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生理论与草地生态关系

共生理论与草地生态关系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是草地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青藏高原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其为“山原”。
共生理论与草地生态关系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二、共生理论与草地生态关系

1.共生单元分析

本研究认为在藏区草地共生系统当中,共生单元分为人、畜和草,其中人是最核心的单元,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牲畜是草地和人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介质单元。在藏区,牧民主要饲养藏羊、牦牛和马等牲畜。其中最多的是藏羊和牦牛。牲畜有两种属性:一是生态属性。牲畜是草地生物链的重要一环,对草地生态有着重要影响。适量的牲畜在草地上活动,不但不会破坏草地的生态,而且有益于草的生长。适量的牛羊吃草会促进草的生长,同时牛羊等牲畜的粪便和尸体是草的肥料,对草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资源属性。牲畜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资源,尤其对于牧民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一,牲畜为牧民提供食物。牧民的食物以牛羊肉为主,而牛奶是牧民重要的饮品。牦牛奶的乳脂率高,可以提取成牧民普遍食用的酥油。其二,牲畜为牧民提供衣服和住房的原料。牛毛和羊毛捻成毛线后用来织毛衣、织毯子、缝补帐篷、还能装粮食的口袋用。在传统的牧业社会中,棉布料极为缺乏,牧民们没有做棉衣、棉被的习惯,羊皮、羊毛便成为主要衣被的原料。其三,牲畜是牧民最基础的交通运输工具。传统社会中,马是牧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牦牛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在藏北地区,藏羊还会作为辅助的交通工具。最后,牛粪是牧民主要燃料,一年四季的取暖防寒取决于此。

草是共生单元中最基础的单元。草是草地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食物链中最低端的,也是最基础的。同时草具有资源属性,草的资源属性在于两个方面。首先,间接的资源。主要指草是牲畜的食物,人通过饲养牲畜间接地获得草的资源属性。其次,直接的资源。草是草药来源,在藏区草地上,草的种类丰富,有多种药草。人通过采集药草,直接获得草的资源属性。

img24

总之,人、畜、草是草地上基础的共生单元,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形成了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人、畜、草三者的共生关系,造就了藏区草地牧民的生计模式。

2.共生模式分析

共生模式,即共生关系,按行为方式划分可分为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和互惠共生模式。寄生模式指一种小型的生命体的存在完全依附于一种大型的生命体,以大型的生命体为生活基质生存繁衍,并对大型生命体造成或强或弱的危害。寄生模式是一种一方索取另一方抵制的对抗模式。偏利共生模式指一种小型的生命体部分地依附于一种大型的生命体,能够与大型的生命体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虽然还是以索取为主,但是能够促进大型生命体的发展。互惠共生模式指小型生命体与大型生命体之间互为依附而存在,二者之间连续进行着大致上等价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历史上,牧民采取游牧生计方式,即“逐水草而居”的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共生模式。许多学者不认可这种观点,认为游牧生计模式是极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现代草原社会的发展可借鉴的价值不大。这些学者忽视了游牧生计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游牧文明存在的价值。本研究认为游牧生计模式确实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即互惠共生模式。游牧方式被古人称为“逐水草而居”,其基本的生存逻辑为:牧民根据不同季节水和草的变化规律,将牲畜赶到适合的草地进行放牧,比如暖季去高山牧场,冷季转移到低洼牧场。这是一种完全遵从自然规律的生存逻辑。牧民通过放牧获得基本的生存资料,牛羊的肉作为食物,毛皮可以做衣服和帐篷,同时马和牛可以作为基本的交通运输工具。当然他们是居无定所,牲畜在哪,他们就会住在哪。一年四季,暑往寒来,牧民不停地跟着牲畜走,呵护着他的牲畜,世世代代,都过着这种恒定不变的生活。

现代社会,藏区牧民采取了现代生计方式——定牧,这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模式。这种生计模式是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在牧区推行草场家庭或者联户承包制的结果。家庭或者联户承包制是指国家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按照牧民人口、劳动力数量,将草地分给牧民自主经营。其实质就是明晰了草地的经营权。现在草地被铁丝网或者围栏分隔成各个小块,每一小块都归一户或几户牧民使用,其他牧民没有使用权。定牧导致了牧民不能按照“逐水草而居”的自然规律进行放牧,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不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种生计方式下,人类对草地这种资源不断地进行索取,很少给予回报。虽然国家和牧民对草地采取了保护措施,但这种保护,往往由于急功近利,忽视自然规律,效果并不显著,草地“三化”仍在继续。

3.共生环境分析

共生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藏区人、畜、草的共生系统。

青藏高原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其为“山原”。青藏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高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的最主要特征。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湖泊众多。青藏高原有两组不同走向的高山相互交错,把青藏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如青海湖和西藏境内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木错等,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牧区。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高于4500米的地方最热的月份平均温度不足10℃,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青海地区的草场资源主要为草甸草场、草原草场、沼泽草场和灌丛草场,其中以草甸草场最多,占全省草场面积的49.44%。草高多在10~20厘米间,植被总盖度75%~90%。其次为草原草场,占25.62%。草高20~50厘米,总盖度30%~60%。”故而,特殊的自然条件为青藏高原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9)

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文化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其中苯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

其一,“万物有灵论”信仰下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论源于苯教文化。苯教是藏族上古先民创造的原始宗教,是源于对自然力量恐惧形成的原始信仰系统,其原始“泛神论”基础上形成的神灵崇拜,特征极为明显,有着庞大的神灵家族,它以“万物有灵论”观念,把人类的灵魂和自然物联系在一起。(10)藏族人认为人的福祸取决于人对于神灵的态度,通过仪式取悦于神就有了现实的合理性,特殊文化造就了一个人神共处的世界。天上有天神,地上有地神,水里有鲁神,家里有灶神,帐篷里有帐篷神。这些神灵依附于自然界,所以这些山、水、地等自然物就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当然也就成为了广大藏民保护的对象。对于自然的崇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更是一种心理上坚定的信念。

其二,“众生平等”观念下对生命的尊重。“众生平等”虽然在苯教教义中也有体现,但更多的是来自于佛教。佛教进入藏区之后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斗争才确立了在藏区的主体宗教地位。佛教进入藏区之后和当地的苯教以及民间信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不仅指人与人的平等,更是指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要尊重一切生命体,尊重其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在“众生平等”的观念下,自然界一切生物都与人类处于同一体系,建立了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相互关系,人与生物、灵魂处于相互寄存、相互依托的关系。藏族群众在众生平等的信仰之下,不乱杀生,不乱破坏,自觉尊重和保护其所处环境和生物,有力地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故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草地的生态关系,将其置于一个共生系统之下来研究,这样才能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第三部分 盟旗制下的草地管理制度

清政府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建立盟旗制度以来,其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盟旗既是一种政治组织,又是一种社会生产组织。盟旗制某种意义上亦是一种草地管理制度,即当地牧民在盟旗组织之下进行游牧,实现对草场的管理。盟旗制其实质是对牧民游牧的生计模式的一种制度化规定,是对游牧生计模式的一种维护和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