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活动。但是心理活动不仅有生理机制,而且有信息加工机制,心理活动是大脑通过一定的生理机制实现着信息加工过程。科学地认识身心关系,对于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与生理_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心理与生理

生理一般指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人的生理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和人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现代科学成果表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人体的器官,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一、身心关系理论

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又叫身心关系,是一个自古以来令人关注的问题。

在人们的感觉中,人的心理、精神是自由的,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实生活的羁绊、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随意地想象和思考。与之相比,人的身体却要受到健康和体力的制约,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往往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这种心理与身体在活动能力上的差别,吸引着人们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一)历史上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论

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25000年至50000年前的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当时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不懂得人体的构造和做梦的原因,因而产生了灵魂的观念,灵魂被设想成独立于身体的某种东西,以为心理现象和做梦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当人降生的时候,灵魂就来到人体。等人睡着时,灵魂外出游荡,人就做梦。灵魂一旦永远离去,人就死亡

许多宗教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就是建立在灵魂不死的观念之上的,所以人死后要诵经超度亡灵。中国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称之为“元神”,又叫作“内丹”。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称之为“元神出窍”。基督教认为灵(spirit)是神赐予人的生命本能(life principle),魂是在个人里面的生命表现(resulting life),而体是灵与魂所活动的物质生物或机体(material organism)。伊斯兰教根据《可兰经》认为,灵魂的意义与“呼吸”、“风”相关联。灵魂是在身体受造后才受造的,但灵魂是永恒的。在人死亡时,灵魂会与身体分开;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重新复合。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认为灵魂是单纯的,不能加以分解,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坠落到地上,被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灵魂会轮回转世。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只是质料,灵魂才是实体。

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笛卡儿把人的本质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一种是自由的、不占空间的精神实体,即心灵;另一种是机械的、占有空间的实体,即身体。心灵可以脱离身体甚至大脑而存在。在哲学和心理学上,把这类认为人的心理可以脱离身体独立存在的观点叫做身心二元论。

身心二元论的思想,在我国古代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管子・内业》中的“形为精舍”,《墨子》的“形与知处”,《老子》的“魂魄抱一”,《列子》的“神心独运”,《抱朴子》的“形依神立”等都认为心理(精神)是可以与身体分离的。

与身心二元论相对,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心理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的身心一元论的观点。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对心身关系就十分重视,对心身关系问题有较为精辟的论述,如“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提出了“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在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即“以情胜情”,“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等(22)。说明人们当时就意识到了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康之身体,初步形成了心、身、物相统一的健康观。

我国南北朝的范缜(450—515)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23)他认为,身体是心理的基础,心理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心理是身体活动的表现。他的关于形神关系的基本观点,即使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西方较早提出身心一元论的思想家,有18世纪法国思想家拉・美特利(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1709—1751)、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等。拉・美特利指出,“心灵的一切机能,直到意识为止,都只不过是依身体为转移的东西。”(24)狄德罗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论证了心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大脑的属性。

(二)科学的身心关系理论

科学的身心关系理论首先是身心一元论。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是脑的活动。所有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意识、情感都是脑的多样的、复杂的活动。当人脑受到损伤,心理功能也会随之受损。若脑停止活动,心理也就消失了。

科学的身心关系理论还是能动的反映论。心理是脑的活动,是脑接收、处理和输出信息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反映活动。人的反映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反映活动是脑的信息加工活动,这种信息加工活动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没有相应的生理活动,就没有心理活动。但是心理活动不仅有生理机制,而且有信息加工机制,心理活动是大脑通过一定的生理机制实现着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大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有生理现象,而且有心理现象。所以,才会使人们提出和思考关于身心关系的问题。正因为在脑的活动中同时发生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所以才有生理和心理的相互作用。

科学的身心关系理论是身心一元论和能动的反映论的统一。只承认身心一元论而不讲能动的反映论,虽然可以认识到心理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但是不能理解和说明人的精神现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创造性和心理与身体的相互作用,从而难以真正坚持身心一元论。只有在肯定身心一元论的同时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我们才能真正科学地认识身心关系。

科学地认识身心关系,对于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理对心理的作用

关于生理对心理的作用,人们首先会想到脑对心理的作用。健全的、健康的脑,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除脑之外,人的其他生理状况,也对心理发生着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一些。

(一)内分泌

人体除神经系统对机体进行支配和调节外,还有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对机体进行控制和调节。

人身上有两类腺体:一类是导管腺或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入其他管道或体外,如胃腺将胃液排至胃腔内,汗腺将汗液排出体外;另一类是无管腺或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其分泌物由腺体细胞直接渗入血液或淋巴,进而传布到整个机体,影响机体其他细胞的功能。由内分泌腺生成并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内分泌物或激素(hormone),也叫荷尔蒙。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27种内分泌腺。表1-2是与人的心理现象直接有关的几种内分泌腺。

表1-2 内分泌腺及其主要功能(25)

img21

内分泌系统对身体的调节与神经系统不同,它作用范围广、见效慢,但是作用持久。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范围局限,定位清晰,作用快而精确。机体的正常功能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是密切相关的。内分泌功能的失常会引起生理或心理活动的异常。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所有的内分泌腺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神经系统一方面直接调节各种器官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同时,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受到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影响。这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合对机体的调节叫做神经-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类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身体的发育、一般的新陈代谢、心理发展、第二性征的发展、情绪行为、机体的化学合成。

(二)遗传

遗传(heredity)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是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19世纪末,科学家才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内发现了一种形态、数目、大小恒定的物质。这种物质甚至用最精密的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只有在细胞分裂时,通过某种特定的染色法,才能使它显形,因此将之取名为“染色体”。染色体(chromosome)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核蛋白在细胞分裂时的呈现形式,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上千个基因组成的。基因(gene)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一个基因往往携带着祖辈一种或几种遗传信息,同时又决定着后代的一种或几种性状的特征,它们按顺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由染色体将它们带入人体细胞。

科学研究发现,不仅人的生理特征如容貌、血型等受基因的决定,而且人的心理特征如性格、智力等也受基因的影响。

例如,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孤独症的人难以学会说话,与人沟通存在障碍,不爱搭理人。孤独症常在10岁以下的孩童身上发现,严重者在成年后依然存在社交困难,他们独来独往,沉默寡言。近年来国外对孤独症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与遗传缺陷可能存在联系,有一些研究甚至确定了可能导致儿童罹患孤独症的基因和发生缺陷的染色体位置。(26)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般说来,父母智商高的,他们的子女智力也较好;父母智商低的,其子女智力也比较差。德国科学家曾对1万名儿童的智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智力为优秀者,其子女约70%的智力为优秀;父母智力偏低者,70%的子女智力也是偏低的。

遗传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能把它的作用过分夸大和绝对化。在一些报刊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故事,讲述同卵孪生子往往有许多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例如与名字相同的人结婚、同一天生病做手术、同时获得学位等等,其实都是巧合,代表的只是极端的情况。而同卵孪生子的那些常见的不相似甚至很不相似的事情,因为其故事无趣而被视而不见。而事实上还存在另一种极端情况,即极其不相似的同卵孪生子。例如,美国19世纪著名的“暹罗连体兄弟”,不仅同卵,而且连体,从他们诞生之时起,就一刻也没有分离过,基因和环境都完全相同,然而他们的性格却绝然相反,一个暴躁,一个平静;一个思维敏捷但兴趣狭窄,一个反应迟钝而兴趣广泛;一个是酒徒,一个则是赌徒。因此,要说明心理学问题,不能依据极端的个案,而必须对大量的研究对象做科学的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才具有科学的意义。

(三)成熟

一个人从胚胎、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身体经历了一个不断发育的过程,人的身体的发育,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引起和指导器官的形成和身体按照一定程序发育。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mold Gesell)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指导发育过程的机制叫做成熟。

img22

图1-18 数量守恒实验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生理成熟对人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他的学生多次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数量守恒实验:拿10个物体把它们等距离地排成一排,再拿完全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地放在下面。4岁的儿童很容易接受两排物体的数量相同。然后把其中一排物体散开,这样它们的排列就显得比较长一些了,如图1-18所示。然后问儿童两排物体的数量是否相同,5岁以下的儿童常常坚持认为两排中有一排(通常是较长的一排)比另一排数量多。有人以为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会帮助儿童得出正确的认识。然而多次实验表明,无论用什么东西(花朵、硬币、糖果、几何形状的物体,等等)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没有什么区别。一般说来,只有到了6岁或7岁的儿童才能一致通过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实验。

皮亚杰根据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儿童认识发展阶段理论(表1-3),认为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阶段,对应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应处于某一水平。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心理发展水平也相应发展。所以,超越儿童生理成熟水平的提前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表1-3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img23

人的生理成熟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性的成熟,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注意、接近、追求异性,情感更加丰富和敏感,遇事容易冲动,思维活跃,对自己更有信心,等等。

(四)体质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生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体质是人的生理功能的综合表现,人的体质强弱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体质强者,有良好的身体感觉,精力充沛,容易形成积极的心态,遇到危险和困难,更容易建立克服危难的勇气。而体质弱者,经常感觉病痛,精力疲乏,容易形成消极的生活态度,遇到危险和困难,常常想放弃或逃避。

人的体质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即使先天体质很好,但是如果后天营养不良,或缺少体力活动、体育锻炼,或生活环境不好,或生活习惯不良,或气候不适应,或遭遇伤病,或遇到重大事件的打击,都可能使体质变差。反之,一个人即使先天体质较差,但是如果后天营养好,适度锻炼身体,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顺利,心情愉快,可以使体质变得强健起来。祖国医学很早就注意到了人的体质同先天因素、营养因素、地理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养生学说,许多学说至今还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

体质的变化可以引起心理特质的变化。体质的改善可以使身体内环境优化,内分泌协调,身体舒服,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善,精力旺盛,信心增加。一个原先身体虚弱和秉性软弱的人,经过适当调养和锻炼,随着身体强壮起来,个性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得强硬和勇敢起来。反之,一个原先雄心勃勃的人,如果经历伤病后身体垮了,他的雄心壮志往往会一落千丈。在心理咨询实践中,遇到个性软弱的求助者,除了对其进行适合的心理辅导之外,要求他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质,对于促进其心理问题的解决一般是行之有效的。

三、心理对生理的作用

关于心理对生理的作用,常见的是意识对生理活动如饮食、睡眠、休息、性活动等的自主调节和控制。除此之外,心理还可以对生理机能发生作用。

(一)意识对身体机能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心率血压、脑电波、胃肠蠕动等身体机能活动的情况,这些身体机能活动是由植物性神经调节和控制的,通常情况下,意识不能调节和控制这些活动。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发明了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法,这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方法。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仪,将人体内部生理过程的生物电信息加以放大,放大后的信息以视觉(仪表读数)或听觉(蜂鸣音)形式呈现出来,使人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生物反馈仪可以反馈给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紧张度、皮肤表面的温度、脑电波活动、皮肤导电量、血压和心率等,让人们能够感觉自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觉察到的生理微弱信息变化,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压、胃肠蠕动、肌肉紧张程度、出汗、脑电波等身体机能活动,从而改善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矫正对应激的不适应反应。

“反馈”这一概念为许多学科所使用,心理学上则是指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了解,神经学上则是指大脑中枢根据来自神经末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调整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与动作。反馈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对一切身体过程和活动的调节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无数复杂的反馈回路的相互作用,例如,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出汗反应,身体受伤或不舒适时引起的痛反应,光线加强、减弱时瞳孔的调节,这些都是反馈过程。

生物反馈疗法对口吃、焦虑症、恐怖症及与精神紧张有关的一些身心疾病、紧张性头痛、高血压、抑郁症、失眠、酒癖、药瘾、咬指甲、儿童多动症、消化性溃疡等有一定的疗效。

(二)情绪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

大量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状态下有许多生理反应,可以用各种生理记录仪器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作为情绪活动的客观指标。心率、血压、血糖、呼吸、脉搏、皮肤电阻、肌肉紧张度、脑电变化、脑神经化学物质变化等,均可以作为情绪的生理反应而加以测量。图1-19是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曲线。

img24

这是使用呼吸描记仪记录的5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曲线。从上往下,第一幅是高兴,呼吸每分钟17次;第二幅是悲伤,呼吸每分钟9次;第三幅是思考,呼吸每分钟20次;第四幅是恐惧,呼吸每分钟64次;第五幅是愤怒,呼吸每分钟40次。

图1-19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曲线

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可以同步记录人心理活动时的各项生理指标,用来进行综合分析。多导生理记录仪可以用于测谎,所谓测谎仪实际上就是多导生理记录仪。多导生理记录仪测谎的原理是:人的生理变化受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控制。当人说谎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可以从生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其方法是:与一般的生理测量一样,在测定基础水平后,向被试提出一系列要求回答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既有中性问题,也有鉴定性问题,问题之间有足够的时间以使生理指标恢复常态。如果被试在回答鉴定性问题时产生紧张情绪反应,将会在各项生理指标上同步出现变化,据此可以判断被试是否说谎。

应激(stress)是一种常见的有明显生理反应的情绪状态,它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态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遇到前方道路塌陷,驾驶员紧急刹车。再如,商场突然发生火情,人们紧急逃离避险。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有关。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的情境时,就会感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的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腺体和神经递质的活动使机体紧急动员起来,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发生变化。这些活动有助于人应对紧急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也可以引起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受到损害,从而导致适应性疾病。

应激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出乎预料的紧迫情况会迅速引起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使人做出不寻常的行为反应。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使灾区人民经受了强大的应激和生活困难。在抗洪抢险中,战士们发现了在洪水中紧抱大树9个小时的小女孩江珊。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使这位年仅8岁的孩子,动员了机体的全部力量,顽强地与洪水搏斗,她高度地激活了机体的能量,特别是使肌肉的紧张度高度加强,任凭洪水怎样冲击和拍打她的下半身,仍能够紧抱大树长达9个小时。当战士们把她从洪水中救出来时,她的手和胳膊仍然处在拥抱大树的动作中,强大的应激刺激使她暂时说不出话来,这是应激状态下的典型行为表现。我们很难想象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孩能抱大树如此长的时间。

应激状态会改变机体的激活水平,使肌肉的紧张度加强、心率加快、激素分泌增多、呼吸系统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决定了人们在应激状态下的不同行为方式。生理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有两种行为方式:一种是急中生智、当机立断、摆脱困境;另一种是束手无策、手忙脚乱、陷入困境。个体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影响健康,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紊乱,情绪和行为异常,最终导致心身疾病。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应激状态。

心境(mood)是人的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冲突、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某种心境。

心境对人的生活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愉快、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有益身心健康;忧伤、消极、悲观、焦虑的心境,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有损身心健康。

(三)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一些身体疾病与心理因素之间有直接的、显著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处于积极、乐观、开朗、愉快的心理状态,身体较易维持健康,不易患病,即使患病也容易恢复健康。一个人如果处于消极、悲观、烦恼、忧愁的心理状态,身体健康就容易受到损害,容易生病,患病后恢复健康比较困难。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表明,与心理状态关系密切的心身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心血管系统心理生理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高血压,心脏神经症等。

消化系统心理生理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多饮,神经性呕吐。

呼吸系统心理生理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和神经性咳嗽等。

皮肤的心理生理疾病: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多汗症。

内分泌性系统心理生理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精神性烦渴,肥胖症。

神经系统心理生理疾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

泌尿及骨骼系统心理生理疾病:遗尿,阳萎,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类风湿关节炎,颈臂综合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