样的练习进行评估。此外,教材中的练习可能由教师在课堂上带领着完成,有时需要同学之间合作完成,而练习册需要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因此有些小组活动或者信息差类的练习可以放在教材中,却很少会出现在练习册中。如果对练习册的考察没有考虑到这些特殊性,而停留在传统教材练习的考察上,就无法真正发现练习册编写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四套国际汉语教材练习册编写体例的考察,尝试了解以下问题:

四套练习册的基本情况(诸如总体结构、练习题型和题量)是怎么样的?

四套练习册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今后编写练习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的四套国际汉语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四套国际汉语教材练习册信息

(三)研究步骤

研究者首先分析各练习册的结构框架和体例,观察练习册的基本结构,然后逐一登录各种练习题型,分析各种练习题型的联系目标,统计各种练习册中出现的题型、题量。

由于各册练习数量较多,而各本练习册中每一课练习的题型和题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研究采取抽样方式,即分别抽取每本练习册的第三、五、八课来作具体的分析和考察。

此外,为了便于对各册练习题型进行比较,本研究对某些较为相似的题型进行了必要的归并。例如,“字音相配”这一题型就包括三种具体形式,即“将所给词语与拼音连线配对”“给字注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句子,将给出的词连成句”这三种题型。但本研究未将“根据拼音写汉字”归入该类,因为“根据拼音写汉字”的练习目的更偏重于检测汉字的书写与掌握情况,故将此类题型归入“按要求默写汉字”类别中。此外,有时同一个练习题中包含两种目的的题型,笔者就将其分成两类题型,如“给汉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这一练习题型被归分别归入“字音相配”与“按要求默写汉字”这两种题型。

四、数据与分析

(一)基本结构

为了了解练习册的结构组成,首先对各套练习册的整体结构作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四套练习册整体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四套练习册中只有《华语》未采取分模块的形式,其余三套都是将每课练习分成若干模块,而且基本是采取以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来分模块的形式,但各套采取的具体说明分模块练习是练习册编排的主流形式。

(二)题型

1.题型总体情况

由于单本练习册中各课练习题题型一般较为统一,故本研究以抽样方式来考察四套练习册的题型数量,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四套练习册题型基本情况

续表

从表3可以看出,四套练习册中《实用》的题型数量是最多的,有29种之多。研究中也发现该练习册的编者对某种语言要素都会采取若干种练习来加以巩固。如针对汉字的掌握,《实用》提供了描写汉字、注音、组词、选字填空这四种练习形式,要求从易到难。虽然《实用》练习册题型数量较大,各种练习题型会多次出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用》各个练习册中,出现较多的题型有:①听录音回答问题;②选词或短语填空;③翻译;④字音相配;⑤连词成句;⑥阅读理解等。他们在纳入统计范围的12课中占了10—12课不等。其余的题型虽然有的在初级练习册中出现较多,有的在高级中出现较多,但总体而言都超过了练习册的三分之一。在纳入统计的12课中,出现次数少于3次的题型只有三种:①将汉字与图片配对(仅在第一册第一、第二课出现);②列出具有相同构型特点的汉字;③在电脑上打字。

《中文》和《当代》的题型数量差不多,训练方式也大同小异,与《实用》略有差别。相比而言,《中文》的题型更为固定,每一册之间差别都不大,低重现率题型只有“中英文配对”一种,其余也都是主干题型。《当代》的题型跟随练习册的不同册本有所微调,但总体上保持稳定,每种出现过的题型都有较高的复现率,没有出现低重现率题型。

《华语》的题型数量很多,甚至超过了题量几乎是其一倍的《当代》练习册。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低重现率题型过多,两册中就出现6种:问答相配、绕口令、记录录音内容、改错、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中印相配,数量居四种练习册之首。不过尽管其题型数量多,但各种题型的题量却很少。

除总题型数量的不同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每种练习册中语言要素训练的题型数量都大大多于语言技能训练的题型数量,而多数练习册中这两者的练习量却是大抵相当的。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针对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训练形式易变化,而针对技能的训练只有听说读写这四个方向,所以练习形式相对单调。

2.四套教材题型比较

为了考察四套练习册的题型差异,研究者对练习册的高频题型和低频题型进行了统计,整理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四套练习册题型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华语》排除,那么《实用》《当代》和《中文》这三套练习册的共有题型是最具代表性的(共有10种)。特殊题型是指只有一种练习册使用到的个别题型,共11种。

(三)练习量的统计

为了了解练习题的数量,进而了解学生需要花多少时间完成练习,本研究专门对四套练习册的练习量进行了统计。传统上对于题量的统计采取统计具体题目数量的方法。(张宇清, 2007)笔者认为,这种对具体题目数量统计的方法虽然精确,却忽视了完成语音练习、词汇练习和句子练习之间的时间差异,并不科学。因此本研究以统计页数的方式来计算练习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练习册的特殊性。由于空间的限制和出于对排版美观的考虑,教材中的练习一般无法给出较多的空间供学生书写,而多将各个题目都密集地排在一起。因此一个写作题与一个填空题或者选择题所占的物理空间(即版面)是类似的,虽然学生完成这些练习的时间不同,但是研究者无法对此作出估计。不过练习册则不同,由于是专为学生回家做练习而设计,因此在排版上往往已经考虑到学生书写的需要。在各个题目之后都预留出了相对合理的空间供学生书写。显然完成句子类的练习题与完成短文写作的练习题后面预留出来的空间是有差异的。尽管不能说这些空间就代表了学生完成这些练习所花费的时间(因为也有可能学生偷懒,写作只用一两句话完成),但是至少题目所占的版面与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因此本研究对练习题量的考察是以“页”为单位。

1.四套练习册的练习总量

我们先针对各练习册练习总量作了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各套练习册页数

其中,《当代》练习册第一册第一课练习之前有42页的入门准备训练,因为不属于典型的课程练习,所以并不计入每课练习平均页数的统计中。由于从整体来说它也是练习册中的一部分,也需要学生花费时间,所以我们计算每册练习的平均页数时,仍将其算入总数中。《华语》练习册中也有类似情况,X册中前8页是预备课,之后每两课会有1~2页的单元复习,处理方式与《当代》相同。

通过统计我们得出,《中文》练习册不论是每册所含的总题量,还是每课的分题量都是最大的,达到了每课20页练习的量。而针对印尼学生编写的《华语》练习册在两方面题量都是最少的,平均每课练习只有4页。

2.练习性质占比统计

编者在设计练习时,总有特定的训练目的,可能是针对语言要素的训练,也可能是针对语言技能进行训练。为此我们对结合练习页数统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练习可能同时有语言要素训练和言语技能训练两方面的目的,因此两者之和会大于100%。

表6 言语技能与语言要素练习所占比例

从表6可以看到,除了《华语》之外,其他三本练习册在技能训练和要素训练上的比例总体比较平衡。《华语》则主要是语言要素训练,基本没有技能训练的内容。这或许跟《华语》主要是为印尼汉语教学设计有关。[1]

从言语技能训练来看,《实用》和《中文》都将训练重点放在阅读技能上。而《当代》中涉及口语训练相对较高。考虑到练习册的本质是作业本,而对学生的口语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不容易,我们认为《当代》在这方面的高比例不太合适。

从语言要素训练角度来看,《中文》和《当代》在汉字训练上为零,这其实是因为这两套教材都另外配有专门的汉字本(Character Workbook),故不需要在练习册中设计相关练习。《中文》也没有配备语音练习,这也应该是考虑到语言训练难以检测的缘故。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类练习中,语法都是占比最高的,可见其是最受到编者重视的部分。

五、讨论

(一)练习册的总体编写结构是怎么样的

我们认为,在练习册中分模块练习是比较合理的。首先,练习册的题量远大于教材的书后练习,如若不分类,则会显得非常凌乱和冗长,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而分模块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目标接一个目标逐渐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同时分为几小块后原本量大的练习看起来也不会那么无穷无尽。考虑到练习册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课后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明确各练习所属的技能训练类别不仅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也使他们在练习时能意识到练习目的。

对模块的合理设计也表现出编者对综合练习概念的良好把握。《实用》和《中文》都使用了以“听、说、读、写”技能来分类的方法,而《当代》则将语言要素“词汇和语法”也作为一个单独模块加入其中。总的来说,《实用》《中文》《当代》练习册在分模块方面都设计得比较科学细致,尤其是《当代》,每一册的模块设计都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有所调整,在第二册学生水平有所进阶时取消了简单的朗读训练,第三、四册学生水平较高时则将练习分为三部分,循序渐进地使练习复杂起来。而《华语》的设计则相对简单粗糙,题型与练习内容也不全面。

我们认为,现有以技能分模块的设计可能未考虑到教师实际布置作业时的问题。因为实际教学中,一个单元往往需要多个教学时间才能完成,而作业不可能等到全部教完再联系。因此如果可以从“天”来安排练习册可能更为合理。国内深受欢迎的“一课一练”“天天练”等教辅材料就是以“天”为单位来安排练习册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每天都能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避免学生将所有作业集中到最后一天突击完成。目前国际汉语教学的练习册还未看到此类形式。

(二)什么样的练习题适合放在练习册中

练习册的本质是“作业本”,因此并非教材中常见的练习形式就适合放在练习册中。比如出现频率较高的朗读和词语的替换练习就不合适。这些练习形式适合于课堂教学,但一旦作为回家作业,此类练习是否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教师难以检查。我们认为,对于哪些练习形式适合放在练习册中,今后还需要继续分析研究。

从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角度来说,练习册应该尽量平衡。尽管针对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训练起着夯实基础的作用,此类练习往往不能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利于培养其交际能力。尤其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往往重视语言要素的训练,此时就要通过练习册来适当加强技能训练,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从练习形式来说,题型相对固定,并且有一定重现率是比较重要的。如《实用》《中文》等都有一些基本练习题型,偶尔出现一些新题型,可《华语》中的练习框形式每课都不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困惑。

(三)多少练习量才合适

笔者曾在教学中听到学生对于《中文》的意见,认为练习量太多,每天都要花太多时间做作业。这使得笔者开始思考到底多少练习量比较合适。赵淼(2006)认为,教材一课的练习量最好占一课总量的一半以上。周健、唐玲(2004)也有类似观点,认为课后练习用时与课堂教学用时的比率应保持在1∶1 。根据现有教学进度推算,学生每天需完成《实用》练习册3页的习题,《中文》5页,《当代》2~3页,《华语》1页。由于无法获知学生需要多少时间完成1页练习,故我们先假定学生每天用50分钟完成笔头作业。以此方式来计算的话,学生完成《实用》和《当代》练习册,平均每页练习有16分钟时间,似乎较为可行。而《中文》每页练习却只有10分钟,显然时间不够。由此可以发现,《中文》在练习数量上的确较多。《华语》是为印尼的高中生设计的,其学生是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故《华语》练习量较少也有原因。

我们认为,编写练习册时应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出于多提供一些教学材料的想法,编入的练习数量较多,则一定要在前言中对此有所说明,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些调整,否则一线教师会认为练习册中的全部练习都需要学生按时完成。

六、结论

研究发现,现有练习册大部分采取分模块方式编写,练习数量比较合理,但部分练习编写者所采用的题型并不适合于练习册中使用。我们建议编者在编写练习册时,需要考虑学生使用的情况,在题型和数量上精心计划,以更好地提高练习册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杜静.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综合练习册〉》(一、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江艳.试析《21世纪大学英语之练习册》的设计[J].外语教学研究,2008(6).

[3]李妍融.当代中文练习册(1、2)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吕必松.汉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系统性问题[D].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3.

[5]张宇清.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设置与编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赵淼.三套初级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练习的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

[7]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1] 据笔者了解,印尼当地每周使用《华语》进行教学的时间仅为1~2小时,或许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编者将更多精力放在语言要素训练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